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见家中先生又在电脑前为汽车无人驾驶技术钻研奋斗,好奇他之前数十载一直在统计学领域颇有建树,为何近来却醉心于AI技术?先生答道:“近年来你我接触到的人工智能方面的信息,是不是不断地在刷新人类的各个认知领域?在不久的将来,AI技术将会替代人类的很多工种,银行、保险公司、金融……可能全球超过60%的人都会因为此技术而失去工作,到时候再想着转行为时晚矣。”并非先生危言耸听,霍金先生早就说过:“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糕的……人工智能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除非我们学会如何规避危险。”将来会有很多脑力劳动者会失去工作,像会计与精算师,体力劳动者也不例外,如马云的无人未来酒店。可笔者仍旧相信残酷的现实总是会激励人类不断超越与改变。
自从谷歌把他们的图形检索技术Inceptionism开源化之后用“Deep Dream”创作出一系列独特的作品公之于众,全球的艺术新闻、评论也都在热议同样的关于艺术生存与改变的话题,众多议题充满着焦虑的疑问比如:该如何评判AI创作的作品的“艺术价值”;是否要重新定义艺术;AI是艺术家的朋友还是敌人;AI的存在会不会让艺术品价值也受到影响变得廉价等等。
法国艺术小组Obvious用AI完成的《埃德蒙·德·贝拉米肖像》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中以出人意料的43万美元成交之后,更是激起了艺术领域的大讨论。
其实AI技术的产生与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行将会趋于成熟,所产生的巨大能量必定会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会在社会各个领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现阶段仍旧是处在探索时期。就像人们一直期盼的无人自动驾驶技术将会减少交通事故发生概率。但即便是技术世界顶级的特斯拉公司或者是谷歌旗下的Waymo公司,他们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只能达到2级(5级为全自动驾驶级别),无人驾驶最难之处,不是传感器有多精密、灵敏,而是机器对道路上其他驾驶者的判断,目前还远达不到一个普通人类驾驶者的水平。人类做出判断的依据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同理心,揣测对方的下一个动作,比如左右拐弯、红绿灯该停止还是前行、旁边有车靠得太近快要相撞时该如何应对、雾天雨天雪天路面湿滑结冰状况等等,这些人类可能很容易很快做出的判断,机器却只能依靠Algorithm(算法)做判断。
而Algorithm必须仰仗庞大的大数据收集和接近于无穷次的模拟来达到人类的判断力。这项技术的背后无论是时间、人力还是金钱的投入付出都是巨大的,笔者每日看着自家先生长期伏案于电脑前那一大堆数据、计算之后可能只能解决一个微小的指令,而驾驶在真实路况上的汽车还有多少情况需要解决?不光是我家先生一人致力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全球的学者都在为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世界在努力奋斗,所以笔者非常理解人工智能研发背后的代价,也深知无人驾驶的探索仍然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与此同时,当AI进入艺术领域也是如此,人工智能也并非已然变成一个无所不能的可以创作出各种流派、各种技法的有独立思想的能替代真人艺术家的天才型机器艺术家。它仍旧是需要人类在其背后进行编程演算、大数据收集才能成其作品,作品背后的科技研发所产生的费用亦是不菲。就目前来看,AI能在人类的设定之下只要给它足够的图像信息和方向就会非常出色地完成与再现一种绘画风格,且不提谷歌的“Deep Dream”,就看微软公司的“下一个伦勃朗(The Next Rembrandt)”项目那张3D打印的头戴黑帽的中年男子肖像足以让很多人认为是伦勃朗的真迹。相较艺术品真迹来说,AI生成品价格确实不能与之相比,但是AI艺术项目研发背后的科技创新成本与技术水平是值得尊敬且并不廉价,所以近来拍卖的高价AI作品可以理解。
从《埃德蒙·德·贝拉米肖像》作品可以看出,AI技术在艺术领域还处在一个艺术学徒阶段,还是需要人类的干预和设计演算,拍卖高价的背后还是离不开艺术市场的推手和运营。人类艺术学生需要在各种艺术流派、艺术史的熏陶中,导师的指点下学习知识、练习技法最后成为具有自我特色和独立思想的艺术家,而人工智能现今同样需要在人类的指令干预帮助下,对其输入大量艺术图像、艺术史、社会学、仿生学等等数据进行Deep Learning自我进化,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具有成熟创造力的独立个体机器艺术家,并会成为人类艺术创造的超强助力与合理延伸,让人类的艺术形式得以激发出更新的方向。
笔者并不担心人类艺术家们的出路。因为AI的诞生其实就像世界多出了一个独立的思维个体,或许也就多一个新艺术流派,而千千万万个艺术家也是有千万种人生经历、个性、思想、情感,是人工智能无法一一去模仿替代的。所以,在将来也许会有很多工作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社会的演进,总会有随着智能化发展的新工作形式出现,推动人类历史迈向新征程。
(作者为西南大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