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家看腻了符号性创作 大比例艺术家止步不前
搜狐艺术:从当代艺术的现象看,当代艺术还是受西方文化、思潮影响较大,展览或者拍卖的概念都是由国外引入。那么传统的藏家是否在期待当代艺术新的面貌出现,现在一些展览或者学者都在探求,当代艺术新的内容、对文化自身新的认识。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王镇华:事实上有一些情况:一些欧美、西方的藏家,早期收藏中国当代及现在重要的艺术家作品,但是经过十几二十年到了现在,他们开始觉得有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当中符号性,依然停留在原来的风格里,也许是有一些新的期待,或者看腻了一贯的符号性。也会发现买入价钱比较当时在不断攀高,手上有收藏的藏家,有一些会流通出来,流通后藏家再买新的作品物件。大多数艺术家停留在自己原来的符号性创作的既定风格上,他们会比较好,因为现在买入的价格已经是当初的多少倍,所以现在艺术家,面临转折期。一些艺术家有不同的时期,塑造不同的系列,不同风格,还是受到高度重视。某些艺术家还是停留在原来十几二十年前,大家对他的理解上的风格,一直重复在原来符号性的东西。
搜狐艺术:一直是政治的视角,但是一些艺术家的作品变换很多风格。
王镇华:再以周春阳来说,他过往一直关注中国文人创作,在他的作品上有所体现。据我所知他在酝酿新的系列,张晓刚这两年也在形成新的系列(列车行进当中的窗景)。一线重要的艺术家在尝试一些新的个人突破、形成新的系列风格。欧美藏家,华人区藏家高度的认同艺术家的创新与突破,但是仍有很大的比例艺术家停留在原来的情况。
至于说要不要回归到中国的一些意向上的趋势,看每个艺术家自己创作上要体现的一些精神。我也听到很多同业、藏家有一种说法是说,华人、中国人应该创作有别于欧美的方式,有别于他们的画法和意向,所以很多人提出多关注中国人的画法。我感觉不用特别刻意,只要绘画语言能够打动人心,体现要表达的东西,不一定回归到那样的情况。一些艺术家一直在耕耘走一条有别于西方艺术家的路,回归到比较精神层面、初识的感觉,也未尝不可,看个人的画技。
搜狐艺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到现今阶段,部分在强调中国东方元素,那么新的关注是什么?
王镇华:艺术家选择题材的视角,有的人以关注整个社会变迁的现象为出发点,之前是关注政治历史。
现在整个社会变迁、国内整体改革开放之后,还是停留在这样的视角上,在欧美人看起来,已经脱离现在社会的情况了。我觉得比较好的解决方式可能是比较大的视角,正如社会进展到这样的情况,甚至有些国际观视角,或者回归到传统文明出发点。
画廊命脉:艺术家脉络是关键
搜狐艺术:是否大陆的画廊主更多是从现实批判的角度,而台湾的画廊很多是艺术传承、美学、抽象类似这样的角度选择艺术家?
王镇华:台湾会有这样的情况形成,台湾画廊在找艺术家来源上,因为与国内画廊来比,这些画家进到国内来相对比较晚。接触活跃在台面上所谓一线的影响力的艺术家,台湾的居于弱势,不像国内画廊早期已和著名艺术家建立相当的关系,所以现在有机会取得艺术家的代理或者销售,我觉得画廊的重点是选择画家上要有脉络。以我的了解,台湾画廊在经营上,有一些可以做论述性的。比如早期作品推广,后来这些画获得一些学术上的论述性,因为这些艺术家是在传承上、艺术观念上以西方的绘画技巧(油画)为主,林风眠有画很多水墨,但是他仍然是法国所学的西方艺术创作的底面,来把比较东方、中国的题材混入;苏笑柏有这样的情况,在推广画家时从学术上的论述上进行琢磨,这样可以做一个区隔,相对于中国这么多有影响力的当代画家来比,有一些个人创作的特色。
王镇华:我知道台湾有一些画廊现在关注寻找有东方内涵、结合中国东方精神的创作,与一些有设定这样的创作风格的画家,在做一些接触跟配合。可能他们想走出一条有别于其他画廊,走出一条特别的路。大部分画廊所经营的艺术家作品,很多都是关注现实生活,批判、做一些社会形态的相关题材。
【编辑: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