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英主导政府辅助

来源:东方早报 2011-10-25

资料图片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与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法国巴黎的卢浮宫、俄罗斯圣彼得堡的冬宫齐名的世界最大、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之一。大都会博物馆每年接待500多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其200多万件永久藏品“涵盖了全球每个角落的文化,代表了从史前到当代5000年的文明史”。与其他三大博物馆不同,大都会博物馆并非国家级博物馆,而是由私人创办的非营利性组织。

 

美国最早一批博物馆、美术馆创建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也被后人称为“镀金时代”。当时,美国经济高速发展,少数个人积累了巨额财富,这些资本雄厚的银行家、实业家、商人们通过收藏艺术品来体现自身的高雅品位,赞助艺术、分享藏品更是彰显财富与成功的一大途径。于是他们参照企业董事会的模式,设立了由私人董事会管理并由私人投资的博物馆运营机制。大都会博物馆的创建与运营模式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即民间资本是支撑和推动博物馆发展的主导力量,地方政府通过提供土地或者场地等方法给予辅助支持,来自联邦政府的支持则可忽略不计。这种运营模式,后来被美国绝大多数博物馆采用,并沿用至今。

 

美国博物馆学家Marjorie Schwarzer总结了这些博物馆在自身的定位上所面临的反差和矛盾:在文化高度商业化和市场化的环境里,要恪守作为非营利慈善机构的初衷;作为文化教育机构、社会公益团体的同时,要像企业一样关注成本效益控制;作为一个历史传统的传承者的同时,要与日益变革的社会保持步调一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就是综合上述所有反差的一个矛盾体,但同时也是一个成功运营的典范。

公司化运作的非营利组织

 

1870年,一群银行家、商人、艺术家发起了建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倡议,同年4月13日通过了《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宪章》,确立建馆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和发展艺术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了推动艺术的通识教育,并为大众提供相应的指导”。在过去的130年间,这段表达让美国公众接受艺术教育与艺术熏陶等建馆理念的文字一直以大都会博物馆《使命声明》形式出现在其各类出版物上。直到2000年,大都会的《使命声明》上升到了全人类的高度,“收藏、保存、研究、展览代表全人类最广泛、最高成就的艺术品,促进艺术品的鉴赏和相关知识的传播;所有的工作都参照最高的职业标准,以服务公众为目的”是新加入的内容。

 

博物馆于1872年2月20日首次开放,当时位于纽约市第五大道681号的一幢大厦之内。以铁路运输起家的富商John Johnston是大都会博物馆最早的发起人之一,也是首任董事总裁。Johnston和纽约市政府达成协议,得到中央公园东侧的一片土地作为永久馆址,并由市政府出资建造博物馆。1880年3月30日,位于第五大道、82号大街交界处的博物馆主馆开幕,经过随后100多年间的多次大规模的扩建与改建,目前博物馆主馆总占地面积为8万平方米,总展览面积达19万平方米,是博物馆最初大小的20倍。除此之外,位于曼哈顿上城区的一座仿中世纪修道院建筑是博物馆的分馆,那里集中展出欧洲中世纪的艺术品,博物馆建筑和馆内大量藏品均由洛克菲勒家族捐赠。纽约市政府拥有第五大道主馆的产权,每年还通过财政拨款为博物馆提供三分之一的维护和安保费用,并分担博物馆扩建展馆装修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免费为博物馆供电、供水和供暖。

 

博物馆最早的藏品仅包括174幅欧洲绘画和几具罗马石棺,大多来自Johnston的个人艺术收藏。而目前馆藏包括世界各个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200多万件艺术品,它们被分为19个专业馆部,每个馆部都有专门的馆长、修复人员及研究人员。所有馆藏艺术品归大都会博物馆这个私人机构所有,由博物馆董事会托管。董事会负责与藏品保护、公共教育、专题展览等所有相关的开支,以及余下的三分之二的维护和安保费用。

 

从1879年至今大都会博物馆先后共有9位馆长,除了首任馆长Luigi Cesnola颇具争议之外,另外8位都是学院派的专业人士。南北战争军官出身的Cesnola自认为是考古爱好者,在担任美国驻塞浦路斯领事期间,大肆对当地文物进行非专业性的挖掘,共发掘3万多件文物。其中大部分被运回美国,后来以半卖半送的形式被大都会博物馆收购。考古学界后来把Cesnola的行为定性为对当地文物毁灭式的破坏和疯狂的掠夺。

 

Cesnola事件并非个案,土耳其、意大利和法国等国政府曾先后多次向大都会追讨被非法贩卖的文物。大都会博物馆的中国文物的“身世”也不乏可疑和灰色交易痕迹。比如,大都会拥有号称是中国以外最好的中国佛教雕塑收藏。在其Arthur Sackler展厅里悬挂着来自山西广胜寺的巨幅元代壁画《药师经变》,和大都会博物馆另一著名藏品龙门石窟的《皇帝礼佛图》一样,它们都是先被一块块从原址凿下,偷运出境,然后重新拼接而成的。关于藏品的来源,博物馆的官方说法只有两种:一是捐赠,另外是通过由捐款资金设立的捐赠基金购买。但许多文物来源的合法性经不起进一步推敲。

 

大都会博物馆的管理和决策主体是董事会,董事会由40名内部选举产生的董事和若干位名誉董事组成,而纽约市长,市议会发言人,市审计长,主管文化事务的专员则作为纽约市的代表自动占有董事席位。博物馆馆长、CEO、总裁等高管职位由董事会任命产生。

 

根据公布的2010年财政年度年报,截至2010年6月30日,大都会博物馆净资产总值(不包括馆藏艺术品价值)为25.4亿美元,其中总额近20亿美元的捐赠基金用于投资获利8500万美元;2010财年大都会运营总收入为2.079亿美元,其中最大来源为捐赠基金7100万美元的转账,占总收入的37%,来自纽约市政府的拨款和补贴占12%;2010财年大都会的运营总支出为2.042亿美元,最大支出是支付2000名多雇员的工资,占总支出的29%。虽为非营利组织,但大都会给出的工资待遇标准与营利性质的企业相比毫不逊色,很有竞争力。

精英与民粹主义交织的公益机构

 

从成立至今,一个有关大都会博物馆的意识形态问题一直悬而未决:它到底是为民众提供博雅教育的公益机构,还是走精英路线的富人俱乐部?

 

刚开始博物馆董事会以宗教信仰为由采取周日闭馆的政策,而这一政策被纽约市民解读为歧视普通民众,因为当时还没有所谓的双休日,广大劳工阶层只有周日一天放假,周日闭馆意味着普通民众根本无暇逛博物馆。媒体一边倒地支持民众要求取消周日闭馆政策的诉求,大都会博物馆被冠以“富人沙龙”的称号。首任馆长Luigi Cesnola则坚决捍卫董事会的决策,他称:“大都会博物馆是公共机构这个认识是错误的,公众对其没有所有权。”他对周日涌入大量参观者的场景表示无法想像,担心“他们会在馆内剥香蕉,吃午饭,甚至吐痰”。民众与大都会董事会的拉锯战持续了近20年。1889年3月18日,经过3小时的会议,18位董事投票通过了取消周日闭馆政策的决议。第二天的《纽约时报》头版的标题将此历史性事件称为“人民的胜利”。

 

2006年初,传记作家Michael Gross向大都会博物馆提出想写一本纪录大都会博物馆历史的书。大都会博物馆方面的态度非常消极,给出的答复是不予合作,并通过内部文件向员工下达了封口令。2009年,Gross通过独立研究和采访,出版了名为 《流氓俱乐部:大都会博物馆幕后的金钱和大佬秘史》。全书详细记载金融大鳄、石油巨子、富婆名媛等大都会博物馆幕后翻云覆雨手的私心和野心,深度剖析了艺术与金钱的共生关系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呈现出的不同面貌。Gross的主要观点是慈善和公益事业只是大佬们沽名钓誉、避税抵税以及危机公关等目的下的衍生产品,甚至得出大都会博物馆的每一件艺术品背后都隐藏罪恶的结论。不少书评人指出此书与其说是大都会博物馆历史倒不如说是一部社会史,如果要细究在“镀金时代”时代发迹的捐赠人的财富来源,那么现今美国众多博物馆、美术馆、各类慈善机构都是经不起道德检验的。

 

如果单看董事会构成和董事个人背景,那么从过去到现在,大都会博物馆的精英属性从未改变。《纽约客》称其为“世界上最难进入的封闭团体”。个人在这个团体中的地位与此人对团体作出的贡献直接挂钩。据Gross估算,一个董事席位相当于1000万美元或者等值文物捐赠,而将名字永久地留在博物馆大厅内重要捐赠人名录上则至少需要付出2500万美元或等值文物。虽然代价不菲,但大都会博物馆董事的头衔的确能使富人们的财富人生得以升华。《纽约时报》曾一针见血地评价道:“对于身份地位饥渴的纽约富人而言,在知名的文化机构谋个董事席位是通向社会地位的捷径;而深谙此道的人则会直奔终极目标——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除了钱,在这个资源整合的平台上,其他稀缺和特殊技能也同样受欢迎,如前国务卿基辛格能为博物馆提供地缘政治的咨询。

 

然而一个博物馆的董事会构成或者内部政治并不是决定其是否走亲民路线的主要标准。入场费才是影响博物馆向各个阶层敞开大门,成为教育性公益机构的最大因素。据美国博物馆协会统计,入场费收入平均只占美国艺术类博物馆运营总收入的5%,最低的是首都华盛顿免费开放的国家美术馆,最高的是大都会博物馆的15%。今年7月1日,大都会博物馆将成人入场费价格从原来的20美元提高到25美元。

 

按照董事会与纽约市政府最初达成的协议,大都会博物馆应保证一周五天免费对公众开放,但这个协议从未得到完全贯彻,多年来票价问题也是博物馆董事会和市政府官员矛盾和争论焦点之一。为了与市政府达成妥协但又不完全失去门票这一重要的收入来源,大都会博物馆创造出了“建议票价”这个模糊概念。“建议”的含义就是非强制性的,理论上支付1美分的参观者也不应被拒之门外。今年以及2006年大都会博物馆门票大幅涨价其实涨的都是“建议票价” 。而大都会博物馆的常客一般都会选择支付70美元一年的年费(其中56美元可抵税)加入会员。会员待遇包括:一年内无限制免费参观,免费订阅月刊,在大都会所有书店和礼品店购物9折优惠以及在馆内只对会员开放的餐厅用餐。针对会员开放的餐厅包括董事餐厅,但只限夏天。认同大都会博物馆是走平民路线的人相信这证明了普通会员与董事们享受的待遇是相同的;而持不同意见的人则会犀利地指出这正代表了大都会博物馆的精英本质,因为非富即贵的董事们一般夏天都出城避暑去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也决定了最终结论的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大都会博物馆公私合营的治理结构决定了它不可能无限制地朝一个主义的方向倾斜。

勇于变革的传统捍卫者

 

大都会博物馆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并以重古老、古典艺术,对现代艺术避而远之著名。但在捍卫其文化传统的同时,大都会博物馆也通过不断地变革领导博物馆的创新潮流。

 

特展是博物馆为提高参观人数,扩大知名度最常用的行销手法。而大都会博物馆是博物馆特展营销的鼻祖也是最成功的典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大都会博物馆策划的卢浮宫“蒙娜丽莎”巡展和“图坦卡蒙宝藏”特展盛况空前,创下百万人次的参观纪录,首创了“超级特展”的概念。

 

8月7日落幕的纪念英国已故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的“野性之美”特展,在三个月时间内总共吸引了超过65万人次参观,与埃及“图坦卡蒙宝藏”、“蒙娜丽莎”等一起名列大都会博物馆141年来最受欢迎的十大展览排行榜。与此同时,展览期间,大都会实体和网上书店共卖出超过10万册麦昆画册。据保守估计,这一特展至少带来了1400万美元的收入。

 

 

 


【编辑:冯漫雨】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