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展望
提起展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中国当代艺术界最重要的观念雕塑家之一,也是第一个作品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中国艺术家。其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坐着的女孩》已是美术史的经典,“中山装”实验则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新雕塑的开端。他自1995年至今一直创作的不锈钢作品,获得了国际艺术界的高度赞誉。特别是代表作“假山石”系列,以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太湖石为原型,手工打造出光滑闪亮的不锈钢山石,这种不重意义、重视觉冲击的新图像,既似乌托邦的隐喻,又如现代化的镜像,深刻反思着中国当代文化如何在快速变迁的社会进程中重塑传统的重要命题。
2011年9月29日,在第五届成都双年展上,我们有幸看到他的最新作品“溪山清远”,与策展人吕澎不同的是,他的作品是立体的。为了呼应这次展览的主题,艺术家展望专门制造了一台机器,按照“溪山清远那张画”把给它恢复成立体的,艺术家借用这台机器的手来创造作品,在他的观念里,“溪山清远”主要是为了突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里边的作用,对于展望来说,“造”这种介入方式很重要的,就是谁来造这个东西,因为“画”的方式是古代文人画的一种传统,古代文人“画”大字,他的所谓“造自然”是借助自然之力造自然的意思,对展望来说跟绘画、跟文人画对自然的理解还是有所不同。不同在于一个首先是借助现代科技,比如说机器本身就是一种古代没有的东西,再一个就是理解方式,古代文人欣赏大自然,欣赏的是时间的概念,就是几亿年好不容易形成的这些山水,而他的作品是在一个小时之内把几亿年的东西给你压缩、制造出来了,所以艺术家的态度跟传统文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他在艺术长沙上面的作品“太湖石”,那是用不锈钢做的石头,相对于这次的作品来说,那件作品是假的,因为她是艺术家有意识创造的人工制品,这次的作品“溪山清远”,从自然的属性上来说不是真正的自然,但从观念的层面来说,它就是自然,因为这是机器制造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之中,艺术家对作品没有实质上的操作。
艺术家自己是这样解读“艺术长沙”那件作品的:“我参加艺术长沙作品“太湖石”,就是不锈钢的假山石,这个石头的来源比较有意思,它是湘江里的石头,就是经过长沙的江,我特意去买的湘江的石头,湘江石以前在中国文人谱系里边没有,也不太知名,因为我没有想到湘江里边也有这种文人石,也挺漂亮的。我这次跟以往作品的区别在哪儿呢?就是我把湘江石运回北京做完以后,把它砸成粉碎,然后再运回长沙摆在现场,我是希望长沙当地的观众看展览的时候,可以随意地拣这些石头,把它拣回去,现场可以拣。因为我的作品的名字叫《归于沙》,上届隋建国做过一个叫长沙的“沙”,他是把一个沙粒放大,我这个正好跟他相反,是把一个巨大的太湖石敲成了沙粒,但是不是把它放回江里,而是让它回到民间,我在每一块小石头上都点了一个红点,做了一个记号,就是证明每一粒沙粒都是曾经是一块完整的石头,观众取走就等于是归于沙,这是一个意思。为什么我有这个想法呢?这跟我对长沙的印象有关系,长沙,中国革命的文化第一次着陆长沙是最早的一个城市,毛主席在那儿受到了很多影响,所以出了很多名人,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人,建国的那些开国元勋也是湖南人,就是诞生革命家的地方,但是今天的长沙是一个在中国娱乐界影响最大的一个城市,娱乐之死这个词就是从那儿来的,所以它给你感觉就像吃辣椒一样,很刺激,它是一个截然相反的两极。我们展览的博物馆又躺着一个2000多年的老太太,所以这个城市给你感觉就是充满了刺激,让你很惊讶,让你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也有一种很无奈的感觉,也有一种就像我的作品《归于沙》,你会感觉到一切最终还是要回到自然、回到民间,回到自然就是长沙的水,所有的东西都会最后冲成沙,回到自然本身。人间的一些东西,比如人会死,像老太太,当年很风光,但是早晚她也得死,躺在博物馆让后人去,一切都会回到原点,回到民间、回到自然当中,所以我就对轮回历史有很深的一种感触,就是去长沙,就是因为我刚才说了这些矛盾对我来讲很多,我就把这些感觉跟我习惯做的那些太湖石,不锈钢石头这些作品结合起来,等于在我的不锈钢石头的旅程当中旅行到长沙了,它走过全世界很多地方,今天走到长沙就跟长沙本地的文化、历史结合一下,也算是它的历程中的一站,因为我有一本书写的就是我的这个不锈钢石头的一个旅行当中的故事、旅行的过程,就是那本《新塑园石谱》,所以像我在长沙的这个作品、这个故事将来也会进入我的书里,我出过第一本,再过两年也许会出第二本,就是它是持续的,三联出的,那个是前年出的。”
无论是人工打造还是机器制造,最关键的还是艺术家作品所反映出来的时代特征和文化现象,是真自然也好,假自然也好,关键看艺术家的作品能否形成对当前社会、文化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形成有力的批判和呈现,至于什么形式,这是次要的。
下面是采访原文
99艺术网:展望老师您好,能否介绍下这次参展的作品?
展望:我这次的作品是专门为这个展览制造了,按照溪山清远的那张画给它恢复成立体的,主要是用我们的那台机器,我自己设计的一台机器来制造的,那个机器就等于我的雕塑手,相当于我的手,我第一次展是在2010年的时候在北京展过一次,这次等于专门为这个展览又重新创作了一个叫“造溪山清远”,就是它是用风、雨、浪这些自然现象造出来的,因为这些所谓的文人画,其实都是一种自然造化的产物,等于我把这个自然造化的场面或者说我就是借用自然造化本身的力量来造的这个作品。
99艺术网:您今年参展的这个作品一共创作了有多长时间?
展望:这个作品要做一个月。但是这个是在已经我创作完机器之后,我用机器造一个月,那部机器花了半年的时间设计出来的。
99艺术网:有机会能给我们展示一下您的机器吗?
展望:机器原作这次展示不了,但是录像里边拍的就是这个机器制造的过程。
99艺术网:您如何看待“溪山清远”这个主题?
展望:溪山清远他主要是为了突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里边的作用,对于我来说,我的介入方式实际上是“造”是很重要的,就是谁来造这个东西,因为画的方式是古代文人画的一种传统,古代文人画大字,我的所谓“造自然”是我借助自然之力遭自然的意思,对我来说跟绘画、跟文人画对自然的理解还是有所不同。不同在于一个首先是借助现代科技,比如说机器本身就是一种古代没有的东西,再一个就是理解方式,就是古代文人欣赏大自然,欣赏的是时间的概念,就是几亿年好不容易形成的这些山水,而我的造就是在一个小时之内把几亿年的东西给你压缩、制造出来了,所以我的态度跟传统文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99艺术网:您会不会之前有很多的积淀,已经胸有成竹?
展望:它跟我过去造太湖石有一定的观点,造太湖石是造一个假石头,这次的溪山清远也是假的,但是这个假的溪山清远实际上它是真的,因为我借助的是自然的雨、风、浪这种东西来造,按说它是真的,它不是的可是由于我是用机器来模拟的自然,来造,所以它仍然带有假的成份,而我以前的不锈钢的太湖石它就是一个假的,我就造一个假石头,它完全是人工的,所以跟这次又完全不一样,如果说我以前造的是一个假石头,应该说我这次就等于造了一个真石头,但是这个真石头又分明是假的,就是这样的。
99艺术网:您是第一次来参加成都双年展吗?
展望:我是第一次参加成都双年展。
99艺术网:对这届成都双年展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展望:我觉得成都双年展它的整体性很宏大,因为它包括了建筑和设计,通常双年展都是建筑双年展,像威尼斯艺术双年展都是跨了一年了,成都双年展是把建筑设计跟艺术放在一起,总体做这个双年展,这一点是挺有创意的,也挺综合、也挺宏大的,而且今天的社会好像艺术、设计、建筑的确是有一种分不开的感觉,这个给我印象比较深刻。
99艺术网:您对吕彭老师策划的展览怎么评价?您来参加他的展览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或者说吕彭老师他策划的展览有一个什么特点呢?
展望:我觉得他在选择作品的时候很干脆,其实他在选择我的作品的时候,他问过我最近做什么,我一说他就觉得不错,当时就拍板,他选择作品很干脆。
99艺术网:你眼中的艺术长沙和成都双年展分别是什么样的?
展望:非常不一样,因为艺术长沙是小范围的,几个艺术家的个展,成都双年展是一个规模相当大,是一个综合性的展览,而且这个展览的主题是面比较大,艺术长沙的展览虽然主题是后出的,但是主题是比较微观的,观察一个小的事物,这个是完全不一样的。我谈艺术长沙后边的广告是成都双年展没有问题。(笑)
微观跟宏观的关系,就是说小展览往往体现一种微观的色彩,这种大展览往往关心的东西都是宏观的、宏大的,比如说“溪山清远”中国传统,这个很宏大,但是“解离”就非常微观,都是吕彭策划的两个展览,这两个主题是截然不同的。
99艺术网:主题感觉给人一个实、一个虚的感觉。
展望:就是一个细微,一个宏大,因为宏大必然是虚,细微必然是实。
99艺术网:给我们网友介绍一下您参加艺术长沙的作品?
展望:我参加艺术长沙是太湖石的作品,就是不锈钢的假山石,这个石头的来源比较有意思,它是湘江里的石头,就是经过长沙的江,我特意去买的湘江的石头,湘江石以前在中国文人谱系里边没有,也不太知名,也没有,所以我也想通过这次我将来应该有一个湘江石的概念,因为我没有想到湘江里边也有这种文人石,也挺漂亮的。我这次跟以往作品的区别在哪儿呢?就是我把湘江石运回北京做完以后,把它砸成粉碎,然后再运回长沙摆在现场,我是希望长沙当地的观众看展览的时候,可以随意地拣这些石头,把它拣回去,现场可以拣。因为我的品的名字叫《归于沙》,上届隋建国做过一个叫长沙的“沙”,他是把一个沙粒放大,我这个正好跟他相反,是把一个巨大的太湖石敲成了沙粒,但是不是把它放回江里,而是让它回到民间,我在每一块小石头上都点了一个红点,做了一个记号,就是证明每一粒沙粒都是曾经是一块完整的石头,观众取走就等于是归于沙,这是一个意思。为什么我有这个想法呢?这跟我对长沙的印象有关系,长沙,中国革命的文化第一次着陆长沙是最早的一个城市,毛泽东在那儿受到了很多影响,所以出了很多名人,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人,建国的那些开国元勋也是湖南人,就是诞生革命家的地方,但是今天的长沙是一个在中国娱乐界影响最大的一个城市,娱乐之死这个词就是从那儿来的,所以它给你感觉就像吃辣椒一样,很刺激,它是一个截然相反的两极。我们展览的博物馆又躺着一个2000多年的老太太,所以这个城市给你感觉就是充满了刺激,让你很惊讶,让你有一种跨越时空的感觉,也有一种很无奈的感觉,也有一种就像我的作品《归于沙》,你会感觉到一切最终还是要回到自然、回到民间,回到自然就是长沙的水,所有的东西都会最后冲成沙,回到自然本身。人间的一些东西,比如人会死,像老太太,当年很风光,但是早晚她也得死,躺在博物馆让后人去看,一切都会回到原点,回到民间、回到自然当中,所以我就对轮回历史有很深的一种感触,就是去长沙,就是因为我刚才说了这些矛盾对我来讲很多,我就把这些感觉跟我习惯做的那些太湖石,不锈钢石头这些作品结合起来,等于在我的不锈钢石头的旅程当中旅行到长沙了,它走过全世界很多地方,今天走到长沙就跟长沙本地的文化、历史结合一下,也算是它的历程中的一站,因为我有一本书写的就是我的这个不锈钢石头的一个旅行当中的故事、旅行的过程,就是那本《新塑园石谱》,所以像我在长沙的这个作品、这个故事将来也会进入我的书里,我出过第一本,再过两年也许会出第二本,就是它是持续的,三联出的,那个是前年出的。
99艺术网: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归于沙》这件作品的创作时间和过程?
展望:这个老谭比我还清楚,因为创作《归于沙》这个作品从头开始就有谭国斌的参与,包括找石头都是他帮忙一起跑,大概从4月份开始,好像是三、四月份就开始了,之前也谈过,三、四月份我去长沙、去找石头,把它拉回来在北京制作,做了半年。
99艺术网:做的过程当中遇到什么困难没有?
展望:我的制作工艺是非常难的,但是这个艰难不是说这一次,而是说从95年开始,我就一直在解决这个艰难的问题,这个方法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了,所以说比如说需要做半年,这个时间很长,需要很多助手,但是这个方法是从95年就开始探讨,所以说这个已经对我来说并不难,但是每一次做都是一个重新的制作,每一道工序你都不能节省,它不像别的有时候可以偷懒这个东西没法偷懒它是一锤子敲出来的,这一点永远都是这样的,即使再过多少年我做不锈钢太湖石还是要一锤子、一锤子把它锻造出来的,这个是永远机器不能替代的。
99艺术网:就是说您现在做的机器并不能在技术上帮您少了很多麻烦?
展望:我现在造的机器跟不锈钢太湖石不是一回事,我现在造的机器是把时间压缩了,这是一个概念,是一个创作的观念,不锈钢太湖石的观念就是要人为地一锤、一锤把自然的形造出来,无论花多长时间费多大劲都得去造出来,而造石机的作品就是要在很短的时间去造出上亿年才能出现的一个效果,所以这两个作品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99艺术网:可能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完全不同的?
展望:完全不一样,你要的难度是根据你的作品的观念来决定的,不是说每件作品都要难度,但是造石机难在哪儿呢?就是设计上,我用半年的时间才把这个机器给设立出来,我还有工程师的参与,牵扯到电、各个方面,还有一些循环、泵等等,发动机、马达,牵扯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我都是外行,因为我不是学机械的,所以我出艺术的想法,工程师在机械上去给我完成,我们完全是一个结合的产物,这个困难在这儿。一旦机器设立出来了,用它来造石头就很快,一个小时造一块,跟不锈钢石头正好相反。
99艺术网:非常期待能见到您这台机器,谢谢您给我们介绍得这么详细的作品。
展望:没问题。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