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观2014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究竟什么让你记忆犹新呢?鸡缸杯、永乐唐卡……还是刘益谦的“任性”。在经历了前两年以追求投资回报为艺术品拍卖主要特征的“疯狂”之后,2014年市场带给广大藏家更多的是理性思考。
外热内冷分化明显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翻开2014年的艺术品拍卖成交记录,虽然内地的三大拍卖行——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拍卖行依然在拍卖总价方面遥遥领先,但是具体到成交情况,我们却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价基本上都是在中国香港以及其他海外地区的拍卖市场上出现。
在2014年的拍卖市场上,春拍和秋拍各有一件拍品引起了市场的关注,分别是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以2.8亿港元成交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及在香港佳士得秋拍上以3.48亿港元成交的巨幅明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虽然在2014年内地市场上也出现了亿元天价的拍品,如在北京保利秋拍中,干隆帝御笔《白塔山记》超1.16亿元成交。但是从火爆的程度来说,藏家对于海外市场的追捧显得格外显著。
其实,在2014年刚开年的时候,在3月8日法国波尔多的一场拍卖会上,两卷《康熙南巡图卷》残卷以189万欧元成交,据拍卖行介绍,买家是一位亚洲人士,他通过电话竞拍,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位买家应该是一位中国资深藏家。在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中,除了明成化鸡缸杯之外,坂本五郎珍藏之“克拉克旧藏北宋定窑大碗”被一位日本藏家以1.4680亿元成交,也创造了宋代瓷器拍卖的第二高成交价。许多内地的拍卖行,也纷纷加大了在海外的投入,像中国嘉德(香港)秋拍此次推出了众多专场中“会心——乐艺斋藏古代书画”专场人气高涨,屡创成交高价。其中,文征明、祝允明的《吴山览胜图、中秋玩月诗》,经过激烈争夺,创下本场最高成交纪录902.75万港元;张路的《山水人物图册》以517.5万港元成交;董其昌的《行书五言诗》以448.5万港元成交,高出估价近3倍。作为中国嘉德首次在香港推出中国古代书画专场,19件拍品均为北美重要私人藏家乐艺斋主人韦尔夫妇的珍藏,这些新鲜“血液”大大刺激了藏家的购买欲,像张路《山水人物图册》以450万港元落槌,被龙美术馆竞得。
对于“内冷外热”的现象,业内人士表示,以往海外拍卖市场上,40%至50%的买家都是内地的,现在行情不好之后,可能其中的一半都会离开,但是来自海外藏家的数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无疑是主要的原因。更为重要的是,在近年内地的拍卖市场上,有些新晋的买家,由于一时脑热,高价拍下艺术品之后不付款,这让所谓的“高价”都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参与市场的老藏家在看到这情况之后,也宁愿不做“冲头”,而改向海外市场去寻求机会。” 特色拍品火爆依旧
盘点2014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特色拍品,有三大类的品种可以关注。首先就是名人手迹。2014年刚开年,1月6日下午,在南京经典秋拍中国书画专场上,茅盾手稿《谈最近的短篇小说》经过44轮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050万元的价格落槌,加上15%的佣金,成交价达到1207.5万元,创下了中国文人手稿的拍卖新纪录,在刚结束的秋拍中,名人手稿几乎没有受到大环境的影响,许多精品的成交大大超出了市场的预料。在中国嘉德秋拍中,陈寅恪致董作宾信札,估价15万至30万元,成交价达到了276万元。
第二类拍品是长期被低估的品种。在西泠印社秋拍中,卢芹斋(C. T. Loo)旧藏,菲利普斯(Dr. A. F. Philips)递藏商晚期·青铜兽面纹斝,400万元起拍,经激烈竞价,以954.5万元的高价为场内买家竞得;西周晚期·妊小簋,同为卢芹斋(C. T. Loo)旧藏,赛克勒(Authur M. Sackler)递藏,著录多达10处,200万元起拍,506万元成交;西周厉王·噩侯驭方鼎,陈介祺旧藏,敬修堂递藏,同样多处著录。场内及委托竞价激烈,280万元起拍,最终以839.5万元成交。除了青铜器之外,2014年紫砂品种也是屡有佳绩。北京保利2014年秋拍“集露山房藏紫砂文房”专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包含数件来源极为显赫、传承有序的明清紫砂顶级艺术品。其中,“明晚期陈仲美制仿古紫砂牺尊”400万元起拍,460万元落槌,最终以529万元成交。
第三类受到追捧的品种,则是具有实用类的。在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中,芭芭拉·赫顿旧藏“Hutton-Mdivani 天然翡翠珠项链”以2.1404亿港元成交,创下任何翡翠首饰拍卖世界纪录。以翡翠为代表的实用类拍品,在2014年也有着很好的表现,特别是在天成国际的秋拍中,刘晓庆成功竞投到四件心仪瑰宝,分别为意大利设计师AlessioBoschi设计的天然冰种翡翠配紫翡翠,紫色刚玉及钻石吊坠项链,吊耳环及戒指套装;AlessioBoschi设计的一条天然紫翡翠配红宝石,粉红色刚玉及钻石吊坠项链;天然珊瑚珠配钻石吊坠项链,以及天然珊瑚配钻石戒指。总花费达到了328.86万港元。藏家出手求新求珍
在2014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内地藏家对于珍品的追求已经成为了一大特点,除了大家都熟知的刘益谦之外,王中军豪掷6170万美元(约人民币3.77亿元)买回梵高油画《静物,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在7月9日伦敦举行的“稀世瑰宝:诺森伯兰公爵家族及其他西洋贵族珍藏”专场拍卖会上,一件当时特别为中国市场制造的乔治三世鎏金镶日内瓦珐琅及仿宝石二问音乐报时自动机械五层塔座钟,估价100万至150万英镑,成交价达到了226.65 万英镑,据悉买家是来自上海的一位藏家;在9月美国斯纳金(SKINNER)拍卖会上,干隆“瓷母”以2472.3万美元(约合1.51亿人民币)成交,被内地一神秘买家竞得。
面对着艺术品市场上的一个个天价纪录,各种质疑也纷纷发声:洗钱、套现、抵押等等,阴谋论者纷纷以自己的“心理”来揣测;重蹈日本覆辙、艺术投资泡沫等等,所谓“艺术史论”者则旁引博征,认为中国藏家将重现当年日本投资印象派绘画的失败之路。但我们应该看到,今天中国许多藏家早已有了自己的收藏规划,就拿以“任性”闻名的刘益谦来说,在2014年可谓是出手阔绰,春拍时花了2.81亿港元买了一只鸡缸杯,到了秋拍又以3.48亿港元将明永乐唐卡夺下,除了一时的“任性”之外,刘益谦还是有着自己的考虑。
刘益谦表示,“以投资、投机艺术品获取暴利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一段时间将是以收藏为主导。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无论是鸡缸杯,还是唐卡,只要条件能够购得上,各类中国的顶级艺术品都是我和太太努力的方向。从龙美术馆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在思考如何通过系统的梳理来完善龙美术馆的收藏。”
在大藏家出手阔绰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整个市场也是越来越挑剔了。在2014年纽约朱绍良将军伉俪旧藏中国书画专场中,全场最为重要的一件拍品——张大千青绿重彩《敦煌石窟观世音像》立轴,估价260万至320万美元,最终流拍。这个价格如果折算成人民币,其实在内地以及香港的拍卖市场上并不算什么高价,特别是对于这么重要的一件张大千作品来说,但是在纽约的市场上竟然流拍了,这也提醒广大的藏家,面对着一个个书画市场上的天价,究竟有多少泡沫,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综观纽约的中国书画拍卖市场,许多都低于内地的价格,其中固然有地区差异的问题,也有真伪的问题,但其所带来的趋势性的影响作用不容小觑。
在2014年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秋季拍卖会上,张大千上世纪50年代工笔人物巅峰之作《惊才绝艳》,以6620万港元成交并拔得本场头筹。《惊才绝艳》中的女子为“红拂女”,张大千以该女子为题材创作的作品不止一件。在2013年嘉德春拍推出的《红拂女》曾以7130万元人民币成交。据悉,《惊才绝艳》与这件《红拂女》属同一系列。而《惊才绝艳》上一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的时候,还曾经创下了当时张大千人物画的拍卖纪录,再次出现在拍卖场上的时候,反而只能屈居第二了,这种现象也是值得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