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的影响下,艺术世界发展和变化的速度可能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快。疫情之后的这几年,不仅是科技,国际局势和经济环境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各行各业,而这些综合的因素,也让当代艺术的策展、创作和市场朝着新的方向迈进。
之前几年的持续影响依然存在,但新的趋势也随着大环境的变化而逐渐凸显,最为显著的是科技对艺术的影响。这其中,既有对科技作为一种新的创作工具的欢迎,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艺术界人士开始反思科技对人类世界的冲击。但该来的总会来。
所有的预测都不可能凭空产生。以去年艺术界的现状和趋势为参照,2025年年初,不少国际策展人、市场专家和艺术家对这一年的当代艺术作出了种种预测,以此为基础,我们总结了关于创作、策展和市场方面的十大全球艺术趋势。
1
科技将进一步对当代艺术产生影响
2025年,科技将继续影响艺术的创作和表达。实际上,这一趋势是从2023年人工智能使用激增演变而来。在科技背景下,艺术家的创作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艺术的边界和外延也在迅速扩大。科技重新定义了我们体验和解读艺术的方式。
同时,随着艺术家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熟悉,也将会出现更复杂、更细致的艺术作品。
机器人Ai-Da站在作品《AI之神:艾伦・图灵肖像》前面,讲述作品创作的过程
图片来源于YouTube
2
对技术的反思有增不减
在借助技术实现更多创作可能的同时,很多艺术家对技术也持有反思和警惕的态度。
人工智能和新科技技术重塑了我们对艺术创作者的身份、作品的所有权以及观众与艺术品之间关系的看法,但是2025年,对于技术和数字生活,通过作品、展览和理论研究,呈现的并不会是一边倒的赞美,而还有批判性的理解和反思。
3
针织物、陶瓷等传统材料、技术
将回归当代艺术
曾经被定义为传统、守旧而被“流放”至边缘的传统材料和技术,将在2025年继续被重视。实际上,这一点在2024年就已经有非常明显的趋势,比如2024年的香港巴塞尔展会上,纺织艺术及其引入注目的多样性是其中的一大亮点;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也显示出了这一倾向,在“当代核心”单元中,展示了众多艺术家的针织物作品。这或许与AI图像生成技术的突飞猛进,反而再次唤起人们视觉意识中,对艺术品物性特质和触感美学的重新重视有关。
从这几年的大型展会、双年展中也能看到,与数字和技术涌入艺术创作同时产生的是人们对工艺和天然材料日益浓厚的兴趣。
这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怀旧,艺术世界中物质和工艺的回归,根植于手工、触觉和劳动密集型的艺术实践的复兴,抵消的是数字时代快速且无形发展的本质。重新发现纺织品、陶瓷等传统材料和技术,并为它们注入当代意义,连接过去和现在,将更多地出现在当代艺术作品和展览现场中。
2024年香港巴塞尔
bank画廊带来的艺术家万曼的纺织艺术作品
2024年香港巴塞尔
Rossi & Rossi画廊带来的纺织艺术作品
4
科技会进一步影响艺术市场的形态
2025年,在线平台会继续推动拍卖的可访问性和全球参与度。
同时,人工智能(AI)和增强现实(AR)的使用也正在重塑收藏家看待、购买和参与艺术品交易的方式。
类似苏富比的“Sotheby's Metaverse”这样的数字艺术二级市场平台,正在突破传统界限,将数字空间整合到传统艺术市场中。
2024年,苏富比纽约“NOW当代艺术夜场”中卡特兰的经典作品“comedian”以624万美元被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竞拍成功,而这件拍品也以数字加密货币的形式支付,进一步印证了在科技的加持下,艺术市场也将朝着更有想象力的方向发展。
瑞吉奥・卡特兰 《Comedian》
香蕉及胶带,2019年作
20 × 20 × 5cm
成交价:624万美元
5
绘画艺术依然不可被替代
艺术在展现细微的情感、深刻的思考,面对和处理种种矛盾和复杂性方面的能力,对我们理解这个碎片化的、支离破碎的信息世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绘画,这一古老而又不断焕发新生的艺术,并不会因科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失去价值。这似乎也唤起了我们对“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重新看待。
这一点,从近来年拍卖市场的数据表现,和全球各大顶级美术馆对现代绘画艺术大师作品的频繁展览都能有所印证。
6
女性艺术迎来爆棚一年
2024年,女性艺术家的作品在高净值人士的收藏中所占比例上升至44%,达到7年来的最高水平。
2024年艺术品支出超过一千万美金以上的超高净值人群中,女性艺术家作品金额占比为52%。消费在100万到1000万美元之间的藏家人群,对男性艺术家与女性艺术家作品的支出各占一半。其中中国内地收藏家的藏品中女性艺术家占比为42%,比2023年提高逾10%。
除了拍卖价格走高,艺术产业链条上游的画廊、美术馆、博物馆以及外部舆论声势等整体环境发生改变,也是令女性艺术家更受重视的关键。2025年也持续了这一趋势,女性艺术家展览也迎来爆棚之年。从全球范围来看,亚洲、欧洲及美洲极具影响力的美术馆和画廊都在特别关注女性艺术家的创作、表达与主张,并通过大型群展与个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女性艺术家作品在高净值人士收藏中的比例
©Arts Economics (2024) with data from UBS
7
地球的状况仍然是
非常重要的议题
2025年,在社会、政治、科技、经济和环境危机中,人类存在的意义将仍然是艺术界的重要议题。
随着环境和生态危机的影响,围绕土地的使用、占领和治理的问题将在艺术话语中变得更加突出,这或许不仅仅是关于种族和少数群体的迁移话题,更是对环境本身的思考。
同时,艺术领域也会与其它学科有更多交叉,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和农业等。
而包括艺术家对纺织作品和其他工艺品、工匠传统技术、新材料的大量关注,以及策展人对这类作品的重视和在大型展会上的呈现,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艺术界正在思考和寻找解决生态复杂性和我们所面临的气候危机的途径。
8
全球视角下的
多样性叙事会更加丰富
在紧张且不稳定的国际和经济环境中,艺术界会更加关注我们所面对的这个不安的时代和与之相关的未来。有别于以宏大叙事的角度对社会和环境的破坏、重建进行表达,艺术家、策展人们可能会更加倾向于从集体主义和单一线性历史中跳出来,以个体在大环境中的处境、冲突、对现实的体验,以及自发的感受为表达核心。
在这个变化无常的时代中,全球视角下多样性的叙事会更加丰富,关于身份、移民、非殖民化和生态紧迫性的问题会更加普遍地出现在作品和展览中。
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
克莱尔·方舟(Claire Fontaine) 装置作品《处处都是外人》( Foreigners Everzwhere)
9
艺术品的大众化程度正在上升
随着大量年轻藏家和新藏家进入艺术市场,艺术品的大众化程度正在上升。尺幅更小、价格更实惠、有更大升值空间的作品,将进一步邀请新一代藏家参与到艺术市场中来。
10
跨领域合作会越来越多
在2025年,奢侈品、高级定制品牌等与艺术的跨界合作,可能会激发新的合作模式和策展理念。这些合作不仅会扩大艺术在实用主义中的边界,还会带来更多新的观众。
2024 年,宝马艺术车第二十个版本,由美国艺术家 Julie Mehretu 创作。图片来源:BMW Press
信息参考:
1、12 Leading Curators Predict the Defining Art Trends of 2025,by Maxwell Rabb, artsy
2、Revolutionary Art Market Trends 2025: Insights Into Fine Arts, Aurora & Athena 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