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 2023 年度报告正式发布!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24-06-25

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发起的“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项目2023年度报告已于6月15日在四川美术学院“影像层累”首届未来影像与数字人文学术论坛暨2023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发布会活动现场对外正式发布。论坛由四川美术学院主办,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与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以及相关单位共同承办。

 

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王朝刚致辞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曾玉兰与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院长李敏敏在发布活动现场签署馆校合作协议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与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在发布活动现场签署了馆校合作协议,正式建立起“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以下简称年鉴)西南地区工作站点,未来双方将围绕年鉴项目展开深入的合作,将陆续开展年度展览、影像研究及收藏计划、视觉档案建立、放映计划、学术出版等系列活动,搭建更为宽广的影像艺术学术研究与资源共享平台。本次发布活动分为三个版块展开:《2023年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总体发布及现场学术观察报告》《层累及未来:关于当代影像艺术的研究视角及方法》《影像制造与未来想象》。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 2023 年度报告发布现场,执行总监施瀚涛作主题报告

 

《2023年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总体发布及现场学术观察报告》由年鉴顾问、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担任评议人,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曾玉兰主持。首先由年鉴的执行总监施瀚涛做了主题为《地方与讲述——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2023)》的报告:年鉴在2023年度共采集到了1778件作品,年度学术活动2118余场,学术文章百余篇,涉及828位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年鉴工作组将会以“地方与讲述”为主题,摘取其中260件作品作为年度观察的对象,最终将会在年度出版物中呈现出100件与主题相关的作品,其中的部分作品也将进入年鉴相关的展览、工作坊和研讨活动中。施瀚涛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将会在每届提出1—2个主题作为当年影像艺术的研究和观察的切入口,并期待在长期的积累过程中,为未来的影像艺术研究者提供今天的艺术实践的生动现场以及深入研究。而就主题,施瀚涛认为“在哪里”是观察、分析和理解当代艺术实践的有效途径。纵观目前收集到的作品,一方面在主题、媒介和手法等方面呈现出极大的丰富性,与全球范围内的相关领域的实践几乎完全同步;另一方面,又呈现着中国艺术家面对的特定社会现实与个体境遇,传达着独特的美学趣味或媒介偏好。这里的“地方”并非特指场域性创作或社区介入类艺术中涉及的具体地点,而是指艺术家在作品的表征空间中呈现的实在或想象的、现实或理论的、可见或不可见的位置。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西南工作站”的负责人,中国艺术创作数字影像中心学术专员刘媛

 

“年鉴西南工作站”的负责人,中国艺术创作数字影像中心学术专员刘媛分享了《边界与重合——关于2023年当代影像艺术西南及华中地区的描述》。以西南地区的影像艺术生态为出发点,重点关注由西南地区高校、艺术机构开展的关于2023影像艺术的关键事件、重要活动、学术课题,研究论文以及艺术家群体、个案的追踪,梳理并描述出西南地区影像艺术创作的状态。

 

年鉴工作委员、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朱炯

 

年鉴工作委员、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朱炯以《观察与分析2023当代影像创作中的重点词“历史”》为题,分享了她对当代影像创作中关键词“历史”的观察与分析。针对2023影像年鉴中收集到的作品之中呈现的语言进行了分析,并强调了摄影不可丧失的本体是“记录当下”,亦是为未来书写今天的历史。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长三角工作站”的负责人,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祖宇

 

“年鉴长三角工作站”的负责人,浙江工商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祖宇以《视角的互联:关于长三角区域的图像研究及其文化探索的几种方法》为题,聚焦2023年度长三角影像发展形态调研,旨在以影像研究为路径探索“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文化艺术发展的三重维度:区域优势、成长路径、发展模式,提出“新媒介创新”“新技术应用”和“新观念对话”已构成长三角地区当代影像艺术创作的主要力量。

 

年鉴工作委员、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郑梓煜

 

年鉴工作委员、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郑梓煜以《实验室、嘉年华或美术馆——新媒体与当代艺术展览的一种反思》为题,针对近年来部分当代艺术展览中存在的纯粹追求感观刺激的技术滥用、空间夸大与过度阐释,反思新媒介的复杂实践对当代影像艺术年鉴的筛选与评价标准的潜在挑战。

 

年鉴工作委员、上海市美术馆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顾佳君

 

年鉴工作委员、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顾佳君分享了题为《2023年上海艺术机构观察--以影像艺术为线索》的讲话。他指出,上海是中国当代艺术生态中最为丰富和活跃的城市,各类艺术机构在其运营和艺术项目实践的过程中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影像艺术作品。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顾问、复旦大学教授顾铮

 

评议环节,顾铮教授认为西南站点负责人刘媛的报告中提到将专题研究影像的硕博论文作为年鉴的档案对象、研究材料是非常有益的工作;他还建议将关于抖音、自拍影像等当下传播学和新闻学领域的硕博论文也纳入年鉴编目的观察视野。

 

针对年鉴工作委员、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朱炯的主题分享,顾铮教授指出当下有大量重返历史影像的工作和实践,其中有许多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但也应当警惕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工作和实践有对历史浪漫化、理想化的明显倾向,顾铮教授强调对历史影像的再历史化,应当具有对历史的人文反思意识,应该是通过再历史化对思考当下现实产生启发和刺激,而不是制造历史乡愁,更不要仅仅将对历史影像的再构作为一个安全的现实避风港。

 

针对郑梓煜的主题发言,顾铮教授指出在历史档案和影像的处理过程中,应该对档案形式本身有足够的重视。要思考影像档案包括年鉴这种形式它自身的局限性何在,历史自身因为各种不同保存介质而有了对历史影像“格式化”的功能。我们保存了,未来到底用什么样的载体能还原它?这是非常值得注意重视的问题。要思考在未来可能的前提之下,“影像年鉴”中的入档作品不是仅仅只是以数字数据的形式,还是要考虑以某种实际物理形态保留下来的可能性。

 

顾铮教授认为祖宇老师关于长三角工作站的观察报告,让我们对长三角地区影像艺术的发展有了比较直观的感受,通过信息图(inforgraphic)的方式以可视化数据直接展现了在长三角地区影像艺术创作以及展览的活跃程度。顾铮教授也提示应该关注在活跃度之外的一些参照系,比如说各个地区的GDP数据是否也能够作为一个参考系数。

 

顾铮教授就顾佳君副馆长的报告指出上海地区的艺术机构非常活跃。包括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在内的艺术机构,应该成为一个不仅仅是引领长三角,同时也是引领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角色,并期望正在进行中的项目——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能起到引擎似的牵引作用。同时指出面对上海地区的艺术机构在各种因素、力量的博弈中此消彼长的趋势,我们未来年鉴工作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还要更多地考虑注意到外部的某些不可预测的因素。

 

最后,顾铮教授认为施瀚涛确定的年鉴2023年的观察主题《地方与讲述》中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是在对抗“虚、空、假”的宏大叙事。只有把地方的故事讲得越具体、越深入,“虚、空、假”的宏大叙事就显出其空洞、苍白甚至是欺骗性。我们抵制这种“虚、空、假”的宏大叙事的方式之一就是要讲好“地方”,让大家能够认为这种具体深入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与我们的现实有具体联系的,才有展开进一步对话的可能性。

 

顾铮教授还提出了对“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项目未来发展的期待,希望能够看到项目在9月份的展览及11月的公开出版物;他也提出这个项目任重而道远,预祝年鉴的项目团队以坚韧的努力与坚持为公众带来更多的成果。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馆长曾玉兰

 

本场论坛主持人曾玉兰馆长对顾铮教授的精彩点评表达感谢,并表示论坛的成果异常丰富。她指出,顾铮教授的点评不仅对各个站点的工作与主旨分享进行了总结,也对2023年年鉴的主题进行了深入阐释,扩展了后续工作的宽度和广度。年鉴工作任重而道远。年鉴工作组及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的合作团队,有信心将影像艺术年鉴项目打造为一个长期稳定、促进中国当代影像艺术领域发展,并向公众研究者和艺术家开放的公共学术平台。论坛最后,曾玉兰馆长再次对参与本场论坛的嘉宾和现场听众们表示了感谢。

 

《层累及未来:关于当代影像艺术的研究视角及方法》

 

本版块由年鉴的执行总监施瀚涛主持,年鉴顾问、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担任评议人,张献民、董冰峰、赵千帆、李敏敏、杨北辰五位主题发言嘉宾均就各自研究领域展开。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执行总监施瀚涛

 

年鉴顾问、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

 

年鉴顾问、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张献民以《回购的图像——影像构建的地方史及其缺失》为题,分享了个人或机构项目对旧图像在海外的收购、收藏、记忆建构,提出对于中国历史集体记忆影像数据的收藏及体系的建构的思考。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董冰峰

 

谢子龙影像艺术馆艺术总监,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研究员董冰峰作了题为《身体·宇宙:共同生活的艺术》的发言,探讨今天的策展实践如何回应社会关切。提出当代艺术应积极理解并参与社会议题,在调整和推动艺术实践主题的过程中,寻求动态知识生产的可能性。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哲学系副教授赵千帆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哲学系副教授赵千帆分享了《影像宇宙中的尘埃:数字时代的影像民粹主义及其后果》的主题发言。他指出,数字技术与网络的发展,使全球社会进入一个“宇宙化”的阶段,宇宙被影像化,影像也似乎构成了一个宇宙。但这实际上是一个“企业宇宙”,它的另一极是虚拟技术与人工智能正在创造出的影像无产阶级,他们集体生产的影像构成了宇宙,但他们自身的实存却像无法成像的尘埃一样漂浮在可见性的光谱之外,唯有在一种“影像民粹主义”风暴中依稀可辨。影像民粹主义是技术图像装置这个基础设施的意外结果,对此要发展出一种新的技术美学来加以批判。

 


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李敏敏

 

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院长、教授李敏敏分享的主题是《影像所在——数字化时代下关于影像的一些思考》,谈及数字化是当代影像最为重要的时刻,移动数字设备和应用程序的普及简化了影像创作的过程,社交媒体和流媒体平台的出现则极大地扩展了影像的全球传播范围,而当下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更是为影像带来了丰富的创作可能和挑战。影像艺术何以幸存?这迫使我们需要召唤新的美学予以回应。

 

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杨北辰

 

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美凯龙艺术中心总监杨北辰以《“火的电影分析”:作为媒介的温度与影像热病》为题,围绕影像历史对“火”的执迷展开。该报告试图将温度理解为一种媒介形式,并透过一种新物质主义的视角,梳理了运动影像与温度/火之间的关系。他从影像史与艺术史中的若干案例出发,尝试展开一种理论想象,即“火”不仅是影像表现的对象,亦是其物质性基础甚至某种本体论形式。

 

年鉴顾问、北京大学教授朱青生

 

朱青生教授首先肯定了五位嘉宾的主旨发言是紧密围绕着影像艺术的方法展开的,每个人的报告都有独特的选题,也非常有学术的针对性,应对本次论坛主题“层累及未来”递进式的展开。

 

朱青生教授认为张献民教授分享的主题其实事关学术研究的一个基本的态度与基础,张献民教授的发言正是讲我们怎么得到影像的文献,和今天有什么样的影像文献值得我们去追溯,这是做学术工作的一个基础,而且是我们反思所有问题的前提和知识背景。

 

针对董冰峰先生的报告,朱青生教授认为董冰峰介绍了一个与通常概念上的“集体主义”不同的工作方法。实际上是结盟主义或者结群主义或者组合主义。就是一帮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志和自己独立的精神,但是他们联合在一起工作,构成了一次短暂性的联盟和共同的合作,他们的创造就因为互相的观看和讨论变得更加的激烈、突出和有所选择。

 

针对赵千帆教授的发言《影像宇宙中的尘埃:数字时代的影像民粹主义及其后果》,朱青生教授认为它涉及很多复杂宇宙论的问题,而今天影像艺术的发展,实际上它是一个影像艺术普及化、材料便宜化以后,成为一个大众参与或者所有人能参与的活动,人成为“微尘”。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去深度探析影像的背后到底是有物还是影像本质是物,这其实涉及本体论的相关讨论。

 

回应李敏敏院长分享的内容,朱青生教授认为艺术家做影像不是为了影像而是为了艺术。今天我们是否还需要用这样的理念去理解艺术或者说把影像理解成艺术,这个报告提出了质疑。运用商业化和娱乐化的事实来说明今天影像的主要任务未必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更广泛的文化和社会的生产活动。 

 

最后朱青生教授肯定了嘉宾杨北辰的主旨演讲《“火的电影分析”:作为媒介的温度与影像热病》中,青年学者对于影像保有的一种“火”一样特殊的关注和热情。

 

《影像制造与未来想象》

 

本版块由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主持,由胡介鸣、缪晓春、费俊、李勇政、郑达、吴珏辉这六位艺术家从各自思考及创作实践角度展开,本场讨论由《艺术当代》《公共艺术》杂志副主编吴蔚、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郑梓煜担任评议人。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宁佳

 

艺术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胡介鸣

 

艺术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胡介鸣以《新技术语境下的影像叙事逻辑》为题,探讨了技术更新时代中影像在表现方式的显著的变化,并通过创作实践案例分享,展示了日益多元的影像美学特征和体验感知。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缪晓春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缪晓春则以《我还能做什么?》为题,分享了在人工智能浪潮里,作为艺术家的思考和创作方面的可能性。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费俊

 

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费俊分享的主题是《新媒体艺术与人工智能:创作者的边界》,谈到由AI赋能的人机协同将成为未来艺术设计实践中的一种常态。今天再讨论是否该在艺术中使用人工智能已经没有任何建设性的意义,研究如何与人工智能以及其他新兴技术的协同来延伸人类的创造力才是对当下以及未来有建构性的工作。

 


艺术家李勇政

 

艺术家李勇政则是《我的行动与思考》为题,分享在其创作当中,无论是装置、影像、绘画或者长期互动性作品,努力地从底层经验出发,保持一种很清晰的角度,即对生命、人性的关注,同时注重对作品产生的背景与场所的选择,并谈及当下创作面对问题与对影像艺术未来的想象。

 

艺术家、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郑达

 

艺术家、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郑达以《机器艺术与机器图像》为题,围绕“机器艺术与机器图像”的主题,通过低科技艺术实验室的机器艺术作品,探讨机器在艺术创作中的角色及其对图像生成的影响。案例作品展示了机器如何通过数据处理、传感器和算法生成独特的视觉表达,思考“数字生命”与“自然生命”之间相互驯化的过程,揭示机器在艺术创作中所带来的新视角和可能性。

 

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吴珏辉

 

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师吴珏辉以《时空编辑》为题,探讨了在某些语境下,与其说是在创作,不如说是在创造性的编辑关系。像素构成屏幕,屏幕作为日常生活重要的信息媒介,如今在个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覆盖率越来越高,已然成为一种现实表皮。UFO媒体实验室希望通过一系列作品来反思并重置屏幕与建筑、空间、城市、自然以及人的关系。

 

《艺术当代》《公共艺术》杂志副主编吴蔚

 

首先,吴蔚指出“影像制造与未来想象”版块涉及的话题正是当代影像艺术领域面临的技术困境。一方面,影像的无限生产扩大了艺术的影响,另一方面,以“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方式又削弱了影像中的人文气息。但艺术家们还是在用主动的技术手段重塑和探索影像的全新生产逻辑,拓展着我们对这一艺术媒介的想象空间。

 

吴蔚从胡介鸣分享的早年创作的《水上水下》关注了影像创作领域的“流媒介”谈起,并认为这种媒介不断拓宽认知的影像表现力,是最能代表“当代”的艺术语言和媒介载体。胡介鸣在思考影像创作,就是在不断触及数字时代的记忆储存、传承和遗忘的问题,影像本身就在解决一个很重要的时空关系的逻辑表达问题,这也是影像年鉴工作的核心关切之一。

 

谈到缪晓春是中国当代艺术界较早尝试技术新媒介的艺术家,他的实践在传统跟现代,甚至东西方之间寻找居间的可能性。在最新的作品中,缪晓春表达了技术对传统价值冲击以及技术是不是能取代人类的担忧。作品中人的形象,完全是一种均质化的,个体的差异化在技术的处理下被消除,这种去特征无差别的形象,不仅关乎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的交集,更是提出原创性和创造性的富集,某种回应了本雅明早期提到关于灵晕和原真性的问题。

 

费俊聚焦新媒体艺术和人工智能的交叉领域,充分了解今天技术前沿发展的实际问题,关注这种前沿融合下,艺术家到底该如何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保持人性的温度?影像艺术让更多不可知未来的想象可视化,将未来的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理念具象化。这种具象化的过程不光是一个迎合技术发展的潮流,也是在表达我们对于科技发展环境甚至社会结构变迁中一些批判性的反思。在技术发展无法阻挡的当下,艺术家们也开始产生更多本体论疑问:艺术家是谁、艺术的观念跟技术语言的逻辑是什么、艺术的可能性在何处?费俊认为是技术在倒推艺术去思考人的核心与价值。

 

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郑梓煜

 

郑梓煜认为李勇政的创作贯穿着一种逻辑:就是以身体为媒介,实现“附近”和“远方”的相互置换,他作品中的“远方”始终弥散着苍凉残酷的诗意,“附近”则与成长记忆和当下问题相关,身体的长途跋涉构建出两者间的空间跨度和历史纵深,探寻两者的临界状态。他的创作中核心是身体行动,影像只是一种替代性的折衷媒介。

 

郑达的作品中可提取出两个关键点:一是与“高科技”相对的“低科技”,二是强调“主体性的变化”,从“人类本位”的视觉方式向“机器生产”的视觉生态转换。但是他的创作并不是要因此取消人的主体性,而是跳出人跟机器的二元对立范式,意识到一个“非人”的中间地带,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用机器的主体性重新定义跟建构人的主体性。

 

吴珏辉提出的“非标艺术家”概念很具启示性。艺术家通常很反感被标签定义,但大众传播又非常依赖标签去解读艺术家的作品,因而存在艺术创作与解读之间的错位或乱码。吴珏辉的另一个关键词是“格式”,不要忘了格式恰恰是一个社会约定,是独属于人类社会才能达成编码解码的体系。

 

最后,郑梓煜认为上述三位艺术家的创作都与肉身相关,分别从“肉身化”与“去肉身化”的维度出发,在重新确认人的边界。今天的科技情境是把人的主体性放在悬崖边上考验,迫使我们重新反思和确认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一个科技构筑的完美体系里,人可能是一个bug,这种可错性恰恰是独属于人类。同时,比起为人文主义大唱挽歌,郑梓煜认为重要不是一味顺服科技或者抵抗科技,而是保持开放,积极回应与挑战我们今天共同面临的处境。

 

当日,在“影像层累”首届未来影像与数字人文学术论坛暨2023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发布会系列活动中,还举办了《数字人文视域下当代艺术研究的路径更新》,参与嘉宾为王朝刚、鲁虹、杨小彦、夏莹、任海、周宗凯。《未来影像与数字人文:预见与共生》,参与嘉宾为周彦华、杨光影、张扬、黄彦、姚鑫、张海超、宁佳伟、胡佳艺、符周阳、杨彪、李扬帆,这一系列围绕“影像层累”主题展开的讨论,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领域提供了多维度的观察与思考视角。

 


“影像层累”首届未来影像与数字人文学术论坛暨2023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发布会活动论坛部分嘉宾合影,2024年6月15日,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

从左至右:郑梓煜、李敏敏、祖宇、李鲁鄂、林欣、吴珏辉、施瀚涛、赵千帆、吴蔚、胡介鸣、杨小彦、鲁虹、王朝刚、缪晓春、曾玉兰、郑达、费俊、杨北辰、朱炯、董冰峰、李勇政、顾佳君、宁佳、刘媛

 


项目背景介绍

 

“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由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 2023 年发起并主办,是一个以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实践的第一线观察和资料收集为基础,开展现象分析与整理,进行文献及作品的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年鉴力求日积月累、长久而深入,通过稳定而有效的工作机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最全面而详细的文献库。最终将以线上及线下的文献库、出版物、展览及衍生活动等各种形式及时反映中国影像艺术的最新实践和成果。年鉴与全国范围内的研究者和创作者开展合作,尤其会以部分高校的艺术史论专业为依托,形成一个广泛的工作网络,以及共同生产和分享的机制。年鉴顾问委员:朱青生、张培力、顾铮、张献民、曾玉兰(按年龄排序);由施瀚涛担任执行总监;专业工作委员:朱炯、刘媛、顾佳君、郑梓煜、祖宇(按年龄排序)。

 

2024年4月,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以下称年鉴)春季系列学术活动全面开启,先后举办了:【论坛】捕获幽灵——面对影像艺术的机构策略,【论坛】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2023长三角状况报告发布,【展览】《影像多伦——馆藏影像作品》(展出地点: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C03展位),以及【对谈】未来图像创造者(对谈地点: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对话厅),以上活动从多个维度全面推进了年鉴的工作。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