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历史与艺术联袂:史学家与艺术家的联袂创作

来源:《美术报》 2012-07-27

近期,河南一批中青年油画家的一组28幅有关匈奴题材的大型历史画《匈奴与中原: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在内蒙古博物馆展览。此展让我颇为诧异!一方面,觉得他们怎么会选匈奴方面的题材,而且历史细节及历史观方面竟这么专业!二则为他们整体的写实绘画能力感到好奇。

 

匈奴对一般中国人来说,都知道是历史上一个给中原政权惹大麻烦的凶悍的北方游牧民族,但在河南画家的作品中,却并不是当中华民族的敌人来表现的。他们把匈奴当成中华民族自身一个历史源头去表现。这的确让许多人回不过神来。原来,这些画家背后有一群以党普润为首的研究匈奴的历史学家。我们认真研究匈奴的历史,发现在我国战国秦汉时期,北方游牧的匈奴人虽然一直是中原华夏民族的敌人,但在西汉时期被汉朝彻底打败之后,南匈奴归顺了汉朝,北匈奴人中一部分西去了今天的东欧,一部分人也归顺了中原。这样,匈奴中大部分实则成为了中华民族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来源。匈奴融入中原后改为汉姓,至今在独孤、呼延、浑、靳、聂、隗、郁、郎、赵、郭、李、张、陈、范、赵等众多姓氏中,都有匈奴血缘传承的成分。当然,北匈奴中的一部分在公元四五世纪时去了中亚、西亚和欧洲,曾以风卷落叶般的战争狂涛席卷一切,战胜东西罗马帝国、俄罗斯,最后在多瑙河流域呆下来,而后来在13世纪征服欧亚的蒙古人,又与匈奴有血缘基因的直接关系。这些,国人大多不甚了了。所以河南画家实则是在与历史学家联手之后,才把这一扑朔迷离的历史以绘画的形式重新梳理。

 

这还不算什么,因为有历史学家的介入,文博系统也随之介入,竟使得这个匈奴题材的组画展览得以与北方各大博物馆的战国秦汉时期中原匈奴的文物130多件(组)一起展览。这种展出陈列方式,使艺术再现的历史场景,得以与真实的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物并列展出。亦即历史的艺术与艺术的历史联袂展出,人们真可以从艺术中虚拟的时空直接穿越真实的文物的时空,而回到2000多年前的现实中去。尤其是当你近在咫尺地凝视着那些真切的匈奴人穿过的皮袍和他们戴过的鹰顶金冠饰时,一个2000年前活脱脱的戴着金冠穿着皮袍的匈奴人仿佛真站在了你的面前!这是一种奇异的穿越时空的感觉,既虚拟又真实。

 

当然,河南画家用了数年的时间精心描绘的历史组画也相当优秀。这些历史组画都用写实再现的手法,选择一个个典型的历史时刻,再现一个个或悲壮惨烈,或平和优美的历史场景。河南是有写实艺术的优秀传统的。国画家中的李伯安,油画家中的王宏剑,都给河南写实艺术打下过坚实的基础。今天,河南后来的中青年油画家们,又以匈奴组画的卓越成就,向中国画坛显示了河南优秀写实画家群的存在。

 

河南这种史学家与艺术家的联袂创作,使我想到5年前另一群重庆史学家与艺术家的联袂创作,由著名抗战史家文化学者王康与一大群优秀画家们共同创作的800米抗战历史画《浩气长流》。这是迄今为止,在中国真实再现伟大卓绝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最为翔实的历史画卷之一。画卷以“向天地立项,为历史审批”的气度,以“还原历史真相,找回人间正义”为宗旨,真实再现了那些与8年抗战作出过伟大贡献的数百历史人物。

 

与河南的写实油画不同,重庆的《浩气长流》 尽管为了真实再现抗战的历史,每一个历史人物都有历史照片为根据予以真实的再现,但作为国画长卷,画家们在画幅中又打破了时空的局限,把人物与环境作了自由的超时空的组合,且巧妙地把抗战文物如历史照片、时事报纸、天皇投降诏书、抗战诗文歌曲,或绘制或拼贴,自由地组合进长卷之中,这样,整个长卷中既有历史人物的真实写照,又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既有艺术手法的超时空处理,又有真实文物图片的直接呈现。艺术与历史,虚拟与真实,主观与客观,今天与昨天,在艺术长卷中融为一体。

 

中国的艺术是缘情言志的艺术。中国以诗立国,绘画也强调“写意”。尽管唐以前也画历史画,但那时写实的能力不强,故历史画成就也有限。宋代写实能力强了,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文人画也开始兴起。所以中国的历史画成就一直不高。这种状况持续到今天。所以重庆、河南画家们与历史学家联袂创作历史画,很值得我们关注。

 

 


【编辑:陈耀杰】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