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籍设计
林钰源,(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首任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系列教材(一套)总主编)作为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系列教材(一套)的总主编,在此套丛书出版之际,他提出了自己对此套丛书的出版目标,以及自己对美和设计的观点。
设计,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来说,太过于年轻。而与之相反的是:中国 设计事业近三十年的迅猛发展,这与其在中国短暂的发展历史极不相称。而伴随着设计发展起步的中国设计教育,经历了从照搬西方、模仿西方的必要过程,进而进入到迫切呼唤“中国设计”的阶段。
“中国设计”需要有相应的“中国设计”的理念、精神、文化,需要自己的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我们不能永远跟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除了控制扩招规模,制订设计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也亟须推出一套高水平、高质量、有特色的设计教材。因此,岭南美术出版社与走在国内设计教育前沿的设计教育专家们联手开发“高等院校设计专业本科系列教材”,以期对目前的设计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书名: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系列教材(一套)
出版社:岭南美术出版社
首批出版书目:《创意设计 》、《VI设计 》、《宾馆、酒店空间设计》、《仿生学设计》、《室内设计原理》、《现代设计 美学》、《家具设计》、《建筑与室内设计工程制图》、《园林景观设计》、《包装设计 》、《首饰设计》、《产品模型制作》
【观点】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成熟,“中国制造”的品质不仅得以极大地提升,中国制造业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企业在悄悄转型,由低廉劳动力成本优势向自主研发、自行设计、自主品牌过渡已成中国制造业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有识之士都意识到我们必须把出口“中国制造”,改为出口“中国设计”和“中国品牌”。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设计”和“中国品牌”的道路上,设计,无疑是当今这个文化创意时代舞台上最为耀眼的角色。
林钰源
转型:美是生产力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 的发展,文化直接蜕变为品种繁多的文化产品,成为可以供消费者直接消费的产品。在此意义上说:美,已悄然成为一种消费。五花八门的各种展会以及铺天盖地的市井广告都无不以美的设计去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广阔的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中,设计无疑是不可或缺和无处不在。在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中,设计力将成为把中国经济从劳动力和物质生产的初期工业经济直接推向审美经济的强力引擎。
美,经由设计劳动或直接开发为文化产品,或融入产品,在产品的制造、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最终以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方式实现“美”向“软生产力”的转化。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美已经具备现实条件转化为一种前所未见的“软生产力”的时代。
因此,我们说:美,是一种生产力。设计,是将“美”转化为“软生产力”的有效手段。好的设计无疑可以极大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和的综合国力 。
专注:设计以人为本
在人类社会 ,人无疑是衡量天地万物存在意义和价值的砝码。天地万物,因人的存在而凸显了它具体的价值和意义。大自然是这样,对于设计也是这样。离开了人,设计的好坏就无从评说。因此:人,是设计的尺度。
设计,是人学。人,是设计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设计,以人的实际需要、诉求为出发点。以人的感受的满意度作为衡量的标准。设计,就是为地球上各种各样的人提供比原有更方便、更惬意、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这成为每一次有意义的设计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设计同样必须朝着人人卖得起、用得起的方向发展。我们的设计不仅要使“价廉”还要让“物美”。我在这里再借用罗斯金的另一句话:“代价最低廉的东西,终究要成为最珍贵的东西”。而能让“最低廉的”变成“最珍贵的”的途径就是设计。好的设计不仅能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可能会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收藏家们为之青睐的艺术品。
实质:设计提升生活
设计的实质,是为人提供一种比原有生活更方便、更惬意的生活方式。今天,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设计。设计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设计,首先从工业产品开始,随后影响到其他各个领域,乃至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商品的包装、家用电器、日用器皿、家具灯具、交通工具、建筑、景观、室内、以及广告、传媒,在数码时代更直接导致电子游戏、网络游戏、动漫产业的出现。今天设计已经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设计,设计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舒适、便捷、惬意。
随着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的观念、行为方式也在悄悄发生变化。设计,便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要。由于人的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设计的概念、审美的趣味、技术的手段也必然在不断地发生着转变。设计在人——产品——环境——社会——生活链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在此意义上说,了解、熟悉、体验各种人的生活,体验各种生活方式对于设计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功课。
【编辑:汤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