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大圣 关良(1900-1986)
尺寸:18×16.5 cm.
估价:120,000-200,000
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正秋高气爽天朗气清时节,上海富豪环球东亚,明轩秋拍如老友践诺,将如约与您同赏佳作。
“寥斋藏名家书画专题”、“闻道梅花坼晓风-朱梅村先生家藏书画专题”、“白石造化夺天工:霍宗杰先生藏珍”、“寄怀楚水吴山外赖少其书画作品专题”、“嬉笑怒骂皆成戏,妙笔乾坤看良公-关良书画专题”“文心翰素古质今妍-名士书法专题”“中国古代书画专题”“墨彩华章:二十世纪油画及当代艺术作品专题”。那么多专题中星光熠熠的拍品,是明轩延续与突破的主题。
“嬉笑怒骂皆成戏·妙笔乾坤看良公”。关良的戏曲人物画是中国水墨人物绘画突破创新的一个典范,它经由中西文化交融焠鍊,以西画技法表现中国画,提供给观者有趣的思考与比对。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他的《漫谈戏曲画》一文中提到,“关良的画在表现手法上,继承了国画的优良传统而自成一派,重神似而不求形似”。
本专题中《东郭先生受教图》《沙家浜》《大闹天宫》《断桥》等等作品,可以看到,关良的“戏画”吸收了文人画的精髓,“以形写神”,重神似不求形似,通过稚拙的短线、明亮的色彩、简约的造型等艺术语言,使画面获得了视觉体验外的审美意象,这恰恰与中国戏曲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程序化的表现手法来传达“意”的意念不谋而合,使内容和形式获得了内在的统一。
东郭先生受教图 关良(1900-1986) 一九七八年作
尺寸:181×97.5 cm.
估价:3,500,000-5,000,000
关良本着中国传统绘画重意趣的理念而去发展中国绘画,他意识到戏曲与绘画在中国传统“意趣”表达方面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加之其独有的戏曲情愫,使其形成了“以戏入画,以画品戏”的意念,进而使得绘画与戏曲相得益彰。关良的绘画“以戏入画,以画品戏”,从戏剧、国画两个层面诠释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味,重精神表达,“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关良爱戏、懂戏,不但看戏,画戏,还曾粉墨登场表演过戏剧,关良几乎毕生的精力都在研究戏剧,所以他对戏剧了如指掌,提笔自然是戏剧的场景,或是戏剧表演艺术掠影;客观上讲,关良的“戏画”创作大都由戏剧速写整理、加工而成,是以自己对戏剧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来重新安排画面构图,注重笔和墨以及线条在画面上的构成关系。他从中领悟到以“戏”入画,又以画品戏的诀窍,使戏曲转化为绘画,又让绘画充溢着舞台戏曲的情趣。
书法寥斋 启功 水墨纸本镜片
估价 RMB 80,000-120,000
“香远益清·廖斋藏画”。韩瀚,笔名朱壁,《人民中国》杂志主编,安徽省文联专业作家、编审。韩瀚与诸多名家的翰墨渊源,是在北京《人民中国》杂志社做编辑期间,他和郭沫若、茅盾、田汉、张光年等我国文艺界领导都有过密切交往,和赵朴初、啓功、沈从文、亚明、宋文治、林散之等艺术家都过从甚密。林散之的出山、啓功先生的成就,为外界广泛知晓,皆与他在《人民中国》1973年一月号“中国现代书法”特辑上向国外推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韩瀚涉猎广泛,对艺术有很深的见解,诗歌、小说、杂文、戏剧、书法、绘画、收藏、艺术鉴赏俱有所长,与诸多艺术家交好,他的书画藏品无一不堪称稀见之珍品佳作。
《寥斋》书法横幅收录于《启功全集》、《启功遗墨选》、《纪念启功先生诞辰百年--启功遗墨展》之中,是启先生相当重要的作品之一,题款尊称为“瀚兄”所作。1984年底,韩瀚在深圳遇见启功。时任中国书协副主席的启功当着众人的面指着韩瀚说:“要不是1973年他把我的字拿到《人民中国》发表,写文章吹我,谁知道启功是书法家?”足见启先生谦恭温良的君子之风,再者对韩瀚推介自己的书法也深为感激。
清香益远 黄永玉 设色纸本镜片
估价 RMB 700,000-1,000,000
一代鬼才黄永玉是现代画坛极具个性的一位艺术家,与韩瀚也是好友,在为他所作的书画上,叫他“老瀚”。黄永玉兼善木刻版画,1956年就出版了《黄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诗玛”,曾轰动了中国画坛。而本场中的版画《周总理像》,曾用作香港朝阳及天津人民出版社《周总理的故事》封面,也分别出版于《黄永玉画集·版画》、《韩瀚集》,是非常难得的具有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一件作品。
金城 松窗释篆图
设色纸本 镜片
估价 RMB 600,000-900,000
中国的山水画,先有设色,后有水墨。设色画中先有重色,后来才有淡彩。“青绿山水”作为一种中国画的技法,以矿物颜料石青和石绿为主,宜表现色泽艷丽的丘壑林泉。青绿山水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钩廓,皴笔少,着色浓重;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薄施青绿,在古代绘画艺术上占有重要地位。青绿山水始创于唐代,经几代画家发展传承,形成一种程序化的表现方法,但要画好难度很大。
青绿山水作为山水画科中一支,却在有清二百余年中渐行渐远,终于在近代,得以重新扬帆起航,允为佳谈。画家们扬弃了早期青绿山水画造型严谨整饬,以满构图为主的典型画法,融入了明清文人画轻巧空灵的艺术意境,借鉴水墨山水画的皱法技巧,用笔轻松流畅,用色单纯高雅,描绘细致入微;构图上布局紧凑,画面留有空白作虚的处理,形成意境开阔、气象森严、气势雄浑的艺术境界,在传统青绿山水画的基础上别开新境。
陈佩秋 春江野望
设色纸本 镜片
估价 RMB 250,000-350,000
谢稚柳 江山佳胜
设色纸本 镜框
估价 RMB 150,000-250,000
“平林笼烟,寒山凝碧”专题中有金城、萧俊贤、祁崑的传统高士山居,谢稚柳陈佩秋的泼彩写意,陈半丁、叶浅予的工笔整饬,或层峦叠翠,敷色滋嫣动人;或以大混点晕出,云缭烟树,青绿设色妍丽而不妩媚,略具装饰风味却毫无匠气,气韵风骨,高迈超群。
书斋是文人雅士精神的圣地,所以书斋楹联最体现书写者的抱负与为人品格。不仅言志抒怀,表达自己的处世哲理,生活情趣,更增加书斋的浓郁文墨气息。“文心翰素?雅室生辉”专题中于右任联能见其家国情怀,弘一大师联见其佛心禅悟,白蕉联见其法书心得,罗振玉联见其金石满纸,谢玉岑联见其学问精深,杨守敬联是其学问家本色,张伯英联见其高节雅噱,王福庵联隶书不让小篆之精妙,徐悲鸿联见婉约清丽,啓功联见逸兴豪发,黎雄才联见自然写意,陈佩秋联见劲健宛转……笔走龙蛇间各家面貌如睹。余者康有为、张宗昌、沈尹默、范曾、周慧珺等法书单幅,同样宜宣诸书斋案头,以添文姿笔态书香气,画意诗情翰墨缘。
徐悲鸿 行书五言联
水墨纸本 立轴
估价 RMB 800,000-1,200,000
其中徐悲鸿一对书法联“流水言心事,海棠入梦来”尤其值得称道。徐悲鸿早年从康有为游,得康氏赏识,并结为师生,徐悲鸿的书学观念是崇碑的,但却能有别于康有为的着意雄强而追求自然圆融,他以行书为最擅,线条质朴厚实,用笔挥洒率真,较好地舍弃赵书的靡弱甜俗,保留其稳健秀润,并很好结合魏碑中的稚拙欹侧,形成个性鲜明的徐氏行书。
他在绘画上处处讲新意,而书法上则处处有古意;在绘画上坚持写实,而在书法上则能继承中国传统艺术中最为可贵的写意精神;是以其书法虽落笔天然,童心盎然,灵性四謚,但却从未失去书法的法度技巧,使其天趣源于法度之中。
本联不同其常见表现其心胸及志向的警句、格言等气魄宏大的大幅对联,而是难得豪放转为婉约,不涉国事,故格外清新可喜。本幅结字中宫收紧,收放自如,随手挥洒,落笔天成,线条流畅,布局不事安排,超然物外。另,廖静文别有书联曰:“流水言心事,清风入梦来”,两相对照呼应,余味悠长。
朱梅邨 神骏图
设色纸本 镜框
估价 RMB 180,000-350,000
朱梅邨 武陵春传
水墨纸本 镜片
估价 RMB 150,000-230,000
海上朱梅邨先生为吴湖帆梅景书屋得意弟子,明轩春拍《梅影传灯》专题,叙之备矣。朱梅邨先生师从吴湖帆先生后,以仕女人物入手、兼习山水不辍,兼工带写、传统诸科无所不能;初以梅景书屋诸宝为本,谨从师训,不界南北,人物、山水皆于唐寅处着力甚深,遍习明清诸家之擅场,尤重十洲、老莲、“三任”之人物,并专心于“四王”山水技法之妙。
在这一次“闻道梅花坼晓风,端居室藏画专题”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朱翁仿古名家之作,细细品味,不禁令人击节赞叹再三。
《仿钱舜举摹唐人神骏图》一帧,骏马英姿勃发,全套鞍辔精美华丽,造型逼真,勾线工致、圆浑;晕染细腻,赋色华丽雍容,体格精神描绘得神韵自然,惟妙惟肖。《仿仇英琴书高隐图》朱氏得仇英高士山水三昧,绘士大夫林泉诗酒生活和清新旷远之自然景色,在秀雅纤丽中有一种飘逸优雅的气息。《临吴伟武陵春长恨图》,工笔白描一体,流畅秀润,风神隽永。画中的武陵春,一手支颐,一手执卷,沈浸在哀惋不平的思绪中。对照原作,可称不差毫厘,神采逼肖,刻画细腻,可见朱翁非独以雍容华贵的古装仕女为擅场,较之上一期《贵妃晓妆图》,有另一种风味,淡妆浓抹,朱翁只是从容。而朱氏仿乃舅的《万壑响松风》轴,所临的更是湖帆先生水墨山水画中精品,此作被选为中国美术学院山水画教程,也是吴湖帆一生中最认可的作品。本幅构图新颖、用笔精细。既有烟岩万迭之势,又有苍翠华滋之妙。
《临任渭长姚燮诗意十帧册》,而朱梅邨临此巨作中之十开,神明、仙人、名士、豪侠、菩萨、罗汉、舞女、花蝶兼备,是向故宫藏本所临习,用笔柔中带骨,工整华丽,显示了朱梅邨先生深厚的仿古技法和造景功力,丝毫不逊古人,可谓腕底有鬼神。
吴湖帆 黄山一角
设色纸本立轴
RMB 600,000-900,000
本专题中吴湖帆大师的《黄山一角》是吴湖帆创作于四十年代初的一件佳作,其时艺术风格已臻成熟,雅逸疏淡中既把握了古人山水画中的山川之气,又赋予了黄山独特的气质和时代感。开合有致的构图加上一手气息高古的小楷题跋,相得益彰,处处流露着平淡天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画师先生为杭鸿志所作,杭鸿志曾任国民党陆军大学兵学研究院中将主任,同时电视纪录片《大师·吴湖帆》中有此图之影像数据,可见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一样,同样不应我们忽视,识者当以珍之。
谢稚柳 陈佩秋 松鹤遐龄
设色纸本 中堂对联
估价 RMB 1,800,000-2,600,000
谢稚柳与陈佩秋两位先生的艺术既面貌迥异,又互有关联,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既源于各自的天赋与努力,也是彼此激励与启发的结果。仅以绘画艺术而论,二人无论人物、山水、花卉,或论重彩工笔、泼墨写意,皆能入古出新,别具匠心。在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画坛旗鼓相当,他们并肩称雄。绘事之外,二老又通晓画史画论,精于鉴古,时有高论发前人之未有。同时,他们又精通诗律,常在书画联璧之余,歌赋唱和,文采风流非时辈能及。
“管赵风流·谢稚柳陈佩秋书画专题”中有山水、荷花、仕女、更有二人合作松鹤延年,既可见画家深入古法,出入董源、巨然、王诜、郭熙等名家,自成雅洁高致之家数;仕女则刻画细腻,设色浓丽雅致,仪态雍容而贴近生活,绝无一点尘俗之气;而竹林幽禽静中寓动,工写结合,工到极致而写到极致,挥运之际无不蕴含着那种沉静恬淡的境界。
张大千 清溪策杖图
设色纸本 立轴
估价 RMB 4,500,000-6,000,000
大风堂张氏兄弟为近代画坛难得的兄弟画家,皆擅绘事,名传海内外,其门人弟子则艺震画界,溯其源者,善孖、大千也。“大风起兮云飞扬”专题集两家精品于一堂。张大千是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全能大师”。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本专题中大千居士中年晚年山水、敦煌式仕女人物、写意花卉、工笔骏马皆有其列。大千除了师法古人,尤其是唐、宋人的法度之外,又以造化为师,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石涛精神,先后游历了黄山、华山和峨眉山,从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了利落、灵秀、峻峭、爽利的山水画风格。石涛的山水画古朴凝重,而大千的山水画运笔劲健、灵秀,有现代画的风格。其山水画中的人物笔简神足,面相圆润,衣纹线条严谨流畅。
其人物画多以传统为根基,同时吸收现代美学思想,造型准确,形象生动。尤其是1941年42岁在三次赴甘肃敦煌临摹壁画之后其画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量吸取了唐人的笔意、造型和赋色的长处,并融于自己的创作之中。所画仕女圆润俊美,体态丰腴,设色浓丽,笔法严谨,衣裙图案精美,线条流畅,给人一种健康的美感。
张大千晚期山水画探索山水画的革新问题,开创了泼墨、泼彩的新画风,这个阶段是张大千继其集传统大成之后走向个人创新巅峰的阶段。这个阶段山水画作品构图新颖,大气磅礴,不拘一格。无论全景式、局部式,或一水两山式的自然分疆法他都采用。
张大千 明妃出塞
设色纸本 镜框
估价 RMB 9,000,000-12,000,000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大千回到北平,寓居颐和园万寿山养云轩,此《明妃出塞图》即在此时创作,故张大千在款识中题“时乙酉冬日在昆明湖上”。自题用笔犀利,横划斜上,结体右耸,基本上是出于石涛书法的变体。12月,张大千为筹集资金购买由长春溥仪伪满洲国宫内散出的名画,在中山公园与于非闇合办画展,此作品有可能是当时展出的作品之一。作品上的题诗为溥儒所写,溥儒、张大千在抗战前就交往甚密,常常合作作画及题词,这是南张北溥交谊的第一阶段,至抗战胜利以后,张大千又与溥儒近邻,故有其题诗,此为两人第二阶段的交往。
此《明妃出塞图》描写了汉使与昭君即将分离一景,作品是张大千从敦煌归来之后所作,该图线条流畅精细,人物姿态优雅,发丝清晰可见,线条优美流畅,在造型上取的是盛唐壁画雍容丰腴的特征,设色明显地受佛教造像及藻井图案的影响,并参考了藏传佛教施用矿物质颜料的技艺,所以作品显得非常华彩富丽。张大千将明妃画得明艳照人,神色却流露内心淡淡哀怨的楚楚可怜,发黑如丝绒,是以突显人物神采专用于仕女眼睛和头发的槟榔墨所染,与泥金勾勒的石黄、朱砂、石青凤冠,形成强烈的地比。在人物关系处理上也受唐代人物画影响,画面特以细致的花纹装饰明妃的华服,而深厚的侍女体型较为矮小,服饰亦无纹饰装扮,以此强调明妃的身份,让人联想到唐画《步辇图》。张大千此画完美表现出中国传统美女的气质,开相的妙曼,线条的端穆,赋彩的明丽,格调的清雅,皆为前人所未能梦见,一洗近世流滑孱弱之习气。
张善孖 双虎
设色纸本立轴
估价 RMB 300,000-380,000
自号“虎痴”的张善孖擅长山水、花卉、走兽,尤擅画虎。三十年代初,筑屋网师园,饲虎写生,深得虎之习性丰神。《虎》是画家最为擅长的题材。张善孖画虎配景取法石涛,或峻峰,或丛林,或幽谷,或危崖,或雪坡,笔墨恣肆雄健,气势豪迈,虎虎生威。古松虬枝与母子虎构成的画面,含有生生不息之寓意;丛林间奔走的老虎,山林之主的豪迈之气溢于言表。
傅抱石 东坡诗意图
设色纸本立轴
估价 RMB 4,000,000-5,000,000
傅抱石创作于1944年的《东坡诗意图》,画面诗情画意,墨意酣畅淋漓。1943-1944年间,是傅抱石的艺术创作高峰,这段时间傅抱石潜心在重庆钻研艺术,此作即为此时期的精彩之笔。此为宋元丰六年夏,苏东坡贬去黄州时所作《南堂》七绝五首之一。此图笔墨纵横狂肆,皴染大气磅礴,烟霭浑然一体,画面流动不居,极富傅抱石山水画特色。画面中描绘的近景山坡与远景中峭壁一角共同形成前后空间效果,山顶小亭下有二人在放声谈笑,面朝波涛把酒言欢,画面整体传达出一种酣畅淋漓的意境。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革新,他的艺术创作以山水画成就最大。此画即为傅抱石对蜀中的印象表现。画面节奏的把握和对于笔墨的精深造诣均有体现,较其它绘画更显自然纯真,堪称傅抱石此阶段山水画代表之作。
赖少其 楚水吴山
设色纸本 镜片
估价 RMB 1,200,000-2,500,000
“寄怀楚水吴山外赖少其书画专题”。所谓楚水吴山外,落笔俨然是黄山。赖老的《黄山之梦》写道“老夫归故里,日日梦黄山。梦中写来苦,笔笔汗温衫。”可谓魂牵梦萦矣。正是此时,他的山水画由原先兼工带写的小写意兀尔转入了大写意一途,评家称之为“丙寅变法”。虽然赖老绘画的风格样式发生了改变,比“五岳”更为神奇的黄山仍然是他心中笔下不变的母题。但我们更应看到赖公此时笔下的黄山既非石涛之“得其肉”亦非渐江上人之“得其骨”而是已具既得形貌也得神髓的非凡之格。
赖少其 人言山佳水亦佳
设色纸本 镜片
估价 RMB 450,000-650,000
赖少其晚年山水,由中返西、由西及中,中西融汇,深识中国“墨”理与直入书道堂奥又于西画印象派悟得“色彩灿烂”,让艺术最终映射出艺术家的智慧妙心。他成功地在充分领悟传统的基础上,将自己对于中国画的理解、自己的特质用一种现代的方式自然而完美地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笔墨出自传统,却又不落入哪家哪派窠臼。本专题中赖老的画作,《大雨落楚山》《雁荡山》《楚水吴山》《携手上河梁》《人言山佳水也佳》等山水,那种苍茫混沌,逸笔率性里隐透出孤绝的灿烂之美,令人目眩神迷。他的每一个笔触都似通灵般的朴率任性,如“风行水上,自然成纹”般天趣盎然。
本专题中赖老所作的山水,我们彷彿可以看到黄山的影子,更多的,可以看到画家雄壮的胸怀气度和万千山水入我笔下糅为一体,我自写我的豪情。
画中奇巖峭壁的千姿百态,云海奇观的优美景象,丛峦叠嶂,奇峰汇聚,拔地擎天,峥嵘崔嵬,山底下浓雾缠绕,山头云烟飘逸,岩壑滋润,幽秘深邃,氤氲跌宕,悠远绵邈,大气凛然,气象森森。画家运思隽永,章法奇特,打破古人的陈规,浓墨淡彩,率意恣纵,浑重朴实,汲收“米氏山水”中的卧笔成点,由近及远,自繁而简,层层加深,润中见苍,层次有序,张力无限,厚重中透出空灵,墨色沈着而绚丽,极尽变化,渲淡幻化,随意赋形,读不尽其中奇思妙语,看不透其中浑然异趣,其思想境界如火焰般闪烁,个性语言呈浑然之象。
谢稚柳 调鹦仕女图
设色纸本镜框
RMB 2,500,000-3,200,000
谢稚柳早期尊崇陈洪绶,但极少绘人物,1943年谢稚柳与张大千结伴前往敦煌,得见古代壁画线描之空灵明快,赋色之灿烂辉煌,气度之高华超迈,故其人物仕女作品气息高古,开相妙曼,线条肃穆流畅,赋色明丽,格调清雅。与张大千相较,笔墨有生秀之韵趣,天真恬淡,如董香光之于赵承旨,各有妙处。
《调鹦仕女图》此画中仕女显见唐人风格,体态匀称优美,削肩狭背,柳眉樱髻,额、鼻、颔施以“三白”,既吸收了张萱、周昉创造的“唐妆”仕女造型特色,又体现出明代追求清秀娟美的审美风尚。平稳有序,并通过微倾的头部、略弯的立姿和攀连的手臂,对视的一双鹦哥,形成动态的多样变化和相互的紧密联系,加强了形象的丰富性和生动感。此画笔墨技巧近法杜堇,远宗唐人,衣纹作琴弦描,细劲流畅,富有弹性和质感,冠服纹饰描画尤见精工,细致入微。设色鲜明,既有浓淡、冷暖色彩的强烈对比,又有相近色泽的巧妙过渡和搭配,使整体色调丰富而又和谐,浓艷中兼具清雅。此图仕女可谓洗尽铅华而雍容之相,妩媚之姿,自存于缣楮之中,腹有诗书气相华,良有以也。
本幅上款人徐平羽(1909-1986),曾任陈毅秘书,后任上海市文化局局长,文化部副部长等。徐氏喜收藏,其书斋名为“玉莲斋”,又名“清箱书屋”,收藏了许多精品佳作。书斋中自明代、清代至现代的诸多大家都有所涉及。现代画家则大多与他有交往,如黄宾虹、吴湖帆、傅抱石、贺天健、谢稚柳、吴作人、黄胄、程十发等。
在上海老一辈的书画鉴藏家中,陆丹林先生(约1897-1972)是一位以收藏同时代友人书画而名标鉴藏界。他来到上海发展,逐渐远离政治圈子,加入著名诗人团体“南社”,并开始从事报刊编辑,先后曾主编许多报刊杂志。尤其以文史和书画刊物而闻名,堪称是当年国内和港澳两地的第一“名编”。
在陆丹林主编的诸多报刊中,先后有《国画月刊》和《蜜蜂画刊》等书画刊物。因为他曾经是上海国立艺专、重庆国立艺专等校的教授,又是当时著名书画社团“九社”成员、中国画会理事,并编著有《枫园书画录》、《红树室书画集》、《美术史话》和《艺术论文集》等书。所以他在当时的书画界和篆刻界极具“名望”和“人脉”,大江南北或海派京派的“一流”书画和篆刻名家,与他几无不熟且多有深交。
郁达夫曾在1938年题《红树室书画集》一诗中亦有赞曰:“不将风雅薄时贤,红树室中别有天。”红树室旧藏书画遗珍中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就是陆丹林对书画手卷这一形式情有独钟,几近“痴迷”。而本次两件长卷就是红树室藏品。
张大千*徐悲鸿*吴湖帆*黄宾虹*谢稚柳*溥儒*齐白石*郭沫若*吴青霞*沈尹默*郑午昌*潘静淑*黄君璧*贺天健 等 群芳竞秀
设色纸本 手卷
RMB 9,000,000-12,000,000
《群芳竞秀》卷,是陆氏三十七岁生日时诸多名家所画,画者有张善孖、张大千、王师子、郑午昌、谢公展、王个簃、贺天健、赵云壑、黄宾虹、钱瘦铁、孙雪泥、溥心畬、王一亭、商笙伯、符铁年、方介堪、张聿光、吴青霞、周炼霞、陈小翠、徐悲鸿、郭沫若、齐白石、沈尹默、吴湖帆、潘静淑、黄君璧、何香凝、李秋君、陆俨少等。
黄宾虹*张大千 观瀑图
设色纸本手卷
RMB 8,000,000-12,000,000
黄宾虹和张大千分绘后合为一卷的《观瀑图》则是题跋者累累,计有易大庵、黄秋岳、许地山、沈恩孚、沈尹默、柳亚子、黄君璧、吴湖帆、夏敬观、邓尔雅、简经纶、杨圻、章士钊、向迪琮等等。
如果对现代艺林文苑稍有些熟悉的话,一定会惊叹不已,如此多的“一流”名人、学者和书法家竟然会为一幅应酬小品题诗作跋。尤为难以想象的事,这些题跋绝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天南海北之人集聚一堂,几乎是一次纸上的文人“雅集”。也使得我们不得不领教了陆丹林当年的“能量”之大。在一件近现代的书画作品上还从未有过如此多的名人题跋。从更深的层次而言,陆丹林对手卷的这一特有的书画形式的“把玩”或“玩赏”,其实是对一种日趋式微的传统士大夫的审美情趣的向往和传承,鉴赏品位是一个鉴赏者综合素养的直接体现。将画、书、诗、印合于一件长卷之中,也正是古典平面视觉艺术中的美学理念的一种完美体现。
在书画作品上或拖尾纸上作题跋古已有之,它盛行于明代初期,到晚明已经蔚然成风,几乎是每卷皆有题跋,但也多是数位雅道之友的题跋。而像陆丹林那样几乎将同时代的海内名人“一网打尽”者几无,如此累累长跋(而且还不止一两卷),也就他一人能够做得到。在叹为观止之余,也不得不誉之为“奇迹”。将一二件普通的书画小品,演绎成一场艺文雅集,一份友情记录,一种翰墨因缘,陆丹林做到了,而且在近百年中也只有他一个人做到了。
“虎踞龙盘何处是·悟园掇英走烟云”作为新金陵画派的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亚明主张“中国画有规律无定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鲜活的时代气息。时值新金陵派画家亚明诞辰九十周年,“悟园掇英”专场全部由亚明家属提供金陵名家书画作品。
亚明 峡江烟云
设色纸本 镜片
RMB 5,000,000-7,000,000
亚老作为新金陵画派的代表之一,他数十年砚耕不止,在中国画的推陈出新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留下了丰硕的艺朮成果。专题中巨幅《峡江烟云》取势逼人,全以正面景色出之,给人坚实的体量感。画家在色彩浓重的层迭的群山间,留出空白,或晕染成山腰漂浮的烟云,或作飞泉,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感,打破了浓墨的沈闷,而且增加了画面的音效,令观者似乎能听到滔滔江水,瀑布飞泻的巨大轰鸣声,这幅亚老的巨作,凝聚着他的才思与心血,非常值得珍视。
以黄山为题作画者,历代不乏其人,也不乏佳作。本专题中《苗山烟云》《石笋矼接云图》等亚明老的黄山画,画中群峰破云而出,山石以简笔勾出轮廓,以散峰沿其纹理走向略皴一二,远山以浓墨染出,烘托出烟水之气。其间画家性酣挥毫,不是夹水夹墨一气浑成,或泼或点淋漓奔放。所画黄山似美人出浴,铅华洗尽,明亮净洁,苍翠欲滴,有脱尘出俗之气。
伊秉绶 隶书 仲轩
水墨纸本 镜框
RMB 3,500,000-5,500,000
古代书画专场中也有多件重量级的作品。
伊秉绶是清代著名的隶书大家,是汉碑法书传至清代集大成者,其隶书的庙堂之气在凛然之中独有一种士大夫文人的风骨。伊秉绶自言其书,追求“方正、奇肆、恣纵、更易、减省、虚实、肥瘦,毫端变幻,出乎腕下。应和凝神造意,莫可忘拙。”
本帧巨幅书“仲轩”两字。笔画平直,分布均匀,四边充实,方严整饬,长横顺势波出,短横则略顿即收,横向舒展为隶意,运笔流走则是篆意,断而不离,和而不流。结体左右平均匀称,墨色柔润,乌亮如漆,笔划光洁精到;其笔力雄健,中画沉厚挺拔,凝重而有韵致,舍弃成熟的华巧动作,回到朴厚的单一中锋,故宽博、伟岸,拙朴敦厚。
仲,源自于“中”,子曰:“中庸之为德也”,朱熹注曰: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故排行论辈或岁月时序,“仲”皆列第二。老子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持中者,其道远矣。
后人推崇伊氏为清代分隶书之大成者,堪称有清一代直至今天的隶书最高峰。蒋宝龄《墨林今话》称伊秉绶“以篆隶名当代,劲秀古媚独创一家”。梁章钜谓其“能拓汉隶而大之,愈大愈壮”,丝毫不逊色于摩崖石刻。做匾额、楹联更是纵横有力、气象万千,悬挂壁间则异常壮观,本作尺幅宏大,熔金铸汉,正可当之。
文嘉 盘古图
设色绢本 手卷
RMB 5,000,000-8,000,000
文嘉《盘古图》,此画乃秋醒楼旧物。秋醒楼起源于明末,一直延续至民国末年。秋醒楼为明末大收藏家朱之赤(明崇祯--清康熙)所创,收藏了大量的明清时期名人手札、书画,着有《朱卧庵藏书画目》。民国后秋醒楼藏品大部分归银行家周淑廉。周氏所藏秋醒楼名人手札、书画、瓷器、古董在文革时被查抄藏于上海博物馆,87年上海博物馆编辑《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秋醒楼部分书画作品亦被收录、采样。《盘谷图》卷之装池所用绫,签条等为清宫造办处统一格式,以此推断此卷当为宫廷旧物。徐邦达《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及杨仁凯《国宝沉浮录》均提及本作。
乾隆帝 水仙 四帧
水墨、设色纸本 镜框
RMB 6,000,000-9,500,000
乾隆帝所绘《水仙四帧》,《石渠宝笈》著录此作品原为八开册页,今仅见四开。其余四开未知去向。乾隆政务之暇,极好翰墨,据其自云,书法几乎每日必作。偶涉绘事,或山水,或松竹花卉,虽非专门家,但出笔不俗,殊不易。此水仙四帧,以极佳纸作,或水墨,或双钩,或设以淡色,或竟以没骨,估计是目之所见,心有所感,兴之所至,泚毫所作的。构图虽简,但造型甚准,最不易者能神闲意定,故有安祥平和之趣,堂皇富贵之态。自题“金玉其相,足以儗之”,帝王出口,位置自高。本作曾于“比利时尤伦斯夫妇藏中国书画展”中展出,「石渠宝笈所藏」、「太上皇帝之宝」、「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等印玺均能参见《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
王原祁 京江诗思图
设色纸本立轴
RMB 6,000,000-9,000,000
此外还有王原祁《京江诗思图》有吴湖帆题签,钱镜塘旧藏,出版于《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仇英《麻姑献寿》,由吴湖帆为苏州草桥中学同学,曾任交通银行副理的潘仲麟所藏,等等,不一而足。
此外恽振霖先生藏画专题,安东先生藏画专题,香港知名文物收藏家霍宗杰先生旧藏珍品专题中精品也如群星璀璨。
吴大羽 彩韵
油彩画布 镜框
RMB 2,500,000-3,500,000
明轩本次秋季大拍在立足传统国画之外,多一份关注在现当代代油画及当代彩墨画等当代艺术作品之上。二十世纪的一批油画家在“民族化”精神的扩展中对单一的油画体系进行了突破,上下求索中西融合之路是主要脉络。关良先生《雉鸡与果瓶》和《远去的风景》,吴大羽的《彩韵》,常书鸿《希望的原野》等能看到中国早期油画的发展、传播以及传承。而当代油画及彩墨画作品,则有更多的表现方式、实验性质、形式美感和感官冲击。如周春芽的《桃花》《绿狗》,徐累的《岛石》,彭薇的《贺寿图》,王川的《老人与小孩》,奈良美智的《转起来的轮子》等等。既然每一幅名作都曾经是“当代画”,注重当下和未来的大师,挖掘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作品,明轩谋定而后动,在市场的喧嚣和浮沫过去后,这个专题的推出无疑更理性,也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
林风眠 花园一角
设色纸本 镜心
RMB 2,500,000-3,200,000
林风眠笔下的中国画和传统中国画拉开了很大的距离,他采用的表现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西方化”的,但是,画面效果和作品所体现的意境却又体现了东方诗意,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审美趣味。
《花园一角》以粗犷的笔触、热烈的色彩描写庭院角落里野花灿烂的景致,表现出一种痛快淋漓的气象。这是画家对生命怒放的抒写,笔墨放纵,笔触动感,一改往日和平优美而为热情洋溢的画面,墨线强劲而多斜势,多击撞,充满张力。
关良 雉鸡与果瓶
布面油画 镜框
RMB 1,500,000-2,000,000
在20世纪后期的中国艺术家中,擅长画油画与戏剧人物的大师关良(1900-1986)是一个按照他自己的趣味活着的人。关良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画坛中最早将西方现代派绘画理念引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之中,创造出别具一格的戏剧人物画家。这位不可或缺的大师在流派纷呈的艺术海洋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虽然外界对关良的艺术印象大都来自他的水墨戏曲人物画,但关良很看重自己的油画作品。关良的油画大都画得自由而轻松,不像同时代有些画家常常显得拘谨吃力。在油画风景画中,关良善于把巨大的空间、狡杂的色彩关系和质量结构单纯化,但又善于表现出景物的气势。
关良是最早留学日本的一批画家之一,日本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同样造就了这样一位非凡的艺术大师。关良在日本留学期间,十分酷爱梵高与高更的绘画风格,色彩浓郁,笔法洗炼的风景与静物是他笔下最常见的题材。关良的早期作品较注重造型与写生,虽在风格上强调简明达意,但用笔清晰率真。而他的晚期作品则趋于意趣的描写,稚拙、爽朗的笔触更加随意而大胆。他强调“以拙就拙”,从不刻意追求于物象的形体与造型,也没有复杂的色彩关系的构成。完全的以手法的单纯为元素,将自身语言幻化于作品之中,给物象赋予一种新的生命力。
南京秦准河畔出了一个朱新建,一枝柔毫,画美人,两江湖好汉,画山水花鸟,都浸泡着秦淮河的烟水,湿漉漉奇怪的是,哪怕他画桌椅板凳电灯电话,也温温湿湿缠缠绵绵;奇怪的是,他那题画的句子,头上一句脚上一句,读起来却又那么和谐恰当,甚至非如此不可,奇怪的是,他那精妙通透的文字,说三国说金瓶梅说千年画史说花草虫鱼说人生大快活,令人捧腹,叫人落泪。
南京秦淮河有幸,我们这个时代有幸,让我们在这温温湿湿缠缠绵绵的笔墨里,知道了有一件叫文人画的事物还在悠久地流传着。有人说看不懂朱新建,其实是在朱新建这里看不到时下流行的假模假样的那种“好看、漂亮”,那种流行的时髦的假模假样的“假中不知假”了。朱新建的画,最表面一层是情色和媚俗;往下揭一层是潇洒和率真;再往下揭是颓废和无奈。就这样,朱新建在我们面前挖了一个“大坑”,仿佛一口深深的古井,深不可测,深不见底。
王川 老人与小孩
布面油画 镜框
RMB 800,000-1,200,000
王川,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重要艺术家之一。王川,曾与何多苓、周春芽、王亥、程丛林、高小华一起作为“伤痕美术”的代表人物被写进中国当代美术史。
从视觉形态上看,伤痕美术有着突出的表现。令人心悸的俯视构图,自然主义的、现场目击证人式的写实手法,灰暗、沉郁的色彩……这是早期伤痕美术常见的手法,所有这一切都令人耳目一新。
参与伤痕美术创作的主体是一群亲身体验到“流放生活”的年轻艺术家,在经历了长久的压抑和磨难之后,文革后毕业的年青一代画家的才华突然迸发出来。“知青生活”的经历是这一代人最可宝贵的一笔精神财富,其代表性的作品大多是抒解“忧伤”情绪,对生存体验、视觉体验、文化体验的独立探索精神是伤痕美术留下的一笔珍贵的遗产,在此精神的感召下,一批批优秀的艺术家深入到藏区、大小凉山、沂蒙山区、巴山蜀水、漠北高原、江南水乡……,创作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
本专题中王川的《老人与小孩》也破除了沿袭已久的舞台美术戏剧化布景的传统,色彩和笔触朴实、凝重,和文革时期的“红光亮”手法形成了极大的反差。雪域山路上的老人与孩子,是千篇一律日常生活的一瞥,或者,从两人的眼神中有更多的解读和领悟。可以说本幅作品是短暂的伤痕美术时期中,与《再见吧,小路》和《幸存者》并列的王川的重要重要作品,甚至比之前带有探索性的创作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入。
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相信您看的到明轩披荆斩棘,坚定前进的步伐。让我们如约清秋相聚,欣赏那些无法述之于笔墨的精品,让我们体验面对这些真正艺术品的魅力!