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罗丹真迹组团来上海了!《思想者》外还认识几个?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冯漫雨 2024-10-08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现场,《思想者》

提到雕塑家,全世界可能没有谁比奥古斯特·罗丹更出名了。9月28日,“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在上海亮相,诸多罗丹代表作集结在同一个展览尚属国内首次。

在上海又一艺术文化地标罗丹艺术中心正式开放,该艺术中心由法国罗丹博物馆授权,历时8年,终于在原世博会法国馆成立,重系14年前的中法缘分。作为法国罗丹博物馆全球唯一授权的姊妹馆,其藏品来自法国罗丹博物馆,为艺术圈增添全新气象。

开馆大展“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涵盖包括6个主要章节和2个特别章节,汇集雕塑 、绘画、陶瓷、影像等,106件真迹中囊括了法国诸多国宝级藏品。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现场

1

罗丹国宝级藏品首次大规模现身上海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是对这位雕塑巨匠艺术生涯的全面梳理,呈现其上承19世纪新古典主义、下启20世纪现代雕塑的艺术风格,探索罗丹对现当代艺术发展产生的持续且深刻的影响。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现场,《思想者》

备受关注的国宝级展品莫过于首次离开法国的《思想者》初稿,这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雕塑须由法国总统签字才能出境,法国罗丹博物馆押运员全程陪同直至雕塑放置展台。区别于其他青铜件的雕塑,本次展览展出的《思想者》初稿是由罗丹亲手捏出来的。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现场,《夏娃》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现场,《加莱义民》

《青铜时代》是罗丹获得巴黎雕塑界承认的奠基之作,重磅展品还有《夏娃》、《巴尔扎克》和《加莱义民》等在雕塑艺术中极具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作品,广大观众在上海近距离欣赏罗丹的雕塑原作的同时,感受欧洲艺术的魅力。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现场

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表示:“得益于吴静的独家收藏,罗丹的作品得以在中国永久展出。在这座由法国建筑师设计的展馆中,雕塑作品沐浴在自然光影——罗丹永恒的美学追求之中,凸显出作品的肌理,体现了艺术家无形之手的触感。 罗丹就这样在上海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

罗丹博物馆馆长艾美丽·斯密耶表示:“无论通过何种形式或材质,罗丹始终通过对自然和人体结构的观察来追踪其表达。 上海公众看到的正是罗丹作品中鲜为人知的那些方面。 ”

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认为,“ 罗丹作品的最大特点,是精湛的技艺和丰沛的情感。 他的雕塑作品在细节处理上达到了极致。每一个线条、每一个肌理,都经过精心雕琢,展现了他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他的雕塑不再是静态的,而是充满动态和生命力的。这种创新打破了传统雕塑的束缚,使得他的作品在艺术史上具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2

看懂了罗丹,就看懂了雕塑艺术

罗丹184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1917年在巴黎近郊的默东去世,与古希腊雕塑家菲狄亚斯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米开朗基罗并称为西方雕塑艺术三大高峰。

《罗丹在他的工作室》
摄影师:理查德·朱维尔 (Jules Richard )
© 罗丹博物馆

罗丹出现在巴黎艺术舞台上时,已是19世纪中期之后。1860年创作了第一件雕塑作品——他的父亲让-巴蒂斯特·罗丹的半身肖像。他先后师从雕塑艺术家安托万-路易·巴耶和阿尔伯特-恩涅斯特·卡里耶-贝勒斯,于1864年进入后者的工作室学习和工作,一名才华横溢的年轻雕塑艺术家的职业生涯就此展开。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的六个主体章节分别是:“新时代,新形态”、“生命之爱,发于天然”、“表达:始于现实超乎现实”、“罗丹同时代的艺术群像”、“人类命运的剧场”和“走向现代——局部化,组合和放大”,系统回顾这位被称为“现代米开朗基罗”的伟大雕塑家的艺术历程。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现场,《青铜时代》

罗丹遵从自然,亦是自然的再发现者,自称为“真理的猎手和生命的守望者”。1875年12月开启的意大利之旅给他留下深刻印记,特别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对人体自然和真理的表达,给罗丹带来了重要且持续的启发。

1877年的作品《青铜时代》正是这些启发与影响以及他坚持的这一创作方式具像化的典范。后期的《浴女坐像(佐巴洛夫浴女)》和《梳头的女人》等作品中,以及他对古典和近代神话题材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诠释中有所体现。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现场,《巴尔扎克纪念像》

罗丹塑造的人物来自不同时代,有《圣经》人物施洗者圣约翰、17世纪的法国画家克劳德·洛兰、19世纪上半叶的法国文豪巴尔扎克……他对于真理的追求和表达不止停留于表面,而是通过适度的夸张和进一步的诠释来深入人物的精神状态,从而实现更加深层次的表达和呈现人物的本质。

奥古斯特·罗丹 《地狱之门 第三版 青铜稿》
青铜 109.8 x 73.7 x 28.5 cm 1880-1881

罗丹热爱并擅长处理悲剧主题,他一生中创作的最宏大的作品《地狱之门》为1880年受邀为未来的装饰艺术博物馆(博物馆计划最终未能实现)设计一扇青铜大门,其灵感来自佛罗伦萨诗人、“意大利语之父”但丁的《神曲》。罗丹充满激情地投入了近10年时间,直到1900年才在巴黎阿尔玛展馆中展出,即便如此《地狱之门》仍然是一件未完成的作品。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现场,《加莱义民:让·德·艾尔巨型头像》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现场,《加莱义民:穿衣服的皮埃尔·德·维桑》

“罗丹同时代的艺术群像”集中展现了十余名活跃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艺术家的作品,这其中有与罗丹互相欣赏的同龄好友和忘年之交,例如艾梅- 儒勒·达鲁、儒勒·德布瓦、朱利安·迪兰斯、阿里斯蒂德·马约尔等,也有他的学生、助手、情人,以及深受他影响的追随者和后辈艺术家,观众可以从中看到他们彼此的联系与影响。

除了艺术家外,这一章节还展现了“被艺术呈现的”、在那个时期的法国艺术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例如艾梅-儒勒·达鲁,一名活跃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巴黎律师和艺术收藏家。这些艺术家以及资助和支持艺术家的人,共同绘就了彼时繁盛的艺术图景。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现场

罗丹不仅是伟大的雕塑家,还是一位对中国艺术有深厚兴趣的收藏家。此次展览特别呈现16件罗丹本人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包括他十分珍爱的观音像,以及隋唐陶俑、青铜器以及明清瓷器等。在中国亲眼看到诸如唐代雕像和明清瓷器等作品给罗丹带来了灵感,同时也突出了中法跨越世纪的深厚文化联系。

“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展览现场

罗丹的艺术从现实主义精神出发,无论是形式的处理、空间的拓展,以及对自然、人对的重新发现,都成为他对雕塑艺术所做的贡献,这也是为什么罗丹的作品即使在当下重新观看,依然能给予震撼人心的力量。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