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淮海西路570号上钢十厂遗址上,一组组韵味十足的新老建筑和点缀其中的雕塑作品正逐渐浮现在世人面前。
几年前,上海钢铁十厂厂址还是一个原本被认为没有保护价值,准备彻底拆除作商业开发的老厂区。今天,在政府、开发商、建筑师、景观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却成为集雕塑艺术中心、创意产业园于一身的上海城市新名片。
保护老建筑原生态融入诸多艺术细节
上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时代变迁与城市变革,产业结构相继调整之后,世界各国好多城市遗留下众多废弃的工厂。而今,“Regen-erative”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让这些大工业厂房黯然失色之后得以华丽转身,为这些城市重建起诸多新的坐标,如伦敦的泰德、美国麻省当代美术馆、悉尼岩石区等,坐落在上海西区的上钢十厂旧址上的“红坊”也是其中的一个。
上海红坊国际文化艺术社区于2007年6月21日为其一期工程投入运营举办盛大开街仪式,由此,上海红坊国际文化艺术社区以鲜明而大气的姿态对外亮相。这也标志着上海又一个融浓郁文化艺术气息与前卫时尚为一体的重量级风尚地标正式形成。
自2005年4月,上海红坊国际文化艺术社区首个项目———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改建工程破土动工以来,短短两年时间,“红坊”不但出色完成了改建工作,并且成功地对其进行了运作,以数次极具分量的雕塑大展奠定了其作为中国又一个艺术重镇的地位。此外,“红坊”更是致力于雕塑艺术中心周边地区的空间改造工程。在对于整个社区建设的定位上,“红坊”十分坚定和清晰———即打造一个文化、艺术和创意交流功能的国际化平台,并且力争实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最大化。
对于熟悉老建筑改造的人来说,“整旧如旧”的原则一定不会陌生,而“红坊”改造之后的再生,除了满足这一原则之外,不可忽视其改造、规划的过程中,考虑到它对城市文化“大气追求”的深刻理解,对历史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尊重,所以才能将旧厂房特有的宏大空间、工业建筑的大桁架结构等特点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以保护其原生态感为基础,又融入了许多耐人寻味的艺术细节,使得“再生”之后的雕塑艺术中心,不仅承载了建筑原本的意义,更散发出抵挡不住的时尚锋芒。
注重公共性开放性挑战艺术家与公众
“红坊”总占地面积约有50000平方米,呈U形,中间区域是一块公共的大型绿地。改造后分为A、B、C、H四个区域,主体建筑长180米,宽18-35米,占地面积6280平方米,建筑结构高大、空间开阔、粗犷雄健,其中A区为错层空间设计,把展厅空间巧妙分为上、中、下三层空间,蔚为壮观。
从2005年11月11日以来,这里曾举办“雕塑百年———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开馆暨雕塑展览”、第六届上海双年展———国际学生展、罗丹雕塑艺术展等一系列很有影响的艺术大展。2008年至今,也举办了从“空间·艺术·人”到“谢艾格雕塑展”等五个展会。
一个时代的终结,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的告别,如何在改造的过程中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这同样也是“再生”给我们带来的重要课题。改造后,园区内的中央空调设施、中央监控、红外线报警系统、消防系统、法国新型节能技术的供暖系统等一系列的智能化办公设施均可以达到4A写字楼的标准。
纵观建筑与空间上的改造,“红坊”园区内大部分空间,都整合得较为流动,注重建筑单体内部与外部的交通和联系,如二楼、三楼被定义为开放式的办公区,有些办公区上方还设有可以做分享场所的开敞式露台;雕塑中心A区更匠心独运地营造了三度空间———用一条狭长的坡道直通5米高的“空中展厅”;原先的钢铁冷却池也被改造成一个有趣的地下展厅,并与地面展厅交相呼应。
“红坊”的艺术空间在规模与布局上与其他创意园相比中是比较领先的。创意园区艺术空间构筑的基本着眼点是:为艺术家和设计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创作、展示和交流场所,他们在这里可以激发出新的灵感、切磋技法技巧、探讨不同的艺术风格、展望艺术发展的未来。在这里,画家和设计工作室不再是单纯的自我封闭的创作空间,而是向参观者开放而成为一个公共性的空间,参观者都可以进入工作室,感受艺术的氛围接受艺术的熏陶。“红坊”园区非常注重公共性与开放性,会定期举办各类面向大众的交流活动。如果说上海另一个艺术园区“M50”面对的是希望找寻灵感与安静创作空间的艺术家,那么“红坊”挑战的却是希望表达和推出自己作品的艺术家与那些和当代艺术共同思考、前进着的公众们。
当下发展有些“温吞水”期待不久真正走“红”
“红坊”开放以来一度颇为引人注目。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它在今年年初已经显露出萧条的景象,出租转借的告示贴在周边的小画廊里,即使是像“林达艺术中心”这样较大的艺术中心也正在拆除门口的机械雕塑。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旁边的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已经悄然建起,并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开馆。
实际上,在上海地方这么大的园区并不多,却常常面临门可罗雀的状况,最近在“红坊”举办的两个重要的展览,一个是“迎世博”城雕展,一个是日本版画展,但也未能吸引到太多的注目。
“红坊”周围一些自称为画廊的小店主要以卖画维持经营,偶尔也会有一些小型的个展,而一个卖铁质工艺品的店主则抱怨租金太贵,不像“M50”那里拥有较多的人流量,在合同期未满的情况下只能惨淡经营。由于园区位于淮海路和凯旋路附近,租金比其他地方都要贵一些,一些小的艺术中心在开建之初就已经想好了策略,比如东大名创库就是以一半转租、一半做画廊的方式来运作的。
只是,在一阵热闹的“热身”之后,“红坊”需要面对的问题依旧存在。相较北京而言,没有“798”那样的知名艺术地标和成熟的画廊,使得上海的艺术园区发展显得非常“温吞水”,除了美术馆和博物馆之外,当代艺术的实验地显得谨小慎微。
城市的快速发展催生着建筑的更新,无论有历史价值的还是没有历史价值的衰落城市区块或老建筑,开始在这个潮流中被重新界定身份,那些快要被遗忘和抛弃的空间重新介入到城市生活中,历史被再次有模有样地制造,而我们可以如此有力地概括“红坊”的重生,那就是“工业筋骨,艺术气韵”。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