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0日,泰康美术馆全新大展“未完成的时间:中国当代艺术1980s×1990s”在京拉开帷幕,展览将持续至6月15日。本次展览由泰康美术馆主办,泰康保险集团提供展品支持,汇聚了42件泰康收藏珍品,呈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创作面貌,致敬艺术变革的创造者,同时通过艺术作品致敬改革开放以来各行各业勇于变革的创造者。
展览现场图
“未完成的时间”:80、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多元探索
本次展览以“未完成的时间”为主题,意在突破传统线性历史观的束缚,以艺术作品中的情绪与情感为切入点,带领观众重返上世纪80至90年代,见证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艺术家对于“现代性”的探索与实践。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艺术也随之呈现出多元面貌,不再遵循单一的“进步”逻辑,而是在传统与先锋、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不断拉扯中走向多元。不管是当时的社会生活还是艺术实践,对于“现代性”的探索仍在持续,变革仍未走向终点,于是8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也就归属于一种“未完成的时间”。
展览现场图
致敬80年代以来的艺术革新者
本次展览汇聚了众多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安哥、蔡国强、陈宝生、陈仁、陈劭雄、丁方、段建伟、耿建翌、海波、韩磊、何多苓、蒋志、李天元、刘小东、刘野、马六明、舒群、隋建国、王广义、王克平、王兴伟、韦启美、谢德庆、忻东旺、徐进、杨飞云、杨诘苍、姚经才、尤劲东、袁庆一、袁运生、曾梵志、张海儿、张洹、张培力、张晓刚、郑国谷、周春芽。他们的参展作品涵盖了油画、连环画、摄影、录像、雕塑、装置、行为、古籍珍本等多种媒介,充分展现了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表达的多样性。
陈宝生
《马的系列(6张)》
1980年代
银盐纸基
尺寸不一
© 泰康收藏
安哥
《广州流花路边的一对情侣》
1986
银盐纸基
60.8 × 50.5 cm
© 泰康收藏
刘小东
《求婚》
1990
布面油画
130 × 97 cm
© 泰康收藏
袁庆一
《春天来了》
1984
布面油画
170 × 189 cm
© 泰康收藏
陈仁
《突破》
1985
布面油画
172 × 172 cm
© 泰康收藏
展览还展出了两件极具意义的特殊展品:亚当·斯密首版《国富论》与奥古斯特·罗丹的《思想者》小模型。这两件展品如同时空胶囊,标记着1980年代思想启蒙与1990年代市场狂飙的隐秘对话。前者凝固了人文热情的沉思姿态,后者拓印着知识与思想铸就的市场神话——这两件展品,可以与所有代际的观者对话,在“人文”与“市场”的纠缠中更好地理解这两个十年。
奥古斯特·罗丹
《思想者》小模型 /1903
青铜雕塑
30.48 × 43.18 × 45.72 cm
© 泰康收藏
亚当·斯密
《国富论》
1776
古籍善本
28.7 × 22 cm × 2
© 泰康收藏
跨越时空的情感共振实验
本次展览的策展方式摒弃了传统线性年表式的展现形式,转而以时代情绪共振作为切入点,试图为不同代际的观众打造一份共通的情感链接。展览空间被划分为13个区域,为观众开启一段视觉交响乐的旅程。每个区域都围绕一种特定的情绪展开,如悠扬、热烈、悲壮、紧张、温暖、活力、深邃、宁静、浪漫、欢快、变幻、深沉、舒缓——这些既是音乐的律动,也是时代的心跳。艺术不再是被供奉的标本,而是社会肌理中依然跳动的神经末梢。
韦启美
《都市之晨》
1987
布面油画
39.5 × 54.5 cm
© 泰康收藏
曾梵志
《肉》
1992
布面油画
130 × 95 cm
© 泰康收藏
所有参展作品均精选自泰康收藏,从“1905-1942-1977以来”的泰康收藏体系中抽取一个时代切片。这些作品如同时代的传感器,记录着80、90年代的社会情绪与文化氛围。笔触间的温暖、色彩中的活力、装置里封印的力量,都成为唤醒观众情感记忆的媒介,帮助观众对抗遗忘,重温那个时代的艺术与生活。展览不但致敬80年代以来的艺术革新者们,而且铺设了一条条情绪与时代记忆的电路,让观众能够与艺术作品进行深度的情感交流。
郑国谷
《公元两千年·再锈两千年之2》
1999-2006
铸铜不锈钢雕塑
尺寸不一
© 泰康收藏 TAIKANG COLLECTION
参与互动打卡,观展记忆带回家
除了作品之外,展厅内设置了多处打卡点——颇具复古风格的“报刊亭”“复古照相馆”与“情绪留影角”都是不可错过的互动体验。“报刊亭”内摆放着策展团队原创的《情绪日报》,不仅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展览的时代背景,而且可以成为一份极具时代特色的打卡道具;来到“复古照相馆”,观众可以在按下快门的刹那,感受现在与过去的交融,将此时此刻定格为一份永恒的记忆;在“情绪留影角”,观众可以在情绪卡片上写下个性化的感受,书写完毕后的卡片既可以放进展墙的卡槽,使其成为“情感博物馆”的一部分,也可以随身带走,将观展记忆带回家。
未完成的时间:中国当代艺术1980s×1990s
展期:2025.3.30-6.15
展览地点:泰康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景辉街16号院1号楼泰康集团大厦1层、2层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10:00-17:30(最晚入场时间16:30)
主办:泰康美术馆
展品支持:泰康保险集团
艺术家:
安哥,蔡国强,陈宝生,陈仁,陈劭雄,丁方,段建伟,耿建翌,海波,韩磊,何多苓,蒋志,李天元,刘小东,刘野,马六明,舒群,隋建国,王广义,王克平,王兴伟,韦启美,谢德庆,忻东旺,徐进,杨飞云,杨诘苍,姚经才,尤劲东,袁庆一,袁运生,曾梵志,张海儿,张洹,张培力,张晓刚,郑国谷,周春芽
特别展出:
Adam Smith(亚当·斯密)首版《国富论》
Auguste Rodin(奥古斯特·罗丹)《思想者》小模型
艺术总监:唐昕
策展人:许崇宝 胡昊 阮晶京
关于泰康美术馆:
TAM泰康美术馆是一家位于北京CBD核心区、致力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研究与收藏的非营利民营美术馆,由泰康保险集团发起创立。泰康美术馆(Taikang Art Museum)的缩写TAM发音为tā men,指代的是艺术的创造者和欣赏者,这呼应了美术馆的品牌概念“一家为‘TA们’打造的美术馆”,即一个开放的、利他的、属于公众的艺术平台,服务于每一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与追寻。在学术定位上,TAM聚焦20世纪以来的中国近现代美术、当代艺术以及朝向未来的新艺术。强调以历史观的方法看待、研究和收藏当代艺术;希望梳理并呈现一百多年来中国艺术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从美术的角度反映中国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更希望参与并推动艺术面向未来的发展。
作为TAM前身的泰康空间,于2003年由泰康保险集团(原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创办,并获得其持续支持。泰康保险集团是国内最早开展当代艺术收藏的金融企业,二十年来致力于收藏中国现当代艺术,初步建立起了一个颇具美术史意义与规模的收藏面貌。泰康收藏既聚焦十九世纪下半叶的早期中国摄影,1905年以来的中国现代绘画、现实主义艺术或其他艺术形式,也囊括改革开放以来当代艺术中的节点性作品和当下最受关注的新艺术实践,同时珍视相应历史时期艺术文献的收集和研究。不仅梳理20世纪的艺术史研究,更是将思考放大到人类发展的角度看待当代问题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关联。
TAM以打造中国当代艺术的代表性美术馆和公共化服务平台为目标。作为一个有20余年学术积淀的新机构,我们秉持更加开放、友好的态度,与业内先进共同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生态的发展,让艺术融入大众生活,参与北京城市文化建设,用艺术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