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走笔巴山——罗中立水彩艺术展》在蓝色空间画廊开幕以来,得到了不少艺术爱好者的追捧和喜爱。在此次展出的水彩作品中,罗中立放弃了从前沧桑厚重的笔调,转而开始追寻轻松畅快的抒写性。速写作为收集素材的方式,在罗中立的手中,已把它演化为一种新的表现语言。这次蓝色空间画廊展出的30 幅水彩画作品,正是他2004年回家乡时,用随身携带的速写本在回乡路上画下的。当年与罗中立同班的何多苓对这位常用速写本的老同学赞赏有加。何多苓回忆说,罗中立在美院学习时就习惯带小本本,他始终坚持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带速写本,以便看到应该画的就动手绘画。甚至在一起蹲茅坑时,也常见他掏出本子来画画——可见罗中立随身带速写本的习惯由来已久。<br> 上世纪80年代初,罗中立以一幅《父亲》的油画在中国画坛引起过不小的轰动,并且以此为代表,形成了当时特殊历史时期的“伤痕美术”思潮。当《父亲》的声誉如日中天时,画家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艺术之路。他摒弃了从前超写实的画风,开始追寻粗犷、浑圆、凝重的语言。他当年创作的组画《故乡》就是此种风格的代表。如果我们把罗中立前后时期的作品进行一番浏览比较,就会发现,其艺术风格的变化是有迹可循的。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到,画家并没有通过休克式的自我否定来实现其风格的转换。作为一个对农民抱有深厚情感的画家,他的艺术主张在不断的乡土体验中逐渐完善成熟。从1982年到1990年末期,画家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完成了他新风格走向成熟的过程。<br> 在这种全新的风格中,罗中立画面中的人物大多敦厚而粗壮,甚至有的还近于木讷。这些形象虽然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人有很大差异,但对于表现山野乡村中的人来说,却有直入人心,稚拙质朴的美。在似与不似的乡村图景里,画家放弃了从前细腻的作画方法,以他社会学家式的敏锐,把深藏在大地之上的山野生活展呈在我们的面前;把自己的文化思考融进农耕文化的底层,用本朴的感知去表达生命力。<br> 多年来,罗中立一直在坚守着乡土题材。显然,这份执著与他长久的大巴山知青生活是分不开的。这段清苦的经历,已成为他艺术生命的重要财富。今天,当我们面对这些充满浓浓乡土气息的水彩画作品时,依然能从熟悉的题材里见到他对历史的追忆及对大巴山的怀念:带有戏谑色彩的倒立女人、体态浑圆的农人和那些炙热对视的眼神及热烈的拥抱依偎无不渗透出生命的强大张力。乡村恋人、倒立、乡场、赶集、犁田等系列把他早期“镜像式”的表现手法转化为畅快的线条和带有水墨意味的色彩。27×38厘米的水彩作品,虽然小,但就每一件的表现手法来看,不失为成熟的创作作品。罗中立利用水彩纸特殊的质地,故意将线条裹在透明的色彩中,或隐或显,或生或涩,在相互相生中把线条与水样的色推到了一个极致。这些带有速写意味的水彩,与其说是罗中立一种新的画面形式,还不如说他发现了一种新的对于生活方式的解读和明悟。(中国西部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