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美术馆不应是“网红”的消费地

来源: 作者:王南溟 2019-03-26

现在有些美术馆热衷于举办“网红展”,如何评价它涉及到很多视角。如果以美术馆的人流来衡量,“网红展”是可以带来很多观众的;如果从投资回报的运营角度来说,“网红展”的办展初衷就是要带来收益;如果从报道传播来说,“网红展”可以给美术馆带来一波宣传……所以现在对于一些美术馆来说,不但展览要做成“网红展”,还要在展览中花钱请网红带来人流,因此,这样的展览又称为“打卡展”,美术馆也就成了打卡地。

我们认为美术馆是以举办学术展览和公共教育为宗旨的,从这一角度看,“网红展”的发展似乎离这一宗旨越来越远。因此,类似这样的展览中所出现的价值程序颠倒的现象并不能成为美术馆举办展览的常态,更何况这种展览只是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打卡这一动作,但展览本身的潜在价值和讨论容易被忽略,展览的学术推广词容易被网红词所替代,观众被置于网红暗示中而让任何作品都容易变为娱乐的对象。所以说美术馆的公共教育与网红打卡不是一回事。通过美术馆的正规公共教育渠道,公共教育工作者通过各种媒介让深奥的艺术作品通俗化,并进行有亲和力的普及,从而使美术馆公共教育成为二度创作的作品,这才是美术馆的重点工作。让观众知道什么是好的作品,为什么是好作品,这是衡量美术馆展览价值的标准。因此,仅靠“网红展”来拉动人群而忽略了展览的内容,会损害美术馆的学术性和专业性,也不符合美术馆的要求。

“美术馆是时尚的预告者而不是时尚的消费者”是我最近对“网红展”现象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随着分析的展开,结合最近我正参与的社区美术馆的相关实践活动,不禁让人思考:褪去网红光环,艺术展览还剩什么?“网红展”一般都要求艺术作品是时尚的,这样的展览其实是将人们正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淡化。围绕着时尚的艺术虽然并不是从网红展开始的,但其趣味是一脉相承的,以前是艺术家想争做大众媒体的宠儿,而到了互联网时代后,就被称为网红、网红作品、网红艺术家。尽管艺术时尚化是后现代消费主义的结果,但后现代主义理论是批判这样的消费主义的。我们与其说后现代艺术是大众文化的艺术,还不如说是讨论大众文化的艺术,美术馆是需要对这样深刻的艺术作品进行推广的,这样才不违背它传播艺术价值和建构地方文化的功能。

如果美术馆常年不展示能给观众带去启发和思考的作品,而只是表面的娱乐,就会弱化观众对艺术何以成为艺术的追问,其结果也是将展览本身雷同化,像草间弥生和TeamLab的作品展了又展,造成的结果是美术馆公共教育的慵懒,也使美术馆的原创展萎缩,尤其是本土好作品能被展览的机会变少了,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也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学术推动。

目前,有一种试图与当前美术馆的“打卡展”形成对抗的实践正在进行,即降低展览成本,将大展览拆成小展览,并突出公共教育的实效性,将话题归到小而精,一点一点地展开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它被称为“美术馆社区化”和“社区美术馆化”。这不但使美术馆走进了社区,也让艺术家开始转入社区用自己的创作和作品参与对话。由于这样的交往过程对艺术家的积累是真实的,与社区群众的交往是平等的,因此能够形成更加广泛的艺术碰撞。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的社区美术馆因为公共文化机制的支持而使其更符合目前公共教育的方向,在这里,作品和展览没有网红光环,能被体会的只是艺术本身。从公共文化的角度来说,提高公众的艺术判断力和审美并不能靠娱乐性质很强的网红打卡出来,娱乐不是不可以,但不可能365天都只去打卡地,我们哪怕假设网红展或美术馆打卡对于公众来说是需要的,但也不能全部如此,艺术需要有其精神的属性,以前说是精英,现在说是个体,对个体的反思和建立需要真正的艺术教育。所以说,当美术馆建设再次转到社区的时候,给社区提供什么样的艺术教育,这将是当下“网红展”热后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在努力思考,也在努力地去实践。

(作者系独立策展人)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