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红色力量助推中国艺术品拍卖V型反转 艺术市场复苏?

来源:精品购物指南 作者:- 2009-10-13

  作为2009年秋季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开篇之作,素来有中国秋拍风向标之称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以高达9亿港元的总估值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强烈信心。

 

  与此同时,中国书画的逆势上扬,当代艺术的逐渐回暖,再加上红色经典的异军突起,专家和藏家们对于今年秋拍的全面飘红意见出奇地一致。经历了2008年的短暂低迷,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全面复苏 ,在传统欧美国家正在艺术品市场谷底中艰难徘徊之际,一条V字型曲线正在中国艺术品秋季拍卖中全面上演。

 

陈逸飞《黄河颂》2007年以4032万元成交

 

 苏富比:秋拍风向标

 

  作为2009年秋天亮相的第一场重量级拍卖会,持续5天的香港苏富比秋拍几乎吸引了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全部目光,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和中国市场自身的调整,2009年的秋拍市场似乎在等待着苏富比的一锤定音。

 

苏富比历来是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风向标

 

 聚焦中国书画

 

  继在春拍中逆势上扬,拯救了因金融危机而瑟瑟发抖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后,中国书画再一次成为苏富比秋拍中当仁不让的主角。以最为广大藏家关注的“华章再展”中国书画专场拍卖会为例,这次中国书画秋季拍卖会共呈献253件拍品,售出237件,总成交额为1.8亿多港元。按所拍件数计算成交率为93.7%,按金额计算成交率甚至达到了惊人的99.1%,拍卖最高成交价为李可染的一件重量级拍品《山林清音图》,以远高于估价(300万至450万港元)的734万港元成交。《山林清音图》作于1984年,翌年加题,共6方画家自己的图章,可见是非常用心之作。画上之款识“深山茂林绝凉处,奔流急湍鸣管弦”,点出了此作精髓。

 

        1986年5月,香港中文大学举办当代中国绘画展览,广邀世界各地中国画名家提供代表作参加,李可染即选中这幅作品参展。万青力在《李可染的世界》一书中对这件作品的评价是:“仔细看,可以说无处不实,无处不精,虚实对比,是实中见虚。相对来说,云雾处是虚,但是也具体而入微。瀑布左上边的云雾林木,画得微妙,虚实相间,有缥缈欲动之感。”可见其精妙之处。而吴昌硕《花卉册》则是竞价最为激烈的作品,估价120万港元至200万港元,历经30多次激烈竞叫,最终以722万港元成交,超出估价400%。

 

        香港苏富比这场中国书画秋季拍卖的几件齐白石先生的重要拍品也都以不错的价位成交。其中,估价250万至350万港元的齐白石《钟馗搔背图》,来自香港著名收藏家杨永德旧藏,此画生动有趣,寓智慧于幽默,是画家最经典的人物画作之一。此画最终以590万港元成交。而另外两件大师作品《大年》和《杂侧》分别以578万和470万港元成交,亦取得可喜成绩。

 

  此次苏富比秋拍的单件作品标王也同样来自中国书画作品。10月6日早上举行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拍卖会,现代中国艺术大师常玉之大型代表作《荷花与金鱼》更成为全场焦点,此杰作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绝迹画坛逾半个世纪,亦是历年拍卖市场上尺幅最大的常玉作品,估价1500万至2500万港元,带来激烈角逐。3名电话投标者与现场至少3名竞投者角逐此画作,最终由一名内地收藏家通过电话以3650万港元夺得,创下常玉个人画作第二高的拍卖纪录,并同时刷新常玉意境画的世界拍卖纪录,也成为本次苏富比秋拍的单件拍品标王。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表示,此次拍卖会显示了内地买家的实力及眼光,亦表明当前中国书画市场行情十分稳定。

傅植桂《大字报好》中国嘉德2009年秋拍拍品

 

 当代艺术回暖

 

  曾经一度屡次创出疯狂天价,而又在去年的经济危机面前几乎一蹶不振的当代艺术品市场,也在此次苏富比秋拍中流露出了企稳向好的迹象。在10月6日举行的亚洲当代艺术品拍卖会中,被誉为中国当代艺术四大天王之一的张晓刚一幅油画画布作品《同志系列(双屏作)》,经过30口价的激烈竞投后,以754万港元成交,远超过540万港元的高估价,成为场内最高成交价作品。苏富比当代中国艺术部主管林家如表示:“我们对于今天的拍卖结果感到满意,‘蓝筹’当代中国艺术家之作品拍出坚挺的成绩,而件数成交率也逾百分之八十,整体表现进一步肯定市场对当代亚洲艺术拍卖具持续的信心。”与张晓刚并列当代艺术四大天王的岳敏君的《帽子系列──才子佳人》,成交价为638 万港元,远超高估价(350万港元);曾梵志的《天安门》,成交价为626 万港元,远超高估价(400万港元)。当代亚洲艺术拍卖专场总成交额达1.16亿港元,超过会前1亿港元的估价,金额成交率高达82%,热烈的竞拍场面几乎让人们遗忘,就在一年前的苏富比秋拍中,这些曾经动辄千万级别的作品还在流拍榜上苦苦挣扎。

 

  2008年10月,在金融危机的正面冲击下,曾经叱咤风云、动辄千万的中国当代艺术品上演高台跳水,被视为中国当代艺术“高价神话”最后一道防线的2008年香港苏富比秋拍最终惨淡落幕。在300件中国当代及20世纪艺术作品中,流拍的作品有108件,流拍率高达36%,包括四大天王方力钧、岳敏君、曾梵志等在内的一线艺术家的5件作品全部遭遇流拍。

 

  2008年秋拍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成交总额仅为2007年成交总额的36.09%,跌回3年前水平。而2009年春拍则加速了2008年秋拍以来的跌势,同比下跌达50.7%,较前个拍卖季环比下跌42.6%。从成交均价来看,张晓刚的作品下跌63%,成交率只有67%;曾梵志作品的价格下降了51%,成交率80%;王广义的价格下跌了42%;方力钧的价格下滑33%;岳敏君的价格滑落73%。张晓刚从2008年春拍中约2.2亿元的成交额锐减至2009年春拍的1769.8万元。北京华辰等部分拍卖公司甚至由此取消了当代艺术的专场拍卖会。

 

  “与春拍相比,此次秋拍应该说是止住了当代艺术品市场下滑的趋势。”程寿康表示,尽管不能与前两年千万级别的四大天王作品相提并论,但与春拍相比,较高的成交率和普遍高于估价三成左右的成交金额,显示出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已经开始迈出了复苏的脚步,正在大起大落中经历着从泡沫向价值的回归。

 

 “红色题材”美好回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不但中国文化逐渐受到关注,红色主题艺术品也随之升温。在2009年的国内各大拍卖行的春拍中曾叱咤风云的中国当代艺术拍卖明星们的作品少人问津之时,作为能够见证新中国诞生及成长的红色主题艺术品却成为了收藏者们的新宠。

 

  在中国嘉德2009春季拍卖会“中国油画及雕塑”专场上,新中国美术史标志性作品——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出人意料地以795.2万元人民币高价顺利成交。而在北京翰海的2009春季拍卖会中,表现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油画《南泥湾》,起价800万元,经多位买家数轮激烈竞投,最终以1344万元被国内藏家竞得。

 

  面对起伏不定的艺术市场,当多数资本尚在观望时,“红色题材”美术作品特别是油画,却以高调的姿态走俏拍场,成为收藏品中的“绩优股”。

 

  所谓“红色题材”,主要是指1949年至1976年间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一批反映中国革命历史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描绘革命领袖和英雄题材的作品,它们带有特殊年代的印记。而作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的重要一环,这一时期的作品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比如,在构图上,突出领袖和英雄人物;在造型上,舞台化倾向明显;在色彩运用上,“红、光、亮”是其典型的特征。

 

  从今天的角度看这些作品,虽然它们的表现手法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红色题材”的艺术品作为那个时期的艺术产物,见证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方面的状态,具有无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不仅如此,国庆60周年之际所影响到人们的爱国主义情结与人们的怀旧心理相结合,会让“红色题材”的艺术品再次走俏于艺术品收藏市场。

 

  其实,红色主题艺术品之所以受到藏家的喜爱是由这一收藏群体的年龄和心理状态决定的。这一类型的藏家大多喜欢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绘画作品,因为它们强烈、真挚,站在那样的画面前,那个时代独特的氛围、独特的气息会扑面而来。尤其是对于五六十岁的藏家来说,“红色题材”藏品的价值并不仅在于投资,更多的是它们所带来的回忆,这回忆与画作所承载的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那个年代的人们的青春和年少时的梦想有关,与那一代人的成长有关。

 

 “红色艺术”潜力非凡

 

  虽然祖国60岁的生日让“红色题材”艺术品在2009年显得格外耀眼,但在此之前,“红色艺术”并不是默默无闻。

 

  “红色艺术”在国内拍卖市场的兴起还要追溯到1995年,在那一年的国内秋拍季中,颇受人们关注的著名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刘春华于1967年创作)以605万元的高价在中国嘉德成功拍出,这标志着“红色题材”油画正式进入内地拍卖市场。而到了2005年, “红色题材”作为一个主题性板块已经成为了国内各大拍行的固定项目,基本形成了一个拍卖专题。如在2005年中国嘉德推出陈衍宁的油画《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论影响,此画作无法同《毛主席去安源》相比,但因其所表现出的独特历史事件的纪念意义,仍受到各路买家的追捧,并出人意料地以1012万元的高价被一藏家收入囊中。而在2007年,陈逸飞的《黄河颂》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再次受到藏家的青睐。这件作品经过竞拍者多轮反复争夺,最终以4032万元的天价成交。

 

  而国庆60周年更点燃了广大投资者对红色收藏的极大热情,红色藏品在今年春拍频频爆出高价。今年第二季度以来,北京、上海等城市的红色藏品市场价与去年相比实现翻番。如果说市场上红色收藏热是一个抽象表现,拍卖会上的红色收藏可谓是最直接的体现。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就宣布将在今年的秋季拍卖会上推出新中国美术专场,届时将有20余件红色书画藏品及红色油画藏品亮相。

 

  除此之外,将于11月下旬开槌的北京保利2009年秋季拍卖会也将会出现红色专场拍卖,这也成为其为庆祝祖国60周年特别设置的单元,其中不乏齐白石、陆俨少等大师红色经典力作。而朵云轩也将在秋拍季中推出“红色记忆”新中国美术专场拍卖,拍卖公司更精选了60余件新中国美术作品中红色经典的代表作。其中包括了家喻户晓的连环画《铁道游击队》的创作者韩和平用油画技法重新创作的组画《铁道游击队》,以及著名版画家董连宝的《毛主席万岁》等一系列红色主题艺术品。

 

 “红色回忆”昂贵的理由

 

  与拍卖市场中走红的红色主题画作与文献相比,老百姓眼中的“红色收藏”一般还包括书报刊、邮票、宣传画、瓷器、毛主席像章、“文革”题材书画等在内的众多物品,而这些收藏品也被统称为“红色藏品”。但不论是哪种形式的收藏,只要与“红色”沾边儿的都可以体现出现代人们对于过去那段单纯而又美好时间的回忆。

 

  在中国,几乎每个普通家庭里都能找到几个毛主席像章、毛主席头像、毛主席语录等等标志着红色的物品。这些物件在那个年代放在家中是如此的平凡和理所当然,而人们所度过的也都是与此相关的工作与生活。在经历过社会变革与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后,当人们已经习惯于现在的生活时,人们开始怀念起那段极富激情与动力的时代——老外肩上印有毛主席像和为人民服务字样的背包;年轻人手中印有劳动光荣的白色搪瓷缸子;《激情燃烧的岁月》《潜伏》《建国大业》等影视作品的火爆无不透露着人们对那段激情的怀念与崇敬。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已经出现了一些喜爱这类具有纪念意义的物品的人开始大量收藏“红色物品”,但由于多种原因,“红色收藏”在那时并没有形成系统,不具备规模,似乎在那时还没有人意识到这些东西在将来所具有的价值。

 

  随着收藏热的进一步兴起,社会怀旧思潮的涌动,在这一方面的市场投资热情逐渐高涨。红色收藏品富于时代内涵、历史韵味和信念指向,使收藏鉴赏的过程也成为了解历史、感怀今昔的过程。红色收藏是时代的产物,它不仅为当代人及后来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纪念品、工艺品,还是研究中国现当代史的丰富资料和实物佐证。收藏、整理、研究毛泽东题材的意义及其价值日渐增大,已经形成现代收藏领域中一个重要门类。

 

  如今,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红色藏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史料价值、文物价值。红色藏品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收藏门类火了。据统计,红色藏品现今“身价”让人咋舌,1977年陈逸飞为陈冲等主演的《青春》所创作的电影海报,当时每张售价0.22元,现在售价达5000元/张;八个样板戏的英雄人物形象对开宣传画,当时每张仅售0.11元,现在售价上千元。而像电影版本的革命题材连环画,如《闪闪的红星》《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日》等,当时售价0.2元/本,如今都要数十元一本。而且愈历史久远愈珍贵,60年代的老版本比起70年代末的再版本,市价高约5倍。

 

  这看似有些超出人们想象的价格变化,乍一看让人有些难以理解,将这一切结合在一起,再看看时下人们对红色题材艺术品收藏的火爆追捧就非常容易理解了。红色收藏不但是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回望,更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丰碑。在经历过动荡和变革、在享受到美好生活之后,人们开始试着发觉那段激情岁月中美好的东西,而藏在内心深处那段难以忘怀的记忆则是永远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红色邮票异军突起

 

  如今在国内收藏界正在掀起一股红色邮票收藏的热潮。收藏界人士普遍认为,近年来国内发展迅猛的红色邮票收藏将迎来一个新的高峰。如果给全国的红色收藏爱好者画一张分布图,遍布全国也并不夸张……

 

最能体现红色主题的文革票图

 

 老当益壮的“老纪特”

 

  说起“红色收藏”,其中最为众人所熟知的应该就是红色邮票了,虽然其并不算“红色收藏”中最大的一个门类,但是因其特定的表现形式和艺术价值而拥有许多的爱好者。

 

  在红色邮票中,又以老纪特邮票为主。老纪特邮票是指新中国成立以后到开始发行“文革”邮票为止期间所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的统称。由于老纪特所涉及的时间段是最能表现“红色主题”的年代,因此,在国庆60周年之际,更是受到了集邮爱好者的喜爱。

 

  中邮网收藏首席执行官、资深邮票收藏家李国庆认为,“老纪特”邮票之所以如此受追捧主要原因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即使是对集邮有极大爱好的收藏者们也很少花钱买新邮。因此,在当时,纪、特邮票主要用于邮政通信,所以收集信销票相对容易些。如果按照当时集邮人数为100万计算,很多邮票的发行量都在六七百万枚甚至上千万枚,这在当时数量是很大的,但这些发行量巨大的邮票却大多被贴在了人们相互通信的信封上。由于“老纪特”票大量沉淀于通信之中,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众多集邮者回过头来再去寻找老纪特新票时,才觉得其新票的存世量已少得可怜,即使是全品相的信销票,有些也要“踏破铁鞋”才能觅到。而像《梅兰芳舞台艺术》《黄山风景》《金鱼》《蝴蝶》等大套票,则是更难收齐,一些当年发行量仅2万至4万枚的小型张、小全张如今已成为难得一见的珍邮。

 

  尽管“老纪特”票几乎快成历史文物,但目前确实有不少品种的价格还远没有升到应有的价位,专家认为,“老纪特”邮票的收藏价值不容忽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收藏理念的增强,“老纪特”票集藏的黄金时代终究会到来,而先期在低价位买进的人也终将会获得很好的回报。

 

 全国邮市一片红

 

  许多人将邮票市场与股票相题并论,认为邮票价格的涨跌与股票的沉浮一样,只是没有买卖股票那样刺激。的确,股票有时的确比邮票赚钱赚得爽快干脆,但它是单调的赔与赚之间的较量,这种只为投资赚钱的单一行为与集邮相比,就少了一些味道。

 

  与前几年在股票市场门口无人问津相同,近几年,邮票市场也正在经历着一场连续低迷的尴尬,但集邮爱好者显然比股民要轻松许多,这正应了一句人们常说的老话:“集邮赔不了钱。”的确,与炒股相比,邮票除了能够保值之外,还具有重要的欣赏和艺术价值。集邮爱好者与投资者在收藏邮票等待投资时,如果价格不够理想,还可以用作欣赏。而不同于股市大跌,股民四散,如果邮票市场不够火热,集邮爱好者还可以趁机补缺捡漏,因为他们不仅是个投资者,更是个收藏者,与普通的艺术品收藏投资一样,如果懂得这门艺术的人,就像上了双保险,他们既可以用艺术品赚钱,又可以将这些艺术品用来欣赏,不会受到市场波动的太大影响。因此,在目前邮票市场逐渐回春或即将出现高潮时,许多曾经不计市场走势的邮票收藏者能摇身一变成为赢家,而这也使国内的邮票市场的前景变得非常乐观。

 

 中国书画秋拍的真正主角

 

  尽管大多数重量级拍卖公司的秋季拍卖会尚未亮相,但无论是此前各家公司的征集动作,还是9月国内已经结束的秋拍中,都表明继春拍之后,中国书画毫无疑问还会继续担任今年秋拍的主角……

 

李曼峰《群马图》,在2009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以818万港元成交

 

 免疫金融风暴

 

  仅仅一年前的9月15日,以经历了158年风雨的雷曼破产为标志性事件的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艺术品拍卖市场也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也正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国内第一个大型艺术品拍卖季——2009年春拍市场上,当代艺术品无人问津、珍宝首饰表现平庸,本以为会一败涂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却被异军突起的古现代中国书画所拯救。

 

  处于金融危机恐慌中的2009年春拍,在国内春拍10大知名拍卖公司中(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时、北京翰海、西泠拍卖、北京荣宝、北京华辰、北京长风、北京永乐和上海朵云轩)的最终成交状况颇让各拍卖公司长长舒了口气。据统计,10家公司总成交额23.0225亿元,比2008年秋拍的17.76亿元整整高出5.26亿元,其中除个别公司总成交略有下调外,大多都以明显的涨势为市场增加了信心。而在这超出的5亿增长额中,中国书画大规模的涨势或者说各公司以书画为主打的拍卖格局,成为春拍回暖的重要支柱。

 

  例如中国嘉德今春的四个书画专场成交额高达3.47亿元,占总成交的64%,而该公司2008年秋拍的6个书画专场,成交2.037亿元,占总场成交的57%。北京匡时今春9个拍卖专场就有7个属于不同形式的中国书画,并以2.98亿元的成交额占整场拍卖的89%。回顾去年秋拍,北京匡时8个专场中,只有3个为中国书画,且成交0.826亿元,占整场拍卖的47%。此外,北京保利书画的强势出击显得更加明显,2008年秋拍时,5个书画专场成交1.13亿元,仅为总场成交的28.7%,而到了今年春拍,仅仅一个以中国书画为主打的“中国绘画夜场”就以2.7亿元的成交额占据了该公司总成交的半壁江山。记者通过统计后发现,10大拍卖公司今春书画共成交15.3396亿元,占总成交的66.6%,而在去年秋季,各公司书画总成交9.5749亿元,占总成交的53.91%。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的春秋没有全面崩盘甚至略有增长,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古现代书画的表现极为坚挺。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达表示:“从古代美术(古代书画、瓷器等)这方面讲,金融风暴的前后对这方面的影响并不大,因为这些古代艺术品本身就具有不可复制、不可再生性。和一般的商品不一样,比如一般的商品有时的价格或高或低,但这些古代艺术品,并不是你想什么时候买就能买到的,这个时候你可能因为资金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没有买,但等你再想买的时候就买不到了,所以应该说金融风暴对中国古代书画美术艺术品拍卖的影响并不大,如果说有,体现在价格方面,比如今年春拍的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也许在2007年的时候可能会拍到2亿甚至3亿元人民币,但今年春拍的结果是6000万元人民币。”

 

 反弹持续延伸

 

  在2009年春拍中独撑起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中国书画能否继续高歌猛进,在秋拍中是否可以继续担当主角似乎已不用再争论。

 

  “春拍之后,中国书画的拍卖结果有些超乎预期,在嘉德所举行的四季小型拍卖上,书画都有比较好的成交结果。秋拍也是一个水涨船高的事情。”中国嘉德近现代书画及当代书画总经理郭彤对记者表示。

 

  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达则用了股市中的俗语“主升浪”和“延伸浪”来形容从春拍到秋拍中国书画的整体走势。她认为:“所谓主升浪就是行情在大涨前,会有一段时间‘闷’在那里,有些人可能明明知道会涨,但是看到眼前的萎靡状态,还是不敢进入。就像今年春拍,国家货币政策放松,流通性又像潮水一样活跃起来。一些大的机构,比如贷款几十个亿,可能做项目所需的资金一半就够了,另外一半就会流向艺术品等其他资本市场。”李达说,“正是由于新的资本注入,使得春拍开始回暖,但有些藏家也感觉到了上升态势,却基于对金融危机不确定性的担忧,而没有进入。所以,在春拍没有买东西的藏家,多少还是会有一些遗憾,希望在秋拍中能够遇到称心的作品。”

 

吴冠中《北国风光》,中国嘉德2009年秋拍拍品

 

陆俨少《长城》,保利拍卖2009年秋拍拍品

 

  对于秋拍的书画市场,李达则认为是新一轮的“延伸浪”。“从谷底脱身而出,一路飙升。”这正像股市中一个触底反弹之后的延伸性增长。李达说,征集难易其实与藏家的惜售心理无关,藏家最关注的是拍卖公司的品牌和信誉。“保利春拍从成交价分析,的确受到一些国内外顶级藏家的关注和认可。而米景扬也在近期决定将自己一生的收藏精品托付保利秋拍。从目前的秋拍征集情况来看,夜场已有三、四个主题专场。可以说,11月的秋拍阵容会超过春拍。”

 

  李达认为,“这股‘延伸浪’起码还将持续到2010年。”不过,让李达做此大胆预测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她还看到了一些基金、银行等大资金对拍卖市场的垂涎。

 

苏富比拍场上的中国当代艺术品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系列》保利拍卖2009年秋拍拍品

 

刘小东《射击》保利拍卖2009年秋拍拍品

 

 入手时机已到?

 

  尽管中国书画成为秋拍主角已是业内人士的共识,但在秋拍大规模开槌之前,各拍卖公司在征集作品时所遇到的困难似乎在向人们散发着一些信号。

 

  各拍卖公司对书画的重点挖掘和大规模征集纵然使中国书画在春拍中大放异彩,但似乎也已经透支了秋拍的拍品资源,使得秋拍在书画方面的征集难以为继。

 

  西泠拍卖董事胡西林就毫不掩饰地表示春拍征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他说,准备春拍的那段时间,正处于金融危机的深度恐慌中,卖家惜售心理严重,因此拍卖公司征集都很困难。但是,胡西林没有想到的是,春拍开始前,中国整体经济趋好,而春拍已经筹备完成,一些先前惜售的卖家这时想推出藏品,但拍卖公司的图录都已制作完成,因此时间差使得一些好的作品被留在秋天上拍。不过,令胡西林感到欣慰的是,春拍还出现了一批新的买家,“当时办牌的藏家有600多位,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多的一次,我们统计后发现,其中180多块牌子是新面孔。”胡西林说,新人的进入,使得市场吐故纳新的功能得以健康发展,而这种健康的趋势,必将为秋拍带来良好的效应。

 

  的确,拍卖征集藏品的困难似乎在像人们暗示,今年的秋拍中,中国书画精品的上拍量可能会有所减少,而随之而来的便是价格的飙升。那么,此时是否是入手中国书画类藏品的最佳时机呢?

 

  李达表示:“关于有人认为现在是逢低买入的好机会,我是同意这种观点的。所谓逢低买入,并不是说现在艺术品的价格有多低,而是在目前这个阶段,各类艺术品存在的炒作现象比较少,价格上水分比较少,不像2007年的时候,不论是房市还是艺术品市场,什么东西的价格都被炒得很高,所以现在正是人们进行投资收藏的好机会。”

 

  的确,在现在看来,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来袭似乎并不全是坏事,至少这样一轮风暴的来临将艺术品收藏界内的大量热钱和泡沫挤了出来。另外,也从另一方面迫使一些藏家急于将自己手中的藏品出售套现。

 

  北京荣宝负责人刘尚勇认为,从春拍反映的情形看,国内能够浮现上来的书画精品资源已经越来越少。但在今春,从北京保利尤伦斯专场释放出的信息令市场强烈感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回流气息,海外一些重要藏家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将持有的部分藏品逐渐投入市场。由此看来,在这样一个既有可能延续利好,又少有泡沫的行情下入手中国书画艺术品,无论是对于想短期获利还是想长期持有的藏家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时机。

 

 当代艺术:反攻时机已到?

 

  从曾经的千万标王,到去年的流拍冠军,相比于古现代书画的屹立不倒,以四大天王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市场经历了从天堂到地狱般的转变。然而,峰回路转,当2009年秋拍来临,当代艺术品市场似乎正在画出一条完美的V型曲线。

 

 盛极而衰

 

  从2004年春季拍卖起,当代艺术指数走出了一波漂亮的价升量涨的单边上升行情。2005年中国当代艺术开始发力,自2006年春纽约苏富比《同志120号》以97.92万美元成交后,中国当代艺术在3年内带来了多个惊叹号:2007年5月31日,北京保利2007春季拍卖会现场当代中国艺术夜场,吴冠中的《交河故城》以407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创当时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最高纪录;2007年11月6日,中国嘉德2007秋季拍卖会,蔡国强《APEC景观焰火表演十四幅草图(2002年作)》以7425万元港币的价格创下当时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拍卖的最高纪录;2008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曾梵志1996年的作品《面具系列No.6》以7536.75万元港币成交,张晓刚、岳敏君等人的作品相继突破千万元。

 

        据艺术品价格网站的统计,2004年,只有一位中国艺术家赵无极位列在世艺术家最高价格前十,但到2007年,10位作品最好卖的艺术家中有5个来自中国,紧紧跟随在里希特和达明·赫斯特之后的是张晓刚。那一年,据艺术品价格网站的统计,张晓刚作品拍卖总价格达5600万美元……一时间,中国当代艺术被推向一个巅峰。某知名媒体甚至以封面文章《最暴利的行业——艺术》给持续升温的中国艺术品市场下了一个似是而非的定义。

 

  然而,好景不长。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下,2008年秋拍在一片对市场唱衰声中开槌,并在随后的半年中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速度滑落。2008年秋拍油画及当代艺术板块成交总额仅为2007年成交总额的36.09%,跌回3年前水平。天价当代艺术品开始回落,成交价比春拍同名次拍品均下降50%至60%,流拍率高达42%。在2008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上,曾梵志早期作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最终流拍。而在此次秋拍前,曾梵志的作品在香港的佳士得、苏富比拍卖会中亮相,估价在千万元左右的顶级作品无人问津。而在2009年春拍中当代艺术品市场也再次延续了下滑的势头,18位“当代艺术梦幻之队”成员几乎全盘泛绿,下跌幅度也都以四五成为主。而在4月9日香港苏富比春拍的“当代亚洲艺术”专场上,张晓刚的作品“失忆与记忆系列”之《无题》,拍出了480万港元,与去年同期拍卖的张晓刚《血缘:大家庭3号》落槌价4740万港元相比,可以说只是个零头。虽然两幅画的尺寸和时代不一样,但两者差价的巨大依然让人倒吸一口凉气。零头,成了盛极而衰的当代艺术品市场的最佳写照。

 

 谷底反弹

 

  伴随着市场的大幅下滑,一时间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崩盘的说法甚嚣尘上。“应该说,秋拍是个关键节点,而苏富比开了个好头。”中国拍卖协会副秘书长王凤海告诉记者,“我判断艺术品市场将会企稳向好。”王凤海表示,所谓当代艺术品的崩盘是不可能的,只是在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和自身发展过快的调整需求共同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正常回调,以四大天王为代表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体现和记载了当代人的心理、生活和行为方式,有着非常艰苦的积累过程,也具有自身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艺术价值。而一些业内专家也对导致当代艺术品市场飞速下滑的原因进行了探究,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品的大幅下滑和金融危机的关系并非人们想象中那么密切,更多的是过度上升的市场借势正常调整。根据英国《星期》周刊的估算,2005年至2006年间,中国当代艺术品价格升幅达983%,有的作品甚至升值了300倍,这样的现象不得不令人警惕。

 

  除了人民币升值和热钱涌入的大背景,以及被人为恶意炒高、受西方游戏规则操控的因素之外,业内专家指出,导致当代艺术品市场混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缺乏完善的艺术品市场机制,因此缺乏“抗风险”能力。在中国,拍卖公司和画廊本末倒置。本应是二级市场的拍卖公司反而充当了一级市场,而画廊一直处在拍卖公司的市场夹缝里生存。在成熟的西方艺术品市场中,画廊作为艺术品的培育场所,为拍卖公司输送在市场上已经成熟的作品。而在中国恰恰相反:如果作品拍卖成功,那么画廊对于这个艺术家作品的销售就跟着涨;而如果拍卖行情惨淡,也会直接影响画廊的相关销售业绩。此外,中国目前没有针对艺术市场的政策和监管制度,这也是造成艺术品市场混乱,“黑市”交易横行的原因。在过去几年的许多天价成交纪录中,存在着人为因素,中国当代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炒作机构的“天价做局”已成为市场的隐忧,不少天价纪录只是一种价格表演,泡沫成分很多。

 

  如果放在两年前,说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含有水分,不少拍卖行会持绝对反对观点,而这样的态度在今年的秋拍中已极为罕见。许多拍卖会开始在预展时就频频下调作品底价,以确保成交,这样的做法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苏富比当代艺术拍卖专场超过80%的成交率,一改春拍将近一半精品流拍的颓势,甚至包括四大天王的作品也都给出了100万~200万港元的低估价,成为顺应市场的成功之举。“现在回过头来看,2009年初是入手这些当代艺术精品的最佳时机,当时的价格低得吓人。”一位香港资深藏家告诉记者,“从这次苏富比的拍卖价格普遍高于估价上来说,中国当代的艺术品可能在2009年的秋拍中走出止跌回升的行情。” 在此次苏富比的秋拍中,以岳敏君的《帽子系列──才子佳人》为例,成交价为638 万港元,几乎超过了之前最高估价350万港元的一倍,“这显示了挤掉水分的当代艺术精品已经体现出了良好的投资价值。”

 

【编辑:虹汐】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