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当代艺术部门全球主管托比亚斯·迈尔(Tobias Meyer)在2008年的纽约艺术品秋拍结束后介绍,“从1998年到2006年,当代艺术的高价,始终徘徊在2000万美元左右。直到2007年5月,培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研究》以5300万美元成交,马克·罗斯科创造7300万美元天价纪录,当代艺术市场才开始爆发。然而在我们今年11月的拍卖当中,伊夫斯克莱因(Yves Klein)作品的成交价又跌到了2000万美元,说明现在我们又回到了2006年的水平。” 2000年张晓刚的《大家庭系列》(100×80cm)中国嘉德春季拍卖,单张成交价格为6万多人民币,每平尺的价格约为9167元。2006年上海鸿海春季拍卖油画专场拍卖中,《大家庭》(100×80cm )则拍至352万人民币。一幅作品6年的时间竟翻了40倍。(以上数据均参照雅昌指数)
而同年3月举办的纽约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专场拍卖中,张晓刚的当代艺术作品一跃坐上亚洲当代艺术的头把交椅,他的《血缘:同志第120号》 (1998年作)以809.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位居整场拍卖的第一位。这无疑让张晓刚成为了中国艺术品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热潮的领军人物。时至2008年,在秋季拍卖中,张晓刚共成交8件作品,成交额为5100多万,成交率为百分之五十七,平均每平尺约47万人民币。均价处于其作品在2006年秋拍的40万人民币每平尺(约数)和2007年春拍的53万每平尺(约数)之间,均价基本上回落至2006年的水平。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泡沫论”的影响,当代艺术市场开始冷场下来。于是圈内圈外唱衰的声音开始出来了,各种洗牌论、重组论、崩盘论、救市论纷纷流传开来。
恐慌的背后
近些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迅速发展的形势,致使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将目标转向艺术品投资,从而增加了艺术品市场的流动资金(“新钱”)。大量资金的迅速流入带来高利润的同时高风险也随即而至。当资金的持有者将“操作”变为“炒作”时,艺术市场就会出现混乱跟风的现象,收藏的恐慌也就相应而生。因为炒作者的心理无非是将艺术收藏视为投资,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拉升艺术品价格,影响他人的判断,引诱他人的贪婪心理,从而接手已经价格疯狂的作品,并以此谋求个人利益。这种行为和国际投机资本投入大量巨资制造市场混乱、引发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并从中洗得大量钱财的做法如出一辙。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全球著名拍卖机构苏富比拍卖公司的资深专家曾有披露:“全球的超级富豪已经成为艺术品市场的常客,他们正在和金融界的新贵一起不断推高了艺术品的当今价格。” 这种强强联合的手法,完全可以视为垄断性的操控。操控之后便是大规模的炒作、洗钱、最后是不负责任的让市场崩盘。而后低价收购 “艺术作坊”。再如2006年《纽约时报》发表的由“Prince & Associates”针对294位平均身价在600万美元的纽约华尔街精英的个人消费所做出的调查报告即指出,这一群体在购买艺术品上的平均花费高达399万美元,是他们在其他方面消费的十倍乃至几十倍,而仅仅是这个群体每年在艺术品市场的消费总额则已经达到了11亿美元。在当今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艺术市场也同样进入国际化的背景之中。 此类国际超级富豪对艺术市场的涉入和华尔街精英群的跟从性消费都是 “天价”艺术品诞生的重因所在。但是二者的结局不同,由于盲目性的跟从性消费在给市场带来危害的同时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也使得自己成为受害者,整日恐慌度日。而最终获利的还是狼狈为奸的国际超级富豪和金融家。
理性投资 真心收藏
艺术品的价值提升是有客观规律的。参与艺术活动严格意义上是少数人的品位,一种品位真的艺术活动往往是相对于大众来说的少数人消费。而当下的国内艺术市场上大多数人喜欢跟风,这种不经过大脑思考的做法显然是非理性,是一种侥幸的投机加投资行为。
在较多人眼里,股票、房地产、艺术品是三大投资领域。不过,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使非理性艺术投资者对艺术品市场开始畏惧起来。其实这些都是“侥幸投资者”盲目跟从和未经理性思考而投资艺术市场所带来的恶果。短浅目光和侥幸的投资心理是艺术收藏的一大忌讳。有中国当代艺术推动第一人之称的前瑞士驻华大使希克先生曾有言,“完美的收藏家是这样一个人——他对艺术非常热爱并且知道艺术对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而不应该只是一个投资者。这样的人比一个投资者更容易做出好的决定。有时候在金钱方面也能得到更为长远的效益。”
艺术投资与证券、股票等投资不同,艺术与经济可以联系在一起,但终究艺术与经济又是完全不同的两样事物。投资艺术讲求的是目的明确,对艺术品的真心喜欢和热爱。投资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收藏体系和脉络(以历史性或收藏类别等为线),要对艺术本质和艺术的发展有着极为清晰的思路和长期的投资设置,且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艺术品不等于一般商品,短期操作不但不符合艺术市场的本身规律,同时也不利于艺术市场和艺术家的发展。而经济的调控除了无形的手之外还有一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存在。且两者面对的社会群体也存在较大差别,前者属于一个小众范畴,后者面向的是大众人群。
投入艺术收藏切记不可带着赚钱的心理,购买艺术品的人用的应该是除去生活之外的“剩钱”。收藏者应有自我谋生的职业和手段,而不需要靠单纯买卖艺术品来赚钱和过活。不少收藏家均表示,他们家中所拥有的艺术类藏书比实际购入的作品还多,在购买作品之前他们必定广泛地阅读相关书籍、数据,亲身了解作品的历史与创作内涵才会下手,确保做到理性消费和真心收藏。
设置价格底线 用以普通性艺术消费
正如像培养高级影院消费、高端餐饮消费一样,艺术品消费群同样需要培养。培养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基础的工作。西方的当代艺术品消费心理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培养而生成的,同时艺术品的文化、身份陪衬及良好的艺术政策也使有能力的消费群愿意消费。
艺术品消费有感性的成分,也有理性的成分。总体言之,应该是理性层面上的感性消费。理性的前提是不跟风炒作,设定自己的艺术消费底线;感性的基础是自己喜欢。
讲理性判断、个人喜好,是因为艺术品消费不是投资行为,而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这是艺术品市场不同于其它投资市场的重要特征。事实上,如果你不是抱着短期内赢利的心态去购买艺术品,而是抱着另外一种心态,即喜欢艺术品而去消费它的话,那你就可以不被任何恐慌情绪所困扰,而可以得到喜欢而舒适的消费。有一位艺术品消费人士就曾表示,自己购买艺术品就是为了一种文化消费,且表示自己的艺术品消费一般都设置在自己有能力承担的一定价格内。
虽然有些人买艺术品是基于一时的冲动,但其实购买艺术品是一门学问,需要有系统的进行,尤其要用有限的资金选择艺术品的时候,更需谨慎选择。
高价位的艺术品,经过了市场的人为性之后,对于个人而言风险性很大,一般不适合个人收藏和消费。作为普通消费者选择二线和青年画家的作品应该视为一个不错的选择,此类作品基本上处于原始股和成长期,销售价格一般都不高,普通消费人士可以不用过多的担心自己的购买能力,且此类作品具有一定的升值潜力和空间。总之,买艺术作品首先还是要遵照自己内心,不喜欢不要去买。千万不可为了高价虚荣和拍卖场上的相互叫阵心理而盲目跟高。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