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海外市场的新秀:巴黎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方翔 2015-01-05


图片资料

“最近,你去巴黎了吗?”这可能是去年年底华人藏家们见面寒暄的第一句话。

作为2014年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最后一站,巴黎各大拍卖行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于陆续在上个月落槌。从最终的成交情况来看,许多亚洲艺术品的成交价格甚至超过了内地二级市场上同类拍品的成交价。这得益于一批以刘益谦为代表等中国大藏家的阔绰出手。

在今年的巴黎的秋拍市场上,佛教艺术品成为了最大的亮点。在巴黎苏富比秋拍中,一尊蒙古扎那巴扎尔风格的铜镏金绿度母佛像,拍卖现场竞争激烈,最终以300万欧元的价格落槌,据业内人士介绍,竞得到这尊佛像的是来自台湾的“平养居”林先生。仅仅在一天之后,巴黎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再次“沸腾”了,一尊高达56厘米的大铜镏金无量寿佛,估价15万欧元,落槌价则达到了215万欧元,买家是2014年已经买下鸡缸杯以及永乐唐卡的刘益谦。它之所以能够吸引刘益谦如此大的兴趣,是因为拍卖图录中将这尊佛像定为清初康熙宫廷制作,但是包括蔡铭超等国内许多藏家,都认为这尊佛像应该明代的宫廷御制,这种有趣的争议让刘益谦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

综观目前中国艺术品在海外的拍卖,纽约、伦敦和巴黎是三大中心。但过去几年中,相比纽约和伦敦,巴黎艺术品拍卖市场对于许多国内的藏家还是比较陌生,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语言上的沟通,不如前两者方便。特别是源流以及相关信息的检索上,法语无疑给许多人造成了困难。

但只要有洼地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资本光顾。随着近年来,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经济不景气,许多藏家纷纷释出自己的旧藏。由于这些藏家手上的藏品基本上已经传了几代,因而在估价上往往只有市场价格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这使得许多藏家纷纷瞄准巴黎的艺术品市场,像此次的蒙古扎那巴扎尔风格的铜镏金绿度母,是卖家在六十年前从让-克鲁德·莫候·格巴尔(Jean-Claude Moreau Gobard)手中购得的。让-克鲁德·莫候·格巴尔是法国最为著名的中国艺术品收藏者之一,因而来自他的收藏,自然会引起藏家的激烈竞争。

另外一方面,巴黎拍卖中国艺术品具有悠久的历史。除了苏富比和佳士得之外,巴黎拍卖中国艺术品最为著名的就要算是巴黎德鲁奥拍卖中心(Drouot)。自1852年成立以来,德鲁奥便逐渐成为法国乃至全球艺术市场最重要的拍卖中心,其旗下拥有阿德尔拍卖行(Ader Picard Tajan)、尼古拉(Nicolay)、劳林(Laurin Guilloux Buffetaud Tailleur)等诸多品牌,在长达100多年的历史中,许多名家旧藏都曾在这里拍卖,囊括中国历代珍稀陶瓷、书画、玉器、雕塑、青铜器、鼻烟壶、家具、古玩杂项等精品。

许多中国著名的古董商也曾经将巴黎作为重要的销售基地,像戴润斋等,这些名家的许多珍藏,后来也成为了拍卖拍卖市场上的宠儿。像在1932年,就曾举行过北平(达古斋)霍明志藏中国(古代)艺术品专场拍卖,这些艺术品后来很多都成为了博物馆级名品,入藏一流博物馆、美术馆及私人藏家,不少也成为了苏富比、佳士得拍卖上屡创佳绩者。

相比内地以及中国香港的艺术拍卖市场,有许多虽然没有经过著录,但是由藏家递增的“生货”往往会引起藏家的关注。除了佛像之外,玉器、印玺等许多古玩的成交,往往较其他市场更有亮点,像在2014年巴黎佳士得秋拍中,有一批来自格齐(Ghezzi)家族的旧藏受到了广大藏家的关注,其中一件清乾隆掐丝珐琅太平有象,估价8000至12000欧元,成交价则达到了97500欧元。另外一件清十八世纪黄玉戏婴纹洗,估价8000至12000欧元,成交价为10.35万欧元。这些价格相比2014年内地以及香港的中国艺术品拍卖的同类艺术品来说,都高了不少。

越来越多的中国藏家进入巴黎艺术品拍卖市场,这让巴黎的艺术品拍卖行们喜忧参半。拍后不付款的案例在巴黎屡屡出现,因而很多巴黎拍卖行为了提高竞拍门槛,新增规定,需要藏家预付5万欧元保证金继而获得拍卖资质。但许多资深华人藏家并没有因为缴纳保证金而对巴黎市场产生反感,他们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