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对话李兰芳:20年市场沉浮,一位资深画廊人的洞察

来源:99艺术网 2025-02-14

做画廊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

作为北京最资深的画廊之一,凯旋画廊18年来举办百余场展览,支持艺术家在纽约、伦敦、巴黎、柏林等地举办个展、群展及博览会项目,参与并见证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变迁,也将足迹延伸至全球版图。

实体空间对画廊这一特殊商业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升级改造不过是水到渠成,凯旋画廊经历多次扩建,展厅面积从最初的250平米,一步步扩充到如今的800多平方米。2023年正式更名为「凯旋画廊 TRIUMPH GALLERY」,以新面貌推广当代艺术。

执掌凯旋画廊的李兰芳进入画廊业20多年,始终工作在艺术市场交易的第一线,她是中国内地第一批画廊人,也是画廊业中社会角色最多的画廊主,同时还担任北京画廊协会会长、第十四届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委员、黄胄美术基金会理事、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当代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

开年之际,99艺术、K空间创始人杨凯与李兰芳展开对谈,除了分享画廊运营理念和核心价值外,也就身居行业中心面对市场的变化,北京画廊协会成果等行进探讨交流。

左:​杨凯 99艺术、K空间创始人
右:李兰芳 北京画廊协会会长、凯旋画廊负责人

Q& A


杨凯:

进入画廊业近20年,回想当初,为何选择画廊这一行业?

李兰芳:

我十几岁开始学习画画,大学是美术学和工商管理双专业,油画、雕塑、设计都有涉猎,研究生导师是方力钧先生,专业是当代艺术研究。当初阴差阳错地进入画廊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又涉足拍卖行业,所以比较了解艺术的一级和二级市场。

凯旋画廊外观

杨凯:

这20年来,从凯旋画廊、拍卖公司顾问到北京画廊协会会长,从参与当代艺术行业到引领这一行业,经历了怎样的市场变化?

李兰芳:

大概是2004年,即非典过后中国当代艺术有了市场概念,三年后苏富比首次在纽约举行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卖,在全球引发关注,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随之进入到爆发阶段。2011年经济危机,以及2015年和2021年都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市场发展的关键时刻,无论是以画廊为代表的一级市场,还是以拍卖为主的二级市场,都经历了缓冲、提升、再调整和再梳理的变化。

艺术市场处在不同时期释放的信号不同,这几个节点都伴有不同艺术板块的轮动和起伏,宏观来看这些节点和中国经济发展,包括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

涂曦个展“边界的消弭”正在凯旋画廊展出

杨凯: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下,你怎么看待2024年后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

李兰芳:

其实再早一点,在2023年时艺术市场已在调整,回到一个重新梳理古代、近代到现当代艺术的过程当中。这两年市场相对低迷,从交易量和拍卖成交结果来看,我觉得不是那么乐观。

杨凯:

对于收藏来说,当下是不是一个藏家进场或入手的好时机?

李兰芳:

对于艺术品收藏来讲,任何时间都是最好的时间。像我上面讲到艺术板块的变化和轮动,有的板块处于高点,我觉得大家可以再观察,相对应的有高也有低,所以,任何时间都是对的时间点。

方力钧个展“观·近远”展览现场,凯旋画廊,2024

杨凯:

你认为2025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有什么新趋势和变化?

李兰芳:

这两年艺术市场像是回到2003、2004年,抛开经济环境,艺术产业和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调整,回到一个从零开始的时期,我们对新艺术家和新藏家的介入属于重新培养的阶段,这在我从业20年中大概有三次类似的经历。当下我们又回到艺术本身的起点,和大家去判断什么是好的艺术,哪些是大家可以持续关注的。

凯旋画廊新版标识

杨凯:

凯旋画廊合作的艺术家年龄跨度大,维度也十分广泛,在选择艺术家方面标准是怎样的?

李兰芳:

我们是按照中国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选择最适合画廊的艺术家,合作艺术家的年龄段从50后到90后。艺术家的品质、艺术史中的重要性以及未来性等都是画廊着重考量的,这也和画廊长远发展规划相符。

拉斯·埃林、马丁·戈兰“北极光”展览现场,凯旋画廊,2024

"关音夫:肤语、肌言及旁白"展览现场,凯旋画廊,2024

徐渠个展“涌现”展览现场,凯旋画廊,2024

杨凯:

画廊的藏家群体大概是什么样的?

李兰芳:

​画廊的藏家群体也是从50后覆盖到90后,不乏00后藏家。​整体来看,60后70后藏家所占的份额较大。不过无论是资深藏家还是年轻藏家,画廊都是一视同仁的。

2017年艺·凯旋画廊十周年 “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研讨会”
现场嘉宾合影

梁缨个展“金毛狮,一张皮”论坛现场,苏州博物馆,2020年

许宏翔个展“热土野望”开幕现场,湖北美术馆,2021年

“方力钧:面孔与陶瓷”展览现场,牛津大学阿什莫林博物馆,2023年

杨凯:

除了经营凯旋画廊,你还担任了北京画廊协会的会长,首先想了解画廊协会对入会画廊的选择标准是怎样的?

李兰芳:

画廊协会发挥了重申何为中国画廊标准的作用​,首先入会画廊有固定经营场所,有代理的艺术家,每年参加博览会,肩负推广中国当代艺术的责任;其次是经营三年以上的画廊可以申请入会,所以稳定性也是协会把控会员的重要标准。目前加入画廊协会的这些画廊,在过去的十几甚至二十年来,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不可或缺及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协会也承担着业务拓展、行业协作的工作,像组织与政府、地方美术馆等的交流活动,为画廊提供更多的对接资源。

“对话:北京画廊协会美术馆巡展”海报

杨凯:

《北京画廊报告》也是画廊协会的成果之一,能简单介绍下吗?

李兰芳:

我任职画廊协会会长以来,和Artpro、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市场分析中心做了三届的《北京画廊报告》,这是​中国画廊业第一本关于北京画廊发展的数据报告​。

这份报告既不等同于国外一些平台的数据报告,也和其他区域协会的市场报告不同,北京的画廊市场有很大的独特性,这样一份数据报告的创立和构架、样本选择和数据分析等是下了很大功夫去做的。

这份报告旨在呈现北京画廊经营、展览、艺术家合作、参加艺博会等方面的情况,映射中国画廊市场的面貌,为艺术行业带来更加清晰而又全面的市场分析的同时,也在促进北京画廊业的联动中为画廊业未来建设提供路径思索。

《2022北京画廊报告》

杨凯:

这20年你经手的艺术品中,哪几件艺术品的成交让你比较有成就感?

李兰芳:

其实有很多。我经手的许多20世纪现代艺术大师,比如林风眠、吴冠中的作品以及当代艺术家中比较重要的作品,它们的价格和价值的判断要满足买卖双方的需求,所以周期也比较长。

有很多藏家一直在等某一件作品,也有藏家把收藏当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他们对艺术品的欣赏、珍惜程度不能只用投资和资产配置去衡量,对我来说,服务这种专业藏家也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件事情。

杨凯:

新的一年,有很多新藏家即将入场或是准备购藏心仪的艺术品,作为专业人士,你的收藏建议是什么?

李兰芳:

不管新入场的藏家还是有短暂收藏经验的藏家,希望他们首先是要买自己看得懂的东西。其次,​收藏是一件认真和严肃的事情,要多听多看多问,咨询专业的艺术品经纪顾问。​想买到好的艺术作品都需要这样一个过程,尊重专业是对自己做决定的最大支持与保证。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