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醒民给周恩来和陈毅拍摄的合影
1932年出生于沂水县的老摄影家刘醒民,从1948年开始从事摄影工作,曾参加过解放南京的战斗,跟随刘邓大军挺进大西南。1952年,全国十大军区成立,又被调到昆明军区政治部摄影组工作。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用镜头留下过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工作生活的珍贵历史瞬间,记录下了人民解放军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历史画面,同时也记录下了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满怀激情建设国家、追求美好生活的那些平凡而感人的细节。
“小八路”拿起了照相机
1944年春,“小八路”刘醒民被选进鲁中军区宣大,分配到美术组,主要任务是学习画抗日宣传画,“抗战到底”、“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大字标语就由他们制作。
1948年,鲁中军区各宣传队整编。当年夏天,刘醒民被编入南下随营干部学校,一路急行军,由山东聊城行军,途经河北大名、涉县,山西长治、晋城,到达河南省洛阳。之后,刘醒民调到刚从大别山回来的刘邓大军(第二野战军)政治部文工团,又干起了老本行美术工作。
解放郑州、开封后,在美术组炜克同志指导下,刘醒民曾经用布创作了一套十五尺长的连环漫画,以“缴枪不杀”为主题,表现解放军在解放郑州战斗中的故事。这套连环漫画完成后,挂在了郑州市最繁华的大街上展出,吸引了很多群众驻足观看。
一个偶然的机会,刘醒民转行了,放下手中的画笔,拿起了照相机。1948年冬,他在二野政治部文化部驻地碰上了摄影组长袁克忠。袁克忠了解到他是美术组的后,就对他说:“摄影比画画快多了,像部队行军作战的场面,拿起照相机按下快门,就能留下一幅幅生动真实的图像,你说好吧!”
刘醒民一听高兴极了,再看看袁克忠拍的那些照片,马上心动了,主动请求跟他学摄影。结果,在没找到部队负责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陈裴琴并征得其同意的情况下,他跟文化部的其他同志打了个招呼,就给自己调换了工作,背着包去了摄影组,从此开始了摄影生涯。
直到南京解放后,在一次大会上,正在拍照的刘醒民遇到了陈裴琴部长,他赶紧就自己“未经请示”转行一事,向陈部长解释。旁边的袁克忠看见了,也赶紧过来帮忙“说情”:“小刘学得很快,干得也非常好!”其实当时陈裴琴早已经知道这件事,并没有再责怪他,拍拍他肩膀鼓励说:“摄影也很重要,可以用照片记录军史,记录历史,这次就好好干吧!”
刘醒民拍摄的妇女劳动场面
随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
1949年春,刘邓大军(二野)开始向长江岸边进军。行军途中,刘醒民和摄影组的其他战士及时抓拍镜头,然后因陋就简,用晒兰图的方法,将底片夹到一个玻璃框里,及时晒出一期期的兰图画报。这些画报发到连队以后,极大地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鼓舞了部队斗志。
当年秋天,二野解放大西南的进军开始,刘醒民又背起照相机,跟随四十七师拍摄进军作战的照片,从贵州到四川,包括解放党阳、抢渡岷江、解放乐山、成都外围战,刘醒民都拍摄了大量照片。这些照片都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保存下来。
1950年初,西南军区在重庆成立,并创办《西南画报》,刘醒民到画报社担任摄影记者。在此期间,他深入部队和农村,采访拍摄了大量照片,反映人民解放军剿匪和当地土改工作取得的成绩。创作于1950年1月的《通过云南白沙河天险追击白崇禧残军》,也成为刘醒民的代表作品之一。
1952年春,全国十大军区成立,刘醒民被调到昆明军区政治部摄影组工作,同时,被《解放军画报》聘为特约记者。他经常到边疆边防部队和少数民族地区拍摄,“军民团结守边疆”、“军队帮助少数民族建设家园”等,都是这一时期的创作主题。
有一次,刘醒民从云南蒙自步行两天到边疆金平县少数民族地区采访拍摄,探访了解到当地有一位傣族妇女曾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内容是“感谢毛主席派来人民军队保卫我们家乡平安”,信中说,人民解放军解放边疆后,当地妇女们从此过上了幸福生活,她们有了自己的互助组,愉快地劳动,欢乐地歌舞,年年都有丰收的果实。刘醒民立即深入当地村寨,巧选角度,把当地群众劳动生活场面用镜头鲜活地记录下来,照片取名《傣族妇女给毛主席的一封信》,很快在1952年的《解放军画报》发表。
这一年,刘醒民到大理洱海边采访时,遇到一位白族妇女。这位妇女担任着村里妇女互助组长,带领妇女们种田、捕鱼,组织劳动,表现非常优秀。刘醒民了解到,她的丈夫是一名参加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当时还在朝鲜战场,由于很长时间没有丈夫的消息,她心里一直非常挂念。刘醒民觉得这件事带有普遍意义,非常值得报道,于是便拍摄了一组这位妇女组织群众下田劳动等内容的照片,并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取名《一个志愿军的妻子》,寄给了《新观察》杂志,文章和照片很快就刊登了。这组照片加文字发表后,尤其在参加抗美援朝的部队中引起很大反响。不久,刘醒民收到了由《新观察》杂志转来的志愿军战士的信,信中表示,战士们对家属积极劳动生产、支援抗美援朝深感鼓舞,他们在前线将奋勇作战,争取早日战胜敌人。而那位白族妇女也很快收到了丈夫的来信。
此外,刘醒民还拍摄了《战斗在怒江两岸》的照片。怒江两岸高山耸立,森林茂密,这里驻扎着云南军区的建设者,这些军人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在没有人烟的深山狭谷中垦荒种地,还有的就在这里安家落户。人民军队建设者的感人事迹,都被刘醒民收入自己的镜头中。这些照片后来作成一个小画册出版,并被收入新中国画库。
为周总理拍照忘打开镜头盖
1955年,作为昆明军区的摄影记者,刘醒民有一次为周恩来总理拍照的难忘经历,更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因为激动紧张,居然连镜头盖都忘记打开,至今回想起来还有些不好意思。
1955年4月,万隆会议将在印度尼西亚召开,周总理将率领中国代表团出席亚非会议,周总理是首席代表,陈毅、叶季壮、章汉夫、黄镇为代表。4月8日,周总理一行专机抵达昆明。当天深夜,正在睡梦中的刘醒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军区副司令员秦基伟打来的,告诉他:“明天上午9点到司令部找我,有绝密任务。”
刘醒民知道,由军区副司令员直接下通知,一定是不同寻常的任务。第二天,刘醒民准时到了秦基伟副司令员办公室。秦基伟告诉他,周总理率领的亚非会议代表团已经到达昆明,要在昆明休养几天,顺便游览一下当地风景。“这几天,你负责为周总理一行拍照。周总理刚刚动过阑尾炎手术,一定要注意总理的安全,因为敌人正千方百计地谋害周总理,妄图阻挠我们出席亚非会议。”
刘醒民表示,一定很好地完成任务。他回忆说,一共跟随周总理拍摄5天,但那短短的5天,周总理平易近人、可敬可亲、平凡而又伟大的伟人形象,给他留下了一生难忘的深刻记忆,很多细节至今如在目前。
一路上,周总理、陈毅等代表团成员及随行工作人员表现得都非常轻松,欢声笑语不断。周总理喜欢唱戏,每当坐在石凳上休息时,他便拍着膝盖,兴致勃勃地哼唱起评剧《刘巧儿》的曲调。这时候,刘醒民都在一边忙着抓拍照片。周总理看见了,关心地打招呼,让他也赶紧坐下来休息一会儿。
游石林让刘醒民终生难忘。刚进石林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石柱,造型奇特,瑰丽多姿,可谓鬼斧神工。陈毅元帅一下子被迷住了,坚持要在这里和周总理照张合影。也许是第一次为两位伟人拍合影,刘醒民的手在不住地颤抖,细心的周总理看见了,笑着安慰他说:“不要慌,慢慢来嘛。”
刘醒民赶紧目测取景,选角度。不过,当他选好构图时,蓦地发现取景框里一片漆黑,刘醒民顿时急得满头大汗。站在前面的陈毅用手指着刘醒民的相机镜头哈哈地笑弯了腰,周总理也笑了,他慢慢地说:“小刘啊,不要着急嘛,你的镜头盖还没有打开。”刘醒民听完,脸一下子红了。
直到4月14日一早,周总理率代表团按计划飞往印尼,到机场去为周总理一行送行时,周总理握着刘醒民的手说:“刘醒民同志,你辛苦了,你的工作很出色嘛!”
刘醒民
刘醒民祖籍山东沂南,出生在沂水县。1937年秋,日本侵略军的飞机轰炸了沂水城,家园被炸毁,他全家离开了沂水城,那年刘醒民才5岁。
1941年春,刘醒民到沂南找到在抗日根据地沂南县任文教科长的父亲,在沂南县花峪庄住了下来。当年冬,日寇集中5万兵力对沂蒙山区大扫荡。亲眼目睹日寇凶残的刘醒民,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当八路军打鬼子的愿望。
第二年,刘醒民的两个姐姐由上级分配到上高湖抗日中心小学学习,刚满10岁的刘醒民也到了抗小,并在学校里当上了校内的儿童团长。在抗小,他与邵友德、袁宝烈、刘乃湘等小同学自编自演了话剧《抓汉奸》。孩子们排演的这台话剧,虽然只能称得上“小儿科”,但在上高湖村头演出时,很受欢迎,尤其演到八路军和民兵拿着用拐角树枝做的手枪押着汉奸出场的时候,围观的乡亲们就都笑着热烈鼓掌:“演得好!”
1943年冬,抗小的老师刘斌又为这群孩子们排演了话剧《送郎参军》。剧中,刘醒民的二姐演那位参军青年的妈妈,一位年龄大一点的姓宋的同学演爸爸,刘醒民演孩子。这台话剧后来还参加了全县在依汶北洼举行的军民抗日联欢大会。当时,戏台用木棒搭成,四周汽灯照得通明。演出时,刘醒民一上台,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感到非常兴奋。可惜他只有一句台词,“娘!我也要参加八路军,去打日本鬼子!”。
1947年秋,刘醒民和四妹再次选调到鲁中军分区宣传队工作,在队长赵忠、指导员刘枫指导下排戏。排演的歌剧《抓壮丁》中,刘醒民又一次上台,这次纯粹是跑龙套,当了个群众演员。他的主要任务,还是在美术组跟一个叫半残的老同志画宣传画。有台歌剧中的一场戏,需要画个蒋介石的画像,半残老师起了个单稿让刘醒民补充画好,刘醒民按稿画完后,对半残说:“我把蒋介石的脸画得太长了。”结果半残老师的评价出乎意料:“画得很好,很像蒋介石的脸,就该画得长着点,他撕毁和平协议,硬要打内战,就是个长脸嘛!”听了这话,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在部队做过多年的摄影工作后,1958年,刘醒民调到新华社山东分社。同年,又被调到新成立的山东画报社。三年的画报记者工作,刘醒民跑遍了山东的山山水水。1961年,《山东画报》停刊,刘醒民被分配到沂南县文化馆工作,直到1982年离休。不过,照相机他还一直拿在手里,遇到精彩瞬间,他仍然会习惯性地端起相机
【编辑:李裕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