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协大会分组学术会议代表
2010年年末,假借申城的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落幕之后、广受专家赞誉的上海玻璃博物馆开馆之前,笔者专访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上海玻璃博物馆馆长庄小蔚,话题自然也从“博物馆”这个字眼开始,庄小蔚教授以其国际化的视角和独到的思辨,揭示了中国玻璃艺术发展的一个亮丽侧面,也部分还原了他十来年艰辛探索的心迹和积淀。
“我有一个梦想”
一个国内领衔的玻璃艺术家,怎么会与博物馆沾边,而且成为有“博物馆奥林匹克”之称的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重要的项目协调人?这是笔者采访前最想了解的问题,庄小蔚教授的解答使我对此有了深入的理解。
“我有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快要成真了,这就是建一个玻璃博物馆”,庄小蔚如此坦言他与玻璃博物馆十多年不解的情结。
早在1998年,庄小蔚由上海大学公派赴英留学,在Wolverhampton大学美术设计学院玻璃艺术系攻读硕士学位,在英伦大地许多著名的学府,都留下了他前往考察的足迹。庄小蔚告诉笔者,他在英国除了学业,最感兴趣、最关心的事有三件:一是完整地学习英国艺术教育的理念和体系,并将其带回国内;二是考察有关玻璃艺术产学研方面的“产业链”,最后一件是考察博物馆,建设一个专业博物馆是学科建设的最高荣誉。这三件事,都是受之于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的嘱咐。
庄小蔚说,留学时他访问了英国几十所大学,特别是多次访问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他发现,凡是世界顶尖的学校、顶尖的专业,必定有两个重大标志,一是具备一本顶尖的专业刊物,另一就是拥有一个专业博物馆,这是评价一所大学办学水准高低的“重要标尺”,为西方学界广泛认同。“所以,我在2000年就有一个想法,回国后要创建一个博物馆。做一本国际顶尖的杂志 (Top Magazine)是不可能的,因为顶尖杂志是指国际公认的最具权威的一本杂志,这是不可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完成的。但是做一个玻璃科学与玻璃艺术相结合、非常有特点的博物馆似乎有可能。回国后,我内心的热情一直没有消失过,又恰逢天时地利人和,上海市政府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建设,文明城市有一个硬指标,是每20万人要拥有一个博物馆,上海在2005年提出要建100个博物馆,玻璃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机遇来临,于是上海大学与上海轻工玻璃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打造一个玻璃博物馆。博物馆的建设得到了周哲伟校长和方明伦终身教授的支持,上海轻工玻璃公司董事长张琳和上海大学对建设玻璃博物馆的目标是一致的:即致力于在玻璃文明领域的贡献,构筑具有国际水平的玻璃艺术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博物馆的建设过程却是好事多磨,开馆之日一拖再拖,原因是不断有新的想法产生,原有的规划只能一改再改,“要造就造世界一流,既然有新的、好的想法,那就必须作改变。悉尼歌剧院造了17年,由于技术和资金原因,停顿三次,历经澳大利亚四届政府接力,最终造出了世界一流的歌剧院;《阿凡达》这个电影也是如此,投资不断追加,最终耗资6.5亿美元,投资方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几乎被它拖垮,但最终成了世界顶尖的3D影片。上海玻璃博物馆也是这样,投资一再增加。不过我可以保证,建成以后,一定会让人耳目一新,毫无疑问的,这是一个达到国际水平的博物馆”。
在国际博协大会上,庄小蔚教授在题为《上海玻璃博物馆: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故事》的演讲中,如此描述上海玻璃博物馆:“上海玻璃博物馆不追求经典意义上的‘完整的历史’。事实上,它取材的范围只限于玻璃历史中的一部分,但是它讲述的内容是充满挑战和令人神往的:从埃及的‘蜻蜓眼’玻璃珠到中世纪的玻璃镶嵌窗户,从中国古玻璃到现代玻璃雕塑。”
凭借奥妙无穷、奇异瑰丽的玻璃世界,也许,上海玻璃博物馆带给人们的远不止是惊艳。
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院长访问工作室
站在多元文化的“肩膀”上
站上巨人的肩膀上,你才有可能成为巨人。中国玻璃艺术的发展也要尽力借助巨人之肩,才能少走弯路,快速成长,早日进入国际一流,而多元文化就是这样的“肩膀”。采访中笔者印象最深的是,庄小蔚教授反复谈起、说得最多的话题是多元文化、中西交流、跨文化跨学科合作。两年的留学经历,除了带回英国的玻璃技术,更有一些思想观念在庄小蔚身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一个是西方科学和民主的思想,一个是多元文化的思维、创作及工作方式,还有一个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元素如何融入国际社会的问题。
庄小蔚说,上海玻璃博物馆最大的特点是借鉴世界多元的文化,又是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交流、欣赏、合作的平台,是一个跨文化跨学科展示的博物馆。按德国学者的定义,多元文化的特征,就是来自不同文明、不同国度的人们在一起共处、工作和交融,创建这样的空间,也是他多年来一直想做的事。由德国设计师Tilman Thǖrmer和他领导的博物馆设计团队成员来自世界各地,有德国、法国的,也有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的,目的是从多元文化的视角进行设计和审视,在文字说明、展览物件选择和感受体验方面,让具备不同文明背景的参观者都能够理解。“玻璃博物馆不仅是展示玻璃艺术,更是展示丰富多彩、个性迥异的文化和文明,博物馆的规划和设计不仅要科学严谨,还要糅合进文学、艺术、历史、宗教、哲学等各方面的元素,进行跨文化跨学科的创作,在玻璃博物馆一切有意义的涉及展览的东西,如电子视频、背景音乐都是原创的,而且在全球范围挑选方案,做到世界一流,是不折不扣的多元文化的产物。期间,美国Corning博物馆、意大利Murano玻璃博物馆、德国现代玻璃博物馆、Frauenau玻璃博物馆,还有德国Alexander Tutsek-Stiftung基金会和英国Wolverhampton大学都给予很大支持,提出了非常有见地的建议,促使我们不断推倒重来、不断自我磨合、不断完善规划和设计”。
在玻璃艺术创作和玻璃艺术教育中,庄小蔚教授同样坚持这一准则。在他看来,中国玻璃艺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一开始有30年,虽然在逐步接近,但这种接近也主要局限于技术,理念上的突破还有待时日,这就更需要运用国际通用的规则和语言,通过多元化的交流,取长补短,厚积薄发,实现创造力的真正跨越。庄小蔚告诉笔者,当初他甫一回国,曾经就如何开展教学工作征求钱校长的指导意见,钱校长第一句话就说:所有的课程无论内容和形式,都尽可能与英国的课程一致。“现在我还十分感激钱校长当初的意见,自世界上第一所大学牛津大学创办以来,西方教育已经有844年的历史,非常成熟,这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它,我们才能与国际社会开展多元化的交流,才能最终有所发展和突破。当然,突破是很难的事,它不是一个技术问题,是一个很深刻的观念问题,一个观念的突破,必然涉及文化的交流和多元化,从精神原点去发现和启动,所以,玻璃艺术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多途径、多视野、多样化的前沿课程和充分交流、实验的环境,致力于让学生感受和理解世界不同的文化以及今天全球思想和科技的巨大变化”。
上海玻璃博物馆,其存在的本身就在告诉人们,什么是创造力,它的创作源泉来自在哪里,“创造力不仅是一个专业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学问题,专业的平台很重要,但比它更重要的是支撑平台的多元化的思维和注重独特创造力的思想。”庄教授一再强调了这一观点。
大作之道
毋庸置疑,庄小蔚教授十来年的创作之路和他的一系列作品,为中国的玻璃艺术赢得了极大的国际声誉。2005年世界最大的玻璃博物馆美国Corning博物馆的前馆长Susanne K.Frantz听说远东有玻璃艺术,就特地到中国考察,回国后她写了一篇非常有影响的文章《玻璃之虎——正在兴起的中国玻璃艺术》,对庄小蔚的《四个面的方锥体》等一系列作品作了很高的评价,并认为中国的大学已经完全掌握了西方的玻璃技术,预言中国的玻璃艺术很快就将崛起,她在参观了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玻璃工作室后这样写道:“虽然这个工作室规模有限,但它产生的影响让美国和欧洲的玻璃艺术团体感到吃惊”。
笔者就庄小蔚教授的个人创作专门作了提问,庄小蔚回答说,他的创作,“一般聚焦在现代艺术领域,我对现代观念很着迷,作品的造型语言不一定抽象,但一定简洁,我总是试图在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上寻找灵感,创作是一种纯感觉的自我体验和释放,比如从自然环境的一个细节,或者从一段音乐里产生冲动和感觉,是一个从无形到有形的过程”,庄小蔚将这一过程比喻为用视觉去捕捉人生旋律的过程,并用玻璃的语言进行还原、解释和激发,能够引起人们记忆或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激荡,它可以是小溪的流水、落入干沽大地的雨点,仰或是摇曳的玉米和树冠、潮水般的人群、车轮在铁轨上有节奏的滚动……简而言之,玻璃艺术是一种用光线铸造的诗意:“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一个可见和不可见的,逻辑的和感觉的,想象的和抽象的世界之间游走”,“ 所有的创作均有一个从难于预测的灵感,到实验观察,复合精神因素,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程序,在这条道路上,精神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和放松。”
苏格兰皇家博物馆收藏的庄小蔚作品《灰笛系列·海蓝色》,被国外评论誉为:“生机勃勃,充满了创造力和鲜明个性”。即便面对有形的创作主题,庄小蔚也要竭力寻找到无形的精神原点,“比如我会做一匹马,但不会模仿一匹真实的马。我在参观秦始皇的皇陵时,了解到秦始皇有八匹好马,其中有一匹叫‘追风’,这匹马的原样无人知晓,但‘追风’两字却给我留下很深印象,回来后我就做了一匹马的作品,起名《追风》,形态很简练,我想表达的是一种精神面貌,后来这件作品获得了第五届现代手工艺展‘优秀奖’”。
谈到目前的创作,庄教授说他正在尝试将西方现代观念与中国元素有机结合的作品,这种中国元素不是灯笼、青铜器纹样、同心结等表面的东西,而是另外一种看不见的东西,既非常现代,又蕴含了中国精神。在《追风》中,马的造型运用了魏碑体的书法元素、内圆外方的处理方式,让人似乎依稀看见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影子,还有《武士》、《水墨记号》也大量使用了中国元素。
庄小蔚教授从无形到有形的创作思想,也极大地渗透到玻璃博物馆的设计中,庄小蔚说,这其实也是一种潮流,一种后现代的博物馆形态。后现代博物馆的设计可谓登峰造极,它非常注重空间本身给参观者的体验,而不同于过去的博物馆,注重展品给参观者的感受,有些现代的博物馆甚至无展品、无文字、无背景音乐,只有空间,空间的力量被发挥出石破天惊的效果,“在柏林,我去过丹尼尔·雷伯斯金 1989年设计的犹太人博物馆,整个建筑像蛇一样的扭曲,地上满是破碎的瓦片,踩上去哗啦哗啦的响,然后前面是一条缝,漏出一点点的光线,非常感染人,那些对犹太人历史比较熟悉的参观者,都深受震撼,出来后无不泪流满面。上海玻璃博物馆当然没有那样极端,因为它是一个行业博物馆,离不开展品,但至少也是将空间放在第一位加以考虑,注重将无形的思想和情感注入到有形的展览之中”。
访问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
先驱的跨越
十载耕耘,几多跨越,应该讲,2000年前后学成归国的一批英才,除了来自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的学子,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的,地域分布一南一北,他们是中国玻璃艺术发展的先驱和见证人,而庄小蔚教授的贡献,对中国玻璃艺术的发展形成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按笔者的理解,这种影响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大力引进玻璃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系统理念,极大地推动了国内玻璃技术的产业体系建设;再比如推行玻璃工作室的教育模式,在玻璃艺术和玻璃艺术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庄教授告诉笔者,在英留学时他就意识到,玻璃艺术的发展需要一个完整的系统,除了艺术理念,离不开技术和产业的支撑,这两方面在国内也是特别匮乏。因此,他在学习中尤其注重将英国玻璃艺术和技术的完整体系学到手并带回国内,其中包括玻璃的配方、机器设备的研制以及玻璃制造的关键技术等,这一方面,他的导师Andrew Brewerton和Keith Cummings教授给予了很大的帮助。回国后他参考英国的标准,在上海复制了好几个玻璃制作工厂,其中有原料厂、铸造厂和加工厂,形成了与玻璃艺术学科匹配的相对完整的玻璃艺术产业链,为国内玻璃艺术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前来考察的美国Corning博物馆前馆长Susanne K.Frantz就是从中国玻璃制作技术的成熟,看出了中国玻璃艺术的曙光。
庄小蔚教授的玻璃工作室,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学体系中重要的先锋实验的载体,在这里的种种前卫的实验,得到了汪大伟常务院长的全力支持。庄小蔚为此倾注了极大的心血,致力于通过这样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机会去经历跨文化的交流,去实验自由的创作理念,展示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庄小蔚告诉笔者,工作室迄今已有16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分别在中国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11所大学担任教学骨干。作为玻璃学科国际学术交流的平台,工作室参加了国内各地及大阪、伦敦、芝加哥等地的各种重要展览活动38项,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所有事情的出现,看似偶然,但一定在前面有所准备,一定有一个触发机制,所以是必然的”,在庄小蔚眼中,也许上海博物馆的开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后的“必然”,水到渠成,也是庄小蔚的艺术生涯、中国玻璃艺术事业的一个重要跨越和节点。庄小蔚认为他目前所从事的一切,也是在为中国玻璃艺术的未来做着力所能及的准备,“终有一天我们会进入世界玻璃艺术的第一梯队,而且这一天已经不远,接下来要考虑的是,一旦你走在前面了,不是你跟着别人而是别人看着你,你该怎么办?所以,我现在感到压力很大,因为观念的突破比技术的掌握要困难得多,需要积累时间、积蓄力量,需要我们付出更多”。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世界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玻璃艺术应该在世界玻璃艺术的发展进程中有着它应该有的位置,在文化意义上为促进各个文明和各种文化的相互理解和欣赏、为丰富人类的精神生活有所奉献。作为中国第一代玻璃艺术家和教授,无疑承担着重要的历史责任。现在,我对有些问题还有迷茫,自身的内涵需要进一步充实,但我会加倍用心,再给我几年时间,关键时刻我会有所作为,去实现新的跨越”,采访最后,庄小蔚教授作了如此表述。
访问美国塔克玛玻璃博物馆
美国SOFA国际装饰艺术展上的庄小蔚玻璃艺术作品
陪同国际博协秘书长珊德拉博士在广东开平考察
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的谆谆嘱托
外籍教授在工作室给研究生讲课
英国布里斯托博物馆馆长来访
在柏林博物馆
在捷克大使馆与彼得,瓦夫拉参赞签署玻璃艺术交流和合作协议
在美国SOFA国际装饰艺术展上的海报
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的学术报告
庄小蔚的作品被苏格兰皇家博物馆收藏
庄小蔚的作品参加英国“玻璃之路”文献展
庄小蔚的作品在香港慈善基金会玻璃艺术专场
庄小蔚的作品在重要的国际展览上
【编辑:陈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