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风景系列
杨光的画——这些直愣愣的树、沉甸甸的山和端端正正的旧楼——雄浑而又沉郁,仿佛在讲述关于生命和命运的故事,让人联想到交响乐。
树与山
北方的树木,在秋冬季没有了叶子的装饰,只剩下最基本的树干树枝,仿佛一簇簇刀枪剑戟般矗立在那里,指向天空——这可不是枯干残枝,不是死亡或衰朽,须知,寒温带的树木是一岁一荣的:冰雪来临时,为了更好地保持生命,抵御严寒,那些优美精致但相对脆弱的叶子会枯萎飘落,以便把有限的养分和能量集中在更本质的干和枝上——只要挺过几个月的冬季,等到春风吹来,就会再生出美丽招摇的树叶,枝繁叶茂,以更靓丽的容貌、更蓬勃的生机来再展风姿……这种凋零与再生,是生物学上一种舍弃与坚守的辩证——最华美的外表,要被牺牲掉,让最质感的核心,得以保存……
树木枝与叶这种兴替差异,是对最宝贵生命的节约——任何生命都必须有所取舍,谁都不是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你总会有面对强大的不可抗拒力量的时候,如果要坚守,就只能是一个舍弃和周旋的过程,周旋到底就是一种伟大。
所以,杨光画中这些光秃赤裸的山岭树木,并不只是荒芜静寂之相,而更可能是一个广袤富饶的生命摇篮。它看似冷漠荒凉,却潜藏无限生机——这么多处于蛰伏状态的生命,隐藏着巨大能量,好像一支伪装潜伏在前沿阵地的庞大军队,看似静寂无形,一旦进攻的号角吹响,就可能焕发出排山倒海的力量。
建筑
如果说树与山是自然的映像,那么杨光画中的旧楼,则是对于童年非自觉经验的审美怀想。这些楼房,应该就是画家童年的居所,而那个时代的“房子”,可不是当下疯狂贷款投资倒卖升值的“房地产”,而是人们身心归宿的“家”,人们在这些楼房中邻里相守、甘苦同当,同属于一个更大的命运共同体——企业、机关、单位……时过境迁,画家今天重温往日家园,把它从纷繁喧闹的尘世中抽离出来,幻化为一个个纯粹的视觉图像,越发透析出其虔诚与圣洁的特质。
从小生长在这些楼房中的一代人,假如没有中国式楼阁院落的对比,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些建筑是“欧洲风格”的,也很少自发反思其意义。欧式建筑原本以宗教建筑和宫廷建筑为最高标准,推崇崇高与神圣的气质,后来又融入人文理性精神,即使一般平民百姓的住宅建筑,也不可避免地蕴含着这些庄严高贵的因素。在特定时代这种建筑风格伴随着工业文明传入中国,造就了大批企事业单位的居民楼,虽经跨文化跨地域的洗礼,但其初始元素——静穆、虔诚、庄重、质朴——却保留下来,具有一种正直坚强的“理性美”,与居住其中的中国北方产业工人浓重的亲友情谊和豪爽洒脱的乡土习俗,融合生成为一种特有的“土洋混搭”的生存状态,成为每个过来人挥之不去的故居情怀。而随着集体英雄时代的激情随风而去,大重工业区辉煌不再,衰败凋零,沦为废墟,这些旧楼也悲怆地归入旧世代的遗产,成为人们祭奠昔日那段生命情感的神坛……
雄浑沉郁
就绘画美感而言,杨光这些画作有一种雄浑和沉郁交织之美。“雄浑”本来自于诗品,“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多出于唐代诗风,当然,杨光作品的“雄浑”,并不同于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那种壮丽明媚,而是蕴含沉郁悲慨之气,深究逝去的休戚荣辱,更具内在反思反省气质,有如杜诗的意境。记得十几年前曾经有人专门著书论述“雄浑”与“沉郁”的美学意义,这种二元统一,也是杨光画作的耐人寻味之处。
画如其人,画作美感折射杨光的性格,在偏好挺拔高尚的同时,又敏锐地感知生活细节,不断内化累积没有答案的情绪,尽管算是一种丰富性,有时也不堪重负,难以梳理。我想杨光自己未必能说清,他这些纠结深邃的树木山峦房屋究竟是基于他自己怎样的直觉感悟,我们只可以猜测,它是作者经验和态度的外显,基于一种内心对外界非功利、无目的的“纯关照”,似乎经过了长期宗教式的默想静观……世界上本有多种不同的逻辑,有无数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和人生经验,一个个体的人不可能穷尽宇宙之博大浩瀚,而只能生活在自己独有的世界里,但这个个人世界又可以广博到无边无际的状态,古人说,吾心即是宇宙,树枝的尖锐或楼房的棱角,来自画家之心中某一个层次某一个面向,心比画更深更广,画只能是作者心性一个维度的投影。
命运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画中总是用深色线条刻画树木山石建筑的轮廓,这种强力的规范性,难道是展示一种宿命?形式支撑着内容,而不是所谓内容决定形式,铁框般的视觉感,不禁想起荷尔德林的“铁铸的摇篮”,让人感到不可动摇抑或无能为力?但这框架似乎又不是死板僵硬不可理喻的样子,从积极方面说,它是不是也在坚定果敢地捍卫着什么?
其实变化与坚守不仅限于生命,也同理于自然。不仅树有枯荣,山水建筑也是变动的,不过是周期长一些罢了,山崩海啸,房倒屋塌,沧海桑田……时候到了,机缘到了,就会改变,而不论人之悲喜,这也许就是“命运”观念的基础。“命运”有很多面向,在西语中就有多个词,可以是一般宿命的“Destiny”,或是天意的“Fate”,也可能是好运“Fortune”。比如贝多芬的《命运》,倾向于表达英雄主体自主性与命运规范性之间的顽强斗争。东方古人则以阴阳五行和六道轮回等概念,以相克相生、转世涅槃等逻辑诠释其中深意,比如土生金、金克木等,而地理上东北方向是“艮维”,主山,性质为土,有坚固、艰苦之意……这些千百年来的认知,在包涵宿命论的同时,也在强调生命主体不可推卸、不可规避的东西——包括你不可逃避的责任和难以超脱的悲喜,这些都是你自己该面对的,是不可能求助于别人,也不能击鼓传花般推脱给下家的。
历验(das Erlebnis)
现代艺术活动中,观众不再只是单纯看客,也是参与解读者,同理,艺术家不仅仅是具体作品的制作者,他们首先是审美者,是审美活动的探索者,其作品可以视为他们丰厚审美体验和审美理解的结晶。从这个角度,也不能不猜测艺术家们的各种所谓“前理解”(das Vorstaendnis)——就是在理解对象中审美者既有的知识经验等先入之见——杨光是出身于东北大工业区的画家,他生长的传统重工业为基础的生活形态中,随处都有钢、铁、铜、铝等金属材质的特定属性,也遍布着工程技术中错综复杂的点、线、面等几何学的立体间架结构。传统工业形态体现的牛顿物理学和欧几里德几何学的绝对时空观和逻辑取向,导致人们不断追求材质属性与形体、结构、色彩的“合理”的组合……这些解释学意义的心态和视觉的“经历体验”(das Erlebnis)造成的审美取向,也应该是造就杨光作品的原初灵感之一。
但矛盾之处在于,杨光并不画工业题材,而是用心于北方更为原生态的山、树和老式住宅楼,可能正是这种跨界行动,产生了这些奇异的“纯形式”——旧楼房浓缩成横平竖直交叉错落的空间几何结构,体现出不可动摇的理性和逻辑化关系,而厚重的山峦、暗淡的雪原、质朴的大地、直硬的天际线和地平线,都具有某种金属感……通常翠绿秀美的树木,也如生铁锻造或车钳洗刨而成——在杨光这里,金不再克木,而是相辅相成,结合为一了!
这种金属质感和几何意象,与其说是东北区域的风格,不如说是大工业文明的特征,凡是以传统工业和技术为依托的生存方式都会存在这种情结,而不管它是在天南还是地北。
人
最后要说的是,杨光铿锵冷峻的画作中大部分没有“人”,是一个个“无人之境”,而站在这些作品前,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宛如置身于他建构的这些山林原野楼房之间——但愿我们这些观画者们,就是杨光作品中的还没有画上去的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