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9日11:20-12:30,在“艺术厦门”艺博会,“99艺术网”与“艺术厦门”共同举办了名为“后疫情时代当代艺术收藏的风险与机遇”主题论坛。
本次论坛由99艺术网主编刘军担任主持人,邀请了收藏家宗峰先生,收藏家唐炬先生,99艺术网和成都K空间创始人杨凯先生,厦门本地年轻收藏家林英杰先生,艺术厦门创始人滕丽女士。
99艺术网“观点”栏目将呈现本次论坛每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与大家分享五位嘉宾共同探讨在当下环境下艺术品收藏面临的机遇与风险。
01
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好转,当代艺术在今年春拍结束之后,整个市场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回暖态势。在现在的情况下,怎么看当代艺术收藏呈现出的特点,这个时候是不是进入当代艺术收藏的一个好时候?
宗峰 :
关于收藏 当代艺术的切入的时间,其实什么时候都是合适的 。假如是非美术馆的个人收藏,那么之前已经错过的成熟艺术家,就让他过去,除非你愿意也有实力去收藏这类作品。还是应该去收藏与自己同龄的,未来能够共同成长的艺术家,
收藏的作品应该以艺术史的角度去思考去构建,其藏品具有这个时代特征并且能够佐证这个时代的艺术品 。
唐炬 :收藏这件事每时每刻都是好时候,这里大的背景是中国的发展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这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
我个人从二十年前开始比较认真地收藏艺术,有些心得体会,可能收藏还是要从自己内心入手 。我本人并没有太在意市场的起起伏伏,好的时候我在用心梳理,市场不好的时候我反而更用心地投入一些精力和情感努力做一些事情。
我开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的时候,基本上没有投资的概念。我记得我第一次进入嘉德的拍场,稀稀落落只坐了一两排人,我当时差不多140多万就买了整场60%的成交额,那个时候真的没有市场,我的感觉是中国的架上绘画非常不容易,画家投入巨大的情感,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取得一点点学术成就或者是呈现自己的面貌,我是抱着一种打抱不平的心情进入了市场。
当然现在我是既得利益者,去年开始陆续也出手了几件作品,从回报看还是很可观的,比如冷军的《蒙娜丽莎》我是2004年花了70万买的,刚刚结束的嘉德春拍8000多万成交,十六年的时间有100倍的增长,但是坦率地讲当时买那件作品真的没有想过投资,没有这个想法。
我到现在为止决定买每一件作品还是没有想投资或者是怎么样,
我觉得收藏毕竟不是股票,还是跟自己的情感要有很多的交流,有很多的互动 。另外中国当代艺术这段历史从无到有,我指的是市场层面,基本上我参与的时候还没有这个市场,到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已经超过欧洲、超过很多像日本那样之前活跃的区域。所以我觉得最大的背景是中国的发展,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我们应该很好的把握这样一个难得的时机。
杨凯 :我觉得当代艺术的风险与机遇,唐炬先生已经分享了,我想问一下唐炬先生你自己在二十多年的收藏当中有没有遇到过问题,你作为成功的收藏家在收藏过程当中遇到过什么样的风险或者是吃过什么亏?
唐炬 :就我本人的经历来说,还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风险,也没有遇到过让我觉得不开心的经历。但是我觉得就像任何事情一样,收藏艺术肯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我身边有的朋友可能在市场高涨的时候心血来潮重金投入,买到了几件当时特别火的艺术家的作品。但是我发现后来某件作品在市场上出现的时候可能已经是打了三折,甚至更低的折扣,有的时候还未必卖得掉,这是我能感受到的风险。
几年前我曾经在嘉德买到一件叶永青的作品,到现在我仍然觉得也算不上是一次失败的经历,因为我收藏50、60后艺术家这样一个线索,当然后来有人说他是学国外的,我觉得中国的艺术家很多时候都有学习别人的时候,那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他第一次到海外,可能遇到那样一种构图和形式,拿来学习、借鉴、尝试,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背我认为算不上什么大问题,至少他当时没想过卖的问题,而且当时也卖不了什么钱,80年代、90年代,那个时候哪有市场。
这个事情出来之后,我个人倒是没有反应那么强烈,我觉得那件作品仍然在我的系统里作为一个标本,如果从这样的角度看,那件作品也是非常有文献价值的。这是我唯一觉得如果在一般人看来可能市场上买了一个大家认为没有价值的,但是我仍然认为这件作品有他的现实意义在里面,这是不是回答了您(杨凯)刚才的问题。
杨凯 :我接过唐炬先生的话来谈我的观点。当时四川大学有一个春季艺术沙龙,是程丛林先生主要在张罗这个事情。当时几千块钱一张作品,很多年轻艺术家,当时我的心态是支持这个生态,支持年轻艺术家。不过后来川美08年时市场的红火,以及年轻艺术家被画廊包装等等,我也参与其中。当然我的初衷是只要不超过5万块钱以内买了他们一幅作品,就相当于支持年轻艺术家,希望支持这个生态的,我是带着一种回馈社会的心态来参与的。
如果说风险,我觉得最大的风险除了买名家,美术史很重要的人之外,只要买来欣赏基本上没有什么风险。但是买年轻艺术家有风险,年轻艺术家是未来,有可能性,但是你的判断要很准确 。
在我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当中,从2004年以来,也是十六年了,90%的可能都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只有10%有可能性,所以我觉得艺术品收藏还是有很多风险的,所以一定要掌握方法。像唐炬先生是收藏一个阶段的艺术文化史,收藏一段历史是没有问题的,但对投资来说是有风险的。还是要冷静。收藏艺术品不能光看到唐炬先生百倍的回报,判断力是非常重要的。
我觉得最大的风险是美术史认知不够面临的风险,反之就是巨大的瓶颈 。
林英杰 :我不像前面几位资深的藏家入行这么多年,在我收藏的十来年的时间里,我觉得两点很重要:
买一件作品,第一点是抱着投资心态去买;还有一点是抱着喜欢的心态去买。两者真是要区分的 。
如果抱着投资的心态去买,你就真的是无所谓;如果真的很喜欢一件艺术品去买,就是要对它有梳理和了解。当然前提是作品不能太差。从疫情过后我也感觉到市场一直是在往上冲的一个阶段。大家应该看到这两年的拍卖,从2018年下半年过后,从佳士得和苏富比的成交行情可以看到有更多新藏家入场。
我觉得大家一定要多关注中国的当代艺术 。现在整个市场非常好,是可以入手的阶段,像我刚刚在北京也买了王广义的画,大概在十年前大家应该知道王广义的画有多贵,可是现在就是一百万,我是从收藏美国的艺术品再回到中国,我觉得这是一个循环,现在是一个买作品的很好的时机,毕竟这些艺术家都进入了美术史。
滕丽 :在我们博览会举办的六七年中,各种类型的藏家我们接触的很多。有一些像在座各位一样都已经非常有收藏经验,有自己收藏的风向标和收藏体系,还有很多是可能以前是收藏古董。他们怎么转到当代?通过我们这几年的交流和沟通,成功教育了一些藏家从古董转到当代艺术的收藏。
有一些是企业家,他们之前也确实不懂艺术,但是通过自己身价的倍增,企业接触社会层面的拓宽,他们需要用艺术拓宽自己的人脉。在这个情况下他们愿意收藏当代艺术,其实他们的眼光都挺高的,让他天天在Basel逛,他肯定懂。两年前我和一位藏家说要不要去Basel逛逛?他说Basel是干嘛的?我说你连Basel都不知道,那不行,我安排他和太太去Basel逛。逛完以后他觉得挺好的。不到一年多,他就要找周春芽的《绿狗》来收藏。
这样的案例就可以说明,现在是进入中国当代艺术最好的时间,包括前两天我们在说这两年又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三次“春天”,这两年如果赶不上那你就没有机会了 。
02
我们一开始收藏究竟是去逛艺博会还是去画廊,还是去二级市场看拍卖?我们应该怎么去学习收藏呢?
宗峰 :就像我刚才说的,你去买艺术品是消费还是投资。如果是倾向于投资,应该更加专业去构建。长期保持与行业内各领域的广泛接触,包括不断地去学习,当然这是一个长时间的学习过程,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除加强东西方美术史的学习外,更多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各类艺博会、美术馆和画廊的展览活动,以及艺术家在二级市场拍卖价格的动态信息。逐渐从业余收藏。转向专业收藏。 我想举一个例子:瑞银的艺术收藏,大家都知道他们在收藏艺术品的当初,纯粹就是为了满足办公及公共区域的装饰,但若干年后他们发现,艺术品的增值所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他们的主营业务的收人,从此瑞银便介入艺术品的收藏和美术馆的建设,从一个纯粹的为了满足装饰功能,逐渐演变成当今庞大的艺术产业链,成为艺术品博览会的第一品牌,巴塞尔艺博会。
从个人收藏的角度简单的讲,今天不管去收藏70、80后艺术家的作品,其实能够收藏的艺术家是非常清晰明确的,因为一个艺术家代理的情况,参加各种展览的情况以及拍卖市场的表现,这些公开的现成的信息,足以让你对艺术家的活跃度,作品市场交易的认同度,做出正确的收藏判断。以这种方式选择收藏艺术品,无论是消费还是投资,都不会有太大的风险和失误。假如你收藏了十个艺术家的作品,最终,在你的藏品中的完全有可能出现一两个进入一线的艺术家,那么这种概念就是收藏和投资的意义所在。
唐炬 :现在这个时间段至少从我的感受说,市场、学术梳理、价值观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我刚进来的时候真是野蛮生长,这二十年中至少有十多年基本是这种情况,各领风骚三两年,今天这个潮流火一把,明天那个流派热闹一阵,
但是我的经验是不要随波逐流,要有自己的主见,还是要自己眼力和内心感受到一件作品给你的是什么样的反应。平时有机会多看、多了解,包括去海外各种美术馆,这都是我平时比较注重的 ,因为现在中国发展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条件,可以到世界各地去看那些美术馆,看那些美术史中璀璨发光的作品,这对我们形成世界观、价值观是有一些潜移默化影响的。
但是中国当代艺术毕竟是从无到有,不管是市场、学术、各方面的梳理都有一个过程。我正好是经历了整个阶段。还是要相信自己的内心,相信作品带来的最直接的感受。我的经验是现在相对来说比较成熟了,可能我们踩坑的机率更加小了,
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一条更接近自己内心的线索 。
另外我的切身经历还有一点就是收藏是个无底洞,一定要有所克制 ,我有一段时间克制不够,所以很累。为了自己的一个想法、一个理想二十年坚持下来不容易,包括家人和各方面都为我所累,我想还是要有所克制,收藏一定不要有太大的野心,也不要有不符合自己实力的过于庞大的想法。我觉得轻轻松松的收藏会比较好。
杨凯 :我自己做艺术经纪人,虽然做了二十八年,但还是抱着一种学习的心态。今天的艺术变化很多,原来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家,今天已经变成中坚力量。对于艺术品的收藏渠道,除了画廊之外,拍卖公司也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不仅会在拍卖会上可以买到艺术史上很重要的作品,也可能捡漏。今年春拍,我帮机构在拍卖会买作品,比如刚刚在保利上拍的周春芽1.6米×4.2米的作品《桃花》原计划是1500万-2000万,估计卖要卖到1500万-2000万。谁知道850万就买到了,加佣金不到1000万,我觉得这就是捡漏。第二件是在嘉德拍卖一件周春芽最重要的《红石》题材里面最大的一幅作品。我问嘉德的工作人员说估计5000万,我有好几个藏家朋友估计也在5000万上下,甚至拍到6000-8000万,结果居然3420万就买到了。
现在很多年轻艺术家,中国40年来的艺术生态已经非常具有地方文化特点和个性。很多年轻艺术家现在可能是第四代。第一代是80年代、90年代;第二代是2000年;第三代是2001年,2002年好多从国外学习艺术的人都回来了,很多画廊在推动年轻艺术家,包括我们K空间也在推广年轻艺术家,青年艺术家真的是有很多机遇。但是还是要大量的工作,
我建议大家第一听专业人士;第二看拍卖市场,看艺术投资;最重要的是有机会就走进工作室跟艺术家面对面沟通,他为什么要创作这个作品,他对美术史的看法,他对新绘画的贡献在哪里 ;他喜欢什么,他在研究什么。如果真正搞研究的人一定会侃侃而谈,要看他的绘画、他的作品和他谈的是不是一致的,这样才能感受到好的艺术家燃烧的激情。
我自己在这个路上走的是如履薄冰,虽然我坚持了二十八年,也是不断地学习,我要去工作室跟艺术家对话,了解他对艺术的态度,他与美术史上同类的艺术家有什么不一样,这是我自己学习、调研、判断的一个出发点,如果我们还有机遇的话,
就是自己准备好,自己要长一双慧眼,而不是长着一双耳朵去听 ,一定会在收藏的路上越来越专业。你去投入的时候一定会享受到很多成果。
林英杰 :我最早的时候是买玩具,在2010年的时候,最早奈良美智的梦游娃娃和几个朋友一起买。
像刚才唐炬老师讲到的真的不要盲目去跟风,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有你自己的脑袋,你想要的是什么,不是说用耳朵去听别人怎么说。千万不能用耳朵去买东西,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眼光,这是非常重要的 。
其实我买了这些年,最大的感觉是一定要学习,如果像现在中国当代艺术的价格也不算是低点,但是要起来了,但比十年前又高很多,但是这些艺术家已经进入中国美术史。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我相信一定会好。我们现在看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巴斯奎特或者是安迪·沃霍尔之类的艺术家,像现在中国进入美术史的艺术家一样,一定会火,我还是坚信的。接下来的目标我要开始收藏中国的当代艺术,但一定是进入美术史的那一批人,我真是从美国又买回来,国外必然重要,但是不能忘本,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就是收藏自己的历史。
滕丽 :
我一直在给藏家提一个醒,一定要先收藏后投资,收藏是修养,投资是眼光 。你要先有修养才会有眼光,是不是未来有一个可以升值赚钱的机会,我说只有上帝知道。我们在座的几位很重要的藏家们,像宗峰老师是在陕西,其实陕西传统文化太沉重了,整个当代艺术发展非常缓慢。但是他仍然进入当代收藏领域里,肯定他有他自己的爱好,有他自己的努力和钻研,以及他对当代艺术的判断和眼光。
唐炬老师确实我们感受到他收藏的云淡风轻。他自己的艺术修养很好,不急功近利,收藏过程中用他自己的眼光去判断,以一种从容的心态买、喜欢,针对艺术家的艺术有很好的解读才去买他的作品。
林英杰我认识他也有好几年,这么年轻就知道从世界艺术史上来看作品,看过欧美、看过世界的艺术之后,觉得当代艺术的中国风向标是明确的。他已经非常有眼光,因为有这样的收藏人群,我们在艺博会结构上也做了调整,今年看到了艺术厦门有一个专门的潮流艺术专区,就是因为这么多喜欢玩具的年轻群体,进来就直奔那个区域。当他们的艺术修养达到一定高度和眼光达到一定判断的时候,他们会进入到严肃艺术的收藏。
其实有一些藏家在收藏大件作品,他说我要买一些“大货”,这就需要很严肃的意见。好比说买一件卡普尔,这个藏家说我看不懂,我说你看不懂就对了,一个国际上非常重要的藏品,如果一个新进藏家一眼就能看懂,说明这个作品可能没有真正深刻的内涵。有一个很重要的老藏家说如果你看他的作品,一眼看着怪怪的,也许就要关注他,解读他,说不定真的是一个好的艺术,这是我给大家的一点小建议。
主持人 :几位嘉宾今天谈得很具体充分,最后我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论坛主题,面对当代艺术收藏面临的风险和机遇,
首先一定要专业,其次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收藏主见,不要人云亦云,不要用耳朵去收藏,要用眼睛去收藏 ,希望大家以后在自己的收藏实践当中能够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收藏之路,然后像唐炬先生说的那样,量力而行地去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