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金鸡湖双年展自首届以来延续至今的主题展,“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在成功举办了四届之后依旧保持着高水准的参展质量、精细的策展线条和广泛的参与度,并将这一以雕塑为媒介的特色展览发扬至今。在第五届“初心守望 文明交融”的全新主题下,双年展以青年之名对其进行重塑,在苏州这一载体之上获得新的思考。
在经历了“人民经典、时代盛会”、“江南意象、水乡梦圆”、“文心筑梦、塑造大美”、“美我时代、命运共同”四届不同的主题之后,“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再次以双年展核心主题展的姿态回归。除却始终参与其中的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担任学术艺术总主持之外,本届双年展邀请了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尚荣担任展览策展人,通过由策展学术委员会委员提名、集体审议、定点邀约的形式,面向全国,邀请来自各大高校、专业机构的青年雕塑家们进行创作,最终呈现出囊括180余件作品的大体量展览。延续之前的风格,参展的雕塑作品遍布苏州李公堤园区的各个角落,将雕塑的魅力直观而不设限制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使得“雕塑走进群众”的传统得以承袭。
180件参展作品的背后对应着近180位参展艺术家的探索和追求,其中最为亮眼的是总策展人吴为山提供的两件作品。作为展览开篇之作的是《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作者通过塑造齐白石和达芬奇的形象表现了文化自信和文明交融的诉求。展览现场苏州与达芬奇的故乡威尼斯是友好城市,且中意两国同为文明古国。将两个古国中的代表人物在此并置,我们得以重审源自古国的传统文化,也为中西方的平等对话和交融提供了机会。另一件作品《举杯邀明月——诗人李白》以唐代诗仙李白为切入,随着李白自如潇洒的姿态展现出与世人共襄文化盛举的愿望。
虽为策展人,但尚荣依然如前四届雕塑展一样带来了自己的作品——《艺舟扬四海》。这件在全国美展获铜奖的作品,描绘了8个僧人在一叶菩提上,包括琴棋书画4种形态,并以太湖石穿插。据尚荣介绍,作品中的人物虽为僧人形象,却并非与佛教有关,而是想描绘求道者和修行者。而琴棋书画尽管远不能涵盖苏州的特色,却以观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一叶菩提也是一叶扁舟,泛化来谈我们民族文化走出去的诉求。我们在与国际对语的过程中,并不是我们不足,而是对话的机会太少。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亚,但国际上却不知道李白。交融的机会很重要,我就是想表达青年艺术家对此的忧思”尚荣如是说道。
本届“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共分为三个篇章,分别是“民族·传统”“美好·生活”“现代·多元”。由于展览采用了定点邀约的方式,收到的作品在题材上均反映着时代的面貌,因而对展览单元的划分也不再拘泥于理论,而是以实际作品展开。作品中展现的人文情怀和真实的参与体验令尚荣感到欣慰,现实的感受成为展览的关键线索。艺术家抛却过往“端起面孔”的固有印象,发挥出自身的在场性。
面对未来,历经十载的“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也有着自己的期待。在“文明交融”的主题下,更多与国际对话的诉求已然提上日程,并诞生了与青年雕塑展并行的法兰西院士雕塑展。正如策展人尚荣所言:“我个人有一个很偶然的想法,在下一届中能不能做国际青年雕塑展,在其中加入三分之一国际作品,邀请各国青年雕塑家参展。而留给我们的还有两年的时间。”
专访“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策展人尚荣
此次“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有没有一个自身的总的创作主题?
我们的青年雕塑展是在“初心守望,文明交融”的总主题下展开思路的。“初心”是对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理解,雕塑家如何以作品对此响应,我们就在其中设立了“民族·传统”单元。如今我们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文化的“走出去”以及与国际对话,所以我们也有“现代·多元”篇,突出现代造型和材料运用。另外一个篇章是“美好·生活”单元,它是对于时下生活的关注,其中包含了温情的题材。值得一提的是,“美好·生活”中有一个篇章是“抗疫”,其中出现了严肃和沉重的内容,美好不一定只是直接简单的展现,如同悲剧有时比喜剧更打动人,得来不易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美好。
青年雕塑家的挑选和邀请是否遵循一定的标准?
从第一届的80件到如今的180件,一批青年艺术家成长起来了,包括我自己,也从参展艺术家变成了策展人。我见证了一批艺术家从初次参与的激动到如今的成熟和使命感,也能够对国家的倡导做出自己的回应,这一点我很欣慰。在作者选择方面,我们广泛征集。过去的形式是全国征稿和遴选,这样就面临着淘汰。这几年来,我们转变思路,尝试精准性地邀约。这次我们策展团队通过我们的触角和学术眼光进行定点邀约,受邀的作者自己也要准备好几件作品供我们挑选。我们还邀请了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的常务理事和江苏省雕塑家协会的常务理事参与,涉及不少中年雕塑家。他们和青年人没有互相妨碍,反而相得益彰。青年人的创思也许不成熟,但在中年雕塑家精醇作品的对应下,显现出可爱。而中年雕塑家的作品又在对比下,显现出思想导向性和深刻性。我们要给青年人舞台,却又不能只是图热闹而显得杂乱无章。
展览呈现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也需要与苏州的地域性有所契合?
国际上有很多双年展,我们苏州双年展是后起之秀,起步较晚却也有十年历史了。从双年展创立至今都是吴为山馆长担任总策划和学术主持,这就注定了双年展的艺术基因是雕塑,我们的青年雕塑展也成为其中最大的主题展,直至今日仍然是8个主题展中的第一位,代表着青年的声音和青年雕塑家的家,有一种回应全国青年雕塑家的使命。苏州双年展的文化密码就是雕塑,今年又加入了法兰西院士展。苏州是一个玉性的城市,需要精雕细琢的打磨,苏州人的严谨性是我们办好这个展览的共识,一种精神内核。
“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根据过往的展览情况,目前中国大众对于雕塑艺术的接受度与理解度有否增进?
增进是有的,不过交流上还是要更多深耕细作。从最早的80件作品开始,作品在李公堤文创区街头创意展示,我们也面临着很多压力,但是确实把作品送到了大众面前,让他们去看。例如表现母女题材的作品,由母女观众看到,她们也许会合影留念,这本身就是一种教化。然而,我们也没有太多机会去了解观众的需求,只能是在我们做展览的过程中尽量做到“把作品送到人民家门口”。苏州观众的欣赏水平本来就比较高,几个场馆他们会自发去看。这次我们特别加码的是,180件作品都请艺术家各自写了创意说明,每个100多字,并且设置双语,通过艺术家的文字表达和观众的阅读实现传播和交流。
这一届的“中国青年雕塑艺术展”是如何在学术性与大众喜好之间作出平衡的?
学术性是指在美术馆和学院里把作品展示给同道看,现在我们把作品拉出来,一定要给大众看。其次,艺术家的解读本身也是一种平衡,就像白居易的诗写好先给老太太阅读一样。其中的差距可以通过媒体和其他方式弥补,不过我们打破传统方式的意图已经达到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约艺术家写说明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艺术家很忙碌且生活方式随性,他们很多时候是在火车和飞机上帮我们写的,有的甚至写在粉红的座位签上,有的老艺术家打字在电脑上拍成截屏给我们。这个过程看似繁琐,之后看来都是宝贵的回忆。我们想要做成大众与学术的结合,工作团队在背后一定要付出很多。另外,阅读上我们也会把这些内容编辑成微信,让不能来看展的群体也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