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彭先诚&彭薇:两种画像一种生活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大媛 2015-10-21
彭薇
彭薇
 

【导语】2015年10月16日,彭先诚,彭薇父女俩的第一次合展在香港苏富比艺术空间开幕,展出彭先诚与彭薇父女的水墨作品共四十余幅,其中不乏有彭薇特意为此次展览创作的《老彭和小彭》和《致父亲》系列。在多数人看来,彭先诚和彭薇虽然都用水墨作为媒介作画,但作品呈现出的却是两种不同的形态,可通过和彭薇的对话,又能发现在这两种艺术形态下,共生着的是同一颗“生活硕果”。

99艺术网:这次是你们父女俩一起举办的第一个展览,但实际上多年前就曾有人提议,为什么会到现在才促成这第一次的合展?

彭薇:实际上大概十五年前就有人提议给我们办展览,但是当时我拒绝了。的确,我从小在父亲的影响荫翳下长大,然后独立,摆脱他的影响。我想十五年前之所以拒绝是因为那时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吧?如今,我也成熟了,15年来我做了大概8个系列的作品。而父亲呢,他的画作也更加精进。他早期是以人物画著称的,近年来山水、花鸟、书法无不涉猎。在我看来其中很多作品比他的人物画更精彩。父亲喜好清静,许多年不办展览,外界很少能看到他精彩的近作。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这是30年来第一次再在香港办展。这次因蘇富比提议,我想会是一次很特殊的经验,让大家看看父亲很少示人的精彩的作品,也看看我们两代人从对水墨的观念到技法方面全然不同的诠释。

99艺术网:能否从年轻艺术家的角度,聊聊对父亲作品的看法?

彭薇:如果抛去父女关系,作为一个晚辈艺术家看他的作品,我想我还是会非常喜欢。一是他的技艺独特而生动,其没骨法对水墨色彩的运用真的很少有人能够企及。是经验与天赋的结合。二是我从画面上就能感受到这是充满热情的创作,他对绘画的挚爱你完全能从笔触里体会到。我想这也是不仅中国画家,而且我所知道的许多油画家,甚至是做当代艺术的人都喜欢父亲绘画的重要原因。

彭先诚,《春怨图》,1995年,设色金箔纸本,138.5 x 69 公分
彭先诚 《春怨图》,1995年,设色金箔纸本,138.5 x 69 公分

99艺术网:您和您父亲都选择用水墨作为媒介进行作画,这是否受您父亲的影响?父亲是如何影响您的创作的?

彭薇:很难说清楚父亲对我的影响究竟是什么,因为这影响是从小耳濡目染,方方面面的。儿时我的床边就是父亲的画案,我每天看着他画画的背影睡觉,也看着他画画的背影醒来。父亲工作时的背影印象太深了。他对于艺术虔诚的态度影响了我对艺术的态度。艺术对于我们来说,既是工作也是生活,是生活里最好玩的最喜爱的一件事。多年来在父亲那里我还了解到,任何好的艺术家除了天赋,更要靠持续不断工作来成就。

当然,我也许遗传了他适合运用水墨媒介来创作的天分吧。天生对线条,水与墨、色把控比较随心应手。

99艺术网:虽然你们都选择水墨作为媒介,但是彭先生是没骨画法,倒是常常能在您的作品中找到“古法用笔”的影子,您觉得您和父亲在艺术追求中的共性与区别有哪些?

彭薇: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与父亲的共性、区别,也没有刻意要做得不一样。这么多年了,只有当我做出作品,有人提及时,我才意识到,小时候父亲教授的一些技艺自然的运用到现在。但是我们的思路不同,各自的视觉经验也不同。我与父亲真的是两个独立的个体,毕竟是两代人,对艺术的观点、观看的经验、受教育的经历,艺术的路走得都不同。与其说影响,不如说我与父亲是相互对望更合适。我想我们最大的共性是在对于做艺术的态度上,都是比较傻的、单纯的痴迷型创作者。而区别不言而喻,两代人、两个独立的艺术家,这个展览要给大家看的不是共性,而是区别、差异。

彭薇,《卿卿如晤之二》,2015年,设色纸本,24 x 148公分
彭薇《卿卿如晤之二》,2015年,设色纸本,24 x 148公分

99艺术网:您和父亲一个偏重传统水墨,一个是当代水墨,绘画主题也不尽相同,但是绘画探索的方式对生活细节观察后的体会,是感性并充满感情的,能否聊聊你们对待绘画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之间的故事?

彭薇:绘画对于父亲来说就像吃饭啊,如果那天他没摸笔画画了,就是生病了。他是笔不离身,走哪儿画哪儿。我们一起去郊外玩,上厕所的时间,他已经画了两张速写了。生活和艺术对于父亲来说没有分隔。

而我大多时间是在工作室里闭门造车,一个系列一个系列的进行创作。每天工作室-家-工作室。不去工作室就是生病了。说到底,就是我发明一个绘画的游戏,自己玩,玩大玩久了,遇到另一个更有意思的方式,又开始新的玩法。

艺术上的事情,我们很少争论,对作品的好坏评价极为简单:有感觉、无感觉;好或不好。父亲和我都是少说话多做事情的人。父亲很宽容,对文学、哲学充满好奇心,小时候是我看他读的书;现在是他常常从我这里讨书看。

彭薇 《遥远的信件》
彭薇 《遥远的信件》
 
99艺术网:这次展出的作品件数不多,选择这些作品的标准是什么?

彭薇:展出的作品我觉得已经够多了。父亲与我都是因为爱绘画而画画,对自己的画作非常珍惜,不过为了此次展览,父亲特别拿出自己最珍爱的作品。他的作品有27件,我的有15件,一共42件了。当然也是因为苏富比的大力支持,展览布置非常用心,花了很大的功夫改造场地。这在他们S2画廊的纪录是屈指可数的。

《老彭与小彭之一》局部
彭薇 《老彭与小彭之一》局部

99艺术网:请挑选几件展览作品简单介绍一下创作初衷。是否有作品是特意为此次展览创作的?

彭薇:展览里的四本册页和三个湖石作品是特意为这次展览创作的。因为是父女的联展,我想把父女之情的东西加入到我的创作里。

这些年因为创作“遥远的信件”系列,收集了很多书信集,其中就有莫扎特的。莫扎特小时候是父亲带着他和姐姐演出,音乐和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他都与父亲商量,这跟我小时候有点像。在读他给父亲的书信时,我时时刻刻能对照我与父亲的关系。莫扎特在给父亲的信里什么都讲,比如他的创作,他对某场演出的看法,他跟别人的交往等等,这些也有点像当代生活里我每天给父亲打电话。在今天,用毛笔写信真的有些做作、矫情,更何况是给父亲,一个你每天都会通电话的家人。所以我决定用他们的信件来比喻我与父亲的关系,这比我真的给父亲写几封信有意思多了。

而关于这四本册页里《老彭和小彭》之一、之二、《卿卿如晤》之二、之三,虽然我画面上画的是古人,但是情节却源自父亲从小教我画画、带我出川考试、游学,以及我出门在外思念亲人的亲身经历。

这些提有莫扎特书信的作品真的是为了这次与父亲的展览特意创作的。这些作品里,无论文字还是画面,既是一种时空上的错位,也是一种情感上的对位。我想传达的是,时势变迁,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变的,比如父女之情,父子之情。

而三幅“湖石系列”《致父亲之一》之二、之三。也是借用莫扎特与父亲的通信比拟我与父亲的关系。而“湖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含义,我认为在父亲身上也有体现。我索性以石喻人,以信言情了。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