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网藏这种新型收藏方式逐渐被大众熟悉和认可,近年来国内网络上涌现出一大批网上古玩交易平台。这些古玩交易网站因为开办及运营成本小,往往经营得有声有色。
盈利的秘密
这些网站的利润构成有什么秘密?不外乎有以下几个主要部分:按交易额固定比率提取的管理费、专家鉴定费分成、卖家开店费、客户沉淀资金利差、网上拍卖佣金、商业广告等。其中“按交易额固定比率提取的管理费”一项,更是此类网站的重要利润来源,有时甚至可以占到其净利的半壁江山。
说到这,不得不讲清楚古玩交易网的一般交易流程:买卖双方议价→买家从网站个人账户划款到网站“公共账户”→网站“确认到款”并通知卖家发货→卖家发货→买家验货并“确认收货”→买家委托网站对卖家“给予付款”→网站扣除交易管理费并把其余款项由“公共账户”划入卖家个人账户。
业内人士透露,对那些交易量比较大的卖家而言,一年下来,所交纳的交易管理费少则数千元,多则要过万元或以数万元计。我们可以简单算一笔账,比如一个小型卖家一个月能贡献十笔交易,每笔交易金额平均为一千元,则一年下来,其所需要支付的交易管理费(一般是交易额的5%)就将高达6000元。
“直汇”陷阱
为了尽量规避此项高昂的费用支出,目前古玩网购中相熟的买卖双方之间不少都采取的是“无成本支付”方式:他们或是利用其他无交易费用的交易平台走货,如淘宝网;或是干脆采用“货款直汇”的方式进行交易——买卖双方达成交易意向后,由买家直接汇款到卖家指定的银行卡号上,卖家则在确认收到全额货款后发货。然而这种“直汇”的交易方式,全程完全凭借买卖双方的个人信用在维系,没有任何第三方力量针对买家所支付的货款进行必要的监管和保护。
正因为如此,无良的卖家就滋生出诸多“人情把戏”。比如和卖家“攀老乡”、“认兄弟”。先让对方在一系列小额交易中尝到减免成本的实惠,也通过一次次成功的直汇交易渐渐赢得买家的信任。此后一旦碰到较为大额的交易时,买家也往往会碍于长期交往的人情面子,即使心里有些许担心也不太好意思说出来(中国人格外好“面子”),于是多数买家仍旧会按直汇的老规矩勉为其难地去打款。等货款进了对方口袋,此等“老乡加兄弟”的卖家就往往杳无音信了。即便此卖家并不准备就此人间蒸发,但一旦碰到寄来的物品有破损有差错时,买家也往往会因为缺失对卖家的约束机制而无法转嫁风险,只好吃下这个闷亏。
曾经发生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买家“直汇”后收货,发现签收的东西根本不是自己当初看中的那个,于是找到卖家理论。卖家态度倒是客气也“诚恳”地道歉,推说有几笔直汇单子的确是搞混了,东西也因此寄错了地方。不过,收货方不同意退货,他只能友情后补,让买家重新挑选换购别的东西。结果,买家挑来挑去,价格都贵得离谱,不仅直汇的款子不够,还得再汇尾款过去。三五个回合下来,买家只好举白旗投降了,听任卖家摆布草草了事。
关键“防身术”
笔者强烈建议买家朋友,在交易过程中,还是宁愿多花一点交易费,也不要随便跟不熟悉人品的卖家走直汇交易,以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退一万步讲,即便是买卖双方相互熟悉相互信任,在重要的交易来临时,买家也可以跟卖家友好协商,看看这次是否可以由卖家先发货,等货到无误后,买家再直汇货款。既然是朋友,信任也应该是相互的。这番道理说出来,如果对方真当你是朋友的话,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想法,买家朋友不妨关键时候一试。
为避免相关网站责难,最后再费点口舌进行一番“免责说明”:文中介绍的直汇方式,只特定针对那些并没有上传到网站的古玩藏品(比如通过电邮、彩信、QQ图片等形式进行的藏品交流活),这一部分藏品的交流应该界定为藏友间的“民间转让”行为,不影响相关网站的正常交易。
【编辑:田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