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二十年催生的当代艺术家,年龄上还没有“几代人”的差距,但已经出现了四大金刚、70生人、“80后”三代的不同面貌。
“80后”成功个案
艺术家迟鹏打开国际知名度
迟鹏的名字有“晚一点高飞”的意思,但1981年出生的他已经是京城艺术圈内颇受瞩目的新星,甚至有人预言他将是中国当代艺术界的黑马。
迟鹏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与数码媒体工作室,他喜欢数码技术带来的天马行空的快乐,毕业前,迟鹏已经找到了可以表达自己的艺术手段,2003年迟鹏开始运用电脑技术将自己的裸体形象与北京标志性公共建筑合二为一,用妄想场景《奔》表达了青春的放肆和无畏勇气。在此后的作品如《世界》中,他的标志性“裸体小飞人”又奔跑在纽约时代广场等世界性虚幻世界中。
这种赤子姿态入画的摄影作品乍一出现就引人关注,2004年,著名独立策展人冯博一有个展览的创意,中央美院的老师推荐了迟鹏,于是迟鹏参加了他的第一个海外展览——纽约前波画廊举办的《一对一,他们的目光》群展。冯博一说,迟鹏的作品用自我虚拟进行自我认同,代表着年轻一代对未来有明确的自信和憧憬。
作品已具备三四千美元行情
这个展览被《美国艺术》杂志刊登了,结果国际性的展览邀约就相继而至,2005年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选中迟鹏作品《太阳》参加“Karlsruhe Barcelone Cambridge Toronto”展览,同年,纽约前波画廊为迟鹏举办个展《裸体午餐》,展出《空中楼阁》等8件摄影作品。据说展览非常成功,展出的作品全部被全球的客户收藏。目前,他的摄影作品已经达到三四千美元的价位。
2006-2008年,迟鹏继续以急行军速度在西方艺术市场崭露头角,在荷兰的一场中国艺术展览中所有印刷品都是用他的作品作封皮,在荷兰一个展览中他甚至和安迪·沃霍尔等名家同台。
迟鹏说,自己和同代人相比,属于运气好的。“我们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经济上都比较优越,更要求自我的独立,我们没有经过中国社会的重大变革,只享受到经济环境富裕带来的愉悦。”中国国内逐渐成熟的经纪人、策展人、画廊、拍卖、收藏群体,都给他们提供了前辈人未有的机遇。但迟鹏对这个“经济时代”采取既合作又冷静的态度。
80个性:跟画廊合作而不签约
在纽约前波画廊一举成名后,北京空白空间就找到他,但迟鹏只跟他们采取了合作而非签约的方式。他认为画廊具有商业目的无可厚非,但一定要“对味”才能持续合作。“空白空间第一年给我投了很多钱做推广,但我应该也让他们得到回报了吧。”迟鹏也有意识地不想让作品频繁转手,所以拒绝了国内一些拍卖会的邀约。
迟鹏自认他的国际知名度比国内响亮,但不希望大家从行情价格去考量他们这辈人。“难道我们只有青春可以出彩吗?剩下有的是日子慢慢来。”80后的迟鹏充满自信。
目前欧洲、日本有些美术馆已经有意收藏他的作品,但清醒的迟鹏并不以为喜,美国有个中产阶级收藏者邀请他去家里做客,虽然他不是特别有钱,但把迟鹏的作品放在卧室床头,说每天一起床就想看到它,让迟鹏反倒觉得特别有满足感。“现在艺术品成了某些有钱人的玩物、炫耀的资本,而且大资本家掌握了市场话语权。我并不希望我的作品只是被人囤在地下室里或者成为资本家囤积倒卖的工具。”迟鹏说,就像现在数目惊人的画廊、策展人、艺术家,固然平台很多,但机会与风险并存,因为艺术永远是经济中最敏感的部位,因为收藏、投资者如果不是真正喜爱艺术,如果经济形势一旦不好,它马上会成为最先被舍弃、第一个遭殃的东西。
“现在行情太火了,艺术家需要把自己的心整理干净,而不是一起往火坑里跳。”
市场关注“80后”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广州等发达地区就出现了对在消费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艺术家的关注,到近年,各种对“80后”艺术家以及“70后”艺术家的关注探讨从没停止过。
“70后”策展人运作“80后”艺术家
“要发现中国未来的艺术趋势,就来看这个展览!”2007年,上海美术馆副馆长张晴策划了一个“果冻时代”大型展览。1985年第一条果冻生产线被引入中国,这大致也是1980年前后出生的年轻艺术家的少年时期,“80后”艺术家因此被张晴称之为“透明的、轻盈的果冻一代”。这个集合了60组生于1980年前后的艺术家,涵盖350件绘画、雕塑、影像、声音、建筑、设计、音乐、舞蹈、文学等形式的作品,可说是青年艺术家首次在公立美术馆集体亮相。
在这个展览中,传统文化符号、现代社会事件等当代艺术家习惯使用的元素彻底退场,取而代之的是风格绚丽的漫画、卡通、游戏等新素材,彰显唯美、时髦、性感,夹杂着对成长记忆、青春期回想,表现方式各异,充满想像力。张晴说,“80后”跟前面的艺术家关注现实的创作方式有明显区别,他们大多衣食无忧,多为独生子女,自由又孤寂、开放又自我。
张晴计划把这一展览推向国际,在国外进行巡展,同时不断更新艺术家名单,他想象,未来的艺术英雄一定会从中产生。
其实商业化最为发达的广州16年前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举办了名为“卡通一代”的展览。1992年,以广州美院老师黄一瀚为首的广州青年艺术家最先对都市大众消费文化、电玩文化、新人类文化、卡通动漫文化做出回应和接纳,提出“卡通一代”概念,而在此之前,中国当代艺术刚刚诞生了“60后”出生的国际明星——王广义、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为了与前辈当代艺术F4“决裂”,“卡通一代”一时间成为“70后”、“80后”最响亮的口号。
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是由西班牙国际文化艺术基金会首次在中国设立的综合艺术机构,这种国际艺术大鳄的投资同样注重新人的挖掘。据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推广部主任谷静介绍,5月8日,其在西班牙马德里Tomás y Valiente艺术中心举行的“江南”中国当代艺术展上就有几个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而且,伊比利亚正在培养年轻的策展人,他们的下一个展览“观念的笔记”的策展人就都是1977年到1980年间生人,这些策展人选择的年轻面孔肯定会更多一些。
策展大腕打造亚洲“80后”概念
“艺术北京”博览会执行总监董梦阳说,从第一届开始,他们就有一块针对“70、80后”的“年轻艺术家区”,在他们的视野中挑选有潜质的、还没有代理画廊的独立画家,其实也是给画廊提供“选秀”平台。但今年9月的“艺术北京”并没设这个个展板块,因为现在已经有相当多画廊在做年轻人代理了。但跟国际上比较,一个好的艺术博览会应该引领艺术潮流和市场风向标,所以他们并没放弃推艺术新力量,眼下正在琢磨做“亚洲‘80后’”这个主题,总之,画廊的能量达不到的,他们就做。
“每一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几乎每个艺术博览会都在做,关键是谁能具有真正的推动力。”董梦阳说。他们今年会主推“Photo Beijing”,里面展示的全是摄影和Video等新门类。
“80后”一级市场开始走俏
刚参加完今年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的北京现在画廊,就带去了三个“80后”女孩的录像作品,名叫《相对论》,现在画廊老板黄燎原说,他们现在签约画家里也有“80后”的。
唐人当代艺术中心目前虽然没有具体签约的,但一直和年轻艺术家有一些项目的合作。上月他们刚做完一个“国际当代年轻艺术家”的展览,里面也有两位中国艺术家。唐人老板郑林说,他们也推过李晖的展览,是位严格的“80后”,效果非常好,展示作品差不多都给美术馆和收藏家收藏了。在他看来,“80后”艺术家有活力,而价格相对来说便宜,所以市场吸纳比较积极。
像高禹、徐毛毛、欧阳春、韦嘉、熊宇、李济开等一批“80后”已经走进了拍卖场,但策划过“七零八落”、“潜活:公寓日志”等新艺术家展览的资深策展人冯博一感觉,“80后”目前主要是画廊在推,一些好的艺术家卖的已经相当不错,基本创作出来就迅速被市场吸纳了,比如迟鹏。前期有一些“80后”贸然在拍卖行卖高价,但业内评论不高,事实证明很快就沉寂了。(下转03版)
画廊愿等待年轻艺术家2至3年
世纪翰墨画廊曾成功地推出过夏俊娜、季大纯、闫博、章剑等众多青年艺术家,被业界誉为“青年艺术家的梦工厂”。其负责人林松表示,在艺术市场火热的情况下,成名艺术家作品都很贵了,年轻艺术家就是潜力股。每一代都有那个时代的佼佼者,所以关注年轻艺术家,无论从市场还是学术角度,都是趋势。在F4那一辈后面的艺术家已经崛起了,尹朝阳、季大纯等已经得到市场和学术界的认可。
林松说,他的画廊代理的几乎全是“70后”、“80后”的艺术家,策划过“新锐的目光——生于70年代青年艺术家绘画展”等展览,把“70后”成功推出后,现在“80后”艺术家占其总数的1/3。要把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推广成功,林松表示,画廊要做长期准备。“我们签约艺术家时间基本是3到5年,一个新人,我们肯定要等他两三年的时间。一般要准备2至3年的时间才能办第一个个展,把他正式地推向市场。”
对于新人的甄选,林松有着一套自己的原则:要受过良好学院教育的,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功底;要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和风格,具备创造力和个性语言;要有时代特色或当代性;此外,国际特征和国际语汇也很重要;最重要一点,要对中国传统有一定了解研究和继承发扬,而不仅是表面化的中国符号、中国特色。
总之,对年轻艺术家要花更多时间等待,因为艺术需要成长周期、时间和积累。
年轻艺术家
率先登陆当代艺术“奥斯卡”
诞生于1955年的德国卡塞尔文献展可谓当代艺术的“奥斯卡”,它与威尼斯双年展、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并立为世界三大艺术展。著名艺术评论家方振宁表示,在去年6月的卡塞尔文献展上,最让他感动的是29岁的台湾艺术家曾御钦的录像作品《有谁听见了》。同样出现在这个国际大展上的还有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艺术家胡晓媛,她的不带商业气息的作品传达出微妙的中国传统艺术因素,也备受关注。
CIGE市场经理尤洋也对去年欧洲艺术大展中中国年轻艺术家的登陆印象极深,在国内也不是很有名的1979年出生的谢南星入选去年的卡塞尔文献展,显示出年轻一代崛起的强烈信号。
“80后”前辈
现在,“70后”的艺术家有相当多已经成为当代艺坛的中坚力量,如毛焰、夏俊娜、季大纯、钟飙、尹朝阳等,他们成长时期的艺术市场虽然不如“80后”那么丰富,但已经有了较多展示平台,而“60后”生人如当代艺术F4张晓刚、方力钧、王广义、岳敏君等,成名更多是借助国际。让我们来看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一批艺术家的成长环境吧。
瑞士人希克
给“70后”画家“付工资”
出生于1972年的陈可,其实也属于年轻艺术家,还和“80后”一同参展过。在他看来,现在“80后”的展示平台相当丰富,而且正值当代艺术火的时候,无论哪一代艺术家,都应该积极地多让自己的作品亮相。比如目前他就签约了APT(美国艺术信托基金),就是想寻找一些长线合作的可能。
陈可说,其实当代艺术火也就几年时间,几年间翻天覆地。F4五年前的行情也就几万美元一张,现在已经翻了不知道多少倍了。虽然当时也有策展人在关注他们,他们也一直活跃在前卫艺术前沿,但当时国内并没市场,是国外藏家把他们捧红的。
而陈可的出现正值国外藏家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时期。1997年从中央美院毕业后,陈可就在七八间房画画,也没有找工作,算是个自由画家。当时北京的画廊并不多,不知道怎么去推广自己,有过展览给他带来一些机会,有些人会买他的作品,但那不能称为市场,只是给了他继续下去的经济支持和信心,感觉像有人给发工资。“1997-2003年中国不存在市场,只是有几个搞收藏的人在收购中国当代艺术。”陈可说,像他的作品就被瑞士人乌利·希克买过,这个在1995年到1998年被任命为瑞士驻中国大使的收藏家,几乎买过中国当代艺术中任何一个人的作品,属于“地毯式”的搜索,可称得上是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的老大哥,有很多西方的收藏人士比如尤伦斯夫妇都是在希克之后才开始关注中国当代艺术,正是由于这批人在前面这么做,才烘托了中国当代艺术的行情。
陈可刚毕业的时候还参加过何香凝美术馆的第二届雕塑艺术展,对方出钱出运输等费用,纯粹做展示,并没有买卖行为,但这样也很难得了,属国内第一次。
2007年,陈可才真正和国内外的几家画廊合作,由其代理作品。这时国内画廊和策展人很多了,给陈可他们带来很多机会,但陈可觉得无论是哪一代人都该保持清醒,少想市场多在艺术上追求,“当代艺术有点过火了,这其实很危险,因为艺术商人是最聪明的,当艺术商人不玩儿的时候,当代艺术市场没准就崩盘了”。
F4希望被严肃艺术机构收藏
从张晓刚到岳敏君,这些最火的艺术家的最新作品,最近接连在“北京公社”展出,北京公社主持人冷林,是国内最重要的策展人和评论人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林在中央美院学艺术史,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前后届的同学,赵半狄、方力钧、刘小东就已经小有名气,冷林开始以艺术评论家的身份和当代艺术“搅”在了一起。从理想主义到市场经济,他和那一辈艺术家经历了种种转变。从马六明、张洹、宋东……冷林是很多当代艺术家的第一个评论者;1995年他成为当年刚成立的“中商盛佳”(现改名为中贸圣佳)拍卖行的副总经理,并于1996、1997年做了改革开放以来最早的两场“中国当代艺术”拍卖会;1998年,在冷林的策划下,包含了20多位中国年轻艺术家作品的展览《是我!——90年代艺术发展的一个侧面》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太庙大殿展出,但这个展览在开幕前突然因“手续不全”而停办;后来,这个展览被另一位艺术评论家巫鸿带到芝加哥大学的SMART博物馆——这已经是2000年的事情了。
作为张晓刚等艺术家的经纪人,冷林可说是把中国当代艺术推向国际市场的功臣。2000年,冷林去了柏林,2002年,当他回国时,中国的当代艺术市场正在崛起,虽然他之前做了那么多展览,但刚回来时一个机会都没有,冷林被迫自己做起“北京公社”的老板。他跟那些大牌艺术家们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包括在今天市场化这么严重的时候,他也鼓励他们应该往前走,而不是停下来一味地捞钱。事实上,F4们也在反思,王广义就曾经感慨,希望他的作品不要被人频繁转手获利,而是被严肃的机构收藏。
冷林觉得,当下的艺术环境无论对“80后”还是张晓刚他们,都还不算太好,中国的艺术机构要么太商业,要么不够职业,专业的艺术机构应该要促进艺术家的真正发展,充分展示艺术家的内涵。在考虑了当下的环境后,他用一年左右的时间给张晓刚、岳敏君等人筹备国内个展,有些人看展时还以为走到了“80后”的展台,因为这些作品很有“卡通”风格,而不是人们脑子里那些一成不变的符号性作品。
评论人看“80后”
社会商业化程度加重,当代艺术要经历巨变
中国“80后”艺术以近乎“清一色”的绚烂笔调、拒绝沉重的游戏化表达亮相后,立刻有评论家斥为是“垮掉的一代”。但也有许多艺术评论人士持肯定意见,随着社会商业化程度加重,中国当代艺术正经历一场巨变。
美国《时代周刊》用“Me Generation”一词来形容中国目前处于20岁到29岁之间的年轻人,描述中国青年“谈论名牌服饰,谈论明星,谈论好莱坞,谈论出国度假”。此文一发,诸多艺术评论家迅速将中国“80后”青年艺术与之“对号入座”。
■孙晓枫(“第二届广东新青年展”策展人之一、批评家):
“80后”的成长体验中对于政治、集体的记忆不够,他们的成长记忆其实就是独生一代和变形金刚。随着上世纪90年代消费主义的席卷,新一代对社会的责任感较小,他们内心更多是对自我的关注。
但每一代艺术家创作的种子都是他生活的时代所埋下的,“80后”成长的时代背景就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文化日趋多元……他们现在所遭受的批评,与当年王朔“痞子文学”刚出道时被王蒙痛驳的情形十分相似。
■董梦阳(“艺术北京”执行总监):
“80后”更国际化,接受经济时代的熏陶,他们更敏锐更多元。在他们前面,毛焰那一批艺术家还有很多观念束缚,但可贵的是在基本功上很扎实,当“70后”的市场好起来后,现在我们看到好多“80后”进行效仿。我看过有些“80后”的小孩创作很自由、有创意,但相当多的缺少自己的艺术创意,主要是因为利益的诱惑,等他们有一定物质基础后可能情况会好些吧。
【编辑:叶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