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汪意丰
汪意丰自序:尽管我很难接受,但也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今天的国粹(中国画)在失去创造力后像个已渐覆灭的腐朽王朝,在大势已去的窘境中,犹如掉入民间的没落贵族,已与世俗同流合污,却还摆着古人的清高,在世俗无知之中附庸风雅。我作为曾是这个王朝里的学子,在今天迫需多元变革的新时代里,思想、习惯、感情都难免有矛盾和冲突。虽然我还用着笔墨、宣纸等传统中国画材料,画着还有传统痕迹很浓的中国画作品,但这并不等于我沉醉之中而不能自拔。
易英
从汪意丰的画中可以看出他在形式与内容上的两方面追求。从形式来看,他力求一种独特的个人化的表现方式,也就是一种个人的叙述方式。在他的画中不容易看到水墨画的各种程式和传统功底,倒是显得自由而稚拙。可能汪意丰并不是想创造某种风格,而是想获得一种自由,这种自由就是要让充盈的想象和流动的思维不受限制地表现出来。因此在他的画上看不出那些水墨画的规范,画家象一个孩子一样,真正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世界。
不过这个“心”并不是盲目的,它既是画家真实的内心世界,也真实地反映在画面的内容上。汪意丰的画既是一种荒诞,也是一个寓言。我们很难对他所表达的东西作出直接的解释,但是能感觉到他出自内心的矛盾与冲动。汪意丰的画极其简练而单纯,似乎他那些玄妙的幻觉毫无障碍地呈现在画面上。但是任何个人经验者是在社会的空间中形成的,当汪意丰的那些个人经验衍化而来的幻觉在自由飞翔的时候,实际上包含了对社会生活的暗喻。这种暗喻就像是用一双纯真的眼睛来看一个成人的世界,那种人生的晦涩和险恶都简化为童话般的故事。只有经历了人生才能体会出汪意丰的故事,同时也体会他那真诚的内心世界。他总是相信人生的美好,才会保留这双纯真的眼睛。
我从汪意丰的画中得到这些感受,愿意和他一样去体验纯真。
贾平凹
汪意丰的画是一个奇异的世界,它展示给我们宁静、纯真、神秘。又那样的有趣。当我打开他的画册,随着时间的顺序一幅幅往后看,我脑子里想到了漫画,想到了丰子恺,想到了宗教,愈往后,那种独立特行的品格愈明显,东方人的情调,明净祥和的境界,令我赞叹和感慨。
朱振庚
汪意丰是位颇具鬼才的后生,造型丑妙、奇特,不入凡人俗套,原业油画,现起笔国粹(中国画)亦非习见之。中国画,可谓教外别传,又出怪人一个。他与我通话,讲想法,欲画连环画《金瓶梅》,凭他之手段,思之敏捷,才之鬼劼,肯定画得好,今与我忘年神交,幸甚,幸甚。
张子良
初识汪意丰,入魔入怪,神志难得自持。总觉得自己德某一部分发生了位移。不是眼睛长上了头顶,就是肢体变成了枯树的枝杈。心里有许多德不自在。再读汪意丰的画,忍俊不禁,总有些莫名的快活在心理跳跃,于是老而变少。不自觉地就入了童子的境界。与草木相依,与猪狗相枕。不知日月之既移,风雨之将至焉--画而及此,实在是好画也。
张子恩
汪意丰的新画是新鲜的,造型的语言,情趣气氛,宁静又不太安分--都在尽心探索属于自己的,又富于民族特色的。它既有文人画的味道,又不失现代人对某些叙事性的哲理思考--新的、就可能成为好的。有部分观众会认同它,有更多的观众不会接受它。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向观众表达的是美术家自己的感知和意念,敞开的是美术家自己的情怀和心扉。在这里,您懂与不懂似乎不重要,重要的是您的感受、意会与领悟。
吕品田
感性的汪意丰是率真质朴的。在一种自然状态中,他多能凭借良好的艺术修养,把自己的感觉畅快的表达于画面。这是足以珍视的天赋和才能,与生命体验和融无间的形式感,直直地化着悠然婉转,散淡平和的空间布陈和图像处理,自成一种纯素的画风。然而,汪意丰无意就此打住。他崇尚理性,希望以绘画阐释自己对某些问题的哲学式的思考。于是,跳荡的思维符号宛如楔子插入平和的形式结构,造成画面上颇为扎眼的冲突感。这种“反和谐”,表露了汪意丰对他所理解的精神深度的执意追求。
卢沉
初次见到汪意丰的作品照片,第一印象觉得画得很怪,荒诞离奇,不可理喻。汪意丰有意抛弃常见的书写性水墨画技巧,远离浮躁甜俗,另辟蹊径。看似稚拙信手勾画的人、物形象,其实都经过精心的推敲、选择。作者十分认真地营造直率坦陈又令人困惑的画面。我欣赏作者不随流俗的独创精神、朴拙无华的笔墨技巧,但并不喜欢过于晦涩必须求助旁白才能解读的画面效果。
李小山
若干年前,汪意丰到南京找我,第一次见面,给我留下颇深的印象:机灵,执着,画得有特点。据他自己介绍,他的画还没人认可。我告诉他, 这是一个社会现象,所有新人都会经历这种尴尬的境地,但只要坚持,一点点积累,自然而然,终究能够获得成功。后来,他来南京定居,这阶段他画了很多画,结识了很多朋友,对于他,是一个重要起点,大家知道,南京是中国画的大本营,特别是文人画灿烂辉煌,因此,汪意丰潜移默化吸取了较为丰富的营养,提高了一个层次。汪意丰的画与我们常看到的东西不一样,里面藏着一种幽默,一种顽皮,一种奇异的趣味,而他的技巧也正与对象吻合,这就使得他有了较大的空间。我与他多次讨论画画方面的问题,发觉他由于所受教育的背景不同于常人,所以在一些关键部分,显示出直觉方面的敏感,这是很可贵的。我告诉他,任何画家都有起伏,心态一定要保持平稳,不能在焦虑和徨中耗费过多的精力,当然,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两年前,汪意丰又离开南京回到西安,期间我们见过两回面,也看了他的一些作品。他隔一段时间便会打电话与我聊聊天,谈他的《金瓶梅》创作,兴致很高,我相信他一定是画得满意才有心思对我诉说,按他的情绪化做法,在很多时候,画画是他的负担,生活中有太多好玩的事,他贪玩,又喜爱画画,两者的矛盾始终纠缠着,既然在他大谈特谈画画的事,那么,肯定是有了起色和看见光明,否则,他会对我避开这个话题的。
【编辑:李洪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