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我进入了当代艺术收藏领域,在中国当代艺术圈中收藏了一些好作品后,我的眼光投向了国际,开始频繁地到世界各地参加画廊的展览,参加知名的博览会,初生牛犊不怕虎嘛。我觉得自己在中国收藏了那么多作品,在国外也是一样啊。
几年前,我到纽约的立木画廊参加刘韡的展览,当时真是觉得耳目一新啊!刘韡的大装置和色彩线条强烈的绘画很吸引我,回来后我就觉得要收藏几件作品。我给当时画廊的总监发了邮件,提出对某几件作品感兴趣。画廊总监立即回了邮件,问了我一些问题,比如我在国内的身份、年纪及收藏这个作品的意图。我也没有上心就随便回答了,当时我家正在装修,我就很随性地回答说,我会把其中一件作品挂在家中。
我以为这事儿就成了,以为这两件艺术作品就可以稳稳当当地收入囊中了。可过了一周,对方画廊回信给我,拒绝了我的要求!这可把我气晕了!我千里迢迢来到纽约,希望收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为什么不卖给我?况且我连折扣都没有提啊!我开始“死缠烂打”,完全不顾一个所谓中国青年收藏家的形象了。因为我想弄清楚为什么?
在约见了画廊总监以及几个纽约资深藏家后,我终于明白了收藏作品还有那些“门道”!
刘韡是一位从中国走向世界的年轻艺术家,在纽约办个展后,他的纽约代理画廊希望把他的艺术和作品推广给西方世界,推广给更多的西方收藏家。而不是再卖回给中国藏家。第二,刘韡是位有潜力的优秀艺术家,一个认真的画廊会非常重视艺术家的艺术生涯及其作品的去向,而不是像超级市场一样,客人在货架上挑了东西就可去买单。艺术家的作品本来数量就稀少,好的画廊会将作品优先给知名的美术馆、公共机构、严肃的收藏机构以及知名的、真诚的收藏家来收藏,而不会给一个说想要装潢卧室的女孩子。
吃一堑,长一智。
在这个越来越成熟和国际化的当代艺术市场里,遵守国际规则,尊重艺术家和作品,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