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业当代艺术资讯平台
搜索

公共艺术谈 :防止“城市病”延伸为“乡村病”

来源: 作者:吴洪亮 2019-03-26

吴洪亮
吴洪亮

公共艺术的概念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主要是指安放在公共空间,面向公众的艺术作品、经艺术家参与创作的公共设施、视觉系统以及公共空间的艺术活动等。时至今日,公共艺术不仅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新兴学科,更在城市发展和乡村建设中发挥了独特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以城市雕塑为代表的公共艺术首先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形成热潮,进而扩展到二、三线城市。近年则融入乡镇、农村建设的浪潮中。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城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强;但另一方面,公共艺术的普及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以艺术美化公共空间、丰富民众生活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公共艺术的迅速普及和简单拷贝,却将原本存在的“城市病”延伸为“乡村病”,使城镇、乡村的公共艺术成为缩水、廉价的复制品。总结大量城乡的美化手段可以发现,抽象雕塑、铜铸人像等是公共场所的主要雕塑类型,而很多作品也似曾相识,只是缩小、廉价地被挪至乡镇的公共空间。此外,为了追求旅游效应,不少乡镇采用了同样的“大红灯笼高高挂”;为了追求统一、整洁的视觉外观,往往将建筑外墙刷成统一的白色,再画上“写意”的梅兰竹菊和粗制山水,或是宣扬传统美德的口号及图像……这些偶尔一见或许尚觉新鲜,但村村如此,镇镇皆同,则既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没有建立有效关联,也在内容形式上缺少变化。这些公共艺术作品及视觉形象不仅难以带给人们美的感受,而且会限制人们对于美的理解,进而形成视觉污染、审美疲劳。

中国曾创造过灿烂的农业文明,而乡村正是构建这一文明的基础。乡村中的耕读群体也是推动社会发展与文化艺术创造的重要力量,这里拥有大量的公共艺术资源——无论是村落的空间布局还是村口的牌坊,抑或店铺的招牌、巷中的“石敢当”,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财富,是有传承、在地性的公共艺术资源。这也提醒我们,公共艺术是生长出来的,并非简单地介入就能够实现。时至今日,我们虽早已进入工业文明,甚至向着生态文明迈进,但根植于乡村的传统文脉和意韵不能断,而今天诸多趋同化的乡镇公共艺术,无异于是在斩断自己的艺术根脉。

那么如何才能让乡镇在发展中保持自身特色,延续传统文脉呢?结合各地现实和历史文化,创造出具有在地性的公共艺术,无疑应该引起重视。

其一,要进行多维度的研究与管理。在开展城镇、乡村公共艺术建设前,要进行充分调研,这既包括对整体规划、建筑特点、文化遗产等可见形态的调查,也包含对该地区人类学、民族学、公共关系、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挖掘乡村的根脉艺术基因,创造出属于该地区的、独一无二的公共艺术。诚然,只有各城有各城的美、各镇有各镇的美、各村有各村的美——各美其美,方能真正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二,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不少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乡村建设的现代化多已完成,我们可从中借鉴经验。特别是在历史名城、名镇的公共艺术建设中,要打开眼界,广泛吸收。借用周有光先生的一句话:“要从世界看国家,不要从国家看世界。”所以,越是强调在地的特殊性,就越要有国际眼光,找到历史与当下及未来的结合点。当然,也要从国内的成功范例中,结合自身特点,找到发展的独特途径。

其三,发现美的眼睛是“养”出来的,美育是重中之重。公共艺术是公共资源,领导的审美能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除加强普通民众的美育外,地方领导的美术常识也应加强。同时,艺术院校应继续加大招生力度,因为学校不仅培养艺术家,也培养懂美、应用美的人群,即使部分学生毕业后不从事纯艺术专业,但至少他们知道什么是美,并会在潜移默化中将审美意识融入生活、影响更多人。

总之,公共艺术是公众生活中的艺术,公共艺术是在地性的艺术,而中国拥有丰富的公共艺术资源,我们应在新时代激活这份宝贵的财富,运用好、发展好。

(作者系北京画院副院长)

相关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