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 年,刚刚大学毕业的艺术青年张培力在杭州一间小室中,将一面镜子摔碎再粘合,如此反复,并将这一过程用借来的摄像机全程记录,中国的第一部实验影像艺术作品《30×30》就此诞生。这部略显粗糙而生猛的录像作品让人们想起了美国艺术家保罗·麦卡锡在70 年代的录像艺术作品,同样的原始而铿锵,粗糙而有力。
实验影像艺术在西方的发展,从安迪·沃霍尔、白南准、约翰·巴尔德萨里到今天的比尔·维奥拉、马修?巴尼,经历了一个并不漫长但变化万千的发展过程。实验影像艺术又称录像艺术(Video Art),相较绘画与雕塑等传统媒材,更能凸显艺术的实验性及先锋性,也是当今先锋实验艺术家惯用的媒介之一。中国录像艺术发端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以中国美术学院的张培力为代表,又以其带领的新媒体系为依托,培养出了一大批实验影像艺术人才。张培力在艺术圈内屡屡被称为“中国影像艺术之父”,其作品经常展出于世界各地的重要展事,并被纽约MoMA、巴黎蓬皮杜现代艺术博物馆等重要机构收藏。张培力在各大重要机构办过十几次的展览,而在国内却只有一次个展。今天呈现在北京798 艺术区博而励画廊的个展“因为……所以……”是张培力在国内的第二次个展。
整个展览由三部分组成,实际上就是艺术家以影像及多媒体为主要媒介创作的三件作品。三件作品被展厅的不同空间所分隔,其中一个空间内呈现了一个中年男子面朝观者,脸部接近整个一面墙的大小。在经过一阵强光照射后,影像开始逐渐凸显,有一片白茫茫而刺眼的光使中年男子的面部逐渐清晰,这位男子的眼睛也似乎逐渐适应了强光而慢慢睁开。整个过程持续近十分钟时间,人的面部表情随着灯光的逐渐变弱而逐渐明朗,艺术家将影像的力量注入到男子的每个细微的表情之中,凸显了“身体”与影像的密切关联。艺术家将观众的注意力完全导向作品自身。在这个作品中,并不是屏幕上的陌生的面孔或观众和演员的关系,而是光线给予了作品力量。这件作品通过直视固定的镜头,表现人类在面对某种外来刺激时,身体自然发出的应激信号,以及这种信号背后的权力隐喻。
展览的第二部分《被显现的图像》,是张培力今年的新作品:屏幕淡淡的背景上,看到的是一个模糊的带有伤痕皮肤的图像,而显示器上的数字在每次有观众靠近时,都会增加一位数。而屏幕上的图像会因为观者访问量的增多而变得更清晰,这与张培力早前几年的作品《最低像素》有一定的衔接关系。后者用一个微小的屏幕播放着一段性教育短片,这部短片是十多年前销售于国有新华书店的新婚性教育材料,随着观众靠近的次数不断增加,图像就会变得愈发模糊。
整个展览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件装置《碰撞的和声》,是从天花板上的一组轨道悬挂下来的,成对摆放着两组功放喇叭。两个喇叭不断地靠近和分离,声音合奏最初像音乐课上的发声练习,随着两组喇叭逐渐靠近,音量不断提升。当两组喇叭相遇碰撞,产生的是回荡循环的和声,然而观者身处作品的一侧,观看着整个装置运动变化的过程,间接地参与到其演化过程中。这让人联想起他的旧作《必要的立方体》(2001), 展厅空间内一个银色的充气立方体占据整个空间,并不断的向空间及观者扩张。但随即又慢慢收缩。在这两件作品中,张培力在完全没有使用录像本身的情况下,创造了借助影像语言的新的观念型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