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西方学院派的教育体系并利用这样的方式将它和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结合起来发挥其政治功能、宣传功能和教化功能,是中国现代雕塑艺术的发展状态。可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实际上雕塑没有与中国人的生存经验、现实生存问题发生反应。因此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雕塑创作追求观念和文化上的转型逐渐取代了对形式语言的探索。通常认为,中国雕塑进入当代视觉的一个重要标志是1994年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画廊举办的五人雕塑展“雕塑1994”。直到今天,“雕塑1994”作为一个文献性的美术史料频频曝光,作为90年代以来中国雕塑发展最重要的个案之一,它的重要性再度突显于美术史之上。 同时,2012年湖北美术馆三官殿1号艺术展推出了“雕塑”主题展,并选择了“雕塑1994”中的五位艺术家,一方面是湖北美术馆系统梳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的重要学术工作之一,同时也希望通过“雕塑2012”,跨过时空障碍对话“雕塑1994”,时隔十八年,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是什么?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引出更多有意义的美术史话题。
一、 新雕塑:艺术本体的回归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变化推动了艺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改革开放以后的社会一直强调“开放”,进而放大了人文的个体性和商业性,80年代雕塑创作所强调的群体性和纪念碑性被淡化。艺术家开始试图从艺术内部开始解决问题,主动的回归到一个自觉的理性反思的高度,强调艺术里面的人文力量,从生命感悟和理性的角度两个方面赋予雕塑新的涵义。
“雕塑1994”展之所以称为一个标志在于它由仿袭西方方式进行创作的传统开始走向自觉的创作。五人展在观念上更推进了一步,主动的强调对于当代生活的介入,强调人的生存状态。“雕塑1994”中,傅中望“临近的关系”展出了《天柱》《地门》《世纪末人文图景》三件作品,他用他的作品明确强调了这种变化,他认为人在某种矛盾、对立、无序或是不确定的状态中生存,实际是一种现实社会和生存状态的复杂“关系”,许多雕塑家过于陷入对材料的迷恋,雕塑制作打磨这种过程中的乏味感会影响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生命的感悟。隋建国的作品具有无穷尽的艺术力量,直到现在他所创作的作品都有着无敌的正能量。他在石头上包钢筋,观念变化力度较大,一种发生在结合的过程中迸发的力量,人们可以在作品传递出的或纠结、或束缚、或挣脱的关系中感受一个艺术家和一个时代的问题。也如隋建国说的,“艺术不是一种纯粹创造性的试验,他是和个人发生关系的,你总是面临生存问题、情感问题。”“雕塑1994”中另外三位参展艺术家是展望、姜杰和张永见。他们的创作似乎更有架上雕塑的味道,个人探索性较强。展望的作品《空灵空——诱惑系列》每一件的姿态都不一样,他利用一种扭曲的形态和中山装的庄重严肃形成对比、制造矛盾,观念性极强,也为精神的表达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他的作品具有明确的文化针对性,作品实现了观念、精神和语言的综合。而姜杰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她天生的敏感与性别使然,令她的作品具有本真的神秘、脆弱、柔软甚至残酷感。雕塑给了她观察世界的角度,给了她世界观,而她令雕塑更具生命感。《新文物——猩红匣子》是张永见的作品,虽然观念上相对稍有不足,但是在语言和材料的运用上显得相当突出,他看重个人情绪与材料结合的随机性,因而作品更有个性与活力。在多数人还在强调形式美的80年代,张永见的作品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时期的到来,他的反形式主义、反审美的风格推动了新雕塑的发展。
二、 作为文化的一种综合表述
艺术长久发展所承载的是非常丰富的价值,而当代艺术的发展有很多方向和可能性。三官殿1号艺术展继“中转”之后推出“雕塑”展,是湖北美术馆立足本土、关注当下的学术定位。“雕塑2012”汇集的参展艺术家是中国当代雕塑史上五位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在筹备这个展览的过程中,我们原本认为这是一个相对纯粹并且有明确指向性和集中性的当代艺术展,但是五位艺术家最终呈现给大众的不仅是一种重温与回顾,而涵盖了整个当代社会发展的文化情境,这个展览本身更具有启发性和动力性。在“雕塑1994”展中,五个人做作品里相同性的东西很多,但是今天所呈现出的,至少是视觉层面的差别就很大了,自由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越来越充分。当你从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解释雕塑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就不是只是雕塑的事了,而是文化的事,即从历史地位或是当下的创造性对社会文化有一个再认识。
傅中望似乎是个“焦虑”型的艺术家,他是一个有着大思维的人。因为你会发现他的作品主题都是围绕社会关系进行的,因此他的作品似乎更具有艺术社会学的深刻意义,是进入了一种相对独立于艺术之外的公共空间领域,体现了艺术被创造、接受和使用的过程。所以人们总是对他的新作品充满期待。一方面早期榫卯结构的延续如作品《轴线》《长寿椅》《中国帽子》,他是从本土的视觉文化资源中汲取养料,积极追求形式语言的现代转换,另一方面创作作品过程中不完全的对现成品的利用,如作品《寿床》《全民互动》《物以类聚》等更加有力的表现出了人们在当下社会的生存关系和状态,实质上他是在传递一种社会感受,当然我们没有权威去认定这种社会感受在不同人群的反响一定是什么,但透过作品的是较强的对现实文化的针对性。
隋建国是一位在观念主义方向上走的最远的中国雕塑家。他试图挑战古典主义学院传统,强调思想性和批判性,强调艺术的当下性。作品从《衣钵》过渡到《衣纹研究》,他乐此不疲的用一种很庄重的文化符号叫嚣传统,而中国当代雕塑的转型也恰恰在于这种语言转换。作品《时间的形状》《盲人肖像》不仅将“时间”的概念性介入到了作品中,更加强调了创作的过程性。作品《运动的张力》从创作到展示打破了雕塑一成不变的静态性质,观众参与后,使艺术作品的感受方式从视觉扩大到了触觉和其他方面。
展望的作品始终有神秘感,长城、佛像、假山石,他作品中的元素都跟中国传统古典文化息息相关,他的艺术观里蕴含了独特的辩证哲学思维,他试图在真与假的互换中寻找自由。作品《佛药》《园林乌托邦》等说明了精神与物质不能分离,这个世界本不是非此即彼。作品《我的宇宙》《小宇宙》进一步延伸了“雕塑”的概念,使雕塑除了具有空间的空间维度,更具有时间的空间维度和文化的空间维度,使得雕塑艺术从本质上更加“立体化”。
不同于傅中望、隋建国和展望,姜杰的作品是敏感的,就好比它是一种花粉,说不准哪个群体会因此而过敏发生反应,无论材料的选择和语言表达方面都会渗透出作为一个女性的特质。她的作品很多都跟婴儿有关,因此多年的创作也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读这些作品会给人心灵生发出一种或是忧郁的、怜惜的甚至无助的脆弱感。从《易碎的制品》起,姜杰艺术观念的表达很单纯,她完成的是从显现的材料上与物质上的“脆”深化到隐性的精神层面及生命的脆弱的转换。张永见是个执着并且很纯粹的人,他的作品亦如此。他的作品渗透着自由的豪情,一方面强调自我感动,另一方面强调文化的解读,同时他也为自己的这种表达找到了适应的媒介——石头。《后屏风——梅兰竹菊》《隐逸道》借用石材本身幽美的肌理塑造的是中国传统美学精神,而《呼啸》以一种深沉的重量诉说出源于艺术家本真的浪漫、激情与坚持。艺术无时无刻不在表达。
以上仅是对本次展览一点感性的思考。2012三官殿1号艺术展的工作正在紧张的进行中,筹备至今我们得到了各位参展艺术家和策展人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希望这个展览的推出以及画册出版能够得到更广泛人群的关注。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工作者,每天看到国内艺术界展览、作品、评论、新闻等等以一种超时代速度不断更新的时候,难免生发乱花渐欲之惑,而“雕塑2012”必将带来更深刻的影响和意义。
——张月泓
湖北美术馆策划推广部
【编辑: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