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2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青年艺术+”青年艺术家推广计划复评工作正式结束。经过学术委员会与组委会长达四个多小时的评选,60位青年艺术家于200位入围者中脱颖而出,进入9月23日的现场评审及年度展览环节。(名单附后)
如何从初评晋级的200位优秀青年艺术家中再发掘更具潜力的艺术家,同时突破常规评选项目“展览颁奖清零重启”的简单模式,为“青年艺术+”锁定的新锐力量提供真正有效的、持久的助力?“青年艺术+”项目总策展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给出的答案是“创作与脉络并重,实力与潜力兼顾”。
星探?我们是产业型评审团
业内常见的评选类项目跟娱乐圈的星探类似,一般止步于“发现”。而“青年艺术+”则创建了一个高规格、全覆盖的“产业型评审团”,以便在项目开始,就从艺术品行业发展角度甄选出符合条件的青年艺术家,并为其提供从创作指导到市场推广的产业链型扶持。
“青年艺术+”组委会在复评阶段特邀业内一线学术专家、批评家、艺术家代表共同参评,评审委员包括2015“青年艺术+”计划总策展人、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外国美术研究室主任王端廷,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彭锋,瑞士圣•乌尔班艺术博物馆馆长Gertrud.Kohler,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礼宾等诸位业内大咖。同时,“青年艺术+”组委会成员秦风、金秀花,策展团队成员粟多壮、姬忠鹏也一同参评,共同构成“从学术、批评、策展到艺术市场为一体,从国内到国际平台互通”的产业型评审团。
一幅定论?我们更注重脉络
与产业型评审团相匹配的,是2015“青年艺术+”项目创建的更加严苛的“实潜者”评审机制——所谓“实潜者”,在技法成熟,根基扎实的同时,更加强调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思想力量,从其创作脉络上,正在形成或已经初步形成自身艺术语言。
那么,如何在这200位优秀的入围青年艺术家中,判断哪位艺术家是“实潜者”?
“青年艺术+”组委会针对入围的200名艺术家,征集了其近3年以上的艺术创作、个人简历、评论文章和自述,并将这些资料体系化梳理后提前一周邮寄给评审委员会成员,使评委们有更充裕的时间深入了解艺术家的艺术经历、创作思路和作品脉络,从多个角度综合评判,确保最大限度甄选出当代青年艺术家中的“实潜者”。
以年代为准绳层层筛选而出的60位“实潜者”百余幅作品,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惊喜或者震撼?相信,9月24日,我们会看到答案。
一场活动?我们有系列持久的推广计划
“青年艺术+”计划之所以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重视及扶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更宏观的视野及体系化运营方案。
据组委会主席朱英杰介绍,在9月24日启动的年度展览上,让60位艺术家“走上来”之后,“青年艺术+”还将为评选出的“英才计划”艺术家和部分入围艺术家提供一系列“走出去”活动,包括国内、国际巡展、艺术家驻留计划、融入“共振:走向世界的中国当代艺术”系列展览,以及“与大师同行”等系列活动。目的就是根据个体艺术家的发展阶段和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评审?一场青年人引发的学术大碰撞
在复评现场,评委们不仅看到了青年艺术家们高质量的艺术创作,这些难得一聚的艺术大咖更是火热探讨,引发不少学术碰撞。
作为两届“青年艺术+”项目的评委,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彭锋表示,2015“青年艺术+”入围的作品整体水平更好、更加成熟。但成熟度的同时也要警惕商业化,不可过于迎合市场。而“青年艺术+”组委会副主席,著名艺术品经纪人金秀花则认为,在充分尊重国内外学术委员会的专业意见,尊重青年艺术家思想和创作的基础上,健康的艺术资助基金和市场生态链有利于艺术家的持久发展,也能够调动更广泛的资源,服务于艺术家的创作和推广需要。
在苏新平副院长、秦风和王端廷一起探讨当前水墨教学模式与学生创新所面临的尴尬处境时,张子康副馆长则认为:这一代的青年艺术家是在一个非常国际化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他们思想活跃,极富创新精神,无论是从题材内容、艺术表现还是从观念上,都很有创造力。有这种创造力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作品和思想,中国艺术才有更好的未来。而这比用什么材料和什么画种更重要。
瑞士圣•乌尔班艺术博物馆馆长Gertrud.Kohler女士对组委会表达了祝贺。她表示,“青年艺术+”计划入围作品整体质量很高,她既看到了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在表达技巧上的传承与创新,也看到了在他们艺术观念上的独立和思考——这种无意迎合西方社会的眼光、更加注重自我表达的艺术创作,势必会对世界艺术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