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主任刘明孝
刘明孝:我们系今年有62个毕业生,100多件作品,展出总的情况,校内和社会上的评价都还不错,其他学校也比较关注,有一些同学的作品很突出,效果挺不错。
前些年我们川美国画系会做各种材料的实验,观念相对比较前卫,但在这两年开始关注中国画本身,就是强调回归到中国传统文化上来,今年的毕业展可能这个是比较明显的。
99艺术网:今年毕业展的主题特点是什么?您提到的回归传统?
刘明孝:不完全是。我们所谓的回归传统只是借助传统的基本样式和材质,强调传统美学思想的表达,但是川美学生的思想从来都是比较活跃的。所以我们也非常尊重他们的选择,在毕业创作看稿阶段,尽量启发他们画自己想画的东西,再做一些把关,发现他们的亮点去尽可能发挥他们的长处。绝大多数同学都找到了自己比较适合的方式和题材,最后效果还比较好。有两件作品还被《光明日报》选中即将刊登。
99艺术网:展出之后优秀作品的去向是怎样的?
刘明孝:几个方面:一个是被学校美术馆收藏;有6件作品选中参加“千里之行”的展览,“千里之行”是全国八大美院的活动,每年会集中展示本科生的优秀作品;7件作品评上了“Eland奖学金”,另外展出期间公众会有一些收藏,包括我自己也在收藏学生的作品,好的作品差不多已经被消化掉了。重庆江北区政府也希望我们的展览拿到那边的场馆去面向社会展出,最近也正在准备。
99艺术网:您提到奖学金,川美对于优秀作品有哪些相关的奖励机制?
刘明孝:奖励机制是这样的,学院有一个优秀奖,每件作品奖金大概几千块钱奖金、学校美术馆收藏也会给收藏费、“Eland奖学金”是和企业联合推出的,每年都在做,国画系的名额相对也比较多。
99艺术网:相比已成名的艺术家的展览,您认为毕业展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刘明孝:已经成名的艺术家基本上是一个人的个展或者是几个人的群展,个展会尽可能展现出他的个体面貌;群展从策展上一定会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不可能风马牛不相及地来做一个杂烩。但是毕业展,不管多好的同学多差的同学,所有的作品都会展出。而且毕业展首先是对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检验,同时毕业展也是一个实验场,里面有各种各样实验性的东西,我认为这些在艺术创作上尽管可能会显得幼稚,但其创作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我觉得这是毕业展最明显的特征。
99艺术网:对于毕业展来说,也有人评价作品的学院气息会比较浓。师生作品雷同的现象很普遍,创新少一些,这一点您怎么看?
刘明孝:这个是必然的。本科生阶段主要还是在继承,特别是中国画,几千年浩瀚的文化就算要继承都不是容易的事。学生阶段有老师的痕迹,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对艺术家而言创作是一辈子的事,指望他在学生期间就有很独特而成熟的个性是不太现实的。好的一面是如果你做一个对比会发现川美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创造性比较强,很多学生在艺术创作上很“不安分”“不守规矩”,不是守旧传统的模式,从师承关系上讲,其他院校可能会更明显些。从我们的作品来看,明显带有老师痕迹的作品其实很少。
99艺术网:国画专业相对就业面较窄,目前据您所知这届毕业生职业选择的情况是怎样的?
刘明孝:这一点可以说是所有院校面临的问题,我们在培养学生时也会做一些选择,但我们的培养目标还是尽量作为艺术家去培养,强调学术性的东西。如果纯粹从就业上考虑,高校就可能沦为了技校的模式。我认为大学教育和职业培训还是有本质的差异,就业虽然很重要,但是对大学而言毕竟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机构,保持真正的学术高度应该是大学的立足之本。
从我们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一部分到其他的高校或者是中学,从事美术教育;一部分成为职业艺术家,和画廊签约;有些可能会选择自谋生路,办补习班,做高考培训,还有一些转向相关的设计行业。如果说找一个专业完全对口,专门画国画的这种工作可能性太小,其它美院也一样,几乎不可能。就连我自己画家的身份也是业余的,真正的职业是教师,尽管我每天在画画。
99艺术网:基本上还是都从事和本专业相关的工作?
刘明孝:这个是一定的,学了这么多年,都有一种情节。作为本科生的出路有很多就是考研究生,但其实研究生毕业的时候一样会面临就业问题。但是我从多年以后对他们的反馈,我觉得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是在社会上能够立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从这种意义上讲川美毕业的学生后来的工作生活状况,至少一半的人都还是不错的。
99艺术网:近几年通过毕业展能够签约画廊的学生有多少?
刘明孝:我们这边有一个计划就是在和画廊合作,比较优秀的学生可以和他们有合作,但这个比例是比较小的,比如说今年有60个学生,有4-5个能够和他们长期合作。还有学校本身也有一个驻留计划,学校对优秀的学生提供画室和基本的帮助让他们有可能继续从事艺术创作。
99艺术网:“毕业展”日益受到媒体、社会上的关注,成为艺术界的一个重要话题,您觉得这对于整个艺术教育或者行业的发展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
刘明孝:首先这绝对是一件好事,如果说一个行业社会上基本不关心你的话,其实你的发展是有问题的,所以引发社会关注是好事。同时反过来由于社会的关注,我们会更用心地对待他们作品的学术性把握,肯定是会起到很好的作用。所以川美一直在做“开放的六月”,每年六月这个时间是真正意义上的对公众开放,任由评说,以开放的姿态来对待各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