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开美术馆,这20家最值得到访!
在亚洲这片土地,艺术的潜能在不断被挖掘。中国的无锡和江苏作为江南文化的双子星,将陆续落成三座与城市文脉呼应的地标性美术馆。台湾迎来了首座“双馆共构”的文化建筑绿美图。日本直岛又称为“安藤岛”,到访者将看到安藤忠雄在直岛的第十个建筑项目。印度与泰国纷纷迎来全国最大的博物馆的开馆。
放眼欧美两地,除了布鲁塞尔蓬皮杜中心、巴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挪威特隆赫姆的PoMo现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全新揭幕,还有纽约新美术馆、格伦斯通美术馆、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弗里克收藏馆、FENIX移民博物馆等在改建后重开。
在中国、日本、泰国、巴黎、纽约等不同城市,新一轮博物馆与美术馆的新开与改建中,全球当代艺术的联系还在持续的拓展。
亚洲
H+美术馆
安藤忠雄苏州“首作”
H+美术馆效果图
苏州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古城,在漫长的岁月里,城址基本保持不变,这在中国的城建史中并不多见。今年年初,由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在苏州设计的H+美术馆迎来了封顶,计划于下半年对外开放。
安藤忠雄绘制H+美术馆手稿
©2024 Atelier Tadao Ando
安藤忠雄被誉为“混凝土诗人”,擅用极简的设计唤醒自然与灵魂的对话,他充分尊重场域与环境,在空间上回应了传统园林及运河城市中“借景”、“回廊”、“水景”等要素,以当代的设计语言,阶梯状的设计构想,在新姑苏繁华图中再现独属于这座城市的立体园林。
苏州当代美术馆
“无边界”的艺术文化馆群
苏州当代美术馆效果图局部
在苏州城区之外的金鸡湖畔,一座全新的文化地标苏州当代美术馆正在崛起,凭借独特的设计理念走红网络,被众多网友比喻成一张张富有动态感的宣纸。
苏州当代美术馆将在年底竣工,在去年通过推出了开馆预热项目“空间生产力”及“右岸讲堂”,为美术馆集聚了第一批忠实观众。
©Justin Szeremeta
苏州当代美术馆馆由丹麦BIG建筑事务所设计,巧妙融合了苏州园林的精髓与现代建筑理念,将美术馆构建成9个相互连接的独栋单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文化馆群。
无锡美术馆
太湖石形态呼应园林艺术文脉
无锡美术馆鸟瞰 © Ennead 建筑+中国院
计划于下半年建成投用的无锡美术馆坐落于尚贤河湿地公园内,由6个大小不一、相互串联的体量组成,形成了一处功能完善、彼此交融的文化聚落。
中央庭院效果 © Ennead 建筑
与中国传统园林艺术文脉交相呼应,纽约建筑事务所 Ennead Architects将无锡美术馆置于更宏大的构图中,通过简明流畅的雕塑线条与镂空设计,比拟太湖石原本复杂的雕刻形态,极富艺术性地呈现出太湖石在时间流逝和自然侵蚀下的千变万化。
台中绿美图
台湾首座“双馆共构”的文化建筑
台中绿美图效果图 ©SANAA
把视线往南拉向台湾。由台中市立美术馆和市立图书馆共同组成的综合文化场所台中绿美图将于年底启用,这也是日本知名建筑师妹岛和世在台湾的首个作品。
绿美图以“公园中的图书馆、森林中的美术馆”为设计理念,将文化和绿色引入建筑本体,如同城市和公园的延伸。作为一座城市美术馆,台中市立美术馆未来将透过多元跨域的艺术策展、典藏与推广计划,与在地对话,并接轨国际。
直岛新美术馆
专注日本及亚洲当代艺术
直岛新美术馆效果图
Ⓒ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英国BBC广播公司评选出的“2025年想去旅行的25个地方”,直岛成为日本唯一入选的旅游目的地。将于5月开放的直岛新美术馆也成为必打卡地之一。
作为直岛首个以岛名命名的美术馆,是安藤忠雄与Benesse艺术基地30年合作设计的第十个作品,建筑外立面采用黑色抹灰材料,同时在入口区域设置了由鹅卵石堆叠而成的围墙,为到访者提供了与自然、艺术对话的沉浸体验。
直岛新美术馆效果图
ⒸTadao Ando Architect & Associates
直岛新美术馆以日本及亚洲地区的艺术作品为核心,也将通过不定期举办特展、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使之成为一处连结岛内外多元文化的交流场域。在美术馆的开馆展中,将呈现来自日本、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12位艺术家及团体为美术馆所量身定制的作品,包括村上隆、蔡国强等。
横滨美术馆
翻新三年后已全面开放
横滨美术馆外景
创立于1989年的横滨美术馆,是一座以近现代美术作品为主要收藏品的美术馆。自2021年3月以来一直在进行大规模整修,2024年3月因举办“第8届横滨三年展”短暂开放后闭馆,在今年2月8日实现全面开馆。
“欢迎回来,横滨”海报
馆长藏屋美香于2020年接任后,首度策划开馆展“欢迎回来,横滨”。展览由八大章节构成,一方面是回顾横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绳文时代;另一方面,展览通过聚焦横滨开港后迅速兴起的游廓文化、山下公园的填海工程等社会事件,揭示横滨当下的发展现实。
一音当代美术馆
仅“4m”的超窄美术馆
一音当代美术馆外景 @ichioncontemporary
1月13日,一音当代美术馆在大阪正式开放。该美术馆最为特别是建筑宽度仅4米,对主导设计的安藤忠雄来说,空间的限制不再是约束,而成为设计的灵感源泉。
美术馆共计6层,包含地下1层与地上5层,由于主体宽度受限,整体采用细长矩形体块的设计,嵌入大阪北区密集的城市肌理之间。展厅的最顶层被巧妙地塑造为一个多功能的艺术展览和交流场所,通过大面积的天窗和周围清水混凝土墙体的结合,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
开馆展“GUTAI仍然在世”聚焦于日本战后首个前卫艺术家团体“具体美术协会”,展出如白发一雄、吉原治良的作品,呈现具体艺术的过去与现在交错的空间。
Dib Bangkok
泰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Dib Bangkok建筑效果图
将于今年开放的Dib Bangkok是一座私人当代艺术美术馆,由泰国华裔家族奥萨塔努格拉在曼谷创立。WHY Architecture创始人和总监库尔帕特·扬塔拉斯特负责设计这座钢结构仓库改建而来的美术馆。
奥萨塔努格拉家族拥有130年历史的奥索茨帕是泰国历史最悠久的公司之一,也是广受欢迎的M-150能量饮料的制造商。已故的佩齐·奥萨沙努格拉曾在2019年上榜“全球顶级收藏家 TOP200”,他的藏品已超过500件,巴勃罗·毕加索、大卫·萨利、达明·赫斯特等都被收入囊中。
永恒印度博物馆
展览面积为卢浮宫两倍
“中央远景”项目效果图 @HCP Designs
“中央远景”重建计划是印度政府在2019年启动的一项宏大工程,旨在对新德里中央行政区进行全面改造,包括将新德里印度门和把总统府所在的瑞辛纳丘的北楼和南楼,由文化部接管,改建为“永恒印度博物馆”,预计今年开放。
阿拉木图艺术博物馆
中亚首个私人当代艺术博物馆
阿拉木图艺术博物馆效果图 © Yinka Shonibare
春季开放的阿拉木图艺术博物馆(AMA)是中亚首个私人当代艺术博物馆,创始人努尔兰·斯马古洛夫是哈萨克斯坦的汽车巨头。
AMA由英国建筑师Chapman Taylor设计,占地约9400平方米,藏品包括哈萨克和中亚艺术家创作的700多件艺术作品。
努尔兰表示:“艺术具有改变生活的力量,它曾经改变了我的生活。对我来说,AMA不仅仅是一座博物馆,它还是一座桥梁,将中亚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艺术与全球文化场景连接起来。”
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
世界上最大的古根海姆博物馆
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效果图
计划在阿联酋人工岛萨迪亚特新建的三座博物馆中,只有让·努维尔设计的卢浮宫已于2017年开馆。另外两座博物馆,即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扎耶德国家博物馆和弗兰克·盖里设计的古根海姆博物馆,均计划于今年向公众开放。
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馆占地320000平方英尺,容纳约130000平方英尺的展览空间,将成为四座古根海姆分馆中最大的一座,超越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美洲
纽约新美术馆
从公寓到地标,在扩建中嬗变
纽约新美术馆外观
于1977年成立的新美术馆是纽约唯一致力于当代艺术的美术馆。美术馆的创始人玛西娅·塔克原是惠特尼美术馆的策展人,创立之初,旨在成为纽约传统艺术机构之外的替代空间。
新美术馆扩建工程由OMA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重松象平与雷姆·库哈斯设计主导,届时新建筑将使新美术馆的展览空间扩大一倍,为艺术家驻留和公共项目创造新的场所。
格伦斯通美术馆
美国最大的私人当代艺术博物馆
格兰斯通博物馆与周围的林地
位于美国马里兰州郊外的格兰斯通博物馆,坐落在一片230英亩的场地上,四周环绕着连绵起伏的丘陵、溪流、草地和林间小路。博物馆正实现着它的新一轮扩建,其中心是一座近2万平方米的展厅建筑,由著名建筑师托马斯·菲弗设计。
作为美国最大的私人当代艺术博物馆,创办者是一对位列ARTNews“全球Top200”藏家名录藏家夫妇——艾米丽·雷尔思与米契尔·雷尔思。
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
专注于非裔艺术家
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新馆外观。图片由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提供。© Albert Vecerka/Esto
哈莱姆工作室博物馆由一群艺术家、社区活动家和慈善家于57年前在曼哈顿上城区第五大道租来的阁楼空间中创立。
长达7年的建设后,博物馆迁入全新的8.2万平方英尺大楼,再次向公众展示其丰富的黑人艺术家作品收藏。开幕展览为艺术家、教育家和社会行动者汤姆·劳埃德的个展。
弗里克收藏馆
纽约最美庭院博物馆
弗里克收藏馆在麦迪逊大道上短暂寄居
弗里克收藏馆位于纽约曼哈顿上东区第五大道的弗里克旧宅,1935年对外开放,常年展出19世纪钢铁大亨亨利·弗里克收藏的19世纪及之前的西方古典艺术作品。
美术馆建筑本身也经历了1931年至1935年、1977年和2011年的三次扩建。在曼哈顿上东区标志性的布劳尔大厦短暂停留后,弗里克收藏馆将于今年4月搬回其永久所在地,6月还将举办“维米尔情书”展览。
圣保罗艺术博物馆扩建项目
红与黑的有力对撞
建筑外观©Leonardo Finotti
圣保罗艺术博物馆原馆由丽娜·博·巴蒂设计,是巴西现代建筑的代表之一。在展馆一侧,加入一处全新的附属建筑,预计在3月的首次展览中正式向公众开放。
这座新馆是在一栋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旧公寓楼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低矮而宽阔的红色调旧馆与高耸而细长的黑色调新馆仿佛两块“I”形俄罗斯方块一横一竖地拼接在一起。
据悉,新馆的五个开幕展览将主要展出馆内藏品。其馆藏艺术品总量大约为1.1万件,但仅有约1%的藏品曾被公之于众。未来,新馆将主要承接短期展览。
欧洲
KANAL-蓬皮杜中心
前雪铁龙工厂改造成艺术中心
布鲁塞尔蓬皮杜中心效果图
巴黎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蓬皮杜中心正准备在布鲁塞尔开设新的分馆,并于今年开业。
noArchitecten、Sergison Bates Architects和EM2N试图将雪铁龙工厂改造成布鲁塞尔的新文化中心,占地16500平方米的建筑群主要由玻璃、钢材和混凝土制成,预计耗资 1.25 亿欧元。
FENIX移民博物馆
荷兰鹿特丹新地标,马岩松MAD设计
Fenix移民博物馆效果图,图源:MAD建筑事务所
位于鹿特丹默兹河南岸、前身为全球最大邮轮仓库之一的FENIX 移民博物馆,由MAD 建筑事务所改造设计,它是欧洲第一个由中国建筑事务所主持设计的文化地标。博物馆以旋风概念打造闪亮钢材楼梯,预计今年年底竣工。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让·努维尔改造,空间随着时间演变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位于巴黎皇家宫殿广场的全新空间
图源:卡地亚基金会
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今年秋季揭幕位于巴黎皇家宫殿广场的全新空间。新馆由让·努维尔担任设计,以“使空间能够随时间演变”的方式改造了这座历史建筑。
在本次改建中,让·努维尔沿建筑外墙设置整排高耸而视野开阔的落地窗,与皇家宫殿广场、圣奥诺雷路和里沃利路三面相通,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城市景观。
PoMo 现当代艺术博物馆
60%购藏预算用于女性艺术家
乌戈·罗迪纳,《我们的神奇时刻》,2003 年。PoMo 集合。© 乌戈·罗迪纳。摄影:Terje Trobe
在挪威第三大城市特隆赫姆,今年开放的PoMo现当代艺术博物馆坐落在一座历史悠久的邮局建筑内,馆藏包括露易丝·布尔乔亚、西蒙·李等、索尔·勒维特和弗朗茨·韦斯特等艺术家的作品,并计划将60%的购藏预算用于女性艺术家。
2月15日的开幕展“来自未来的明信片”展出24位艺术家的约100件作品,包括美国艺术家凯瑟琳·奥培、安迪·沃霍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