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成都商报文化部主任 王潇
时间:2008年1月19日
地点:k画廊
记者:99艺术网 单春玲
记者:您对当代艺术的关注有多长时间了?
王潇:比较长了,大概有四五年了。
记者:我知道您从最初蓝顶成立的时候,就做了很多的工作,也给予很多艺术家帮助。
王潇:其实也不叫帮助,我觉得这是我工作的范畴。
记者:当代艺术需要这种关注的意识。
王潇:因为当代艺术本身值得关注。就像我们的慈善工作一样的,需要我们去关注。爱心谁都知道,谁都有,但是“有”和“做”是两码事,这和艺术是一样的。
记者:那您在接触蓝顶艺术家这么多年以来,蓝顶从成立到今年也四周年了,包括今天的拍卖活动,当代艺术还有哪些让您关注、让您感动的事情?
王潇:怎么讲,其实可能现在由于强大的市场号召力,对当代艺术,大家看到更多的是一些数字、拍卖的价格,媒体常常是用天价来形容。其实用这种方式引起大家的关注,并不是好事。跟楼市一样的,形成很多泡沫,长此以往的话,我觉得对城市的市民会有一种错觉:只关心价格,不关心作品本身。对艺术家来说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对艺术本身来说也是这样的。
还记得我第一次做当代艺术报道的时候,是在深圳美术馆,名为《居住在成都》的一个展览。当时我讲了这样一句话句话,‘我们关注得太晚,我们是来补课的,我们报社也是来补课的。’当然也是成都这个城市需要补课。因为一直以来成都都是历史文化名城,给人的概念很老,我们只强调我们悠久的文化历史,我们讲的都是过去,那么我们现在呢?现在更重要!我希望当代艺术能够放低身价,让更多市民接触到,接触到他们的作品和他们本人。
《居住在成都》在成都展览的时候,他们很多艺术家是这样的,站在画背后,让作品说话。我说不行,光让作品说话是不行的,你必须出来。所以当时我们做了一个活动,所有艺术家站在你的画面前去,站了三个小时,三个小时没有挪过,动不了,很多人问他们问题。媒体很重要,它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不是他们不关心当代艺术,他们想知道,却没有途径,他们不知道从哪里开始。
这两年以来,你一定要说感动的事情,我觉得当代艺术的成长本身就让人感动。艺术永远不会高于生活,这是我的观点。所以对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包括市民对艺术的追求都挺让我感动。另外,现在中国是一个当代艺术的一个热点,而四川艺术家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很大,这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
记者:那您刚才也提到了,在与艺术家合作的过程当中,作为媒体您把艺术家推到台前这很关键很重要,因为艺术家以前一直是站在作品背后的,其实这就是您作为媒体对艺术的贡献。
王潇:说不上贡献,只是起到这么一个作用。
记者:对于今天这个活动,蓝顶四年——用艺术拯救生命的慈善拍卖活动,艺术家完全放弃自己的利益,以最低的姿态出现,对于这个结果,对于促进市民对艺术家的了解,您觉得这个活动做得如何?
王潇:还好还好,我觉得不错。因为这个活动筹备的时间差不多也就两周,能有这个效果不错。
记者:这两年,成都艺术区出现得比较快、比较多,原来的簇桥蓝顶,它是一个纯粹的艺术原创基地;现在,河塘月色二号坡地也已经封顶了;青城山有中国当代美术馆群;非遗公园有国际艺术城;依托川音美院,新都刚刚成立一个北村艺术区。众多的艺术区纷纷成立,对此,您可以谈一谈成都当代的艺术生态现状吗?
王潇:这两年,通过媒体的报道和艺术市场本身的火热,让当代艺术迅速被重视起来,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欣欣向荣嘛。所谓的艺术群落,对老百姓来讲这不重要,我更希望是通过这种行为能够带动我们的相关部门、政府,能够重视当代艺术。
比如说,成都还没有我们当代的艺术馆、或者博物馆,这个是很致命的。我希望通过这种行为,能够迅速有几座我们成都的当代博物馆、艺术馆,让普通市民能够接触当代艺术。因为你刚才说的所谓的群落,或者是青城山美术馆群是相对于艺术家而言,那只是为艺术家建的,我希望的是给市民,给这个城市的人留下的东西,让他们有机会看到当代艺术的原作,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的教育本身这一块很缺乏,我们的课本,当年我们学的课本,对于当代艺术、艺术本身的介绍很浅的,很肤浅的,我希望现在的学生能够走出课堂,走出图书馆,到博物馆去看,去欣赏作品,我愿意看到这样一个景象。
记者:作为媒体,您觉得我们今后在这方面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王潇:作为一个媒介的话,更多应该是起到纽带的作用。我们现在,我个人感觉,我们媒体的关注是一头热,只是艺术家和作品热,还有一头要热起来,就是受众,对受众的服务,推广。就是说让他们真正通过我们的报道和活动,能够真正感受到艺术、感受到艺术本身。现在我们也许对艺术家这边关注的热度比较高,但是那边大家需要什么样的探讨,这个需要加强。所以我们商报基本上每年都会做一次与当代艺术相关的活动,像成都双年展,我们是主办单位,还有全国雕塑展,每年会做一次这样的当代艺术的活动,我们所谓的活动是希望公众能参与进来的活动,这个很重要。光是对艺术事件进行报道目前来看是一头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