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5日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以1.6亿港元创下了世界中国当代艺术品最贵纪录。
2008年,胡润艺术排行榜首次发布,这一石破天惊的消息撕破了艺术蒙在金钱下的神秘面纱。自此,艺术与金钱的微妙关系渐趋明朗化。天价、亿元频频出现在艺术拍卖中,每年一个大数据的诞生,不仅催生了一批天价作品,也让艺术再次陷入市场价值与文化价值无法共存的尴尬境地。这种站在市场角度认知艺术价值且有失公允的现象将艺术界推入一个金钱与艺术价值等同的怪圈。
胡润艺术榜揭开艺术面纱:市场价值是否等同于艺术价值?
胡润艺术榜作为最受市场关注的艺术家排行榜,它是以艺术家作品的公开拍卖价格的标准来衡量的,统计范围均为上一年度中全球公开拍卖市场上中国( 包括港澳台地区) 艺术品的成交数据,但不包括通过非公开场地出售(画廊、艺术家本人或藏家私下交易)的艺术品。这些大数据衡量下的艺术,不仅让参与创作的艺术家们颇觉尴尬,也让很多艺术爱好者无所适从。2012年10月5日在香港苏富比秋拍中,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以1.6亿港元创下了世界中国当代艺术品最贵纪录。当人们以为中国当代艺术品即将进入亿元时代时,市场却不遂人愿,不仅很多作品价格大幅下滑,而且流拍率相当高。这样的结果让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好的艺术作品自然能拍出好的价格,再一次将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画上了等号。但对很多藏家而言,艺术品的定价却是颇让人摸不着头脑。到底艺术品的价值应该如何衡量?艺术的价值是否可以用财富的标杆来衡量?
列夫·托尔斯泰在1987年发表的《什么是艺术》一文中提到,决定一件艺术作品是否具有艺术价值取决于其是否能够传递真挚的情感并引发观赏者的情感共鸣。这个观点在众多的艺术价值衡量标准中,最受追捧。"艺术"是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而艺术品的价值则在于艺术家的个体思想和精神。这也正契合了先前的艺术价值认知体系:艺术品本身价值主要是精神层面的,而不是在物质层面的,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截然不同,市场价值只是决定了一件艺术品在市场上的现金交换价值。从宏观上来看,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彼此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金钱衡量模式"引市场混乱 艺术价值衡量体系亟需重建
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更强调社会价值认知体系,但随着商品价值时代的来临,人们对于艺术价值的认知开始更多的站在市场角度来衡量,市场价值已经变成一件作品绝对且具权威的价值判断标准。但是"一件艺术品是否具有市场价值"和"一件作品是否在艺术上有价值"是不同的概念。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两个相关而又不同的概念。 列夫·托尔斯泰的观点无疑从正面无情的"抨击"了现如今艺术价值与金钱等同的观念。钱是人为操控的资本,是最容易弄虚作假的。所以,用钱来衡量艺术品的价值体系中包含了许多市场炒作的虚高水分。假拍、人为炒作横行的艺术市场"金钱衡量模式"无法让人信服的同时,也进一步造成了艺术市场的混乱,这种恶性循环无疑让不景气的艺术市场雪上加霜。
在艺术作品价格虚高的海市蜃楼面前,许多艺术家动摇了创作的初衷,纷纷投入到"金钱"浪潮中,如何以"艺术"的名义索取更多的财富成为他们追逐的目标。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荡然无存。在这种情境下,很多深受其害并未被这股"金钱潮"洗礼的艺术家及艺术界人士对于重建艺术价值衡量体系的呼声也愈来愈高,对于艺术市场规范化的需求已经刻不容缓。
专家发声:艺术价值的实现与金钱息息相关但不等同于金钱 需建立合理衡量体系
对于艺术市场这种有失偏颇的价值衡量机制,专家们表示,一方面艺术与金钱是息息相关的,不需要谈"钱"色变。因为首先市场价值是艺术价值体现的一方面,价格固然不能作为唯一且起决定性的衡量标准,但也是衡量艺术品在市场中价值的一个风向标。艺术的价值受到金钱的保证,但并不表示没有金钱艺术就毫无价值,今天金钱价值超越艺术价值的衡量标准是非常不可取的。
众所周知,艺术品的商业价格,只代表购买者对艺术品附加值的认可度和接受力,是无法代表艺术的真正价值的。用金钱衡量艺术价值状态下的市场既得利益者是少数人,用财富标杆去衡量艺术价值是一种市场垄断行径。艺术家应当以艺术的特有方式直面当代社会的种种弊端,审视当代文化的种种问题,抵制不良的价值观取向。收藏群体也应该积极打破这种不公平又荒唐的垄断评价标准,全面抵制那些垄断艺术品价值评估话语权的既得利益者。用文化价值、思想体系、欣赏度等价值方法来合理评估艺术价值,以促进艺术市场价值衡量体系的重新建立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