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暂旅行中,安迪穿行在北京街头,如同所有普通游客一样,在各个景点留影,在故宫的石狮旁咧着嘴笑,在鸟市里用录音机录下各式声音,和老人家一起打太极。
“那是最令人惊奇、眼界大开、不寻常的、特别的旅行。”
▲安迪·沃霍尔和好友Christopher Makos在天安门广场的留影。在还没有彩色胶卷的七八十年代,中国人喜欢给照片手工上色。两人将黑白照片送到照相馆上色,经过了手工上色,安迪的嘴唇被涂上了红色。当时安迪说,“我们永远都不会再看到照片的。”三个月后,照片寄到了他们手上。
“中国士兵带着女朋友登长城,就好像我们游玩帝国大厦。”
“搭8:45的飞机。喝茶(12美元)。但不能给服务员小费,他们会彼此告发。最后我们发现,可以给服务员一两根香烟,他们想要这个。这样做才行得通,但我们没有早发现。”
——安迪·沃霍尔
安迪的北京留影
“真大啊。我画毛大概已经有四百遍了。我曾经看我到底一天能出多少件。我爱他的书,我经常读。我喜欢单纯的思想。”
安迪·沃霍尔在北京百货大楼血拼,买了一大箱子,后来行李超重,他不得不多付了1000美元给航空公司。
“我们终于到了长城,长城果然很雄伟。我想平心静气下来,但它真的很惊人。登上长城,我们往左走,因为左边的路不那么陡和拥挤,所有的中国人都在拍照留影。我的头发被吹得走形,我想他们一定把我凌乱的样子拍到照片里了。”
“这里没有糟糕的着装,因为每个人都穿着中山装。而那些刚开始尝试西方服装式样的人正在犯着时尚的错误。”
“每人都穿蓝色,我喜欢每天穿戴同样的东西。如果我是服装设计师,我就要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设计同一件衣服。”
“住在北京饭店,这儿到处是捕蟑螂器。”
旅行包里的“北京”
1982年11月4日,两人结束了他们的北京之旅。他们携带一个购买于北京友谊商店的旅行包,里面装满他们在北京的零碎收集。回到纽约,这个来自北京的旅行袋被遗忘在一个架子上,一下尘封了15年。
2008年,Christopher Makos接受中国记者采访时,说起与中国的缘分,才想起这个旅行袋。多年后旅行袋再次被开启,行李牌,头等舱送得鞋套和茶包……这些当时的寻常物件,反映着那个特殊时代一个外国人在北京的经历。当年的China Daily,美加净牙膏,彩色牙刷,友谊商店的包装纸,设计和质感都透露着那个匮乏时代的各种细节。当年无意的采集,经过时间成为了惊喜和记录。
▼曾被尘封15年的安迪·沃霍尔的旅行包
▼包装纸 、茶包、中国民航的登记牌和旅行套装、1982年10月30日的《中国日报》、“Andy Warhol在中国” 夹克衫(局部)、Christopher Makos的旅行袋内装满1982年那次中国之旅的记忆
安迪·沃霍尔镜头中的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