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影像力量:博物馆的“读图时代”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珺 2015-05-14


编者按:5月18日,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即将开馆。在新馆展览设计中,运用近代老照片、场景复原与藏品相结合展现的云南近代历史,通过丰富的视觉感受,为人们理解藏品与历史间的联系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纽带。近年来,发掘影像背后的文化内涵、运用影像技术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体验,已成为博物馆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

根据清末云南官衙和官吏审理诉讼的老照片,《百年风雨》展中复原了官衙的外围和内部场景,并在场景中布置了真正的文物——一套来自清末云贵总督衙门的仪仗。

随着当代博物馆藏品研究和陈列展览的不断拓展,对于影像研究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影像即力量”已逐渐成为身处“读图时代”的博物馆人的共识。

博物馆进入“读图时代”

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进入了“读图时代”:文字有时让人感到厌倦和不过瘾,需要图片不断刺激我们的眼球,激发求知欲和触动麻木的神经。

博物馆藏品本身就是通过物象或图像记录、表达、保存和传播信息的载体,我们判断一件藏品的年代、历史价值、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首先是依据它所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影像——人们第一眼看到的纹饰、色彩、工艺、造型都是蕴含着丰富信息的视觉符号,这些符号和语言向后来人讲述着最真实的历史、社会与生活,为人们判断它的来历、探索它身后的历史故事与片段,提供了最真实可靠的依据。我们不再局限于仅仅搞清楚它是什么、有什么时代特征、上面每个符号乃至每个视觉影像代表的意思及其内涵,而是将眼光看向更广阔的天地,探索它背后的人和故事,以及更为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并将这些讲述给观众。

将这一研究视角与方法应用到博物馆传统藏品研究领域,将影像的手段纳入日常的文物调查与征集、文物信息的收集与研究、陈列展览的实践等领域,是博物馆适应“读图时代”的一种尝试,将隐藏在“物”后面的人与历史重新呈现,解读先人留下的隐晦语言。

解读文物图像上的文化意义

为满足人们对藏品解读要求的不断提高,今天博物馆的工作者不断尝试以新的着眼点来解读藏品。解读的对象虽相同,但不再仅限于对“物”的来龙去脉的考察,对其工艺价值、艺术价值的关注也被淡化,历史价值,尤其是淹没在岁月中的属于人的历史和文化被强调出来。

云南省博物馆关于老照片、老电影的整理研究工作,就是一次影像研究的有益实践,它开启了云南省博物馆历史影像研究的序幕。

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老照片的拍摄年代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初法国人拍摄的云南各地照片,最晚可见2000年左右的摄影作品,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拍摄于云南各地、各民族的老照片。这些老照片不仅客观地反映了当时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习俗等相关信息,还为云南当代历史提供了最直观、最鲜活的影像记录。

民族藏品是云南省博物馆藏品的重要组成,如何对民族藏品开展卓有成效的探索,是新时期民族藏品研究工作的重点。云南省博物馆对傣族槟榔盒的探索成为民族文化研究的一个亮点。由于槟榔能辟秽除瘴、行气利水、杀虫消积,云南众多少数民族喜嚼槟榔,不仅因为其可供食用及有药用价值,更将其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这一行为已被赋予了众多的文化意义。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学界对于槟榔盒了解较少,研究十分不足,更不用提槟榔盒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意义。而熟知傣族历史文化或这一地区历史文化的人,常常能够借助槟榔盒的色彩、纹饰等解读出一个个的传说与故事;通过对不同时期制作的槟榔盒的比较研究中,感悟历史文化的变迁。

影像在博物馆中的应用

今天的博物馆工作,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对藏品本身的收集研究,我们更加关注它的来龙去脉,更加注重对过程的记录。文物在入藏前是经过怎样的筛选过程和筛选标准,最后进入到博物馆的视线?它是如何进入到博物馆的藏品序列?开展藏品研究和保护的条件、流程、安排、手段又是如何?这些统统都可以被影像手段详细记录,不仅可以为博物馆工作记录下丰富的参考资料以便查询和备案,还为人们了解博物馆工作的基本流程提供最直接的参考。这些影像本身经过时光的淬炼,也可以变成藏品的范畴,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和难得的资料。

今天博物馆的展览,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图片加藏品的展示,新科技手段的加入,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发展,满足人们在“读图时代”的视觉需求。场景复原作为普遍运用在展览中的一种形式,由于其丰富的展示手段,易于参观者接受的特点,常常成为展览的设计亮点。影像或相关材料的存在,为其提供了设计的构成元素,是场景复原设计的基础,为参观者和博物馆搭起了想象与现实的桥梁。

例如,云南省博物馆新馆展览《远古云南》中,运用了大量声光电效果营造壮丽的恐龙时代场景;讲述云南近代历史的《百年风云》则将近代老照片、场景复原与藏品相结合,为人们直观理解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提供了生动的背景材料。此外,南京博物院的民国馆,根据老照片和文献资料复原了一条民国旧街,其中每个细节都有据可查,力保“民国化”的真实生动与可靠性,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参与,所有建筑都可以进出使用,有身着民国服饰的服务员提供服务……影像的实体化,为博物馆与观众间的互动提供了可操作性。

“读图时代”的今天,各种传播媒介都在缩减文字、增加图片和视频。在素来以“看图(实物)说话”取胜的博物馆里,“图”和“文”的关系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实际上,无论哪种展陈方式,最终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利用馆藏,将我们要传递出来的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出来,而不是以往千篇一律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我们想要的,就是能够让观众走进博物馆,感受影像的力量,感受博物馆的“读图时代”。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