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 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
清雍正 粉彩 虞美人花卉碗
淡市持续机构开始发掘“新大陆”
艺术品拍卖市场“熊市”不断,“牛市”春天何时到来?如今,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发掘“新大陆”。除北京、上海外,福建和山东等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本月初,保利厦门秋季总成交2.4亿元,除了吴冠中、陆俨少、徐悲鸿的作品备受关注外,还有不少“闽籍概念”的书画被福建本土买家竞得。业内人士分析称,以厦门领衔的二、三线城市将成为艺术品市场的新焦点。
11月2日,保利厦门秋季首拍最终以2.4亿元的成交额落槌,有当地媒体称厦门是继北京、上海之后的第三座艺术品“蓄水池”。吴冠中的《云与雪,遮不住心头色》以569.25万元成交;陆俨少《峡江行舟图》80万元起拍,经过22轮角逐,最终以300万元落槌;徐悲鸿《秋风万里》则以430万元落槌。
福建拍卖额大增
据业内人士透露,除了这些国内市场炙手可热的一线名家作品外,还有不少诸如弘一、张瑞图、林则徐等“闽籍概念”的书画精品被福建本土买家竞得,而清乾隆仿哥釉贯耳穿带方瓶等古董杂项也被厦门当地藏家收入囊中。
事实上,北京华辰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在厦门“深耕”,如今北京保利也加入了“战团”。此外,中国嘉德也不甘“寂寞”,首度将大型秋拍预展设在了福州。为何艺术品机构相继奔赴福建开设“分号”?
行家陈先生分析,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宏观政策面的诸多利好跟当地相对低调的“隐形”大买家都有些巨大的吸引力。
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上月底发布的《福建艺术品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以前,福建地区艺术品拍卖总额不足国内市场的1%;2014年,截至目前拍卖公司累计达到20家,上拍量、成交量、成交额均达到历史新高。
陈先生还指出,截至今年10月,福建市场拍卖总成交额已比去年整年成交额增长了3057万元,“再加上保利刚成交的2.4亿元,涵盖了各个品类,总体增长的趋势就更明显了。”
山东:当代书画“重仓”
跟福建不同,山东一直是书画重镇,从近现代书画名家专场到当代书画专场,许多拍卖公司都将书画专场作为拍卖的重心,其中当代山东书画名家的作品备受青睐,价格也一路高升。
有拍卖行业内人士表示,金融资本和民营企业家带来的资本对山东书画市场的关注使得拍卖行高度重视这个“重仓”:“不少画廊会与画家签订长期合同。作品拿到手之后,画廊会选择‘抱团’,对作品进行集体宣传和经营。”
外资拍卖行
瞄准设计消费市场
国内拍卖行不断找出路,外资行进入中国后也必须求生存。上月刚刚结束的佳士得上海秋拍新增了“典雅生活艺术”与“中国当代设计”两个拍卖专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佳士得在全球首次推出的设计专拍,整个专场只有20件拍品,都来自一个某国内品牌。最终,佳士得上海秋拍总成交成绩为1.32亿元,比一年前的秋拍减少2000万元,而“中国当代设计”拍卖反响热烈,取得了百分百成交的“白手套”。有意思的是,追捧者多为西方藏家。有分析人士认为,征集“老大难”问题家家都有,而文物拍卖政策尚未放松令外资行依旧无力正面“对抗”国内拍卖行,外资拍卖行转而瞄准艺术设计消费市场,把工业设计品精细化,“孤品”化,激发本地和外国藏家的购买欲望,也不失为一种新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