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从无底价到千万级,北京保利秋拍现当代收藏攻略来了!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王姝 2024-12-06

2024年12月5日至10日,北京保利拍卖202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北京国贸大酒店启幕。12月5日至各专场拍卖前一日为预展时段,12月8日至10日各专场将依次举槌开拍。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艺术品市场也在进入一个更加理性和稳定的发展阶段。尽管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活跃度,但总体来看,艺术品作为长期投资的吸引力未减反增。同时,藏家较以往,更加注重艺术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底蕴;年轻藏家群体的壮大,影响着市场趋势的走向。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虽面临一些挑战,但也充满机遇。

从今年北京保利拍卖202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现当代艺术来看,在拍品结构和定价策略上,均有所调整,一方面继续秉持着“真,精,稀”的专业理念,坚持名家名作的选择标准,持续挖掘被市场低估的艺术家作品;同时,也在加大70、80后市场指标艺术家作品比例的同时,引入更多新锐面孔,丰富藏家选择维度。

将相当数量的具有较高市场关注度的艺术家作品设为无底价竞拍,也是今年北京保利秋拍现当代艺术的一大亮点。高度紧张且富有戏剧性的竞拍氛围,在激发藏家兴趣和竞拍欲望同时,也在为创造更多惊喜埋下伏笔。

预展:

12月5日 - 7日

拍卖:

12月8日 拍卖厅 B:

14:00 现当代艺术

19:00 现当代艺术夜场

地点:

北京国贸大酒店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

1

40-60

中国绘画中坚力量

本季秋拍,北京保利在40-60后中国绘画中坚力量的选品上更加注重作品在不同时代和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因而具有重要的艺术史价值。作为中国当代艺术中坚力量,这些艺术家拥有强烈的个性化表达,以突破传统,寻求鲜明的个人语言为美学追求。同时,他们对社会变革有着敏感的反应,作品内容具有深刻的社会和时代意义,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见证和反思的角度。

在这一板块中,重磅作品包括陈逸飞90年代的写实人体巨作《横卧的裸体》;刘炜1992年的早期转型之作《双姝》;曾梵志“乱笔”系列中的《无题07-01》;周春芽的《桃园林中》等。

值得关注的是,余友涵的两件不同时期的“圆”系列作品也在本次秋拍上亮相。“圆”系列,不仅是艺术家观念与实践的集大成之作,对于中国抽象艺术的方法论建构,更有着重要的参照意义。

陈逸飞(1946-2005)

LOT 1841
陈逸飞 《横卧的裸体》
1996年作,布面油彩,200 × 200 cm
签名:陈逸飞 Chen Yifei
出版:
《陈逸飞》,P102,上海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玛伯乐画廊,1996年版
《陈逸飞遗产油画遗作 1946-2005》,P14,玛伯乐画廊,2006年版
《逸飞视界》,P87,华文出版社,2006年版
《陈逸飞》,P86,天津杨柳青画社,2008年版
展览:
1996-1997年,陈逸飞返乡回顾展,上海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上海 北京
1998年,玛伯乐画廊 , 摩纳哥
2000年,玛伯乐画廊 , 纽约
2001年,玛伯乐画廊,伦敦
估价:RMB 13,000,000 - 18,000,000

上世纪70年代,陈逸飞以一系列主题性的创作题材《黄河颂》、《红旗》、《占领总统府》等开创了人生的里程碑,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标杆。作为二级市场追逐的焦点,他也是中国油画价格第一个突破百万的艺术家。

进入90年代,陈逸飞在刻画形体方面愈发游刃有余,他的作品在“无法之中见有法”,直抒胸臆,具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风格特点。此次上拍的作品《横卧的裸体》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作品以俯视的视角描绘了一位横躺于地毯上的年轻裸体女子,整个画面以暗色调为主,颜色大量迭加、晕染、混合,烘托宁静、内敛的氛围。作品兼具古典主义写实风格与现代主义的表现力,尤其是对人物肌肤的刻画和光影效果的呈现,具有独树一帜的美学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横卧的裸体》不仅局限于纯粹的美学呈现,也借助女性身体的美感对生命展开深层思考,赋予作品强烈的东方式情感表现,内敛且充满张力。

刘炜(b.1965)

LOT 1838
刘炜《双姝》
1992年作,布面油彩,99.5 × 100 cm
签名:刘炜 Liuwei 1992
估价:RMB 2,000,000 - 3,000,000

刘炜在1990年正式开启了“革命家庭系列”的创作,因极具个人化及表现力的绘画风格,一举成为“玩世现实主义”的旗手,并迅速奠定了其国际声誉。

90年代的中国处在迅速转型阶段,对个人生活经验的反思和社会变革的观察,凝结在刘炜这一时期的作品中,不仅是画中个体的内心映照,更是一个时代的集体回响。

创作于同一时期的《双姝》,其风格与“革命家庭”系列非常相似,艺术家使用变形且随意的笔触为人物造像,增添了画面的荒诞性。画面突出了对人物面部细节的刻画,两个女性的神情迷茫且空洞;围栏的设置,更像是“生人勿进”的内心屏障,抑或是一条难以冲破的时代禁锢。

这一时期是刘炜绘画本体和创作思想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阶段,经此阶段其艺术语言愈发纯粹,以精妙的绘画技巧输出鲜明的精神画像,成为时代的标志性图像。

周春芽(b.1955)

LOT 1839
周春芽《桃园林中》
2008年作,布面油彩,200 × 250 cm
签名:2008 年 周春芽 Zhou Chunya
出版:《美术报》,P33,浙江日报集团,2010年11月刊
估价:RMB 3,600,000 - 4,500,000

1989年,周春芽结束了德国三年的留学时光回到中国,此时的中国艺术界正努力向着西方靠拢。但周春芽思考的是,如何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找到突破。基于这样一种思想,让周春芽在当时显得很是“另类”。他没有进入到任何一个当时中国艺术界的重要流派中,而是将新表现主义的形式与中国传统艺术的语言相结合,自成一派,创造出了独具一格的新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绘画图式。

作为周春芽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桃花系列”始于2005年3月,彼时的周春芽在成都龙泉山春游时被漫山遍野的桃花所吸引。桃花恣意忘情地盛放触动了周春芽的情思和灵感,由此开始了这一系列的创作。

创作于2008年的《桃园林中》是周春芽桃花系列的上乘之作。这件作品以绿色为主色调,配以桃花的点点粉色,在用色上,与他其他的粉色调“桃花”系列有所不同。中国绘画的写意与西方抽象绘画的表现形式和色彩在此高度统一;巧妙的构图,主次分明,但又让环境和人物之间各有看点、互不喧宾夺主。

周春芽在同年,同尺幅创作的另一件作品《闻花香》在香港保利 & 富艺斯2021年秋季拍卖会以 HKD 6,905,000成交,本次上拍的这件《桃园林中》值得期待。

曾梵志(b.1964)

LOT 1840
曾梵志《无题07-01》
2007年作,布面油彩,200 × 200 cm
签名:曾梵志 2007 Zeng Fanzhi
展览:
2007年,乌斯怀亚双年展,乌斯怀亚,阿根廷
来源:
纽约 Giraud Pissarro Segalot
香港 汉雅轩
亚洲私人藏家
注: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香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估价:RMB 2,800,000 - 3,500,000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曾梵志的创作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协和医院系列”、“面具系列”、“肖像系列”以及“乱笔系列”。近几年,曾梵志的作品在市场上持续走高,“面具系列”和“乱笔系列”尤为突出。他用杂乱无章的笔触覆盖精心处理过的图像,在对经典文本进行破坏和解构的同时,曾梵志建构起了一种新的叙事逻辑,也形成了他独有的符号语言。

除了在“乱笔”中加入各色形象,曾梵志亦有一系列“无题”作品专注于纯粹风景的表现。在2011年创作的《无题11-4-4》 中,大片的蓝色、绿色衬托着深色背景上纵横交错的枝桠,在画面空间中显得既明亮又荒凉。鲜艳的色彩困在荆棘里,挡住了观者的视线,即诡异又醒目。此时此刻,“乱笔”风景不再指向某一特定的对象与观念,亦不拘泥于任何规则与既定逻辑,使预设性与偶发性共同作用出画面效果,即在“有意”与“无意”、人工与自然之间建构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与新的艺术方法论。

余友涵(1943-2023)

本季秋拍,北京保利还征集到85新潮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余友涵的两幅抽象“圆”系列代表作,力求为藏家全面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发展轨迹。

LOT 1844
余友涵《抽象-圆》
2012年作,布面油彩,100 × 100 cm
签名:余友涵 12
出版 :
《中国油画艺术巡回展》,P138-139,2013年版
展览:
2013年,中国油画艺术巡回展,上海五维空间,上海
说明:
出版与展览信息由原藏家提供
估价:RMB 1,200,000 - 1,800,000

LOT 1845
余友涵《抽象2001》
2001年作,布面油彩,200 × 150 cm
签名:余友涵 2001
展览:
2004年,西风东渐:新波普绘画群展,中环毕打行,香港
来源:
新加坡私人收藏,直接购自艺术家工作室
说明:
出版与展览信息由原藏家提供
估价:RMB 2,600,000 - 3,600,000

1980年代初,余友涵开始了对抽象绘画的尝试。他阅读了大量的哲学文章,从尼采到老子,在吸收与对比中,在不断涌入的西方文化与自身传统文化的碰撞中,余友涵提炼出了将艺术与文化、思想与哲学达到统一精神的“圆”的抽象图式。

纵横交错的短线既是构成“圆”的主要元素,同时也让画面具有了生生不息的运动感,这也对应了余友涵对道家思想的理解:“我非常喜欢老子的基本观点,因此也想让画面达到鲜活、灵动、永不停歇的效果。”“圆”不仅是余友涵独有的绘画语言,更可以看做是他的精神之道和人生境界。

此次上拍的两件“圆”系列作品,代表了余友涵在不同阶段对抽象艺术和“圆”这一元素的不同探索。创作于2001年的作品《抽象2001》是余友涵回归到抽象艺术时期的创作,“圆”和水墨质感的元素特征非常明显。画面中同时出现两个圆,也是他这一阶段作品的重要特征。

2011年是余友涵探索新绘画形式的高峰期,创作于这一时期的《抽象-圆》,主体圆形占据的画布大面积空间,线条笔触的排列看似无序,实则暗藏精妙的韵律。从2010年左右开始,余友涵在尝试了很多种语言风格和题材之后,又回归于“圆”。这种从“圆”到“圆”,从起点又回到起点的过程似乎更像是一场轮回:既是一种真正脱离诸如突破、变革、激情等附加于艺术之上的种种外在修辞,而将艺术与精神融合在一起的智慧与自在,也是一种对老子和道家哲学中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周而复始的循环之道的真正的体悟。

邱世华(b.1940)

LOT 1846
邱世华《无题 1》
2014年作,布面油彩,210 × 300 cm
签名:邱世华 二0一四年 五月卄七日(侧面)
出版:
《虚色美学》,筑中美术馆,2015年版
展览:
2015年,虚薄:自然的灵韵, Tabula Rasa画廊,北京
估价:RMB 700,000 - 1,500,000

邱世华的艺术创作结合了传统中国水墨的形式与现代抽象艺术的语言,其作品通常呈现出极简主义的特征,追求内在的宁静与深沉的哲理表达。

《无题 1》以简约的形式和大面积的色彩块面,呈现出淡泊萧然的高远之气;似有还无的笔触和大面积的留白,创造超然于物外的精神境界,也让作品有了更为开放的视觉空间。

邱世华是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但在中国当代艺术发轫阶段,他并没有投身于当时的某个艺术运动,而是专注于自我探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市场低估了这位具有开拓精神的艺术家的作品价值。邱世华的作品为我们看待中国当代艺术初期的创作探索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视角。

“中国绘画中坚力量”更多精彩拍品

耿建翌(1962-2017)

LOT 1613
耿建翌《永放光芒——拖拉机手》
1992年作,布面油彩,69 × 94 cm(画芯);81.5 × 106.5 cm(画框)
签名:1992.7 耿建翌(背面)
估价:RMB 180,000 - 280,000

毛焰(b.1968)

LOT 1564
毛焰《肖像》
2011年作,布面油彩,36 × 28 cm
签名:MY 2011 821
估价:RMB 250,000 - 350,000

LOT 1836
毛焰《安迪》
2011-2012年作,布面油彩,110 × 75 cm
签名:My 2011-2012
来源:
瑞士日内瓦 Art & Public画廊
欧洲私人藏家
亚洲私人藏家
估价:RMB 750,000 - 1,200,000

谭平(b.1960)

LOT 1578
谭平《无题》
2017年作,布面油彩,120 × 150 cm
签名:TAN PING 2017
展览:
2018年,艺术北京,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
2020年,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上海
估价:RMB 350,000 - 450,000

毛旭辉(b.1956)

LOT 1614
毛旭辉《剪刀 圭山之梦》
2006年作,布面油彩,161 × 131 cm
签名:《剪刀、圭山之梦》 160 × 130cm 毛旭辉 2006(背面)
注:本件拍品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默认提货地为中国香港,详见《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估价:RMB 180,000 - 250,000

2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精品

受到西方现代主义、传统中国艺术以及社会政治变革的深刻影响,中国美术在二十世纪经历了激烈的转型,既有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也有历史和文化的深刻反思。

这一代艺术家有着明显的时代共性:他们一方面拥有着极高的个人绘画造诣;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冲破传统的束缚,寻找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意境和文人精神,与西方现代绘画技法和思想相结合的开拓之路。

本季秋拍,北京保利呈现陈钧德、颜文樑、韦启美等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大家作品;也呈现了被市场低估价值的夏阳的代表作品。

陈钧德(1936-2019)

LOT 1848
陈钧德《上海的早晨(外滩)》
1978年作,布面油彩,120 × 160 cm
签名:1978 钧德
展览:
1980年,刘海粟、关良、颜文樑、陈钧德油画联展,上海展览馆,上海
2012年,文化上海——朝向未来的回归,艺博画廊,上海
估价:RMB 2,800,000 - 4,000,000

二十世纪的一些中国美术家,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表现出创新,还在内容上反映出对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这其中的代表人物即包括陈钧德。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起点,对于上海乃至整个中国来说,皆是承前启后的关键年。陈钧德的《上海的早晨(外滩)》创作于这一年,是一件颇具历史意义的作品。作品不仅是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一个写实性呈现,也是对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中国社会发展的回应。

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光影表现,将沐浴在晨光中的上海外滩进行抒情化地描摹。将对宏大历史和社会变迁的思考,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表现中,这也是陈钧德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

此幅作品用了接近一星期写生完成。后来,一直悬挂于陈钧德襄阳南路的家里,二十年里是陈钧德儿女们最熟悉,也是最重要的陈钧德画作。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的早晨》 参展了1980年举办的“刘海粟、关良、颜文樑、陈钧德油画联展”,这也是在当时的上海画坛引起很大轰动的展览。

颜文樑(1893-1988)

LOT 1652
颜文樑《中山公园》
1960-1970年作,布面油彩,36 × 56 cm
签名:颜文樑
钤印:樑
来源:艺术家赠予家属礼物,现藏家得自艺术家家属。
估价:RMB 900,000 - 1,800,000

本次上拍的《中山公园》具有颜文樑的典型风格特征。他崇尚写实画风,融西方古典主义造型与印象主义色彩为一体,并与东方美学中的“空”、“远”、“清”、“静”相结合,用笔细腻凝炼,个人风格突出。

细腻的笔触来源于对生活和环境的细致观察,平静的生活气息表现出对日常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1960-70年是中国社会变革的特殊历史时期,这件作品传递出的宁静氛围,在某种程度上,也表达出了艺术家在动荡的时局下寻求内在平静与美好的艺术理想。

这件作品不仅在技法上严谨扎实,更是反映颜文樑内在精神追求的一件佳作。

韦启美(1923-2009)

LOT 1659
韦启美《鸡冠花》
2003年作,布面油彩,80 × 65 cm
签名:启美 2003;鸡冠花 80 × 65 韦启美(背面)
估价:RMB 220,000 - 300,000

韦启美以花卉绘画最为闻名。他的花卉作品既有油画的明暗、质感和色彩表现力,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风格,趣味横生,不落俗套。

此次上拍的《鸡冠花》是韦启美80岁时所画。画面中的鸡冠花枝繁叶茂、花团锦簇,构图饱满、用色大胆,充满蓬勃的生命力,极具艺术和情绪感染力。

夏阳(b.1932)

LOT 1625
夏阳《漂水》
2005年作,布面丙烯,80 × 148 cm
签名:
HY 05(正面)武夷山记事 ”漂水” 夏阳 2005 于武夷山(背面)
展览:
2020年,渲写·行变:夏阳个展,仧美术舘,厦门
估价:RMB 200,000 - 300,000

在艺术界,夏阳早年便收获了很高的认可度。冷军、孙良、毛旭辉等艺术家均对他表示过钦佩和赞誉。很多50、60后中国当代艺术家,或多或少地受到过夏阳的艺术影响。

夏阳的作品将西方绘画的技法与中国传统文化、民俗内容相结合,创造出具有鲜明个人语言特征的作品。他拥有着极高的文化与色彩控制修养;多年旅居生活塑造的多文化背景,让他的作品更加不被某一种风格、流派和范式所限制。但其作品的文化根源依然来自于中国。夏阳曾提到:“真正的艺术交流是本国的艺术家把文化的触须伸展到国外,但自己创作的本体,依然系于国内。”

此次上拍的《漂水》创作于2005年,是夏阳在73岁时所作。青山碧水间,撑船人与游客悠然自得。画面风格诙谐有趣、张弛有度、笔触凝练,用色大胆。寥寥数笔模糊处理的人物面部与形象,与背景群山和树木的几何图形式刻画方法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夏阳不拘一格,乐于创新的艺术追求。

3

“新绘画”70、80后艺术家板块

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未来走向

在敏锐意识到艺术家在绘画中呈现出的丰富面貌、创造力,以及对艺术与社会的深刻思考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重要未来走向的当下,北京保利在本季秋拍中,从海量的作品中甄选出真正具有学术与市场潜力的拍品。

这些作品放之整个当代艺术谱系中来看,不仅代表了艺术家个人创作的水准,也是对历史时代和社会问题的重要视觉图像记录与表现。在更为广泛的文化语境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与收藏价值。

本季秋拍,保利不仅保持对韦嘉、黄宇兴、秦琦、卜镝、马轲、鞠婷等市场热门艺术家的关注,通过精心挑选的作品,不断引领和重塑藏家对“新绘画”概念的理解与认知,同时创新性地引入了肖江、张书笺等艺术家的作品,为秋拍注入新鲜血液。

韦嘉(b.1975)

LOT 1824
韦嘉《孩儿面〡》
2008年作,布面油彩,190 × 280 cm
签名:韦嘉 08 《孩儿面 I》280 × 190 cm 布面丙烯 (背面)
出版:
《改造历史:2000-2009年的中国新艺术》,P279,四川出版集团,2010年版
展览:
2009年,通往共生世界之门,Galerie Frank Schlag & Cie,德国
2010年,时代的镜子,谷公馆,台北
2010年,70 后艺术的十个个案,香港展览中心,香港
2010年,改造历史:2000-2009 年的中国新艺术,国家会议中心、保利艺术博物馆、今日美术馆、阿拉里奥北京艺术空间、广东美术馆、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上海、广州
2011年,溪山清远—当代艺术大展,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2014年,美藏会会员重要藏品特展,艺术北京,北京
2024年,前探:中国及海外当代艺术佳作展,广州
估价:RMB 1,200,000 - 2,000,000

比起精准地计划画面的走向,韦嘉更像个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诗人,触发他的始终是对当下情感与感觉的体悟。将无形的“感觉”用有形的图像表达,是艺术家在给精神寻找一个合适的容器。

2008年是韦嘉作品的重要转折年。韦嘉曾谈到:“大概在2008年的时候,画面就已经有了一些最初的变化,更多地探讨一种绘画性和偶然性,并在失控的边缘去建构一种我想要的感觉。一直以来我也是在用这种方法创作。”《孩儿面〡》即创作于这一年。该作是“孩儿面”系列的开端之作,也是该系列尺幅最大的一件。这个系列是韦嘉从具象向抽象转变的过渡作品,突出了个人心绪的表达。

画面中,韦嘉已经将早期画面的平面性、硬线条轮廓的版画制作特征隐去,细碎的笔触、若隐若现的人物形象,突出了一种更为放逸的绘画性追求。而对于生死、孤独、身份等哲学问题,也隐晦地隐喻其中。

黄宇兴(b.1975)

LOT 1813
黄宇兴《河流》
2012年作,布面丙烯,145 × 230 cm
签名:Huang Yuxing 12(背面)
估价:RMB 1,600,000 - 2,200,000

LOT 1801
黄宇兴《气泡》
2016年作,布面丙烯,100 × 70 cm
签名:Huang Yuxing 16(背面)
市场参考价:RMB 500,000 - 800,000
无底价

黄宇兴的作品在一、二级市场上屡创新高。随着在国际当代艺术舞台上的频繁亮相,黄宇兴代表了同时代艺术家在中西舞台较量的期待与可能。

黄宇兴以“河流”为对象展开创作可以追溯到2008年,创作于2012年的《河流》(LOT 1813)是这一系列的重要作品。动态的色彩流动、层叠的图案,代表着水流的不断变换、奔腾和循环,也象征了时间和自然力量的奔涌而过。

《河流》是黄宇兴将自然界的流动性与生命流转结合得最为紧密的系列。在这里,河流不仅是自然界中的元素,更是一种纯粹哲学和生命感悟的象征。

黄宇兴这一系列同类型的作品均有不错的市场表现,创作于2014年的《河流 漩涡》 在北京保利十五周年拍卖会上,以RMB 5,520,000成交,此次上拍的《河流》(LOT 1813)估价十分藏家友好,值得期待。

黄宇兴的《气泡》系列也备受市场肯定和欢迎。此次拍卖,黄宇兴的一件《气泡》精品(LOT 1801)以无底价的诚意姿态迎接各方藏家。

鞠婷(b.1983)

LOT 1811
鞠婷《聚集的大多数》
2014年,木板丙烯,151.5 × 182.5 cm
签名:鞠婷 2014(背面)
展览:
2013年, 颜色知道答案:鞠婷个展,艺术8,北京
市场参考价:RMB 300,000 - 500,000
无底价

鞠婷从版画实践中积累了关于颜料和技术的知识,通过超越绘画、雕塑的特征界限,发展出独特的个人创作风格。鞠婷在木底板上堆叠起一层层的丙烯颜料,每完成一层,都要等待晾干之后,才能继续下一层。颜料的堆叠与刻刀的划刻,维持了色彩与形式之间的张力。

《聚集的大多数》是鞠婷从研究生阶段开始进行的对于材料和形式的新尝试。在鞠婷看来,这一系列作品是她对版画传统创作方法的体验,比如色彩的叠加和运用,便是来自于版画的“套色印刷”。

80后成长在一个时代的急速转向期,被逐渐“剥夺”集体主义归属感的一代人,也在反思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鞠婷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到:“《聚集的大多数》系列,实际上是想表达‘集体主义’对于我的影响,当然由于时代的原因这种影响更多的是间接的,这种‘集体主义’价值观对我的影响可能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对我性格的塑造方面。”

卜镝(b.1970)

LOT 1818
卜镝《松树花园》
2013年作,布面油彩,240 × 180 cm
签名:BUDI 2013
出版:
《卜镝:松树花园》,图版,2013年版
《新文化身份:中国当代艺术展》,P12-13,悉尼中国文化中心,2014年版
《卜镝2016》,P23,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2016年版
《艺术家》,P3,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2017年1月刊
展览:
2015年,艺术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
估价:RMB 400,000 - 600,000

此次上拍的卜镝作品《松树花园》乍一看充满东方美学韵味。松树、亭台、楼阁、庭院皆为中国传统园林元素,画面用色也趋向于中国传统绘画,但卜镝却用现代主义的方法对经典园林图式进行了碎裂、解析和重新组合。碎片化的细节布满画面,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迭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与平行的线条角度。在准确抓取了古韵的视觉本质同时,也用类似立体主义的方法解构了我们眼中所看到的景观。卜镝曾说:“我对于传统的观察,并不意味着我一定要逃避到自然主义之中,再造传统绘画中的具体情境,我更愿意进入现代主义的经典之中,重新思考。”

《花园》系列是卜镝的艺术思考与实验探索的集中表现,这件《松树花园》构图精妙,气韵超凡,是这一系列中难得的大尺幅佳作。

马轲(b.1970)

LOT 1823
马轲《顶硬上之英雄气概》
2005年作,布面油彩,200 × 254 cm
签名:make ART
出版:
《A+A——架上存在AA制》,图版P37-38,千年时间画廊,2006年版
《马轲:独立与寂静的话语》,P64,河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马轲制造:马轲作品选》,图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意象武夷:中德两国艺术家首次面对面互动活动》,P486,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当代艺术:马轲》,P34-35,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窟窿:马轲的绘画》,P7,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23年版
展览:
2006年, A+A——架上存在AA制 ,千年时间画廊,北京
2006年,马轲制造:马轲作品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2006年,意象武夷:中德两国艺术家首次面对面互动创作国际巡回展北京首展,三尚艺术,北京
估价:RMB 900,000 - 1,200,000

带着饱满情绪的寓言式人物和情节、戏剧性构图的成语故事,是马轲颇具辨识的“标签”。

作为一位拥有绘画天赋的艺术家,马轲的作品总能给人一种四两拨千斤之感。“顶硬上”系列是马轲05-06年创作的重要系列,延续了“读书”系列的图像逻辑,马轲标志性的“马”与“人物”形象在这个系列里继续以颇有冲击力的构图并置出现。“顶硬上”是粤语的一句口头禅,意为“事到临头,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这一系列也可视作是马轲将自我意志融入到绘画行动中的实践。

作为逐渐被二级市场认可的70后艺术家之一,马轲近三年已有十余件拍品超百万成交,稳定的市场表现更易获得藏家关注。

陈可(b.1978)

LOT 1832
陈可《做点什么呢》
2008年作,布面综合材料,106 × 169 cm
签名:可 08
出版:
《陈可》,P113-114,Kehrer Verlag Heiderlberg Berlin,2016年版
《书城》,封面二,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1月号
估价:RMB 450,000 - 650,000

钟情于超写实主义,同时又一直保持纯真童稚的理念,这是终贯穿陈可作品的两个特点。

《做点什么呢?》是艺术家综合材料实验中“刺绣”系列的一部分,而留白构图也是她这一阶段作品的重要特点。画面中,卡通形象与传统山水图式相得益彰,片段式的表现方法增加了叙事性想象。

作为势头正猛的70后艺术家之一,陈可在近几年常常刷新拍卖纪录。

陈飞(b.1983)

LOT 1827
陈飞《苍耳》
2014年作,布面丙烯,50 × 50 cm
签名:苍耳 布面丙烯 50 × 50cm 陈飞 2014(背面)
出版:
《人形万象:加藤泉×陈飞》,图版,贝浩登画廊,2016年版
展览:
2016年,人形万象:加藤泉×陈飞,贝浩登画廊主办,発電所美术馆,日本富山县
2017年,艺术深圳,深圳会展中心,深圳
来源:
华氏画廊
亚洲私人藏家
估价:RMB 400,000 - 600,000

陈飞的作品以异乎寻常的观察方式与美学风格,让其成为80后艺术家的重要代表。陈飞曾说,他最想做的事,是如何把复杂的事情描绘清楚。能够让每一位观众体验到一种“阅读感”。而这种阅读感的产生很大程度来源于陈飞在画面中所营造的如电影情节般的叙事与构图。

相比宏大叙事,陈飞更加关注精微个体。在《苍耳》中,不管是手臂上的刺字还是后背的拔罐痕迹,表达了艺术家强调“投身于世”的肉身体验,这些身体上的印记,不仅仅是时间的痕迹,更是他深入生活、体验世界的见证。

得到学术与市场双重肯定的80后中国艺术家并不多,而陈飞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

秦琦(b.1975)

LOT 1820
秦琦《杨杰 鹰》
2007年作,布面油彩,163 × 400 cm
签名:qinqi 2007
出版:
《秦琦作品:椅子也可以救人》,图版附录,民生现代美术馆,2010年版
估价:RMB 700,000 - 900,000

秦琦的绘画,给人以一种将各种生活常见之物并置到一个个“异质空间”的感觉。在秦琦建构的世界中,对于什么是可以入画的、什么是合理的结构关系似乎都是模糊的。他的作品是极具个人化的感性表达,但同时又与同时代的艺术家隐喻现实的观念有着些许共性。

从2006年至2007年,以大尺幅的《船长》、《蹩脚的松鹤》和《杨杰》等作品为开端,秦琦稳定了其作品题材与绘画语言之间的关系。特别是2007年的《杨杰 鹰》,更是这一阶段他对于厚重笔触运用及景物摆放关系的深刻思考的体现。

王光乐(b.1976)

LOT 1834
王光乐《寿漆120919》
2012年作,布面丙烯,80 × 80 cm
签名:王光乐 2012(背面 )
估价:RMB 800,000 - 1,000,000

进入二级市场近十年中,王光乐上拍作品数量和成交价一直稳中求进。

“寿漆”是王光乐最具代表性的系列作品之一。2006年,王光乐开始了“寿漆”系列作品的创作。在这一源于民间习俗——老人给自己刷棺漆的系列创作中,他将绘画中的哲学性进一步提升,尽可能多地过滤掉了生活中的表象事件,探索生命和艺术最本质的东西。通过与刷棺一样的过程,王光乐将时间不断地压缩,并通过看似无意义的一条条地刷、一层层地覆盖的方法强调了个体生命在时间中的存在意义。

此次上拍的《寿漆120919》是这一系列的代表作品,上半部分以黑线描绘,下半部分则以白线勾勒,黑白分明的界限象征着生与死的边界,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冷广敏(b.1986)

LOT 1814
冷广敏《日常切割》
2020年作,布面综合材料,150 × 200 cm
签名:日常切割 200 × 150 cm 布面综合材料 2020.7.5 冷广敏 (背面 )
展览:
2020年,南京扬子当代艺术博览会,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南京
2020年,山鲁佐德的救赎:新一代绘画备忘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
估价:RMB 200,000 - 400,000

LOT 1815
冷广敏《两面》
2021年作,布面综合材料,200 × 150 cm
签名:两面 two face of the king 冷广敏 2021.4(背面)
展览:
2021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
估价:RMB 200,000 - 400,000

冷广敏对原本完整的画面或构图实施了裁剪,画面上类似伤痕的沟壑、裂痕以及断裂的片段,呈现出一种分离与错位的趋势。冷广敏早期的作品更多地是对“物”的结构与空间展开理性研究,并在看似绝对理性的关系中,隐隐地流露日常之物与人产生关联的感性想象。

创作于2021年的《两面》,一是在画面制作和构思上更加复杂;二是在形象、结构与色彩的选择上,为画面背后的叙事性打开了更大的阐释空间。以《两面》为代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冷广敏在绘画探索中朝着一个新的阶段发展。

“新绘画”70、80后艺术家板块更多拍品

刘晓辉(b.1975)

LOT 1589
刘晓辉《无题-休息/无题-风景》
2018-2019年作,布面油彩,40 × 30 cm;40 × 30 cm
签名:无题-休息 Liu Xiaohui oil on canvas 布面油画 2018- 2019( 左)无题-风景 Liu Xiaohui oil on canvas 布面油画 2018-2019(右)(背面)
展览:
2019年,我爱北京新浪潮,星空间,北京
说明:
附星空间开立之收藏证书
估价:RMB 120,000 - 220,000

烟囱(b.1983)
温凌(b.1976)

LOT 1833
烟囱、温凌《香港大接龙之冲上云霄》
2015年作,布面丙烯,202 × 378 cm
签名:温凌 2015 HK 香港大接龙之冲上云霄 2015 烟囱(背面)
展览:
2015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星空间展位,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香港
估价:RMB 300,000 - 500,000

肖江(b.1977)

LOT 1812
肖江《山谷》
2020年作,布面油彩,100 × 240 cm
签名:2020 肖江
出版:
《肖江:山外山》,P12-13,站台中国,2022年版
展览:
2021年,山外山,站台中国,北京
估价:RMB 220,000 - 400,000

张书笺(b.1987)

LOT 1828
张书笺《黑-2》
2012年作,木板油彩,55 × 80 cm × 2
签名:《黑-2》张书笺 55 × 80 cm 2012.6 木板油画(每件背面)
展览:
2012年,上海艺术博览会国际当代艺术展,上海展览中心,上海
说明:
附C-SPACE开立之收藏证书
估价:RMB 200,000 - 300,000

夏禹(b.1981)

LOT 1802
夏禹《手系列十四》
2013年作,木板坦培拉,90 × 130 cm
签名:手系列十四 夏禹 2013(背面 )
出版:
《夏禹:忘记》,P27,玉兰堂,2013年版
展览:
2013年,忘记:夏禹个展,玉兰堂,北京
市场参考价:RMB 200,000 - 300,000
无底价

尹朝阳(b.1970)

LOT 1806
尹朝阳《松》
2015年作,布面油彩,60 × 60 cm
签名:朝阳 2015 年(背面)
来源:亚洲私人藏家
市场参考价:RMB 150,000 - 250,000
无底价

赵赵(b.1982)

LOT 1810
赵赵《星空》
2017年作,布面油彩,300 × 200 cm
签名:赵赵 2017(背面)
出版:
《赵赵:沙漠·骆驼/天空·星空》,P125,当代唐人艺术中心,2018年版
展览:
2017年,赵赵:天空·星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
市场参考价:RMB 300,000 - 500,000
无底价

欧阳春(b.1974)

LOT 1831
欧阳春《蓝精灵三》
2006年作,布面油彩,146 × 114 cm × 3
出版:
《璀璨:欧阳春个展》,图版,星空间,2006年版
展览:
2006年,璀璨:欧阳春个展,星空间,北京
估价:RMB 300,000 - 500,000

4

国际视野

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的当代表达

井上有一(1916-1985)

LOT 1549
井上有一《乃》
1970年作,纸本水墨,122.8 × 182.7 cm
钤印:艺术家钤印一方
出版:
《井上有一全书业Vol.1》,P534,UNAC TOKYO,海上雅臣编,1998年版
展览:
1999年,井上有一首尔展, 艺术的殿堂书艺馆,首尔
2016年,诞辰百年纪念井上有一展,金泽21世纪美术馆,金泽
估价:RMB 300,000 - 400,000

作为20世纪后期日本的艺术家的代表人物,井上有一醉心于对于“现代性”的思考和表现。他将身体行动、表演艺术与书法相融合,在创作观念上极具当代性,呈现艺术形式与精神美学之道。

此次上拍的《乃》与井上有一和一位名叫茧乃的女子有关。茧乃是一位美术教师,井上有一在教她书法的过程中,两人逐渐产生了感情。在这场苦涩的“暗恋”里,他写了53幅“乃”字,考虑到每幅字都要从几百上千张字里挑选出来,写字时又总是喃喃自语,写那个字,或许就是为了一次次喊出那个禁忌的名字。

从近年艺术市场来看,其单字“书法”作品最受欢迎。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