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风眠(b.1932) 《秋色图》 66×65cm RMB 1,500,000-2,000,000
2012春季艺术品拍卖大战已经从北方转移到南方,南京经典于7月11-13日预展,14-15日拍卖。现当代艺术专场中林风眠的《秋色图》充满了柔和、宁静,或悠扬或缠绵的气韵,无声似有声的色墨交响,使画面达到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完美结合。
林风眠(1900-1991)关东梅县人。自幼习画,1919年留法勤工俭学,翌年入法国第戎国立美术学院,1925年回国,先后于北平国立艺专、杭州国立艺专担任校长。1951年后定居上海,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1962年先后在北京、上海举办个展。“文革”中曾入狱四年,1972年获释。1977年获准出国探亲,定居香港。曾在中国美术馆、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等地举办个展。林风眠用色彩表达形象的真实感,善于将复杂的自然现象经过选择、提炼,升华为艺术的高度概括,以表现特有的意境和神韵。最迷人的表现手法是以黑白为主旋律,以黑色线条构成画面的基干,敷以和谐的淡彩作为中间调子,还常以西画中表现光影的亮丽色彩移入,彩墨交融,富于诗意。
《秋色图》正是这样一幅富有特色和感染力的精品。作品充满了柔和、宁静,或悠扬或缠绵的气韵,无声似有声的色墨交响,使画面达到了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完美结合;景物的疏密、远近,非常讲究;强烈的色彩对比—以灰、白二色晕染而成的隐约的远山与碧绿清澈的近水的对比,黑色树干与金黄、柠檬黄树叶的对比,黑瓦与白墙的对比等,突出了最亮的黄色,呈现出金色秋光的明媚、响亮和喜悦。尽管色彩明艳但不单调,因为画家特别注意刻划那些偏黄、偏绿的过渡色,刻划那些明亮后面的含蓄,清晰后面的模糊,单纯后面的丰富。这种欢快的情调与他早年的西湖景色风景作品相比,那种令人心醉的迷离、轻柔甚至感伤意味没有了,而代之刚阳、强烈、欢欣富有生机的现代气息。这也许与他当时相对安定的生活与心情有关。如果说以前的作品近于婉约的柳词,则这一阶段的作品与豪放的苏词相亲。事实上,纵观林风眠的艺术,确是婉约、豪放兼而有之,充满着“情”与“力”,令人百读不厌。
作为20世纪的中国画家,林风眠是在融合中西基础上的中国现代绘画开创者。林风眠对中国傅统艺术的理解,与同代的其他画家不同。他对外来艺术的态度并不是“西体中用”可以说是“西器中用”。虽然有人认为他是以西方艺术的视角切入本土绘画,在欧洲绘画观念的基础上运用传统绘画资源,但不能不承认,林风眠的绘画确实是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精神、强烈的现实情怀的中国现代艺术。艺术不是手艺,它是由技艺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境界,而在这方面,林风眠在现代中国艺术史上的崇高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何怀硕对此有很好的解释:如果说艺术应该具备独特人格精神、民族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三个要素,那么“林风眠在20世纪的中国画家中无疑是最圆满的典型”。当然,中国现代绘画实际上在不同艺术观念之下表现出多种形式,林风眠所开拓的不是唯一的道路,但确实是可以让艺术家走下去的一条路。作为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林风眠坚守他自己的人文理想。林风眠之路不仅是艺术探索之路,也是精神价值追求之路。他虽然没有如鲁迅所说的“舍生求法”,也没有像一些思想家那样对现实生活作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理性批判,但他在极左思潮甚嚣麈上的时候保持了勇敢、高尚的沉默。而这是同时代有些文学家、哲学家没能做到的。因此,在他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可以问心无愧地让后人将他的骨灰用作“养花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