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由著名演员冯远征主持
2012年4月26日(99艺术网上海站 杨棵)上午10点,《诚意:一个中国琉璃复兴的故事》琉璃工房25周年特展在上海琉璃艺术博物馆隆重举办。
展览呈现了三大主题。一、50套262件经由上海博物馆鉴识的古琉璃,以中山靖王琉璃耳杯为主展品,通过对古代琉璃认知来提升对现代琉璃价值的理解;二、23套琉璃工房的代表作品,介绍了现代中国琉璃艺术的伦理、工艺和美学;三、艺术家杨惠姗的五大最新琉璃艺术创作系列。
《诚意:一个中国琉璃复兴的故事》琉璃工房25周年特展旨在梳理中国琉璃的历史传承与现代琉璃艺术发展的渊源,呈现当代琉璃艺术的创作成就。
与沉默三千年的古琉璃对话
在展览的古琉璃藏品中,汉代中山靖王耳杯与黄色琉璃兽精妙绝伦,一副唐代琉璃围棋的白色棋子竟是不透明的,这些古琉璃,原料为何?工艺为何?不为人所知。这么长的时间里,中国究竟发生了什么?面对古人的智慧,琉璃工房创办人张毅感叹:“如果有可能,想和汉代的工艺师合作。”
琉璃工房以25年来的创作,和沉默三千年的中国琉璃对话,故选择以“脱蜡铸造法”(pâte-de-verre),将中断数千年的中国“琉璃”文化传承下来。在世界琉璃艺术蓬勃发展,却独缺中国琉璃的情况下,琉璃工房从一无所知的黑暗中摸索,提升到过去全世界不曾有过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以这个技法述说琉璃工房与民族文化、历史间依存的情感。
以“诚意”铸琉璃
1987年,琉璃工房创立,在三年半的时间里,为了研发琉璃铸造技法,光负债就高达七千五百万元台币。七个原本做电影,半路出家的创始人,从无数次可怕的失败经验中累积,炉子里烧出来的,常常都是失望,几乎就是“把命都豁出去了”,才慢慢摸索出一套工序。
在过去的25年之间,为求得技法上的突破,为了获得琉璃色彩上的丰富层次,琉璃工房不只一次地重复早年惨烈的挫折。
工艺美术不能脱离过去,观照历史,坚守学习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也许是出于一种希望自己的民族和文化能够更好的使命感,琉璃工房竭尽所能担当起中国琉璃复兴的责任。
杨惠姗,永远不断的创作
“永远不断的创作”展区,展出艺术家杨惠姗五个最新创作系列:“一朵中国琉璃花”、“焰火禅心”、“无相无无相”、“更见菩提”、“今生大愿”。从创作技法与核心概念上,直指现代中国琉璃艺术的“未来”。
杨惠姗的第一件作品,即是一尊佛头。25年来,佛像在杨惠姗的创作里,贯穿始终。
“无相无无相”是杨惠姗以琉璃材质的可能性,找到了自己的艺术语汇。融合“脱蜡铸造”与“热浇铸”两种技法的“复铸法”,让原来写实的佛像,突然有了一种抽象的“相”。琉璃的材质性格,仿佛天地般诠释了东方哲学宗教里的真意。这是她安详对待生命的方法,也是作为一个中国玻璃美术开拓者,在美学上的辉煌贡献。
“更见菩提”源自杨惠姗的个人经历。2010年,连续熬夜雕塑后,杨惠姗的左耳突然失聪,她自己形容,就像一个坏掉的电话,有吱吱的噪声,失去了对空间的判断。生命的失序,成了艺术家的生活障碍。更见菩提以两种相异的材质:冰冷杂乱的不锈钢网,透明澄澈的琉璃,形成一种对话。协调中,豁然开悟,更得智慧:人活着,越苦,也就越能看见菩提。在不安的人间里,艺术家透过创作找到一个接近生命本质的答案。
“今生大愿”是杨惠姗预计用十八年的时间,以琉璃永留敦煌莫高窟第三窟元代壁画上的千手千眼观音,这已经成为杨惠姗个人生命的行为艺术,也是千万人关心的佛像造像活动。从1999年开始,杨惠姗以惊人的毅力,先后雕塑了1.6米、4.5米、将近5米高的千手千眼观音塑像,获甘肃敦煌研究院、台湾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典藏。继2006年完成1米高《千手千眼千悲智》琉璃千手千眼观音,2012年,琉璃工房25周年之际,杨惠姗创作了2米高琉璃千手千眼观音,这是今生大愿的第二阶段,预计将在2012年6月完成。这个在中国琉璃工艺史上从未出现过的努力能否成功?对于杨惠姗而言:今生大愿,何必执着于“能不能在这一生完成”?“能不能由自己完成”?重要的是,在那个辉煌的传统里,慈悲和智慧,能够源远流长。
“焰火禅心”是琉璃工房创作上少有的,杨惠姗和张毅两位艺术家,以同一命题展现不同风格的系列作品。2010年,杨惠姗在高温中将吹制的巨大琉璃瓶结合脱蜡铸造花朵,让花朵离开瓶身站出来,呈现花朵的真实。自炼狱般的极端炙烈之后,呈现出细腻淡雅的禅静,赞颂着生命。2012年,张毅改以在沙模中预先埋入脱蜡花朵,在沙模中吹制,同时接合花朵与瓶身,让琉璃浆按照自己的意志,凝结成最自然的状态,在充满不确定性中,展现了随性、不受拘束的生命禅意。杨惠姗水墨般的意蕴,张毅枯寂中的生机,是两位艺术家对生命赞颂的、不同对话与创作表现。
“一朵中国琉璃花”则是杨惠姗心里的期盼,中国琉璃一定要开出一朵属于民族情感的琉璃的花。杨惠姗努力的用花朵去呈现自己每一段时间的生命状态,她希望那是在民族感下,独一无二的绽放,是诗意的,是呈现她对生命的诠释。她的花,放到很大很大,挑战Pâte-de-verre的极限,经过放大,花的颜色逼近真实,在“真实”与“不真实”的矛盾里,产生出奇怪的“真实”,依附在一种脆弱的琉璃材质去呈现,是生命中的谦卑和悲悯。
25年来,张毅、杨惠姗带领琉璃工房,以文化为依托,重新拾起中国工艺对于文化的重要性,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中国工艺美术作品。
琉璃工房的创始人张毅和杨惠姗
杨惠姗的创作系列——更见菩提
杨惠姗的创作系列——一朵中国琉璃花
张毅和杨惠姗共同创作系列——焰火禅心
张毅在向嘉宾讲解古琉璃
【编辑:刘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