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方 悼歌
2015年11月14日晚,嘉德2015秋拍“85新潮美术三十年纪念专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其中丁方作于1993年的《悼歌》以1000万元落槌,据悉,此前估价为600万至800万元。
1987年5月20日,在南京艺术学院展览厅举办了“第一驿”画展,在艺术风格上被认为是超现实主义团体的“红色·旅”8位成员,40余幅作品参加了展出。丁方作为主要的组织者曾写下过这样的文字:“我们在献身的严肃性中找到共同的支点。我们渴望在内心深处再创一个生命体。我们在涉向彼岸的旅程中获得了崇高。我们在与永恒碰撞时感应到召唤的神秘。”这段文字是“红色·旅”艺术群体的“四项基本原则”,也是他们的共同理想与精神寄托,并最终形成了群体的艺术宣言,发表在《美术思潮》1987年第1期上,题为《红色·旅箴言》。“第一驿画展”充分体现了这个宣言的原则。当时,丁方的作品以其很有力度的画法表现西北,而引起了观众的注目,评论界称他为“使命感极强,内在精神与情感充盈,具有使徒气质的艺术家。”
这一年,丁方不仅成为当代艺术舞台中心的一份子,也成为艺术家个人创作的重要拐点。1987年,丁方创作了《剑形的意志》和《悲剧的力量》系列,他逐渐脱离了西北高原的母题,《悲剧的力量》系列作品作为《剑形的意志》的同期稍后的作品,其中的突出点是大量泛基督教符号出现。这一系列作品显现丁方企望在更为广泛的世界文化宝库中寻求信仰支点和力量源泉。埃及金字塔、米开朗基罗,尤其是耶稣、中世纪建筑的形象运用,明显地展示作者运用泛基督教文化中的“原罪与救赎”概念中所蕴含的“终极关怀”。
在80年代的文化讨论中,有一种推崇西方基督教的倾向,认为中国文化之所以在近代弱于西方文化,就在于我们没有一种类似于基督教的信仰。在丁方看来,以西北为代表的“汉唐雄风”与基督教的悲剧精神忧患意识进行结合,能创造一个崭新的、坚不可摧的中国形象,能够建构一种能与西方文化抗衡的“中国文化”。
基督教精神对整体人类命运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彼岸世界的永恒向往,得到了苦于无法从传统文化中寻求信仰支柱的丁方的认同。在丁方看来,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壮阔的山脉、河流、高原、戈壁和原野,有着诞生伟大的悲剧艺术的所有造型资源。但遗憾的是,中国却历史性的缺乏一种真正堪称伟大的悲剧艺术。在多次的西北体验之后,使丁方不再怀疑这种本土的缺失,在深厚的黄土高原和辽阔西北大地中尚缄默着的伟力,乃是其今后赖以跻身于人类未来文化之林的根基。他以自己的艺术缩短与这信念之间的距离,这信念给它以力量。
从悲剧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悲沧、沉郁、激慨的悲剧性气氛和情愫,令丁方在悲剧的深渊低处涌出一种感激之情。确然,自古以来,大地上的人们经历了各种磨难,但人们却从未背弃故土。这种人类在忍受生存重负时所体现出的伟大,是悲剧艺术的基本素质所在。在这高度的忍耐力之中,丁方看到了一颗比苦难还要坚强得多的灵魂。
为了与悲剧艺术的品质相称,丁方通过有力的画面和坚实的描绘来表现所体验到的中国气派和西北的艺术精神,就像端庄凝重的青铜艺术和豪放粗犷的秦汉雕刻给人的心灵冲击一样。因此,在《Sabat Mater》中形象由蘸着饱和色彩的笔触去塑造,在笔触与笔触、色彩与色彩的相互交叉覆盖之中,追求强有力的塑造肌理效果,这种塑造的感觉就像是克服了巨大阻力而喷出的熔岩,裹挟着奔流的力凝固于物体粗粝的表面,使人面对一种沉重的创裂后崛起的气势。
悲剧精神的中心意义在于它支整起了排列在丁方画面中的天、地、人、神四方结构,同时沟通了作为精神艺术的个体自我与神性本质的联系。我在所有伟大的精神艺术中,无论是圣经艺术、米开朗基罗雕刻及贝多芬音乐里,还是在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勒、凡·高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中,悲剧精神均是其关键要素所在,都起到了点石成金的魔杖的作用。丁方艺术即效法于此,使丁方艺术得以展现得如此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