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到有以及经营性质的转型
台湾的画廊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起初的画廊类似于现代的美术商店,经营项目以笔墨纸砚为主,画家作品为辅。此后的二十年可以说是台湾画廊的逐渐发展时期,伴随着台湾经济的逐步发展,画廊陆陆续续开了数十家。这个时期的画廊只能说是现代意义画廊的初始形态,是相对孤立的个体单元,与整个艺术市场的联系并不紧密,当时的美术馆只有几家,相关的收藏家、艺术杂志更是寥若晨星,画廊与其它艺术市场的必备因素都是处于初步发展状态,但也是不可或缺的准备阶段。
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台湾经济全面繁荣,艺术市场迅速发展,画廊也开始步入发展的黄金阶段。1988年的股市激涨,带动了台湾经济和社会结构上的调整,大量海外资金流回台湾,房地产、股市投资成为热门话题。大量新兴行业应势迅速发展起来,画廊业即是其一。90年代起,画廊数量激增,从原来的50多家增至200多家。据艺术家杂志调查:仅90年到93年的三年间,台湾画廊的成长数量已远远超出前三十年的总量,像帝门艺术中心、大未来画廊、索卡艺术中心等在现在仍然影响力巨大的画廊,都是这个时代成立的。画廊的分布地点相对集中,虽然各地均有设立,但主要集中在台北忠孝东路的阿波罗大厦。1991年台湾画廊协会的成立,更是台湾画廊逐步渐规范化的标志。而画廊协会于1992年11月举办的台湾画廊博览会,艺术商品化的趋势更加明显。
台湾画廊的繁荣和同时期欧美画廊的不景气形成了鲜明对比。90年代的欧美艺术市场比较低迷,美国经济的不景气,欧洲政局的变动,都使其艺术市场陷入了低谷,而同时期的亚洲却是经济发展迅速,艺术投资成为热潮,购买力雄厚的亚洲艺术市场自然成为他们眼中最有潜力的市场,发展迅速的台湾更是如此。国际著名拍卖公司苏富比、佳士得相继进驻海岛,为台湾带来了正规的运作程序和成熟的市场操作;同时国际画廊也频频与台湾画廊合作,如台北帝门艺术中心就曾与法国联展推出欧洲名画家,并陆续推出各种国际艺术大展。与国际画廊的合作使得台湾画廊能直接学到成熟的运作规律,并形成了良好的人脉关系网。同时,台湾形势一片大好,当局颁布了文化艺术奖助条例,对台湾整体文化艺术环境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与画廊共同构成艺术市场的几大必备要素:博物馆、美术评论、收藏家等也得到了发展。美术馆、博物馆的数量和质量也呈上升趋势,有的还与画廊之间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经济的增长也为台湾画廊培育了大批财力雄厚的收藏家,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界也加入了收藏家的行列,稳定的大收藏家和企业是台湾画廊发展的重要支柱;艺术杂志和艺术评论也应势发展,较著名的如雄狮美术企业,下设雄狮月刊、雄狮图书、雄狮画廊,自成体系。1992年11月首次由新闻媒体和企业合办的“1992年艺术博览会”更是艺术评论发展的标志。以上可以看出此时期的台湾艺术市场逐步走向有秩序的成熟体系,即画家、画廊、收藏家和美术馆、博物馆环环相扣的机制。艺术市场渐有秩序,分工精密而专业,与艺术市场相关的产业也纷纷发展,艺术顾问公司的成立和美术专业毕业生以及国外归来的专业人才在热络的艺术市场上发挥了重要的力量。台湾艺术市场优越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是台湾画廊发展的良好条件。
走向正规繁荣的台湾画廊
在有利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下,台湾画廊不仅在数量上迅速增加,管理各方面也开始渐有秩序,规模亦有所扩大,如台湾高格画廊在台北、台中、北京、新加坡都有分部。在经营方面多数画廊仍以5-6人居多,不过已有部分画廊开始达到企业化水平,如创立于1989年的帝门艺术中心,便是以企业力量投入艺术经营的代表。有的画廊还有若干大股东支持,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增加了台湾画廊对风险的承受力;快速发展时期的台湾画廊代理的作品类型主要是平面作品,这一点从1992年11月的在台北市贸中心举办的台湾画廊博览会上可见一斑,参加的56个台湾画廊中,除少数画廊如帝门艺术中心和陈列外籍画家和大陆画家作品外,其余多是台湾本地画家的作品。大部分的代理画家为30到50岁之间的泛印象画派艺术家。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大陆艺术市场相对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部分台湾画廊敏锐地意识到这一商机,开始在大陆收购大量的艺术品,在不断的购进下,囤积了包括古董、传统油画等大量艺术精品,建立了丰富的库存,如索卡艺术中心对大陆画家沙耆、孙云台作品的商业运作即是典型的例子。此外,台湾画廊与欧美画廊合作也比较频繁,如帝门艺术中心曾多次与欧美著名画廊合作展览推出两地艺术家。
但是繁荣时期的台湾画廊在发展理念上仍然有一些不足,这为日后台湾画廊发展的衰退埋下了隐患。台湾的艺术市场虽然繁荣,但毕竟发展时间短暂,现代艺术的文化根基并不身后,不可避免地会有泡沫化的因素。在飞速发展的市场冲击下,沿袭自前辈美术家的泛印象画派占据了市场主流,同时国际拍卖公司将价格抬高到惊人的高度,引发了恶性竞争的局面。很多艺术家为求生存纷纷转与创作符合市场口味的作品, 出现了众多品位不高的的商品画,新生艺术家也开始商业化创作,恶性循环下导致了艺术水准的降低,而此时期的大多数画廊代理的正是这类商品画,给艺术市场及本身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同时众多台湾画廊执著于本土画家和海外华人的平面作品,以代理岛内的泛印象派画家和海外归来艺术家为主,而学习西方风格而成的现代艺术派画家则很难受到重视,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台湾画廊的市场敏锐性和洞悉性不如欧美等其他地区的画廊
美中不足,又经沉浮
虽然与国际市场紧密接触,但很多画廊缺少自身发展的主题特色,跟随市场风向转动,如有的画廊办一个画展的时候囊括印象、雕塑、抽象、方向并不明确;另外,台湾画廊业者普遍不重视与艺术家的长期合作,传统的台湾画廊都是以展览为目的,眼光放在短期的盈利而不是长期的稳定合作上面,导致画家游走现象普遍,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可能会同时在多个画廊展出,甚至在画廊界流行“三年做死一个艺术家”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从中可以看出画廊与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
一定的泡沫虽然不可避免,但总的来说,黄金时期的台湾画廊业得到的不仅仅是金融资本和丰富藏品,更重要的是市场运作经验和同媒体,评论家等建立起来的良好合作关系,同时,繁荣的市场环境也培养了一批固定的收藏群体,这些成为了台湾画廊的宝贵资源和绝对的优势。
就在台湾的艺术市场前景一片大好,画廊业蓬勃发展的时候,1997年波及全球的亚洲金融风暴爆发,台湾经济开始逐步走向下坡,加之1999年的台湾大地震和政局的动荡,一度膨胀的泡沫经济破灭,投资行业开始衰退,艺术市场更是首当其冲地受到重创。2000年苏富比公司的撤出更是使台湾艺术市场雪上加霜。画廊经营成本增加、利润削减、每年举办的展览数量减少、众多画廊纷纷取消代理,台湾画廊陷入了低谷期。
除了经济和政治原因之外,造成台湾画廊衰退的原因更多的还是在于画廊本身。90年代是艺术市场国际化的时期,欧美审美趣味开始左右艺术市场,现当代艺术家成为了艺术市场炙手可热的明星。同时中国大陆艺术市场也开始迅速发展,欧美重心纷纷转移至当代艺术火热的大陆市场;香港作为一个国际枢纽,也越来越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而正如以上所述,虽然与国际市场接触频繁,但台湾的拍卖会和博览会都趋向于本土化和地域性的市场开发,和同时期的香港相比比较封闭。画廊在代理和推广画家方面主要还是局限于岛内,台湾艺术家长期以来也没有打开国际艺术的格局,在国际艺术市场上的辐射力也是非常有限,这些因素也限制了台湾画廊的国际化发展。同时又的画廊会与拍卖公司暗箱操作,合伙欺骗收藏人,久而久之,收藏家自然会对画廊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加之现在信息产业四通八达,收藏家自然会与更透明更优秀的世界性画廊建立良好关系,对本地画廊的依赖性大大减少。对一个海岛来说,在艺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这种“台湾”模式最终被地区边缘化。但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台湾画廊优化、整合的阶段。台湾画廊的健康发展也必须经历这一调整阶段,才能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成熟。
抢滩大陆,共谋发展
面对内地市场的火热与台湾市场的沉寂,台湾画廊迫切需要寻找一个突破点。2001年进驻北京的索卡艺术中心是最早看清形势的台湾画廊,在合适的时机抢先占据了大陆艺术市场这块黄金宝地,加上原有的成熟的操作机制,成为台湾画廊进驻大陆的成功例子。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看到大陆的艺术市场持续升温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日渐加大,持观望态度的台湾画廊纷纷开始出动,将“战场”转移到大陆,在2006一年内在北京新开设的台湾画廊就达10家,而且大多是如大未来画廊等在台湾颇具实力的艺术机构。
台湾画廊进驻大陆艺术市场是市场国际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互惠互利的行为。大陆画廊刚刚起步,经营运作不够规范,台湾画廊的加盟会给大陆画廊带来成熟的市场经验和运作机制。此外台湾画廊有着广泛的人脉关系以及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能引导并推动大陆艺术市场的良性发展。另外一方面,经验丰富的台湾画廊在大陆艺术市场会大有作为,在处于发展初期的大陆市场上,台湾画廊有机会发掘更多的艺术家、培养更多的收藏家、建立更庞大的人脉网络,将市场做大并将国内的艺术家带向国际舞台来打造中国品牌。台湾画廊现在有个新的定位,那就是东西方文化的纽带。争取与香港一样,成为全球艺术市场连接链的环节之一。台湾画廊在大陆的活跃也带动了台湾本地艺术市场的复兴。有的画廊在挖掘大陆新兴艺术家的同时,也利用大陆这个多元化的平台推出了很多台湾当代艺术家。还有的画廊将营运重心转回台湾。最近两年台湾的拍卖会上也是屡创佳绩。种种迹象都表明台湾艺术市场正从低谷中慢慢恢复。
【编辑: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