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他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08-11-12

他的画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或种类

日期:[2008年10月11日]  版次:[SA38]  版名:[深圳读本 城市艺文]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0 条 



      未来档案No.7.人类上天入地,无尽的贪求,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究竟想得到什么?实现什么?画中象征自然与生灵的大鸟透出强烈的不安。 


  天空没有回音No.1艺术家的创作源于欧洲一本烹调杂志的插图,图中厨师提着一只褪了毛的鸭子做展示状。“那只鸭子的眼神甚至没有无助或有助的言说,那么安静地被捏着。”傅榆翔就在一种不能言说的情绪中创作了该画,“有人看出了环保关怀的意思,有人看出了死亡的讯息,这已经足够了。” 。 


      要打就打白骨精.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战怎么打,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战肯定是用石头和棍子。”宇航服、猴子的脸、金箍棒形成强烈的反差,图上方的婴儿则喻示了人类的整个轮回 

      傅榆翔“诸相非相”个展

  ○时间:10月18日开幕

  ○地点:深圳红树西岸今艺轩画廊

  没有中国当代艺术主流的符号和图示,只有艺术家发于体验和本心感悟的视觉展示———将于10月18日在深圳红树西岸今艺轩画廊举行的当代职业艺术家傅榆翔油画个展“诸相非相”向公众传达的是一次本质绘画主义的尝试,一场艺术家本人绘画探索和艺术情怀的宣泄。不要试图用固有的艺术概念框架去鲁莽地定义,这场画展是中国当代艺术中难以归类的个案,它本身就是艺术家的一次自我定义。

  他的画不负责批判,与嘲讽无关

  傅榆翔的画很难让人将其准确地划归于某个流派或种类之下。画面意境有些模棱两可,见不到中国当代艺术中极受市场追捧的符号化图示化倾向,看似描摹细致具体的画像总在不经意间透出抽象的味道。

  傅榆翔个展策展人、《新周刊》主笔胡赳赳则直言其作品为“当代艺术中一个难以归类的个案”。“傅榆翔是位佛教徒,有着悲悯情怀和佛教情结,在他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神秘意境和纯粹气质的东西,他的画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或种类,他的画就是他自己。”胡赳赳用“本质绘画主义”概括傅榆翔近年来的创作,“综观傅榆翔的这批作品,可谓本质绘画主义的代表。”

  本质绘画主义是在“观念艺术”之后兴起的一种思考,艺术家们对“艺术的终结之后”产生了方向感的失落。因此,寻找绘画的本质便成为一些艺术家的思考路径。“对一个成熟的艺术家而言,傅榆翔在技法上的突破,对油水相溶效果的实验,以及用油画手法表现水墨画意境的恬淡与对冲,都决定了他在本质绘画中寻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

  傅榆翔对创作理念的表述或许更加精确地定位了其绘画的本质所在:“我试图用宽容客观地态度去审视社会、人类所面临的困扰,极端的批判、嘲讽或冷漠都与我无关。”

  他与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不对路

  “一般人以为傅榆翔是个画动物画自然的抒情式、宗教性艺术家,这种看法一定是误解。”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艺术批评家管郁达眼里的傅榆翔是一位将创作当成修行方式的艺术家,已经达到了由技法而入道的层次,与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不对路。

  “如果已经堕落成体制化的符号图像也能称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话,那么傅榆翔的画是在反这个当代艺术。”在管郁达看来,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已经沦为了与市场、卖相相关的商品,而傅榆翔恰恰在规避。

  胡赳赳也表达了对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不满,“中国的当代艺术不少在走商业化的路子,画些迎合市场的符号,装饰性很强,像是在画海报。傅榆翔的创作最初就不在商业里,他的作品无论色调、构图还是意境都很难与商业联系起来。”

  不过傅榆翔坦承自己并非刻意规避中国当代艺术的主流,“我只是不喜欢符号图示,尤其不喜欢创作出某个Logo就一直画下去的方式,这种方式失去了作画的乐趣,创作应该是随自身体验与感悟不断深入的过程,而不是形成某个定势。”

  用画面最大限度表达自己的感悟

  傅榆翔的画所用材料均为西方油画材料,偏偏放弃了油画特有的凹凸不平,反而不时添入水墨画纸规格、水墨构图等传统元素。很容易让人产生疑问,傅榆翔的画究竟是中国传统元素的继承还是西方油画艺术的异化?“最近中国当代艺术有种倾向,在向传统回归,免不了要吸取一些水墨元素。”不过管郁达认为没必要过度讨论中西艺术的分野。“把中西方元素综合起来对艺术家要求很高,这种融合在艺术领域里很少人敢玩,它需要艺术家拥有跨门类的能力。”胡赳赳也强调,技法只是小儿科,真正应关注的是技法背后所要传达出的东西,“艺术家的体验、修养、文化底蕴构聚出的强大能量场。”

  “我的创作都是随机随意的,没有固定的框架。”傅榆翔道出中西元素混合的初衷,“只是觉得这样画能最大限度地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就去做了。”

  ■策展人访谈

  做傅榆翔个展源于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不满

  胡赳赳傅榆翔个展策展人、《新周刊》主笔

  在代管杂志艺术栏目的过程中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满,中国当代艺术的方向不对,凝结了过于喧嚣的商业色彩,也发觉自己如果只做艺术栏目的编辑工作,能量尚未完全释放,生发了拨开浮躁、安安静静做展览的念头。

  今年9月份第一个个展“西成东就”的良好反响使我意识到,在国内艺术评论滞后、无法给艺术家指路的情况下,策展人应该承担起主导艺术家方向、带去新思考、领着艺术家们向前走的功能,我也希望能够凭着自己对于艺术的一点直觉为艺术家们驱赶迷雾。

  深圳的艺术、文化稀薄,好的地方在于年轻的深圳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开风气之先。将傅榆翔的个展带到深圳,除了提醒深圳人在繁忙之余记得仰望星空、关注自然之外,还有文化交流的意味。南方拥有良好的传媒环境和开放态度,个展也是一次与岭南文化的碰撞、与港粤艺术界朋友的交流———在我看来,艺术家的最终使命就是交流,绘画语言正是直观有效的选择之一。



【编辑:贾娴静】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