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少淳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亚洲美术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委员会委员,美术课程标准研制课题组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术委员会主任。
近年来,“美术”成为了家长最愿让孩子拥有的基本素质之一,家长们不满足于学校内的美术课程,纷纷为孩子报上各种各样的课外美术培训班,美术课外班之“火”,从大街小巷几乎随处可见的广告可窥一斑。校外美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美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课外美术教育与校内美术课程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课外美术教育究竟该怎么定位?近日,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国内著名美术教育专家、美术课程标准研制课题组组长尹少淳教授。
记者:您认为课外美术教育应该怎么定位?
尹少淳:你这个问题对于理解课外美术教育的基本特点很有意义。所谓定位是比较而来的,最好用校内课程作比较,这样能够比较清晰地把握课外教育特征。
首先,目的不一样。校内教育要求学生达到国家规定水平的美术素养,而课外教育具有孩子或家长自主的选择性,在美术素养的发展上更深入,培养要求也具有更大的弹性。
其次,校内课程内容是按照国家美术课程标准制定的,相对比较规范。课外教育则比较自由,教师可按照师生特长自定教学方案。校内的规范容易造成教师的惰性,造成自主性﹑创造性发挥得不够。校外相对比较前卫,对艺术创作实践非常敏感,有很多内容和方法,甚至直接来源于艺术家的创作,降低了难度,适应了学生学习。
记者:教育取向决定教学导向,但现在课外美术教育普遍存在对取向的困惑,您的理解是什么?
尹少淳:你说得对,明确了教育的取向,教学的开展才不盲目。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是为了延续美术文化,由专业的美术教育承担。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更多是通过美术去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中小学美术教育基本属于这种状态。而课外美术教育应该说是介乎两者之间。当然,过去的课外教育比较偏向于美术本体,但现在很多校外的老师受校内实施的国家课程标准的影响,也在关注文化认知,而不仅仅是技能学习。课外教育兼顾了两种取向,由过去的偏向知识技能发展到现在比较注重教育取向,老师超越了一些美术本体的认识,已经从学生整体的人格建构来下功夫了,这就是变化。
记者:您觉得课外美术教育要不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如何建立相对科学的课外美术教育内容体系?
尹少淳:我曾多次听过从校内离职后在校外办学的老师提到这两个问题。有些老师因为习惯了校内比较规范的管理,出来以后太自由了,有失落感,反而不知该怎么做。我认为课外教育体系保持自由非常好,没有必要作一个统一的标准。如果要作统一的标准,像校外的原有优势,自由性、前卫性、选择性、创造性就失去了。
另外,我们谈到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美术知识与技能”时,我的隐喻是食物就是知识和技能,觅食和捕食就是学习的兴趣和方法。在丛林法则中,兽必须会觅食和捕食才能自我生存与生长,兽的父母也会引导﹑要求孩子去学习觅食和捕食。可现在有的教育可不是这样:从小学甚至到大学教育,老师是自己找了知识后去“灌”学生。兽的父母把食物喂给幼小孩子时,它们会嗷嗷待哺,急切地呼应,我们的学生可不一样,你给他吃,他还咬紧牙关,填还填不进去。这就是我们教育的问题,我们只给知识,没有注意让他们去掌握寻找知识和捕获知识的方法。
记者:课外美术教育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非常高,您认为课外美术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教育智慧?
尹少淳:这个问题对教师成长来讲很重要,但又是三言两语难说清楚的。教师智慧说的是老师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的策略。策略必须有多种方式方法可以选择,如果一个老师只能有一种方法可用就谈不上策略。学习方式就如下陆战棋,每一粒棋子就是采用的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教学策略就是下棋策略。为了达到赢棋的目的,教师需要精心谋划,合理而智慧地调度各种方法。教师很重要的是将美术理解通透了,达到高屋建瓴这个层面,而不是简单模仿他人的教法,这样自己就能有很多种选择,而一旦有很多种选择就进入到一个战略家的整体高度,教学会变得非常自由,就有教学智慧了。
记者:现在校外各种美术比赛层出不穷,大有只要参赛就能获奖之势,您怎么看?您认为应该怎样评价学生美术参赛作品?
尹少淳:现在很多校外比赛评奖面广,有些是为了不打击孩子和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也有些是为增加参与量获取经济效益。奖项本身意义不大,应该是作为进一步提高孩子美术学习兴趣的一个工具来看待。而说到评价学生作品,我看很难有统一标准,得看比赛的目的和取向。如果是比较讲究创意或学术性,我可能会特别注意孩子体现的创造力情况。如果是特定主题,我可能会考虑他在题材理解和表现方面是否深刻。一般我们评价儿童画,常常关注由儿童的天性导致的童趣,反对刻意表现出来的“成熟”,更反对老师捉刀代笔。作品要符合他相应程度的认知发展水平,能展示学生自己的艺术个性,是“不故作简单的童趣”。
【编辑:汤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