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来看看国内外这些在交通工具上发生的或奇葩或有趣的行为艺术事件吧,当然其中有一些可能未必算得上艺术而只能称其为行为。小编不能保证你的交通安全,只能尽绵薄之力打开搜索引擎为你整理一些欢乐。
美国有一个著名恶搞团队叫"Improv Everywhere","improv"意为即兴表演,随处表演随处搞笑就是这个团体的宗旨。按照创始人查理•陶德的说法,这个团队的目的是"制造一些令人惊讶的时刻,从而使行动者在自己的余生里对其曾经做过的举动津津乐道"。
他们做了许许多多能让人欢乐又匪夷所思的趣事,有一天,他们把纽约的地铁站改造成了日间水疗中心。参与人员穿着统一白色制服的"员工"们向乘客们提供桑拿、热石按摩、蒸气浴等水疗服务并邀请路过的行人加入,上演了一场"纽约人在地铁里蒸桑拿"的好戏。经过地铁站的乘客们或驻足而视,或捧腹大笑,或拿出手机拍照。查理•陶德说,发起此次活动的原因是纽约的夏天实在是太热了,而除了中央火车站,这些地铁站站台上都没有空调。这场行为艺术获得了纽约人的欢迎。
泰国艺术家BenzThanachart在纽约的地铁里感到这种异于他家乡的移动设备沉默病,因此产生了这个特殊的点子:我在地铁上大喊一声,然后抓拍人们被刺激后开始与外面现实世界发生互动的瞬间。从这几张照片里可以看到各种表情,错愕,迷惑,好奇,亮点不少。
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市一个早上,地铁车厢内出现了奇景──一名全身赤裸的模特儿,若无其事地买票,在车厢内行走。模特儿基本上一丝不挂,身上不同位置写有英文字,标明"正常"应穿上什么衣服,例如胸罩、外套、长裤等。这是瑞士艺术家穆瓦尔创作的行为艺术演出一部份,旨在"颠覆平凡",希望在沉闷的车程中,刺激乘客有破格思维。
这仅是艺术家作品"剧本系统"中的一段。据称,他希望能够撼动社会重新思考对周围毫无反应的通勤者们。于是,让模特只"穿着"写在皮肤上的文字,走入他人的生活轨迹,寻找自己的方法,理解万物的起点。并鼓足勇气,坚守到底,返璞归真。有人时候,艺术家是想要提醒人们——只要意识到自己无助到喘息都困难,就会涌现近乎私密、饱受呵护的个人空间——你是否像我一样把这句话咀嚼了好几遍,还是不太敢说“我懂了”。
你会把邻座的陌生人当做朋友,安心的靠在他肩膀上吗?你或许不太敢顶着被旁边女孩骂神经病的风险去做这么冒险又让人羞涩的举动,但是装置和表演艺术家乔治•费南迪敢。乔治坐在地铁上假装睡着,然后将自己的脑袋慢慢靠在陌生邻座的肩上。对面的搭档会将这些肩膀主人的反应拍下来。"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基本都会在拥挤中感到孤独,特别是在更加拥挤的地铁里。"
乔治在做一个"我觉得我认识你"的艺术项目,该项目已经进行了两年多,对乔治来说,进行这个项目的原因是孤独。"对我来说,孤独感自出生就有,并会衍生出各种形态。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基本都会在拥挤中感到孤独,特别是在更加拥挤的地铁里。"
乔治认为,比起其他交通工具,地铁的特殊和神秘总是会被放大:"如果我们是在公车上,车厢里没这么挤,我们的视线除了看着彼此,还能看向前方,或者看着窗外--我们并没有远离生活于其中的地上世界。相比之下,地铁就比较可怕——在地底下待着,会让我们变得脆弱,并有更强的自我保护欲。"
"在地底下待着,会让我们变得脆弱,并有更强的自我保护欲。"——是的,因为总有一些人,他们的出现总是让你不自觉的开始自我保护。
先生,你还好吗?要帮你叫个救护车吗?
木乃伊家族在上海也有族人。
成都地铁里有一天出现了许多海绵宝宝,很好奇他们是怎么进的安检。
右下角小哥的表情亮了,相信没有人喜欢在地铁里有人用内裤对着自己。
但也不尽然,每年的1月12日,对于那些喜欢搞行为艺术的人来说是个好日子,因为这一天有个全球性的活动,叫做"不穿裤子坐地铁日"。不穿裤子不是什么都不穿,而是脱下裤子、只穿内裤在公共场合亮相。这项活动源于纽约,不论男女,不论性别,只要在零下温度不怕冷,五颜六色的内裤可以尽现眼底。当年纽约开始这项活动时只有7个人参加,而在2013年有4000多人参与,2014年,全球有62个城市的民众尝试不穿裤子坐地铁的滋味,好受不好受呢?那可是只有尝试的人自己心里最明白。
相比来说,地铁的确是大家在交通工具中实施行为艺术的最佳选择,但也很遗憾,中国大多数在地铁中的“行为”与商业炒作有关,而和“艺术”并没有太大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