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雀图(国画) 陈之佛 浙江美术馆藏
黄宾虹、吴冠中、周沧米、赵宗藻、赵延年、孔仲起、方增先……作为由文化部主办的“2012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之一,近日在浙江美术馆举办的“活泉映照——浙江美术馆藏品展”汇集了浙江美术馆收藏的诸多名家的代表作品200多件,辅以丰富多样的公共教育活动,吸引了许多观众的热心参与。
此次展览以写生题材、反映现实的美术作品为主体,共分“生韵河山”“生命风致”“生活强音”“生气华茂”4个板块,囊括了山水风光、人物形象、事件场景和花鸟景物等方面的国画、油画、版画和速写作品。
此次展览充分体现了开馆仅有3年的浙江美术馆在藏品建设上的快速发展。浙江美术馆馆长马锋辉介绍,自浙江美术馆开始立项,就已经开始了藏品征集。浙江美术馆的藏品征集工作得到了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从2004年开始,每年财政保障征集经费1000万元,并制定出台《浙江省美术藏品征集管理办法》,为美术馆藏品征集提供了经费和制度保证。
浙江美术馆有着自己的定位和收藏方向。“我们坚持‘重在当代、兼顾历史,立足浙江、面向世界’的原则,来建立反映现当代美术发展历史和浙江美术渊源、优势的藏品体系。”马锋辉说。浙江美术馆依托一流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不断策划有重大影响的展览,扩大该馆的影响的同时,也吸引广大艺术家、艺术家家属和收藏家踊跃捐赠。
吴冠中及其家人的慷慨捐赠让马锋辉至今记忆深刻。“吴冠中先生去世后,我们依托他捐赠的72件作品,举办了‘东西贯中——吴冠中艺术回顾大展’,这次展览汇集了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的吴冠中作品,规模空前。吴冠中的儿子吴可雨被这个展览感动,又将吴冠中48张《云南行》速写和3篇手稿捐赠浙江美术馆永久收藏。”至此,浙江美术馆成为收藏吴冠中作品数量最多的美术馆。
马锋辉表示,浙江美术馆用免费办展宣传、出版画册等形式奖励捐赠者,产生了积极的示范效应,促使藏品从走出去动员到艺术家主动捐赠。“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周沧米将他的2000多件作品捐赠给了我们。原籍杭州的台湾著名画家傅狷夫先生一直无缘回到家乡,2009年底,他在美国的家属获悉浙江美术馆开馆,将原本要捐给美国一家收藏机构的傅狷夫作品331件无偿捐赠给浙江美术馆。2010年5月傅狷夫先生百岁诞辰之际,浙江美术馆举办傅狷夫作品捐赠展,在展览开幕时,傅先生家属再次向浙江美术馆捐赠一批陈之佛先生国画作品及陈之佛先生致傅狷夫先生手札69通。”马锋辉介绍,傅狷夫作品捐赠的成功,在海外产生广泛的影响,也间接促成了今年的浙江现代著名画家张书旂作品的收藏。
2011年10月,浙江美术馆得知,浙江籍旅美著名画家张书旂的家属有意将部分张书旂作品捐赠给浙江,便通过美国友人与其家属取得了联系。今年2月,马锋辉与同事一行4人赴美国旧金山湾区圣塔克拉拉市硅谷亚洲艺术中心,参加“张书旂艺术在加州”展览演讲会暨张书旂作品捐赠仪式,接受张书旂先生家属捐赠张书旂作品35件、创作手稿16件。这是浙江美术馆第一次在国外接受已故艺术家的作品捐赠。
3年来,浙江美术馆通过捐赠奖励、协商征购、组织创作、寄存代管等多种手段,多渠道征集藏品,已拥有藏品逾万件。马锋辉表示,为了让藏品的公共文化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该馆不仅努力做好藏品的维护和研究,还积极策划展览,举办配套的公共教育活动。
在展览期间,浙江美术馆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举办了题为“写生那点事儿”的讲座。“让普通人通过艺术家的写生理念去发现生活中存在的美。写生不仅是为了收集素材、提高创作能力,还是情感的表达。让观众学会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事物,增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浙江美术馆还与杭州市青少年宫联合主办了少儿写生活动,邀请青少年学生参观展览并现场写生。“能在美术馆现场写生,小朋友们都非常兴奋,活动还未开始就跃跃欲试。活动后孩子们还能把自己的作品贴在艺术长廊的展墙上,他们都非常喜爱这样的活动。”浙江美术馆的工作人员李雯说,该馆举办的观众写生作品征集活动,还有外地观众通过微博参与,收到观众不少精彩作品。
“我们致力于彰显美术馆的公共性,让公众真正成为美术馆藏品的受益者。每一次重要的展览,我们都会开展丰富的公共教育活动,和志愿者密切配合,充分展示艺术品的魅力和公共教育的作用,成为连接艺术品和大众的纽带。”马锋辉说。
【编辑:文凌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