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马奈《奥林匹亚》中所体现的绘画平面性传统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陈耀杰 2012-02-28

马奈《奥林匹亚》

马奈《奥林匹亚》

马奈在1863年画的《奥林匹亚》深深的震惊了法国的观众,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一位斜倚在床上的年轻白人女性,床贯穿了整个前景画面,她完全赤裸,仅有的衣物是脖子上的黑丝带,腕上的手镯,头上的兰花及脚上时髦的拖鞋,右手撑着床,左手放在她的腿上,头斜对着观众,以冷漠的眼光看着观众,在背景中是一位黑人女仆,她手中捧着鲜花,像是要献给这位裸女,在女仆的左边床上还有一只黑猫。黑人女仆的站立与裸女的卧姿相比起到画面均衡的作用,整个画面的色彩,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前景中,床单是最亮的蓝色和黄色及金黄色,接着是裸女的身体,身体的颜色相对床单来说显得更暖些,女仆的衣服及花,在背景中,墙的深色调及女仆和猫的黑色,这两者的对比,使画面中的裸女更突出,焦点都落在了她的身上,同时,床单和裸女的刻画都以线为主,特别是裸女的身体边缘线,被特意的描了出来,这样画面看起来没有深度,平面性很强。

公众和批评家都吓坏了,尽管裸女的形象在这一时期并非闻所未闻,但观众还是被《奥林匹亚》那无耻和近乎挑衅的样子所惊吓,黑人妇女的形象在绘画中也并不鲜见,但是马奈将黑人女仆和一个赤裸的妓女收入到一张画中,使得当时的人们认为,他是在引诱道德的沦丧、堕落和兽性的色情。一个批评家形容奥林匹亚为“一个手脏脚皱的妓女……她的身体带着像太平间死尸一样的铁青色,身体的轮廓以炭笔勾出,绿色充血的眼睛似乎在挑衅公众,还有一个丑陋的黑女人时时刻刻保护着她。”(1)

从这一评论我们可以看出,观众的反应不仅针对马奈的题材,也针对他的艺术风格。比起传统的学院派绘画,马奈的笔触更粗放,色调更生硬。对于大众可以接受的传统绘画来说,他的这种画法更加剧了《奥林匹亚》在题材上的大胆。我们在马奈的这幅画中,可以看到一个传统,他的这幅画的形式最早可以追述到十六世纪,一幅是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另一幅是提香根据这幅《沉睡的维纳斯》而画的《厄比诺的维纳斯》。乔尔乔内的“维纳斯”是一位女神,她神态安详,具有典型的古典美,画面的背景是田园,也是神话场景,透视感很强。到提香的“维纳斯”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他主要表现的是一个在自己卧室里的妓女,早上起床穿衣的场景,但提香把她提升到古代神话的高度,事实上,无论主题是神化的还是世俗的,提香依据的是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具有开创性的)创作的,在这里提香确立了这种斜倚的女人体绘画的构图元素和标准。

提香的画中“维纳斯”躺在在奢华舒适的床上,侧身斜卧,圆润的身体的体积与床单的褶皱所构成的线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她的脚边有一只闭眼熟睡的狗,它在画面中期平行画面的作用。她身后简单的帷幕,起着突出人物所在的前景和画面右半部分所表现的背景深度的双重作用。两个仆人正弯着腰在箱子里找衣服给“维纳斯”穿,在她们之外,一片更小的远景展示了远处的风景。提香熟练地将视点向画面后方的空间延伸,并将空间逐步分成更小的单元。而画面的色彩相对来说,比较缓和,对比不像《奥林匹亚》那样那么强烈,同样是表现妓女,表现色情,提香相对马奈来说,没有说到那么多的责难,为什么呢,最终还是要回到画面的形式构成上。

提香的画面,有透视纵深感很强,典故的成分占很大比例,是在描绘幻觉,而马奈他画依据的是当时在世的具体人物画成的,在《奥林匹亚》中马奈去掉了典故的面纱,以现实直面观众。观众不喜欢他的题材,同时也不喜欢他的表现形式,他将画面的焦点弱化,画面用光形成强烈对比,将造型平面化,他已经背离了幻觉,转而探索对画面平面性的开放认识,而对公众来说,《奥林匹亚》只是按照惯例尚未画完的粗陋的速写。

马奈的画表现出来的平面性,应该与当时日本浮世绘在西方的流行有关。在十九世纪早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爆发和经济进一步全球化,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就入了帝国时代,世界基本被他们瓜分完毕,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日本的国门被撬开,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的绘画被大量的传入西方。从1856年到1890年的三十多年间,日本的彩色版画对欧洲的沙龙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大大的动摇了西方绘画赖以存在的基础。一般日本的彩色版画并不要求色彩的浓淡处理,而采用平涂的手法,不画出阴影,不追求细腻的质感,单纯平展的色块被清晰分明充满动感的线条所分割。“绘画只是色彩覆盖的平面”(2)画面的焦点也许原理构图的中心,物象也许移到了画面的边缘,采用这些手法并非为了追求视觉的真实,而是为了作品的装饰效果,题材则无关紧要。维护马奈的左拉说:“画面上的裸体不过给艺术家提供了一个画人体的机会而已。”马奈自己解释说:“这是真的,比希腊罗马好,即使它是平凡无奇的。”(3)这一切使日本版画的创作与十九世纪欧洲美术教育完全不同,浮世绘为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反学院、叛逆的艺术家提供了一套实践他们艺术理论的实际操作方法(如印象派的艺术家,就在日本浮世绘中找到了具有印象派风格的例子)。

马奈在浮世绘开始对印象派绘画产生影响时 便接收调和了日本艺术所具有的相互冲突的两个特点:其一描绘现实风俗,其二用线条和色彩进行有力的表现的技法(单纯平展的色彩,细腻流畅的线条,简洁明朗的形象)。

在十九世纪,随着广泛的技术变革,与其他文化日渐频繁的接触(达尔文的进化论,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加之这些变化的迅速性,共同导致了身处西方文化中的人强烈感到,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固定和永恒。这些社会变化都促发了对现代状态的强烈意识和兴趣,而这种兴趣与意识同时也渗透到了艺术界,导致了现代主义的发展。

马奈创作的《奥林匹亚》等画被称作第一批现代主义绘画,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直接呈现了绘画的平面特征。同时他被称作印象主义的开创者,主要是一批在巴黎的年轻画家,在马奈的影响下,他们放弃了传统绘画中先打底色的习惯,而是直接在画布上创作。他们的作品也不在像传统绘画那样的光滑细腻,他们的画面颜色就像刚从颜料管中挤出得一样。这就使得“媒介的物性特质得以彰显”。(4)我们在欣赏马奈画时的方法与欣赏古典大师的不同:“在欣赏古典大师的作品时,首先看到的是画的内容,然后才是一幅画。但是,在欣赏现代主义的绘画时,观众首先看到的是一幅画。尽管后一种方式是欣赏任何一幅绘画作品——不管是古典大师的还是现代艺术家的都是如此首先是艺术家要放弃具象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实存感。如果绘画要描述三维空间,那么任何微不足道的暗示,如人体或茶杯的侧影,都足以引起人们对三维空间的联想。于是,现代主义绘画不得不放弃对阴影的描绘,放弃明暗对比。由于艺术家要强调绘画的平面性,其中的一种办法就是他们需要将注意力转化到具象物体的形式表达上。”(5)马奈的《奥林匹亚》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它没有古典绘画的纵深感,它的焦点很浅,同时,它没有阴影的处理,画面的构成以线为主,画面的装饰意味很强。相比古典绘画那种观众可以身临其境的三维空间的幻觉感,马奈的画只能观看,观者无法置身其中,马奈强调的是绘画的视觉特征,而不是对幻觉的营造。这或许就是他的绘画对后来的艺术及那么重要的原因。

马奈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但是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实际上他并非真正的印象主义画家。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赛尚、凡·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三维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维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马奈在绘画领域中所做的贡献,使他在绘画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书目:

 1 《加德纳世界艺术史》诸迪、周青等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p896

 2 《东西方美术的交流》英M苏利文著 陈瑞林译 江苏美术出版社p252

 3 《西方美术史教程》 李春著 山西人民美术出版社p287

 4 《形式主义批评的终结》何桂彦著 文化艺术出版社 p59-62

5  同上

 


【编辑:陈耀杰】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